1
|
以社会保险制推进长期照顾转型的国际经验——兼论对我国的启示 |
沈君彬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
2017 |
6
|
|
2
|
妈祖文化的当代价值 |
陈祖英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20 |
5
|
|
3
|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教育电影运动”探析 |
陈莹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从战后流浪儿到无产阶级新儿童:《三毛流浪记》(1949)与国共易帜下左翼电影的政治表述 |
陈莹
|
《戏剧与影视评论》
|
2024 |
0 |
|
5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考察——以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变革过程为视角 |
叶志坚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
2014 |
4
|
|
6
|
儿童观影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1927—1937) |
陈莹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7
|
台湾地区长期照顾服务体系转型发展的焦点议题 |
沈君彬
|
《江汉学术》
|
2017 |
4
|
|
8
|
福建红色文化研究述评 |
郑超群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2022 |
4
|
|
9
|
蟳埔女头饰文化传承研究 |
陈祖英
洪文生
|
《地域文化研究》
|
2020 |
3
|
|
10
|
视觉启蒙、政治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体的塑造——民国时期儿童电影的理论化再思考 |
陈莹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1
|
坚定文化自信 走好中国道路 |
叶志坚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
2018 |
3
|
|
12
|
《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的两种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叶志坚
|
《宁夏党校学报》
|
2019 |
2
|
|
13
|
返乡农民工群体社会保护需求的代际差异与社会因应——基于福建省三个山区市480位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 |
沈君彬
|
《宁夏党校学报》
|
2019 |
2
|
|
14
|
民国时期儿童图像的呈现与建构——以《良友》画报的编辑活动为例 |
陈莹
|
《印刷文化(中英文)》
|
2023 |
0 |
|
15
|
论钟敬文对民间传说的搜集整理 |
陈祖英
|
《唐都学刊》
|
2022 |
1
|
|
16
|
文创扶贫的屏南路径 |
叶志坚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7
|
范式理论视角下台湾现代散文观的重构 |
肖剑南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8
|
趋真尽美:新时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电影的艺术创新与文化启思 |
陈莹
项黎栋
|
《少年儿童研究》
|
2023 |
0 |
|
19
|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民生建设 |
沈君彬
许斗斗
|
《福建理论学习》
|
2017 |
0 |
|
20
|
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
肖剑南
|
《学术探索》
CSSCI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