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就业负性心理的援助模式 被引量:11
1
作者 彭松波 陶进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敏感的人群,常常最先敏锐地感觉到变化和冲击。同时,他们又处于人格和观念的形成期,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因而环境中的各种诱发因素极易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 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敏感的人群,常常最先敏锐地感觉到变化和冲击。同时,他们又处于人格和观念的形成期,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因而环境中的各种诱发因素极易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当个体原有的心理行为不能随着外界的改变而调整时,那么个体就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打破原先的心理平衡状态,引起诸如自负、自卑、焦虑、浮躁、冷漠、依赖、从众、嫉妒等负性心理。在就业阶段,大学生从学习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面对又一次环境变迁和角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心理健康 援助模式 精神分析学家 环境变迁 诱发因素 心理变态 心理行为 心理压力 平衡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