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经济调节的“第三只手” 被引量:3
1
作者 江世银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4-57,共4页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受着“三只手”的调节。第一只手是“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二只手是“看得见的手”———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还存在着既看得见又看不见的第三只手———以市场中介组织为核心的社...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受着“三只手”的调节。第一只手是“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二只手是“看得见的手”———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还存在着既看得见又看不见的第三只手———以市场中介组织为核心的社会公共性组织和社会公共道德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三只手”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很重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第三只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看得见的手” 社会公共性组织 社会公德 “第三只手”
原文传递
金融体制改革中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体制性原因 被引量:1
2
作者 江世银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4,共4页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体制改革的滞后和不到位。要克服这两种现象,需要通过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只有打破旧的体制,建立和完善新的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和治...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体制改革的滞后和不到位。要克服这两种现象,需要通过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只有打破旧的体制,建立和完善新的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和治理通货紧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制改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体制性原因
下载PDF
开拓农村市场与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江世银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农村市场 市场开拓 市场体系 对策
下载PDF
探析新质生产力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途径
4
作者 彭泉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0期0180-0183,共4页
在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新质生产力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建设旅游强国的重要战略,要想更好地推动我国旅游业的优质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优质发展的相互影响,使我国旅游业更好... 在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新质生产力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建设旅游强国的重要战略,要想更好地推动我国旅游业的优质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优质发展的相互影响,使我国旅游业更好地突破瓶颈,进一步推动其优质发展。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其次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优质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提出了旅游业优质发展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具体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进一步深化四川开发区改革的路径研究
5
作者 喻春森 王文学 《决策咨询》 2024年第3期36-38,43,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开发区充分发挥科技、产业和人才集聚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壮大龙头企业,肩负起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责任,已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然而,当前四川部分开发区面临的定位不清、用人不活、效益不高、产业不优、政策不特、...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开发区充分发挥科技、产业和人才集聚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壮大龙头企业,肩负起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责任,已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然而,当前四川部分开发区面临的定位不清、用人不活、效益不高、产业不优、政策不特、模式不新等6个方面的问题,阻碍了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开发区改革已势在必行。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开发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推进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向经济强省跨越,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对四川开发区发展现状进行总结,重点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深化四川开发区改革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开发区 改革 路径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与美好生活的辩证关系研究
6
作者 喻春森 《学理论》 2024年第3期9-11,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日益丰富,推动共同富裕踏上新征程。为了不断适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日益丰富,推动共同富裕踏上新征程。为了不断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兼具政治和理论高度的新方略,扎扎实实科学地推进共同富裕。因此,为了充分理解、认识共同富裕与美好生活,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分别阐释两者的内涵,探讨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美好生活 辩证关系
下载PDF
推动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路径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喻春森 《决策咨询》 2022年第4期33-35,共3页
当前四川有183个县(市、区),是我国县级行政区划数量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加速的态势,除去33个城市主城区,2020年四川150个县域地区取得创造地区生产总值28727.95亿元,占全省59.1%的好成绩。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 当前四川有183个县(市、区),是我国县级行政区划数量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加速的态势,除去33个城市主城区,2020年四川150个县域地区取得创造地区生产总值28727.95亿元,占全省59.1%的好成绩。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力图找准优势和不足,总结和提出推动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路径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路径对策
下载PDF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8
作者 周维松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从国外农业现代化中得出的基本命题。中国亦然。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给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国外模式 启示
下载PDF
“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三农”思想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维松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邓小平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他告诫有关领导同志 :“农业是根本 ,不要忘掉。”本文阐述的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思想主要包括 :农业是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 ;加快农村发展 ,要靠政策和科学技术 ,要实现农业产业... 邓小平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他告诫有关领导同志 :“农业是根本 ,不要忘掉。”本文阐述的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思想主要包括 :农业是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 ;加快农村发展 ,要靠政策和科学技术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 ,发展乡镇企业 ,国家要支援和保护农业 ;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调动农民积极性 ,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思想对统筹城乡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三农”思想 农业产业化 农业技术 农民收入 科学发展观 农业政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利益共享机制改革的路径研究
10
作者 喻春森 马旭 王敏明 《决策咨询》 2023年第2期93-96,共4页
川渝高竹新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全国首个跨两省市的试验区,首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两年来,经过探索和实践,在构建共建共享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分工协同的产业合作机制、异地通办的政务服务机制,形成联系更... 川渝高竹新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全国首个跨两省市的试验区,首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两年来,经过探索和实践,在构建共建共享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分工协同的产业合作机制、异地通办的政务服务机制,形成联系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双城经济圈建设内生动力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有益经验。然而,当前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进程中依然存在三个方面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收益共享分配长效机制有待优化,经济指标统计分算体系还不完善,经济事务衍生法律问题亟待解决等。因此,为进一步优化川渝高竹新区利益共享机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整体成势,本文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文献研究,对川渝高竹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重点总结和分析利益共享机制改革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革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 利益共享机制改革
下载PDF
提升战略位势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11
作者 周红芳 《先锋》 2024年第8期50-50,共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2024年上半年,西部12省份进出口1.93万亿元,是全国外贸增长最快的区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2024年上半年,西部12省份进出口1.93万亿元,是全国外贸增长最快的区域;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4906.6亿元,规模列西部地区第一;成都作为四川外贸的“压舱石”,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占全省80%以上,“成都造”挑起了四川出口的大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贸增长 进出口总额 内外联动 对外开放 货物贸易 提升战略 先导地位 东部沿海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