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9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偏向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再考察 被引量:203
1
作者 陈宇峰 贵斌威 陈启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126,共14页
本文在厘清劳动收入份额定义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技术偏向、垄断利润等因素的生产决策模型,重新考察了转型期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与决定机制。结果表明,就单个产业而言,垄断利润率是劳动收入份额短期变动的主要原因,而技术... 本文在厘清劳动收入份额定义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技术偏向、垄断利润等因素的生产决策模型,重新考察了转型期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与决定机制。结果表明,就单个产业而言,垄断利润率是劳动收入份额短期变动的主要原因,而技术偏向性是决定劳动收入份额长期运行水平的关键因素。中国劳动收入份额长期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是占有大量资源的国有企业选择了资本偏向型技术;在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背景下,"逆资源禀赋"的技术偏向降低了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使劳动力工资长期处于低增长状态,进一步恶化了劳动收入份额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偏向 垄断利润 要素产出弹性 劳动收入份额 刘易斯拐点
原文传递
博弈论的理论精华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9
2
作者 胡希宁 贾小立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8-53,共6页
经济博弈论以贴近现实的方式 ,揭示了现代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它的发展过程是纳什均衡从提出到改进的过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
关键词 博弈论 纳什均衡 信息经济学
原文传递
城市化: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关键 被引量:53
3
作者 齐红倩 刘力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4,33,共6页
关键词 有效需求 农民收入 城市化 中国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路的评析与思考 被引量:32
4
作者 石霞 张燕喜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7,共6页
现存农村土地制度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其弊端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日益显现,再次改革已势在必行。因此,有必要对各种改革思路进行归纳、分析,提出进一步的思考和改革的主张。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股份制 中国 土地经营权 土地集体所有权
原文传递
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 被引量:37
5
作者 陈启清 《中国国情国力》 2014年第10期21-23,共3页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两次提出要“适应新常态”,引起广泛讨论。新常态如何理解?中央提出新常态判断的背景是什么?面对新常态,我们又应该如何去适应?
关键词 工业经济 经济发展 金融危机 新技术
下载PDF
关于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的思考 被引量:29
6
作者 赵振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52,共4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扩大内需,启动国内消费市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扩大内需,启动国内消费市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减少国际贸易摩擦,还能使生产要素获得合理报酬,生产要素所有者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阐述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的表现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劳动报酬偏低的影响和提高劳动报酬的重大意义,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劳动报酬 比例
原文传递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被引量:35
7
作者 韩保江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8,共14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从实践基础来看,它"行"于党的十八大前习近平从政全过程和七年知青岁月,"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实践。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从实践基础来看,它"行"于党的十八大前习近平从政全过程和七年知青岁月,"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实践。从理论渊源来看,它作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集大成者",不仅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充分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思想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创立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思想,同时注意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营养和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成果。从科学内涵来看,它是"1个新发展理念"+"7个坚持"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需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实践中坚持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实践基础 理论渊源 理论特色 坚持发展
原文传递
服务贸易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圣明 刘力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55,共6页
关键词 服务贸易理论 概念 国际贸易原理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影响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杨天宇 《消费经济》 CSSCI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居民收入 收入分配 消费需求 实证研究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下载PDF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石油安全对策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曹新 《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第57期2-15,共14页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在21世纪初期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为其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在21世纪初期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为其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为其提供体制保证。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最突出的是石油安全问题,石油安全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关键。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无疑应把石油安全置于其关键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石油安全 能源安全 能源供应 油气资源
下载PDF
中国就业、再就业与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出路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天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12,共10页
近几年,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劳动力供给增加,所以可能失业的规模和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从战略上着手解决中国未来的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国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阻碍。从国外发展的经... 近几年,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劳动力供给增加,所以可能失业的规模和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从战略上着手解决中国未来的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国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阻碍。从国外发展的经验和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要解决失业问题必须发展中小企业,要实现巨额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从上述意义上说:中国能否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将取决于中小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就业 再就业 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逻辑、风险测度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28
12
作者 韩心灵 韩保江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共13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存在五大金融风险点,分别为实体经济风险、银行部门风险、政府债务风险、虚拟经济风险和货币风险,这五大风险点共振与联动可能生成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构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指数与金融压力时期识别模型,实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存在五大金融风险点,分别为实体经济风险、银行部门风险、政府债务风险、虚拟经济风险和货币风险,这五大风险点共振与联动可能生成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构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指数与金融压力时期识别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实体经济风险、政府债务风险、虚拟经济风险对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正处在金融压力时期。防控系统性风险应该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把握节奏、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系统性金融风险 生成逻辑 金融风险压力指数
原文传递
土地股份合作制是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选择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天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3,共4页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没有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针对这一缺陷,一个时期以来出现了两个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主张农村土地私有化,二是提出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为国家所有。但这两方面观点都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脱离的,是不可...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没有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针对这一缺陷,一个时期以来出现了两个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主张农村土地私有化,二是提出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为国家所有。但这两方面观点都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脱离的,是不可取的。因此,以农户拥有产权为基础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化 国有化 土地股份合作制
下载PDF
浅析“热钱”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涛 王习农 《中国外汇管理》 2003年第9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国 利率 汇率 资本流动 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量 资本项目
下载PDF
入世对我国引进外资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8
15
作者 邓福光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4,共4页
我国入世在即,入世后必须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调整引进外资政策。本文分析了世贸组织规则要求与我国外资政策的调整方向,认为重点在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两方面,指出入世后外资规模、结构、流向地域、投资主体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了关于... 我国入世在即,入世后必须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调整引进外资政策。本文分析了世贸组织规则要求与我国外资政策的调整方向,认为重点在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两方面,指出入世后外资规模、结构、流向地域、投资主体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了关于加快吸引外资的几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中国 外资引进 对策 外资利用
原文传递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认识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文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初级阶段社会形态的规律性认识。"中国特色"主要是相对于四个参照系来说的,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属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它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初级阶段社会形态的规律性认识。"中国特色"主要是相对于四个参照系来说的,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属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它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根本性改革的产物。我国的社会主义一开始就属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但真正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具有中国特色,则始于改革开放,其主要标志是"两个转变"和"一个定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当从纵向(发展阶段)和横向(理论结构)两个角度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纵向体系 横向体系
下载PDF
论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 被引量:21
17
作者 曹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60,共5页
人类社会的文明不仅仅只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还包括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文明可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 人类社会的文明不仅仅只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还包括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文明可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提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水平 ,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向前推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制度文明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关于我国地下经济规模的测估及思考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梁朋 梁云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54,共5页
地下经济,也称黑色经济、隐形经济、第二经济,其内容和范围,国内外都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我国研究地下经济的权威人士认为,地下经济是指所有未向政府申报收入、未被政府统计、逃避政府监督与管理的合法与非法的经济活动。... 地下经济,也称黑色经济、隐形经济、第二经济,其内容和范围,国内外都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我国研究地下经济的权威人士认为,地下经济是指所有未向政府申报收入、未被政府统计、逃避政府监督与管理的合法与非法的经济活动。地下经济作为整个真实经济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下经济规模 测估方法 现金比率法
原文传递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精华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6
19
作者 胡希宁 贾小立 杨平安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2-96,共5页
信息不完全和非对称导致市场配置资源低效率甚至市场失灵。限于完全信息假设,传统经济学不能很好地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信息经济学的著述很多,通过对经典理论的系统分析,可以揭示其理论精华,理解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不完全信息 非对称信息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原文传递
绿色金融创新与我国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中 《当代经济》 2011年第7期6-8,共3页
20世纪以来,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囿于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及经济发展的短视等,肆意掠夺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给整个经济社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消除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 20世纪以来,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囿于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及经济发展的短视等,肆意掠夺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给整个经济社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消除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问题 金融创新 经济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 产业 自然规律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