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内嵌公司治理结构?——基于“讨论前置”决策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强舸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3,共8页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十八大以来,“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是党组织内嵌公司治理结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已在大多数国有企业落地。基于经验材料,文...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十八大以来,“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是党组织内嵌公司治理结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已在大多数国有企业落地。基于经验材料,文章系统分析“讨论前置”的历史脉络、实践困境、制度目标,探讨制度设计方案,并从整体上论述了其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前置 制度设计 党委(党组) 国有企业
原文传递
党的领导与基层治理:嵌入机制及其发展 被引量:42
2
作者 马丽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3-170,共8页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历程,在党领导基层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运用自身的优势组织动员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秩序的建立和塑造。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突出基层党组织功...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历程,在党领导基层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运用自身的优势组织动员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秩序的建立和塑造。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突出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围绕国家治理核心议题构建基层工作核心框架、将党的领导在深入嵌入村社治理之外更深入地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精准治理和精准服务水平,中国共产党正逐步解决国家和社会分离过程中所出现的基层公共服务不足、基层社会秩序破坏等难题。党的十九大以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等做法为党领导基层治理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机制保障。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中的嵌入显示了异于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中的政党功能定位,"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在我国的基层社会中得以全面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基层治理 基层党组织 党的功能 嵌入机制
原文传递
党的自我革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被引量:36
3
作者 祝灵君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9-81,155,共14页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我革命成为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展示了深刻的话语涵义、理论逻辑、使命和文化依据、...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我革命成为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展示了深刻的话语涵义、理论逻辑、使命和文化依据、历史经验和最新成功实践。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才能成功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系统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话语体系、鲜明品格和行动方向,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任务,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从严治党
原文传递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在逻辑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30
4
作者 郑琦 陶周颖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组织力是组织为实现目标和任务而将相关资源有效整合、配置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重视基层组织力的优良传统的有效继承,更是在新时代对基... 组织力是组织为实现目标和任务而将相关资源有效整合、配置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重视基层组织力的优良传统的有效继承,更是在新时代对基层党组织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提高组织战斗力提出的必然要求。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需要以组织设置为推手,不断拓展组织范围;以人员配备为基础,不断提高组织能力;以功能强化为引领,不断明确组织方向;以制度设计为保障,不断完善组织规则,进而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新时代的坚强战斗堡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原文传递
党领导国家体制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祝灵君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5-162,共8页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关系被贴上了"党国体制"标签,产生了不少误解。不同于世界上许多政党只能代表部分人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了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客观存在的利益最大公约数;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诞生的逻辑...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关系被贴上了"党国体制"标签,产生了不少误解。不同于世界上许多政党只能代表部分人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了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客观存在的利益最大公约数;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诞生的逻辑,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胜利中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领导国家,但不取代国家,形成了党领导国家体制。党通过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通过党组、议事协调机构、党的其他工作机关等,依规依法实施对国家机关和非党组织的领导。党领导国家,一方面,可以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能够形成统一意志,避免国家治理碎片化,培养强大国家能力。党领导国家体制集中体现了党的领导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党国体制 党领导国家体制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精神力量 被引量:12
6
作者 叶子鹏 杨曼曼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1,共8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在崭新历史方位的文化理想追求,体现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之基、文化之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深深...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在崭新历史方位的文化理想追求,体现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之基、文化之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深深寓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实践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涵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力量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有更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积极构建共享精神标识,塑造中华民族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统战工作 精神力量
原文传递
系统性赋能:数字技术重塑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多重逻辑 被引量:14
7
作者 邓理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32,共10页
发展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使命,数字技术则为提升民主质量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它通过建构超大规模公共空间实现全主体覆盖、降低民主活动成本实现全权利保障、推动制度变迁实现全流程重塑,形成系统性赋能的变革效... 发展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使命,数字技术则为提升民主质量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它通过建构超大规模公共空间实现全主体覆盖、降低民主活动成本实现全权利保障、推动制度变迁实现全流程重塑,形成系统性赋能的变革效应。系统性赋能展现为民主质量的多维发展:一是扩展民主参与网络,形成“国家-社会”主体高频互动的民主共同体;二是便利民主权利行使,改善群众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以及决策权的主体能力;三是优化民主治理绩效,打造敏捷治理和协同治理以充分回应群众需求。数字技术不仅带来了民主形式革新,更推动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质量 系统性赋能
下载PDF
学习习近平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琦 陶周颖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3,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情况新问题,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为实现成为党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目标取向,新时代基层党组织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情况新问题,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为实现成为党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目标取向,新时代基层党组织要把突出政治功能作为首要任务,将提升组织力作为工作重点,以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根本保证。习近平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基层党组织建设 战斗堡垒 政治功能 组织力 自身建设
原文传递
国家视野下的百年乡村建设历程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向振 张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3-200,共8页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国过去近百年国家主导的乡村建设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复兴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地改革与农业集体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国过去近百年国家主导的乡村建设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复兴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地改革与农业集体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同阶段国家主导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不同,前两阶段中乡村改善更多是实现其他目标的方式,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将乡村改善作为目标本身。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国家的总体目标是不可忽视的方向性和决定性力量,而以往乡村建设研究更强调社会和民间力量的参与,对国家力量有所忽视。立足国家视野对百年乡村建设历史进行考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复兴 土地改革 集体化 乡村振兴战略
下载PDF
大党独有难题:形成原理、基本类型与自我革命的应对路径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邓理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0-128,共9页
大党独有难题对于认识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立足马克思主义政党特质,组织规模的复杂性、领导权力的广泛性以及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构成了“何为大党”的三重内涵,并使大党独有难题呈现出三种基本类型。首先,党内管理... 大党独有难题对于认识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立足马克思主义政党特质,组织规模的复杂性、领导权力的广泛性以及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构成了“何为大党”的三重内涵,并使大党独有难题呈现出三种基本类型。首先,党内管理难题:党需要全面提高内部调控能力,防止名实分离。其次,治理效能难题:党必须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及各类风险,克服治理短板。最后,思想引领难题:党的理论体系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并统一全党,保障思想先进性和领导力。在应对路径层面,党的自我革命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系统化方案,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党不仅提升了管党治党水平,也显著提升了治国理政能力并且保障主流思想的主导性,从而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党独有难题 组织建设 治理效能 思想创新 自我革命
原文传递
基于PDCA循环提高基层党建质量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建富 蔡志强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当前,各级党组织对基层党建质量的重视程度已明显增强,进行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尝试性探索。但一些党组织仍存在党建质量意识理念缺位、部署落实工作缺乏标准和规范、运行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高、党组织的创新力和活力不足等问题。... 当前,各级党组织对基层党建质量的重视程度已明显增强,进行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尝试性探索。但一些党组织仍存在党建质量意识理念缺位、部署落实工作缺乏标准和规范、运行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高、党组织的创新力和活力不足等问题。广泛用于产品或服务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原理,可以为党建工作运行提供科学的程序,为党建质量持续改进提供有效的方法。具体而言,参照"计划—执行—检查—改进"流程构建党建工作闭环管理模式,注重全过程管理,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从思想理念、组织保障、标准制度等方面入手,推进基层党建质量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质量 PDCA循环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党政领导干部环境责任追究的机制演变与逻辑阐释——兼论政党对公共行政的调节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丽 尧凡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73,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政领导干部环境责任追究机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探索,实现了从行政问责到政治问责的机制演变。与之前行政问责不同的是,政治问责不仅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政领导干部环境责任追究机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探索,实现了从行政问责到政治问责的机制演变。与之前行政问责不同的是,政治问责不仅扩大了问责对象的范围,还进一步调整了责任追究的依据。政治问责机制以党内法规为主要制度遵循、以党的政治建设和组织原则为主要逻辑依据,从考量干部对党忠诚、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政党建设角度,为资源环境政策在地方的执行提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问责制 环境问责 行政问责 政治问责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绪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7,2,共11页
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力量,主动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自我革命话语既是革命话语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政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的主动回应。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力量,主动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自我革命话语既是革命话语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政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的主动回应。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以自我革命精神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有效途径,努力建设勇于自我革命、充满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国家治理 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革命
下载PDF
新职业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国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新职业具有分布领域新兴产业化、工作内容数字化、工作标准专业化、从业者需求较大和年龄较轻等特点。新职业的不断涌现是社会消费新需求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大众化以及职业选择多元化三个要素叠加的结果,能够为新职业从业者、服务对... 新职业具有分布领域新兴产业化、工作内容数字化、工作标准专业化、从业者需求较大和年龄较轻等特点。新职业的不断涌现是社会消费新需求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大众化以及职业选择多元化三个要素叠加的结果,能够为新职业从业者、服务对象和社会创造增量价值。作为新兴事物,新职业的不断出现也会给社会治理带来一些挑战。因此,新职业的发展既需要规范和监管,也需要服务和赋能,还需要引导和自律,三管齐下,确保其始终聚焦社会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职业 动力机制 社会价值
下载PDF
论“大党独有难题”的内涵指向与表现形态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陶周颖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50,共7页
“组织规模大、存续时间长、执政绩效高、责任使命重”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为“大党”的重要标尺,同时也衍生出教育管理党员、政党自我调适、实现长期执政、永葆政党初心等四个方面的对应难题。庞大的党员数量、垂直的组织层级、繁杂的... “组织规模大、存续时间长、执政绩效高、责任使命重”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为“大党”的重要标尺,同时也衍生出教育管理党员、政党自我调适、实现长期执政、永葆政党初心等四个方面的对应难题。庞大的党员数量、垂直的组织层级、繁杂的党内问题增加了“大党”保证队伍质量、确保权威落地以及实现集中统一领导的难度;社会环境变化、政党应变能力、政党自我发展对“大党”的现实适应性、历史反思性、自我创新性提出了必然要求;市场经济体制、官僚主义等为“大党”带来脱离群众、能力滞后等风险和可能;整合多元利益、完善政党建设、应对国际形势是“大党”达成重大使命愿景的必经之路。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只有清醒认识“大党独有难题”,才能以“大党”的自我定位,坚定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类难题,把自己锻造为一个更加庞大、强大、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大党独有难题 基本内涵
原文传递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大意义和路径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辉 姜森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5-61,共7页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论断和全新要求,是系统、整体、协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的使命任务、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高管党治党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健全全面从严治党...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论断和全新要求,是系统、整体、协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的使命任务、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高管党治党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要坚持系统观念、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基本要求、完善各项子体系、协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整体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重大意义 路径思考
下载PDF
论党的全面领导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博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8-185,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成为新时代党的领导的显著特征。始于2018年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贯穿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原则,从党领导自身工作机关的机构改革、党领导同级组织间关系的机...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成为新时代党的领导的显著特征。始于2018年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贯穿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原则,从党领导自身工作机关的机构改革、党领导同级组织间关系的机构改革、党领导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机构改革三个维度,整体重构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建立并逐渐完善起来,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全面领导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党的建设
原文传递
党的领导力与国家能力——兼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与经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祝灵君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40,共9页
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对天下国家的现代化改造和伟大创造,构建了"党领导国家体制",从而保证了我们以党的领导力铸就国家能力。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来源于党的先进性,来源于党承载的历史使命,来源... 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对天下国家的现代化改造和伟大创造,构建了"党领导国家体制",从而保证了我们以党的领导力铸就国家能力。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来源于党的先进性,来源于党承载的历史使命,来源于党领导和治理国家的伟大实践,来源于党推进社会革命、社会建设以及领导社会治理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40年,中国以强大的国家能力成功推进了技术进步、促进了人民幸福,成功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得到世界公认。显然,中国强大的国家能力无疑是国家成功的关键,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则是国家成功关键之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 党的领导力 国家能力
原文传递
新时代女性领导力提升策略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峰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5,共8页
新时代给广大女干部提供了广阔天地,提供了建功立业更大的舞台。女干部不仅与男干部一样领导力不断增强,而且还不断彰显出女性领导力的优势,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课题组调研发现女干部普遍执行力和影响力超强,而决策力和应变力稍逊;诚... 新时代给广大女干部提供了广阔天地,提供了建功立业更大的舞台。女干部不仅与男干部一样领导力不断增强,而且还不断彰显出女性领导力的优势,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课题组调研发现女干部普遍执行力和影响力超强,而决策力和应变力稍逊;诚信有余,而自信不足;魅力有余,而魄力不够;沟通团结有余,敢于担当和斗争本领不够。本文认为新时代女性领导力提升应采取扬长补短的问题导向策略,而不应面面俱到,追求完美。要重在敢于担当、积极主动、简约管理、方圆兼顾和来去自如等五个方面提升领导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干部 领导力 提升策略 领导艺术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谓与何为 被引量:9
20
作者 蒋永发 任敏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2,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反映中华民族自身存在的独特精神标志。“共担”“共建”“共享”作为平等互惠的情感表达,彰显了各族人民命运共享的价值同构,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塑离不开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反映中华民族自身存在的独特精神标志。“共担”“共建”“共享”作为平等互惠的情感表达,彰显了各族人民命运共享的价值同构,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塑离不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在支撑,离不开各民族成员的独特贡献。作为历史发展的客观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与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是实现民族团结与提升政治认同的根本纽带,是凝聚民族力量与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宽广的世界历史视野,并不是单向度侧重“中国一域”,而是双向度聚焦“世界全局”,是为了更好建设全人类共同生存的美好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复兴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