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鹏华 王天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6,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上从"几乎为零"到"半壁江山",理论上从"外部补充"到"内在要素",我国民营经济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交替螺旋上升的演进过程中实现了巨大飞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从&qu...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上从"几乎为零"到"半壁江山",理论上从"外部补充"到"内在要素",我国民营经济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交替螺旋上升的演进过程中实现了巨大飞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从"一维"到"三维一体"的深化,民营经济与公有经济也经历了由"二元对立"到"二元并存"再到"二元融合"的演进过程。民营经济内化为基本经济制度的要素,这既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有利于持续地解放、发展和保护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经济韧性量化评估及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汪彬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118,186,共12页
“经济韧性”是指在遭遇外部突发事件冲击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回到正常轨道的恢复力和反弹能力,其体现了抵御外部风险挑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城市经济韧性”是衡量城市遭受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综合反映了城市治... “经济韧性”是指在遭遇外部突发事件冲击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回到正常轨道的恢复力和反弹能力,其体现了抵御外部风险挑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城市经济韧性”是衡量城市遭受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综合反映了城市治理水平和能力。本文建构了城市经济韧性“量化评估—机理解构—对策建议”逻辑分析框架,创新性地构建了规模韧性、开放韧性、创新韧性、制度韧性和结构韧性五大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估了全国285座城市经济韧性,并划分为中低韧性、中等韧性、中高韧性、高韧性四个等级。进一步解构韧性影响内在机理发现,结构韧性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最大,规模韧性、创新韧性、开放韧性和制度韧性依次递减;规模韧性、开放韧性和结构韧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创新韧性存在负向溢出效应,制度韧性溢出效应不显著;全国城市经济韧性整体水平有明显提升,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在量化评估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基础上,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为要求,提出了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提高抗外部冲击风险应对能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韧性 量化评估 治理现代化 城市治理水平
下载PDF
空间变革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8
3
作者 雷伯勇 蔡之兵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正在经历作用对象由全体转向具体、战略方向由个体转向一体、布局思路由总体到整体、战略定位由客体到主体的深刻转型。这种以高质量发展为具体导向的区域转型本质上是异化空间向正常空间的回归。顺利实现这种空间回归...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正在经历作用对象由全体转向具体、战略方向由个体转向一体、布局思路由总体到整体、战略定位由客体到主体的深刻转型。这种以高质量发展为具体导向的区域转型本质上是异化空间向正常空间的回归。顺利实现这种空间回归需要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支撑和根本动力。结合区域发展实践的难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盲点与区域协调发展制度构建的起点,提出了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与根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进一步地将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解构为恒定发展方向、稳定发展成本、划定区域类型、制定共富机制、设定反馈机制等五大任务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全面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高质量发展 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践 理论 制度
原文传递
国际视阈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演进路径与完善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威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71,共12页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至关重要。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路径为,从“双峰”监管体系改革开始,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优化、重塑,进...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至关重要。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路径为,从“双峰”监管体系改革开始,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优化、重塑,进而完成规则的制定。我国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从银行体系展开,经过认证准备、改革实施、深化改革三个阶段,初步形成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体系的一般框架。在总结国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体系改革经验、回顾我国相关改革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可从把握“内外兼修”原则,规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复杂业务,增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评估监管体系全覆盖,以及根据新形势修正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手段等方面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宏观审慎监管 行为监管 金融风险 监管框架 金融稳定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202
5
作者 韩保江 李志斌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9-42,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实现民族强盛,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从没有停止对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但始终没有成功地找到一条现代化道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这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当然,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许多可以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探索与挑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高质量发展 实现路径
原文传递
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形成路径:基于区域优势互补的视角 被引量:46
6
作者 蔡之兵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2-146,共15页
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地区产业结构与自身区域优势相匹配是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形成的前提。从区域优势与区域比较优势的关系出发,将区域优势解构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区域比较优势,... 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地区产业结构与自身区域优势相匹配是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形成的前提。从区域优势与区域比较优势的关系出发,将区域优势解构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区域比较优势,并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演变关系进行了匹配分析,发现不同类型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应确保制造业结构的完整性,坚持完全的区域一体化导向,保障地方按照高质量导向发展经济和产业的积极性,培育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各地区应根据当前区域优势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关系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精准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优势 产业结构 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布局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财政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 被引量:44
7
作者 冯俏彬 韩博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1,共7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财政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本文基于当前疫情发展信息,初步评估其对2020年财政收支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2020年财政减收增支在1.2—1.7万亿元之间,做好今年的财政平衡工作“压力山大”。因此...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财政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本文基于当前疫情发展信息,初步评估其对2020年财政收支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2020年财政减收增支在1.2—1.7万亿元之间,做好今年的财政平衡工作“压力山大”。因此本文提出,要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赤字债务“三管齐下”、多措并举,一方面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赤字率和债务规模,另一方面积极挖掘收入侧的潜力,提高财政部门对于政府收入的统筹安排能力,努力谋求2020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全力支持国民经济实现“六稳”,保持经济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财政减收 赤字率 财政收入
原文传递
民族地区数字乡村建设:逻辑起点、潜在路径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43
8
作者 陆九天 陈灿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4-159,共6页
数字乡村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是我国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作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手段,能够消弭城乡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由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队伍匮乏、产业结构单一,... 数字乡村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是我国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作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手段,能够消弭城乡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由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队伍匮乏、产业结构单一,民族地区数字乡村建设的推进面临较大挑战。本文试图从民族地区数字乡村建设的逻辑起点出发,依托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探索民族地区数字乡村建设的潜在路径,并从数字乡村建设方案、地区管理理念、主体参与程度、政策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数字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小康社会建设40年:历程、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37
9
作者 韩保江 邹一南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6,共12页
"小康"目标是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2月会见来华访问的前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正式提出来的,至今已整整40年。40年的小康社会建设是贯穿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主旋律。本文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的历史节点,梳理回顾... "小康"目标是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2月会见来华访问的前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正式提出来的,至今已整整40年。40年的小康社会建设是贯穿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主旋律。本文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的历史节点,梳理回顾了40年来小康社会建设从目标提出到全面建成的4次历史性飞跃,将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经济发展在各项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目标导向、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根本途径。2020年将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并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应继续发扬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用"发展"提供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用"改革"破除现代化进程的艰难险阻,用"全面"引领现代化道路的前进方向,用"质量"设定现代化水平的更高目标,用"美丽"扮靓现代化中国的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 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创新绩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4
10
作者 闵路路 许正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5,共5页
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显示,不论是用差分GMM还是系统GMM估计方法,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 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显示,不论是用差分GMM还是系统GMM估计方法,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东部地区;对中小城市的影响高于大城市和超特大城市。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创新绩效提升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绩效 高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功能定位、风险及应对 被引量:29
11
作者 汪彬 阳镇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1,共9页
新一轮技术革命下产业链供应链的主导权竞争日益激烈,且传统单一外向型的产业链供应链遇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构建现代化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更好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 新一轮技术革命下产业链供应链的主导权竞争日益激烈,且传统单一外向型的产业链供应链遇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构建现代化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更好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和核心要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功能需从基础支撑、动力源泉、国际竞争态势以及产业基础与发展目标等多维度予以定位。但目前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存在着诸多风险,主要表现为:断链风险多、外迁压力大、自主可控能力弱、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以及产业发展环境亟待优化等问题。未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需要系统治理以及综合施策,要采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富有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优化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锻长板与补短板并重、实施资源能源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及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供应链 现代化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要素及时空差异——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董小君 石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61,共10页
基于2009—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差异,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稳步上升,空间聚集及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空间依赖性强。R&D投入强度、科技研发成果、万人高校在... 基于2009—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差异,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稳步上升,空间聚集及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空间依赖性强。R&D投入强度、科技研发成果、万人高校在校人数及城镇化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为正,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为负;经济地理距离相近省份R&D投入强度、财政教育支出及城镇化率对本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为正,科技研发成果、万人高校在校人数及互联网基础条件的影响均为负。西部及中部地区科技创新人力与科技财政支出要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大于其它地区,而东部地区科技资金投入、科技研发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度要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大于其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 时空差异 GTWR模型
下载PDF
乡村生态振兴: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26
13
作者 曹立 徐晓婧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2,共9页
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逻辑出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生态经济学为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逻辑出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生态经济学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从实践来看,现阶段乡村生态振兴在主体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产方式转换、生态文化传承等方面陷入现实困境。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从主体、生态、产业和文化这四个维度来探索乡村生态振兴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产业 生态文化 生态产品价值
下载PDF
农民工市民化困境与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反思 被引量:27
14
作者 邹一南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61,共8页
自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是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为主要目标,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共同配合实施的全方位户籍制度改革。新户改虽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困境问题,通过反思新户改的实施进... 自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是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为主要目标,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共同配合实施的全方位户籍制度改革。新户改虽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困境问题,通过反思新户改的实施进程,文章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根源在于新户改政策仅着眼于城市内部不同人群的福利失衡,忽视了城市之间福利水平的巨大差距。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应从城镇化战略上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扶持力度,先缩小城市之间福利水平差距,再解决城市内部福利分配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困境 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 反思
下载PDF
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刘学侠 陈传龙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7-65,共9页
数字技术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动力。面对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尝试构建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提出其实现路径。数字技术通过引起的生产要素再配置和收入增加,在恩... 数字技术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动力。面对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尝试构建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提出其实现路径。数字技术通过引起的生产要素再配置和收入增加,在恩格尔效应、鲍莫尔效应和资本深化效应的作用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绿色化。为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下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建立财政、社会资本多元投资体系,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体系,扩大内需促进绿色消费,加强涉农产业制度政策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业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高级化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数据垄断的规制困境与治理机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程雪军 侯姝琦 《电子政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8,共17页
随着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数据型经营者向深度演进,互联网平台逐步显现出既具有促进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正外部性,也可能具有阻碍市场经济公平发展的负外部性,最典型的负外部性莫过于垄断。当前,互联网平台衍生了以算法合谋为主要形式的... 随着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数据型经营者向深度演进,互联网平台逐步显现出既具有促进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正外部性,也可能具有阻碍市场经济公平发展的负外部性,最典型的负外部性莫过于垄断。当前,互联网平台衍生了以算法合谋为主要形式的垄断协议、利用数据资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等新型数据垄断形式,给我国反垄断规制带来了诸多困扰。尽管我国对反垄断做了较多努力并修订了《反垄断法》,但是互联网平台数据垄断的治理机制仍有待完善,要探索多维的反垄断治理机制:在治理原则上,应当坚持市场化与法治化原则;在治理路径上,需要从政府规制向多元治理(企业自治、政府规制与社会监督)转变,完善互联网平台数据垄断的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数据垄断 反垄断法 法律规制 算法技术
原文传递
绿色经济效率影响机制 被引量:23
17
作者 汪彬 阳镇 +2 位作者 陈洋毅 李佳杰 陈劲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77,共16页
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绿色经济效率是衡量绿色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搜集全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定量测度了各个省份的金融集聚程度和创新要素集聚程度,基于... 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绿色经济效率是衡量绿色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搜集全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定量测度了各个省份的金融集聚程度和创新要素集聚程度,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对金融集聚、创新要素集聚两大关键因素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金融集聚可以提升本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但会对周边地区产生抑制作用,且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要素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出现分化,其中,R&D经费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负向效应,R&D人员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效应。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R&D人员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正向作用方面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而R&D经费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负向作用则弱于中西部地区。最后,在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金融与创新要素资源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绿色产业体系构建,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金融集聚 创新要素集聚 绿色经济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研究——基于汇率变动、外贸依存度的视角 被引量:24
18
作者 吕诚伦 王学凯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引入汇率变动引力模型,采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2002-2015年面板数据,研究汇率变动和外贸依存度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汇率变动不是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最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促进了出... 引入汇率变动引力模型,采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2002-2015年面板数据,研究汇率变动和外贸依存度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汇率变动不是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最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促进了出口贸易,原因在于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汇率变动不是很大;外贸依存度对出口贸易影响显著且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外贸依存度越小,出口潜力越大;两国之间距离对出口贸易有显著负向影响;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尚未显现。因此,我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以外贸依存度大小分类实施不同贸易政策,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并细化自由贸易协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变动 外贸依存度 出口贸易
下载PDF
从二元对立到城乡融合: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的制度性重构 被引量:23
19
作者 邹一南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工农城乡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保障。实现城乡融合的核心是通过改革隔绝城乡、阻碍要素合理配置的二元体制,使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工农城乡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保障。实现城乡融合的核心是通过改革隔绝城乡、阻碍要素合理配置的二元体制,使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从单向流动转变为平等互动。其中,土地制度改革在赋予乡村的发展权利、确保农民的市民权利、实现市民的乡村权利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是促进城乡融合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工农城乡关系 制度性重构 土地制度改革
原文传递
缘何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129-131,共3页
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情况各异,其配套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项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培育国内市场拓展内需的重要抓手。面对“老房子的新问题”,应不断... 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情况各异,其配套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项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培育国内市场拓展内需的重要抓手。面对“老房子的新问题”,应不断完善老旧小区改造规范和标准,摸索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可广泛复制的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运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工程 老龄化 老旧小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