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政策取向——基于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视角
1
作者 蔡之兵 李江涛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7,共9页
中高端制造业快速升级与局部传统制造业向外转移的现象充分表明我国实体经济遭遇了较大发展压力。与美国、日本制造业大规模向外转移发生于产业升级完成之后这一演变特点不同,我国在产业升级尚未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制造... 中高端制造业快速升级与局部传统制造业向外转移的现象充分表明我国实体经济遭遇了较大发展压力。与美国、日本制造业大规模向外转移发生于产业升级完成之后这一演变特点不同,我国在产业升级尚未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制造业分化现象。基于过去经济发展的机理和动力,指出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功能异化与关系失衡,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成因。为此,基于增强我国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发展韧性的根本目标,提出未来应在厘清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内涵、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立足于两类政策的空间属性,加快建立政策的空间协同机制,推动实现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两策合一,确保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政策取向 区域政策 产业政策 政策协调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人口结构变化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机理研究
2
作者 李江涛 王学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1-91,共11页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外贸依存度是一个关键变量,而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消费和生产变化,又是决定外贸依存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建立了人口结构与外贸依存度的理论模型,选择42个国家1980—2022年的面板数据,并引入政府和...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外贸依存度是一个关键变量,而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消费和生产变化,又是决定外贸依存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建立了人口结构与外贸依存度的理论模型,选择42个国家1980—2022年的面板数据,并引入政府和家庭消费份额作为中介变量,实体部门杠杆率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人口结构影响外贸依存度的机理,结果发现:城镇化率、年龄抚养比、老龄化率、劳动力参与率、女性劳动力占比等人口结构,与外贸依存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在发达国家、高人均GDP国家更为显著;城镇化率通过消费份额影响外贸依存度,政府消费份额、家庭消费份额起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政府、家庭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强化了城镇化率对外贸依存度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人口结构 外贸依存度 影响机理
下载PDF
城镇化水平对投资率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江涛 王学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5,共15页
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减速期,未来城镇化水平提升空间有限,在城镇化与投资互为因果的情况下,如何维持合理的城镇化水平和投资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建立城镇化率与投资率的理论模型,选择42个国家1980—2022年的面板数据,并引入杠杆率作为调... 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减速期,未来城镇化水平提升空间有限,在城镇化与投资互为因果的情况下,如何维持合理的城镇化水平和投资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建立城镇化率与投资率的理论模型,选择42个国家1980—2022年的面板数据,并引入杠杆率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城镇化率与投资率的关系,结果发现:(1)城镇化率与投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老龄化国家更为显著;(2)杠杆率是影响城镇化率与投资率之间倒U型关系的调节变量,在低杠杆和高杠杆、政府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都十分显著。进一步提出中国城镇化率的上限在80%左右、投资率的下限在20%左右的政策建议,同时发挥杠杆率的调节作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投资率 杠杆率 城镇化率上限
下载PDF
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4
作者 赖先进 黄玥 《共产党员(河北)》 2024年第18期30-32,共3页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科学把握改革方向、改革价值、改革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科学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完善和发展 强大动力 改革方式方法
下载PDF
数字化、绿色化及两化融合: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路径
5
作者 胡仙芝 陈元 徐佳虎 《理论研究》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且关键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目标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文明...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且关键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目标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建设则主要基于绿色化的发展理念,着眼于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确保乡村振兴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之路。乡村振兴需要抓好数字化与绿色化两化融合并构建数字化与绿色化“孪生体”,以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加快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化引领数字化推动数字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美丽乡村 数字乡村 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泡沫演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6
作者 王德卿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4年第5期62-76,共15页
泡沫的演化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起点。本文通过对各类泡沫相关研究的梳理,厘清资产价格泡沫、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定义与关系。深入探讨了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泡沫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三次典型泡沫经济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特征、成因... 泡沫的演化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起点。本文通过对各类泡沫相关研究的梳理,厘清资产价格泡沫、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定义与关系。深入探讨了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泡沫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三次典型泡沫经济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特征、成因以及形成机制,并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对泡沫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形成破灭机制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虚假的繁荣是危机的源头,信贷的过度扩张是泡沫形成的主要推力,政府的错误干预是刺破泡沫的帮凶。泡沫经济的特征是重要资产的价格严重背离实际价值。尽管风险的传导机制不同,风险敞口在近几次金融危机中均来自房地产和股票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经济泡沫 泡沫经济 金融危机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问题及对策
7
作者 胡仙芝 陈元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7,共11页
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数字化、绿色化成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趋势。目前乡村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发展起步晚、技术不成熟、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协同不够等诸多问题。为此,需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 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数字化、绿色化成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趋势。目前乡村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发展起步晚、技术不成熟、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协同不够等诸多问题。为此,需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推动智慧数字生态发展;以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数字化技术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提升智慧乡村治理水平;以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提升乡村生活水平,加快城乡共富共享进程;以数字化、绿色化的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乡村现代化。据此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乡村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生态文明 美丽乡村 数字乡村
下载PDF
政社互动关系视角下的城市基层适应性治理
8
作者 邓正阳 向昉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在城市基层治理的多元关系中,政社互动是一条重要关系线。从需求溢出理论来看,政府与社会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互动应根据治理事务的客观属性和治理主体的功能优势而调适,表现出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和环境相适配的适应性治理形态。基于行... 在城市基层治理的多元关系中,政社互动是一条重要关系线。从需求溢出理论来看,政府与社会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互动应根据治理事务的客观属性和治理主体的功能优势而调适,表现出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和环境相适配的适应性治理形态。基于行政性与社会性的维度,适应性治理下的城市基层治理可分为强行政性治理、强社会性治理和均衡互赖型治理等模式,政府与社会通过多样化互动合作呈现相互嵌入的共生型伙伴关系。在党的领导下,城市基层治理应不断优化政府行政性治理,提升社会力量的治理主体性,通过政府与社会多样化的良性互动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的活性、韧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层治理 政社互动 适应性治理 需求溢出理论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亟待破解产研分离难题
9
作者 何哲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75,共4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的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概念和前沿发展方向。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在于用创新驱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产业发展与科研体制之...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的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概念和前沿发展方向。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在于用创新驱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产业发展与科研体制之间的相互强化和支撑。解决产业发展与科研体制“两张皮”问题,打破产业与专有科研体制之间的壁垒,不断强化二者之间的耦合机制,是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突破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业发展 科研体制 产研分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生成逻辑、学理意涵与发展路径
10
作者 翟云 潘云龙 程主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2,共10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在生产力加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时代命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科学把握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的必然结果。新质生产力在要素构成与要素组合两个方面超越了传统... 新质生产力理论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在生产力加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时代命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科学把握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的必然结果。新质生产力在要素构成与要素组合两个方面超越了传统生产力的具体机制,即生产要素的内部替换与结构深化以及要素互动的重新域定与范式转换。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聚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打造全球领先的人才高地,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进而为深化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唯物史观 数字化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1
作者 何哲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5,共11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治理越来越成为一个新的研究主题和学科领域。不同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等传统学科,国家治理理论呈现一种新的强烈的国家视角和国家主体性意识及服务于国家建设发展大局的治理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治理越来越成为一个新的研究主题和学科领域。不同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等传统学科,国家治理理论呈现一种新的强烈的国家视角和国家主体性意识及服务于国家建设发展大局的治理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国家各公共机构并不断优化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以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目标。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原则;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与启示;借鉴全人类文明对国家治理问题的优秀成果;不断解决新的技术和社会条件对国家治理的机遇和挑战;不断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治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家治理 理论体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安全思想与启示
12
作者 何哲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4年第5期77-89,共13页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安全思想,对于新时期进一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保障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博大,汇通百家,历经...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安全思想,对于新时期进一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保障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博大,汇通百家,历经数千年凝练,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论述和系统的思想阐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安全思想要做到把握实质、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既传承文化精髓和宝贵经验,又切实服务于新时期总体国家安全建设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国家安全思想
原文传递
激励协同、职能序构与异质弥合:乡村慢性病管理的机制创新研究
13
作者 顾平安 章朝奔 《行政与法》 2024年第9期34-48,共15页
以医患关系为核心的传统乡村慢性病管理机制,因政府主导性不足,难以应对当前不断增长的慢性病防控需求。鉴于城乡间社会结构和资源分布的差异,乡村在慢性病管理机制改革时,不能简单地移植城市模式。为探讨如何调适乡村的慢性病管理机制... 以医患关系为核心的传统乡村慢性病管理机制,因政府主导性不足,难以应对当前不断增长的慢性病防控需求。鉴于城乡间社会结构和资源分布的差异,乡村在慢性病管理机制改革时,不能简单地移植城市模式。为探讨如何调适乡村的慢性病管理机制,构建了“过程—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以A县的数字化慢性病管理变革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乡村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塑造,有赖于内在动机与外在环境的综合激励。基层政府作为乡村慢性病管理的核心主体,需承担与上级政府不同的管理与服务角色,精准赋能基层社区参与,以适应多因素耦合下的乡村就医格局,增强对复杂情境的应对能力。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消除就医的时空限制、缓解医疗资源的错配问题以及对服务流程的再造,促进慢性病管理的结构调整和效能跃升。为建立长效的乡村慢性病管理机制,需合理统筹管理资源,创新多元化举措以形成激励协同。识别地方资源禀赋,明晰政府的职能规划,适时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将技术手段有效嵌入慢性病管理的全流程,以弥合城乡之间的差异,推动乡村慢性病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慢性病管理 机制创新 激励协同 职能序构 异质弥合
下载PDF
模糊性态度对商业重疾险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李天一 刘璐 +1 位作者 王正位 沈鹏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2,共11页
大量理论研究表明模糊性态度是影响家庭金融决策的重要因素,但相关实证研究尚不充分。通过与国内某头部保险科技平台合作开展问卷调查,测量个体的模糊性态度,并追踪其重疾险购买决策,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个体模糊性厌恶程度与购买重疾险... 大量理论研究表明模糊性态度是影响家庭金融决策的重要因素,但相关实证研究尚不充分。通过与国内某头部保险科技平台合作开展问卷调查,测量个体的模糊性态度,并追踪其重疾险购买决策,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个体模糊性厌恶程度与购买重疾险的概率呈正相关关系。平均而言,模糊性厌恶每增加一个标准差,重疾险购买概率提高0.61个百分点。这一结果在控制了风险态度和其他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后依然稳健。第二,探究了个体信任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发现在缺乏信任的个体中,模糊厌恶程度与重疾险购买概率之间的正向关系会被减弱。第三,模糊性态度对重疾险购买决策的影响在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中更为显著。研究实证检验了模糊性态度与重疾险购买决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与信任的相互作用,为理解模糊性态度对家庭金融决策的影响以及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家庭金融决策 模糊性态度 重疾险购买决策 商业健康保险
下载PDF
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双减”政策执行困境及其突破
15
作者 许艳青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8,共6页
“双减”政策内蕴的教育理想有赖于政策的有效执行。然而,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审视,政策实施主体在执行“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仍面临三大困境,主要表现为崇尚工具效率强化“路径依赖”现象、以“自利”为导向造成“敷衍规避”现象、专... “双减”政策内蕴的教育理想有赖于政策的有效执行。然而,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审视,政策实施主体在执行“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仍面临三大困境,主要表现为崇尚工具效率强化“路径依赖”现象、以“自利”为导向造成“敷衍规避”现象、专注行政“责任”导致“消极变通”现象。要突破“双减”政策执行困境,必须采取如下措施:强化政策的价值引领,优化执行环境;回应多元化利益诉求,落实公共责任;完善政策的制度供给,推进政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选择理论 “双减”政策 政策执行
下载PDF
新时代事业单位改革的制度逻辑与优化路径
16
作者 张克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9,共11页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新时代事业单位改革经历了分类改革、纳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统筹推进等阶段,遵循转变机构职能、强化公益属性和重塑布局结构等制度逻辑...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新时代事业单位改革经历了分类改革、纳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统筹推进等阶段,遵循转变机构职能、强化公益属性和重塑布局结构等制度逻辑,在理顺政事关系、提高公益服务质量、精简机构职能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当前,事业单位改革仍存在不同类型和层级改革推进成效不均衡,部分参公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革方向不明确,管办分离改革不顺利和配套政策不完善等矛盾问题。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单位治理体系应当全面实施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加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力度,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管办分离原则,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分类改革 优化协同高效 管办分离
下载PDF
改革系统集成:理论意蕴与推进路径
17
作者 李军鹏 《国家治理》 2024年第11期36-43,共8页
改革系统集成,是运用系统思维全面推进改革,是对各领域改革的系统集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的重要论述是推进改革系统集成的重要理论基础。改革系统集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方法与推进方法,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 改革系统集成,是运用系统思维全面推进改革,是对各领域改革的系统集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的重要论述是推进改革系统集成的重要理论基础。改革系统集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方法与推进方法,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加强改革系统集成,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改革系统集成,围绕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系统集成,围绕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加强放管服改革系统集成,围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加强公共服务改革集成,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环保体制改革系统集成,以政策一致性评估、合法性评估与公平竞争审查为抓手强化改革系统性、协同性与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系统集成 全面深化改革 方法论
原文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18
作者 李军鹏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4年第3期28-35,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关键要素,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关键要素,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首先是新质生产力的范畴、生产要素与绿色生产力的理论创新,包括新质生产力的范畴创新、生产要素创新、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理论创新、绿色生产力的理论创新。其次是新型生产关系的范畴、组成部分与新型生产方式的理论创新,包括新型生产关系范畴的创新、新型生产关系组成部分的创新和新型生产方式的理论创新。最后是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论创新,包括新质生产力决定作用的理论创新、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之间关系与矛盾运动的理论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创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原创性贡献
原文传递
我国医养结合政策演进及其优化
19
作者 尹艳红 《中国行政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12,共11页
医养结合是我国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独特的公共服务制度设计,其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制度创新能力,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的实践落地。本文从理念倡导、制度设计和路径优化的视角,系统... 医养结合是我国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独特的公共服务制度设计,其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制度创新能力,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的实践落地。本文从理念倡导、制度设计和路径优化的视角,系统梳理其提升服务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的历程和发展成效,丰富了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内涵,为下一阶段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卫生政策 养老保障 老龄化
原文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论述探析
20
作者 赖先进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31,共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什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什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制度达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走向深入、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核心内涵上的制度之治论、建设内容上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结合论、建设路径上的守正创新方法论、实施步骤上的“三步走”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要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地完善发展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