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桥梁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8
1
作者 张喜刚 刘高 +3 位作者 马军海 吴宏波 付佰勇 高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5-425,共11页
桥梁是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和枢纽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桥梁在... 桥梁是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和枢纽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桥梁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桥梁技术的基础上,走自主建设和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推动了中国桥梁由大国向强国的迈进,但在核心技术、材料、软件、装备、标准规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桥梁建养和安全长寿的巨大需求,以及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均要求站在更高起点上审视中国桥梁技术发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提出未来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桥梁在建设技术、新结构与高性能材料、监测检测评估与管养技术、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与不足,指出为了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保障庞大桥梁安全长寿和实现桥梁强国梦,必须进一步提升中国桥梁技术创新水平,尽快实施以重点专项"智能桥梁(Intelligent Bridge)"为主题的"中国桥梁2025"科技计划,并通过组建"中国桥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保障其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桥梁 建设技术 管养技术 信息化技术 标准规范 智能桥梁 科技计划
原文传递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足尺模型疲劳试验 被引量:78
2
作者 唐亮 黄李骥 +2 位作者 刘高 王春生 付炳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2-122,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我国斜拉桥、悬索桥等大跨公路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受设计、制造水平所限以及越来越大的交通荷载影响,多座钢桥在运营10年左右即出现了较严重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病害,大大影响了... 20世纪90年代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我国斜拉桥、悬索桥等大跨公路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受设计、制造水平所限以及越来越大的交通荷载影响,多座钢桥在运营10年左右即出现了较严重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病害,大大影响了钢桥的安全性及耐久性。为此开展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足尺模型疲劳试验研究,模型纵向为1.0m+3.5m+1.0m的三跨结构,横向宽度3.0m,包括5个U型纵肋。模型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制造工艺、边界条件反映了我国大跨钢桥常用的扁平钢箱梁使用现状,另外在U肋-横梁交叉处采用几种新型构造。试验总计完成600万次常幅疲劳加载,试验结束时在U肋嵌补段对接接头处发现肉眼可见的疲劳裂纹。以测点应力突变作为疲劳敏感部位疲劳失效的准则,采用距离焊趾10mm处的测点应力作为参考应力,U肋嵌补段对接接头、与U肋焊接处的顶板疲劳强度等级均相当于欧洲规范Eurocode中的71类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疲劳试验 疲劳裂纹 疲劳强度
下载PDF
大跨桥梁主梁风致稳定性被动气动控制措施综述 被引量:46
3
作者 赵林 李珂 +4 位作者 王昌将 刘高 刘天成 宋神友 葛耀君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4-48,共15页
颤振和涡振是大跨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的核心研究对象,而被动气动控制措施是当前最常用的抑振方法。为了提高气动选型和优化的效率,系统调研了既有的颤振、涡振被动气动控制措施,发现对于有类似气动特性的主梁,被动气动控制措施在颤振、涡... 颤振和涡振是大跨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的核心研究对象,而被动气动控制措施是当前最常用的抑振方法。为了提高气动选型和优化的效率,系统调研了既有的颤振、涡振被动气动控制措施,发现对于有类似气动特性的主梁,被动气动控制措施在颤振、涡振控制方面存在较明显的趋同性。在选择颤振、涡振气动控制措施时,有必要紧密结合主梁气动外型分类。为此,基于大跨度桥梁中最常见的4种主梁类型(双边主梁、整体式箱梁、分体式箱梁以及桁架梁),综述了被动气动控制措施在改善主梁颤振、涡振性能时的优化思路,提出了基于气动附属物(稳定板、格栅、风障、翼板、分流板、裙板、导流板、隔流板等)的形状和位置优化原则,推荐了考虑主梁固有外形(主梁开槽、槽内倒角、设计风嘴、调整栏杆和检修轨道形式)的附加构件尺寸设置策略。研究结果可为大跨度桥梁主梁选型设计阶段提供气动选型方面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跨桥梁 综述 颤振 涡振 被动气动措施 气动选型
原文传递
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系中栓钉连接件的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诚 樊健生 +3 位作者 聂建国 胡建华 崔剑峰 唐亮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9-146,共8页
针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系中栓钉连接件疲劳性能研究不足的状况,采用精细数值模型和模型疲劳试验,对岳阳洞庭湖大桥的钢-UHPC组合桥面系中栓钉连接件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精细数值模型分析中,建立了岳阳洞庭湖大桥的... 针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系中栓钉连接件疲劳性能研究不足的状况,采用精细数值模型和模型疲劳试验,对岳阳洞庭湖大桥的钢-UHPC组合桥面系中栓钉连接件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精细数值模型分析中,建立了岳阳洞庭湖大桥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提取了栓钉剪应力的影响面,基于中国《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的标准疲劳车,计算得到了栓钉等效疲劳剪应力幅。在模型疲劳试验中,取桥面系的正弯矩和负弯矩板带,设计了1组2个梁式足尺疲劳试件,其中正、负弯矩试件中的栓钉分别在119.5MPa和72.0MPa名义剪应力下经历了200万次疲劳加载。再考虑了影响面大小、车流量和设计年限等因素对等效疲劳应力幅进行修正,并对栓钉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试件在经历200万次疲劳加载后应变仍保持平截面,未发生明显界面疲劳破坏,可保守取119.5 MPa和72.0 MPa作为正、负弯矩板带试件中栓钉的疲劳强度;洞庭湖大桥组合桥面系中的栓钉连接件具有足够的疲劳承载力安全储备,能够满足120年的设计寿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UHPC组合桥面系 疲劳试验 栓钉连接件 疲劳性能评估 多尺度有限元
原文传递
中国桥梁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喜刚 刘高 +3 位作者 马军海 吴宏波 付佰勇 高原 《中国公路》 2017年第5期40-45,共6页
桥梁是跨越江河湖海、深沟峡谷等障碍的人工构筑物,是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和枢纽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桥梁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化解钢铁、水泥、能源等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有力推动新材料、智能制造、高... 桥梁是跨越江河湖海、深沟峡谷等障碍的人工构筑物,是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和枢纽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桥梁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化解钢铁、水泥、能源等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有力推动新材料、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物流、运输、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桥梁 人工构筑物 桥梁技术 智能制造 产能过剩 互联互通 交通设施 生活安全 桥梁设计 新兴产业
下载PDF
黄茅海超大跨三塔斜拉桥结构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鲜荣 徐源庆 +1 位作者 刘得运 李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5,共7页
黄茅海大桥为(100+280+2×720+280+100)m超大跨独柱塔双索面三塔斜拉桥。为研究该桥合理结构体系,使大桥在活载作用下满足主梁最大挠度L/450的性能目标,通过理论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塔-梁约束体系、边跨辅助墩数量、斜拉索布置形... 黄茅海大桥为(100+280+2×720+280+100)m超大跨独柱塔双索面三塔斜拉桥。为研究该桥合理结构体系,使大桥在活载作用下满足主梁最大挠度L/450的性能目标,通过理论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塔-梁约束体系、边跨辅助墩数量、斜拉索布置形式等对大桥竖向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塔弹性约束+边塔阻尼约束体系是较为合理的三塔斜拉桥约束体系,黄茅海大桥最终采用该约束体系,中塔弹性约束刚度为6.5×10^(5) kN/m,边塔阻尼系数为10000 kN·(m/s)^(-0.3);边跨设置辅助墩、增设辅助索均可提升三塔斜拉桥竖向刚度,黄茅海大桥采用设置1个辅助墩和5对辅助索的方案,辅助索采用传统钢索。设置交叉索对三塔斜拉桥竖向刚度的提升很有限,且会造成斜拉索受力和施工复杂,因此该桥不建议设置交叉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斜拉桥 结构约束体系 辅助墩 辅助索 交叉索 竖向刚度 结构方案 桥梁设计
下载PDF
大跨度三塔斜拉桥纵向约束体系设计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照伟 陈占力 +1 位作者 刘得运 李冲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8,共7页
针对三塔斜拉桥温度效应显著、整体刚度不足的特点,以黄茅海大桥[主桥为(100+280+720+720+280+100)m独柱塔双索面三塔斜拉桥,采用分体钢箱梁]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纵向约束体系下斜拉桥的静、动力响应。结果表明... 针对三塔斜拉桥温度效应显著、整体刚度不足的特点,以黄茅海大桥[主桥为(100+280+720+720+280+100)m独柱塔双索面三塔斜拉桥,采用分体钢箱梁]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纵向约束体系下斜拉桥的静、动力响应。结果表明:中塔通过设置弹性索实现弹性约束,单侧弹性约束刚度6.5×10^(5) kN/m,可起到塔梁固结的效果;在中塔采用弹性约束基础上,边塔采用纵向放松体系,每个边塔设置4个粘滞阻尼器[阻尼系数C为2500 kN/(m/s)α,速度指数α为0.3],明显改善了斜拉桥的静、动力响应;采用的中塔设置弹性约束-边塔设置阻尼器的组合结构体系,与全飘浮体系相比,梁端最大位移减小69%,边、中塔塔底弯矩分别减小40%、15%,与中塔固结体系相比,地震作用下组合结构体系梁端位移减小44%,中塔塔底弯矩减小51%,边塔塔底弯矩变化幅度较小,该组合结构体系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斜拉桥 纵向约束体系 组合结构体系 弹性约束 阻尼器 设计参数 静动力性能 非线性时程法
下载PDF
桥梁竖向变形对轨道平顺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勾红叶 冉智文 +1 位作者 蒲黔辉 许会燕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47,共6页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桥梁竖向变形会引起轨道不平顺,进而影响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营。以32 m高速铁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的桥梁竖向变形与轨面几何形态的映射解析模型,定量化研究了多种桥梁竖向变形模式的变形幅值、梁端悬出长度...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桥梁竖向变形会引起轨道不平顺,进而影响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营。以32 m高速铁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的桥梁竖向变形与轨面几何形态的映射解析模型,定量化研究了多种桥梁竖向变形模式的变形幅值、梁端悬出长度及砂浆层竖向刚度等关键参数对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轨面平顺性的影响,提出了控制钢轨变形的措施,为综合治理高速铁路桥梁钢轨变形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论:(1)桥墩沉降、梁端竖向转角和梁体错台均会导致钢轨跟随梁体变形,并在变形区域边界上出现钢轨上翘;(2)钢轨变形量与桥梁竖向变形幅值呈正比,控制钢轨变形的关键在于减小桥梁竖向变形;(3)通过适当减小梁端悬出长度和减小砂浆层竖向刚度等方式,可以达到控制轨面变形的目的;(4)本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桥梁钢轨竖向变形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梁竖向变形 轨面几何形态 通用映射模型 关键参数 控制措施
下载PDF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纵向约束体系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鑫敏 徐源庆 +1 位作者 鲁立涛 李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 688m的双塔双跨悬索桥。为减小该桥在汽车活载、温度作用及风荷载下的梁端位移,提出一种在塔梁连接处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纵向约束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Nonlinear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该...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 688m的双塔双跨悬索桥。为减小该桥在汽车活载、温度作用及风荷载下的梁端位移,提出一种在塔梁连接处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纵向约束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Nonlinear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该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限位间隙、限位刚度对梁端位移、塔梁相对位移、限位力的影响规律,确定限位装置的合理参数取值,分析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前、后加劲梁应力、桥塔纵向弯矩和梁端位移。结果表明:该桥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限位刚度取200MN/m,广东侧和东莞侧限位间隙分别取0.82m和1.05m;采用静力限位-动力阻尼体系后,静力作用和地震作用下的梁端位移大幅降低,伸缩缝规模从2 758mm降到2 106mm,减小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纵向约束体系 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 限位间隙 限位刚度 梁端位移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BIM的平塘特大桥建养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及系统研发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天成 程潜 +2 位作者 王小宁 刘高 钟荣炼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7,共6页
利用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信息数字化和高效协同等特点,以BIM模型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研究利用平塘特大桥建养过程中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进行融合的集成技术,进行基于BIM的平塘特大桥建养一体化系统架构设计,探索和研发基于BI... 利用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信息数字化和高效协同等特点,以BIM模型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研究利用平塘特大桥建养过程中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进行融合的集成技术,进行基于BIM的平塘特大桥建养一体化系统架构设计,探索和研发基于BIM的桥梁监测信息融合技术。将桥梁结构全寿命周期信息通过BIM模型进行传递,构建融合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及决策的平塘特大桥运营期BIM养护管理系统,研究桥梁结构技术状态的评估和预警技术,提升桥梁运维信息管理、数据挖掘和信息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塘特大桥 建养一体化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桥梁运维BIM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平塘特大桥施工BIM信息管理系统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马白虎 钟荣炼 +3 位作者 刘天成 刘高 张秋信 梁天贵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35,共5页
基于BIM技术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将现代施工管理4D理论引入到桥梁施工期信息管理中,以桥梁的BIM模型为载体,融合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结构制造和施工监测等管理信息,研发了平塘大桥施工BIM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及移动应用终端,构... 基于BIM技术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将现代施工管理4D理论引入到桥梁施工期信息管理中,以桥梁的BIM模型为载体,融合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结构制造和施工监测等管理信息,研发了平塘大桥施工BIM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及移动应用终端,构建平塘特大桥建设期BIM项目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平塘特大桥建设期的远程、动态、可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塘特大桥 桥梁施工BIM模型 桥梁施工BIM信息系统 施工监测+BIM
原文传递
桥梁裂缝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榕峰 徐群丽 秦凯强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05,共5页
目前桥梁底部裂缝的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人工检测,工人用望远镜远距离观查或者通过在桥底搭建的支架平台近距离实现桥底的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不仅人员耗费大,而且精确度低,存在不安全因素。介绍了一种国外研发的适用于公路桥梁和铁路桥... 目前桥梁底部裂缝的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人工检测,工人用望远镜远距离观查或者通过在桥底搭建的支架平台近距离实现桥底的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不仅人员耗费大,而且精确度低,存在不安全因素。介绍了一种国外研发的适用于公路桥梁和铁路桥梁裂缝检测的智能桥梁检测系统。智能桥梁检测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一辆定制的智能检测车辆,一种可拍摄整个目标区域的机械手臂系统,以及一种集照片拍摄、处理及分析于一体的图像处理系统。在定制车辆及机械手臂系统的辅助下,该系统可以用一组高分辨率的工业摄像机自动捕获数千幅底部表面图像,然后将其拼接成一幅清晰完整的图像。之后,用户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和专用插件的帮助下,通过浏览拼接生成的桥梁表面图片,对桥梁缺陷进行检测、测量和统计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检测 裂缝 智能机器人 检测系统 图片拼接 识别系统 研究
原文传递
浅埋大跨度黄土隧道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培帅 王伟 +3 位作者 吴忠仕 袁青 江鸿 翟世鸿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3-211,共9页
为研究大跨度黄土隧道变形特征及相应的控制技术,指导黄土隧道设计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文章依托某在建隧道工程,结合大变形段现场监测数据对围岩变形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及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变形... 为研究大跨度黄土隧道变形特征及相应的控制技术,指导黄土隧道设计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文章依托某在建隧道工程,结合大变形段现场监测数据对围岩变形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及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变形受上覆围岩性质影响差异较大,开挖初期围岩变形速率普遍较大,最大沉降速率达到54.6 mm/d;变形持续时间长,约45 d才逐渐趋于收敛;累计变形量大,且受开挖扰动影响显著,特别是下台阶开挖时围岩变形约占总变形量的70%;围岩大变形主要分为"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缓慢发展—趋于稳定"等4个变化阶段,持续发展阶段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围岩变形速率波动较大,缓慢发展阶段仰拱尽早闭合成环,可有效抑制围岩变形发展;回归曲线模型可直接用于软弱黄土隧道变形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浅埋 大跨度 变形特征 原因分析 控制措施
下载PDF
碎石垫层与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付佰勇 宋神友 +1 位作者 徐国平 寇晓强 《公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70,共6页
深中通道作为国内首次采用海上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沉管隧道地基的超级工程,对碎石垫层与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暂不明确。为探究该规律,在现场原位开展了两组载荷板试验,试验表明:(1)沉降曲线呈非线性变化,第一级荷载值... 深中通道作为国内首次采用海上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沉管隧道地基的超级工程,对碎石垫层与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暂不明确。为探究该规律,在现场原位开展了两组载荷板试验,试验表明:(1)沉降曲线呈非线性变化,第一级荷载值占总荷载的25%,此级荷载作用下载荷板沉降较大,约占总沉降值的50%以上,最终变形呈稳定状态;(2)由于存在人工铺设垫层的厚度不均及开挖时桩头掉渣清理不完全等问题,载荷板的4个角点沉降不均匀;(3)针对试验的数值分析表明,桩体自身的沉降较小、约占41.43%,垫层的沉降占比较大,垫层厚度、密实度、搅拌桩开挖掉渣层等都会对垫层模量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增加振密块石层,提高垫层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深层水泥搅拌桩 碎石垫层 二片石调平层 沉降
原文传递
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冲 王克海 +1 位作者 惠迎新 吴刚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81,共9页
为研究板式橡胶支座滑动后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对5个板式橡胶支座和1个铅芯橡胶支座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考虑摩擦滑移后板式橡胶支座的力-位移滞回曲线、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及滞回耗能等力学特性与铅芯橡胶支座的异同,并以1... 为研究板式橡胶支座滑动后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对5个板式橡胶支座和1个铅芯橡胶支座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考虑摩擦滑移后板式橡胶支座的力-位移滞回曲线、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及滞回耗能等力学特性与铅芯橡胶支座的异同,并以1座连续梁桥为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支座摩擦滑移对墩底曲率延性系数、墩底剪力、支座位移和残余位移及桥墩和支座滞回耗能等的影响,研究考虑支座摩擦滑移后桥梁的抗震性能,验证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在中小跨径连续梁桥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力学模型可用双线性滞回模型描述,加载位移大于200%后,板式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的滞回耗能接近;地震作用下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可耗散大量地震能量,但与主梁和限位装置的间隙有关,并且间隙的确定与地震动频谱特性有关,设计时应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板式橡胶支座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摩擦滑移 滞回耗能
原文传递
钢桥面板U肋-横隔板连接接头应力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唐亮 黄李骥 +1 位作者 王秀伟 刘高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101,共9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我国常用的实腹式横隔板扁平钢箱梁钢桥面板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研究了U肋-横隔板连接接头疲劳裂纹的产生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几种常见的横隔板弧形切口形状及内肋式构造、底部固定式构造等新型构造的效果进行了比...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我国常用的实腹式横隔板扁平钢箱梁钢桥面板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研究了U肋-横隔板连接接头疲劳裂纹的产生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几种常见的横隔板弧形切口形状及内肋式构造、底部固定式构造等新型构造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传统构造4和新型内肋式构造21的受力性能较为理想,但普遍适用于不同疲劳裂纹形式、加载条件、横梁高度、制造工艺的最优构造形式并不存在,需要采用基于性能的方法进行U肋-横隔板连接接头疲劳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U肋-横隔板连接接头 构造 疲劳 有限元方法
原文传递
BIM+VR技术在高速公路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伟 张文彬 +1 位作者 郭栋 张文胜 《公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8-273,共6页
针对高速公路正向设计中快速设计、准确表达、高效施工等工作痛点,通过BIM与VR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高速公路参数化建模和施工管理流程。首先,通过Civil 3D得到高精度道路中心线,结合高速公路设计参数,以断面间放样、构件自动组装两种... 针对高速公路正向设计中快速设计、准确表达、高效施工等工作痛点,通过BIM与VR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高速公路参数化建模和施工管理流程。首先,通过Civil 3D得到高精度道路中心线,结合高速公路设计参数,以断面间放样、构件自动组装两种方式分别完成高速公路道路、桥梁参数化建模工作。然后,将BIM模型导入三维虚拟环境中,通过VR硬件设备,以鸟瞰、人视、车行等多种方式完成施工环境可视化、施工进度模拟等工作。最后,以延崇高速公路砖楼特大桥工程为背景进行了方案验证与应用。结果表明,参数化建模方法所建立的高速公路路桥模型满足初步设计要求,方案变更时可通过建模参数改变路桥几何结构。在VR环境中实现施工场地布设及优化,重点施工部位方案模拟等施工管理工作。该流程有效结合了BIM与VR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模,提升了施工效率与施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建筑信息模型 虚拟现实 设计施工
原文传递
多灾害作用下桥梁设计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喜刚 田雨 陈艾荣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9,共13页
为推进综合考虑多灾害作用桥梁设计理论的发展,综述了多灾害作用下桥梁设计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首先梳理了考虑多灾害作用开展桥梁设计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多灾害的概念内涵及灾害组合模式,着重介绍了基于性能设计... 为推进综合考虑多灾害作用桥梁设计理论的发展,综述了多灾害作用下桥梁设计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首先梳理了考虑多灾害作用开展桥梁设计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多灾害的概念内涵及灾害组合模式,着重介绍了基于性能设计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桥梁结构抗灾设计中的应用,讨论了考虑寿命期性能退化以及基于全寿命成本分析的桥梁抗灾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平衡不同灾害的设计需求以寻求最优结构性能,考虑灾害组合作用的设计需求以寻求满意结构性能是目前发展多灾害作用下桥梁设计方法的2条路径;但多灾害作用下桥梁设计方法的完整理论框架尚未系统性建立,在设计目标、标准体系、决策准则、优化方法、灾害组合等方面尚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有待深入探索,基于性能及全寿命的设计理念在多灾害作用下桥梁设计过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多灾害 综述 设计方法 基于性能 全寿命
原文传递
浅埋大断面公路隧道塌方处治措施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林 江鸿 +1 位作者 陈培帅 袁青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7-213,共7页
隧道塌方后,合理的处理措施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有效避免施工中出现二次塌方。文章以深圳外环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塌方冒顶为背景,分析了产生塌方的原因,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塌方处理措施,同时运用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手段对塌方处治效果进行... 隧道塌方后,合理的处理措施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有效避免施工中出现二次塌方。文章以深圳外环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塌方冒顶为背景,分析了产生塌方的原因,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塌方处理措施,同时运用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手段对塌方处治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土层上软下硬、管棚施工质量差、爆破进尺过大等是导致该隧道出现塌方冒顶的主要原因;采用砂袋回填+小导管径向注浆,同时结合掌子面法向注浆加固及塌方底混凝土护拱的处治手段可安全通过塌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超大断面 塌方 处治措施 效果分析
下载PDF
软土地基就地固化工艺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霖 何磊 +1 位作者 王章明 陈作雷 《公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0,共6页
杭州湾地区软土分布广泛,而传统软基处理措施存在施工难度大、造价成本高、弃方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结合杭州湾南岸杭甬高速三集中场地滩涂区软基处理工程实例,概述了就地固化软基处理工艺,开展了固化剂的配比与龄期对固化土强度影响的... 杭州湾地区软土分布广泛,而传统软基处理措施存在施工难度大、造价成本高、弃方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结合杭州湾南岸杭甬高速三集中场地滩涂区软基处理工程实例,概述了就地固化软基处理工艺,开展了固化剂的配比与龄期对固化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测试了就地固化后的地基强度。结果表明,采用的6%水泥+2%石膏粉固化剂配比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需求,28 d后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强度试验结果超过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处理 就地固化 试验研究 工程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