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创伤的预防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朝阳 《成才之路》 2007年第12期44-45,共2页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预防运动创伤的认识毛泽东同志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体育教学中发生的运动创伤,常常是在思想上麻痹大意,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预防运动创伤的认识毛泽东同志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体育教学中发生的运动创伤,常常是在思想上麻痹大意,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把安全教育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创伤 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 准备活动 安全教育 学生 预防措施 重要内容 技术特点 心理特点
下载PDF
破“思维定势” 育“创新思维”
2
作者 蔡锦华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09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心理学认为,思维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容易使人们对刺激情况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并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人的大脑思维活动存在两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准备状态 心理活动 死套 主体性 已学知识 成反比 匀速直线 已知条件 盲目崇拜 最优方法
下载PDF
多渠道培养初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作者 李红梁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9-81,共3页
初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是诸多能力中的一种 ,使学生具有这种能力可以巩固理论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个从事自然科学教育的教师理应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其途径应是多方面的 ,可以通过借鉴前人、立足课堂、开放实验室... 初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是诸多能力中的一种 ,使学生具有这种能力可以巩固理论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个从事自然科学教育的教师理应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其途径应是多方面的 ,可以通过借鉴前人、立足课堂、开放实验室三方面进行 ,而在课堂这一层面 ,又应格外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规范操作和引导正确观察 ,同时教会学生客观记录和改进实验方法。在课外 ,则应开放实验室开展课外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学生 实验操作能力 思维能力 创新精神 实验方法 物理教学
下载PDF
分层次教学与分类指导并进 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整体素质
4
作者 王永强 《浙江教学研究》 2003年第3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 分类指导 农村初中 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
下载PDF
农村示范初中德育示范摭谈
5
作者 葛章大 《浙江教育科学》 2000年第5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农村示范初中 德育示范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 校外教育
原文传递
一线 二点 三留空——浅谈政治课教案的个性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旦红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政治课 教案 个性化 教学思路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蔡锦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09年第2期34-35,共2页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应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由此可见,科学教学在采用多种方式的前提下,应寻找更贴近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科学素材,把...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应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由此可见,科学教学在采用多种方式的前提下,应寻找更贴近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科学素材,把静态的学习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和富有研究价值的学习活动,突出科学探究.这显然有别于以往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教学 中学生 培养 课程标准 社会发展 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
下载PDF
重组教学班 开展分类教学 被引量:1
8
作者 葛章大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教学班 分类教学 “分层教学” 重组 教学时间 小学生 教学质量 中学生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探究题型初探
9
作者 吴文荣 楼向平 《中学生物教学》 2006年第10期17-19,共3页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近几年的学科考试中,科学探究题作为一种新题型倍受命题者的青睐。该类题型涉及面广、难度大、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适于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能力考查,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此类题型可...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近几年的学科考试中,科学探究题作为一种新题型倍受命题者的青睐。该类题型涉及面广、难度大、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适于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能力考查,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此类题型可以根据科学探究的6个环节——“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设计。根据考查所侧重的探究内容来分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究题 新课程背景 题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设计实验 学科考试 能力要求 能力考查
下载PDF
为了心中那片绿色
10
作者 张思思 《初中生之友(快乐号)(上)》 2006年第Z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美溪 食品包装袋 人过来 废品回收 满脸通红 人神 环卫工人 志愿者行动 浙江东阳
原文传递
以实验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能力
11
作者 孙小高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第1期73-74,共2页
科学实验是在人为的条件下,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现象及规律的重现.无论哪种实验,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转化,促进人脑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均有独特的功能.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是学... 科学实验是在人为的条件下,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现象及规律的重现.无论哪种实验,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转化,促进人脑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均有独特的功能.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又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意志品质 现象 认知结构 精神 实验 客观存在 学生 事实
原文传递
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2
作者 赵慧萍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第6期30-31,共2页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师的这种行为必须具备三个主要条件:一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即引起动机);二是能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 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三是能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 使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师的这种行为必须具备三个主要条件:一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即引起动机);二是能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 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三是能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 使学生清楚、明白) .若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教学是无效的.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反映教师应具备的上述三个条件, 换言之, 我们要使文本的课程( 课程标准或教科书) 转变为学生习得的课程, 必须发挥教学设计这一中介作用,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目标领域中实现数学新课程中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设计 教师 意向 基本 新课程 学生
原文传递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
13
作者 李晓玲 《学语文》 2006年第2期11-12,共2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厂使用,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冲击,是对教学观念的一次更新。但由于有的老师习惯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加上对新课程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很容易步入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厂使用,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冲击,是对教学观念的一次更新。但由于有的老师习惯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加上对新课程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很容易步入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模式 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 教学观念 课程教学 新教材 传统 老师
下载PDF
地球在呻吟
14
作者 钱武刚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0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范文点评 形式 构思 结尾
下载PDF
观察是发现之母——浅谈自然科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5
作者 李红梁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7年第11期61-62,共2页
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观察.为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应重点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笔者根据30余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关键词 教学 研究 重点 浅谈 能力 基本 学生
原文传递
开发后进生语文智能之钥匙——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16
作者 李晓玲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96-98,共3页
后进生的语文学习存在缺乏兴趣的问题,个别教师的教育方法又欠妥,要开发后进生的语文智能,有一些有效经验,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分类教学,降低难度;愉快教学,寓教于乐;教师“下水”示范,抛砖引玉;多开‘小灶’,情感投资”。
关键词 后进生 语文 智能 学习兴趣
下载PDF
打造“两个台阶” 实施德育创新
17
作者 葛章大 《班主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5-26,共2页
为使学校德育更具实效性,近几年来,我校以改革的姿态着力打造"全员育人"和"德育科研"这两个台阶,实施德育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 德育创新 中学 课题研究 教师考核 德育方法
原文传递
对一类“先补后割”面积问题的探索和分析
18
作者 沈旭阳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3年第7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面积问题 割补法 初中 数学 平面几何题 解法
原文传递
云台花园游记
19
作者 王瑶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1年第4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游记 简评 景物描写 文章结构
下载PDF
组·研·教:教研组建设的“三字经”
20
作者 郭玫莉 《浙江教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1-14,共4页
面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校科学教研组组建“三航”工程完成人力资源细化,追求“三成”教研促成专业资源优化,着力“三序”研究达成教材资源优化,以共同体的组建适应教研新时代。
关键词 教研组共同体 “三航”工程 “三成”教研 “三序”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