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不确定意义(Bethesda Ⅲ和Ⅳ类)细胞学结果的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许教远 胡昆鹏 +3 位作者 车翠薇 郑庆生 梁悦浓 陈杰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87-1691,共5页
目的: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首次细胞学诊断为BethesdaⅢ和Ⅳ类的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首次细胞学诊断为BethesdaⅢ和Ⅳ类,后于超声科行第二次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 目的: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首次细胞学诊断为BethesdaⅢ和Ⅳ类的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首次细胞学诊断为BethesdaⅢ和Ⅳ类,后于超声科行第二次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和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分析FNAB、BRAF^(V600E)基因突变、FNAB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病理诊断为不确定意义细胞学结果的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效能。结果:92例首次细胞学结节为BethesdaⅢ和Ⅳ类的甲状腺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后病理结果为恶性有54例,良性有38例。BRAF^(V600E)基因突变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为81.5%,灵敏度为68.5%,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9.1%。FNAB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为72.8%,灵敏度为70.4%,特异度为76.3%,阳性预测值为80.9%,阴性预测值为64.4%。FNAB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为90.2%,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86.8%,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89.2%。FNAB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的准确率和灵敏度都较FNAB、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单独使用的诊断指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伴有可疑超声征象的甲状腺结节,在行首次或重复FNAB检查的同时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减少BethesdaⅢ和Ⅳ类细胞学的诊断,提高FNAB检查的诊断效能,为甲状腺结节的诊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BRAF^(V600E)基因
下载PDF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韦桂静 姚雪榕 洪伟雄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9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观察组施行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CS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HPLPⅡ)、功能训练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CSS、FMA、HPLP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护理,可提升患者训练依从性,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自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格林模式 健康教育护理 神经功能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韦桂静 姚雪榕 洪伟雄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186-189,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80例。两... 目的观察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80例。两组均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疾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负面情绪、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负面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独立性测评量表(FI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IM、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干预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模式 健康教育干预 缺血性脑卒中 负面情绪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