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腺病毒的构建及体外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郎洪刚 曹文斌 +1 位作者 牛道立 何芬 《解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构建含有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载体,并分析其体外表达情况。方法将采用RT-PCR技术获取的大鼠BDNF的cDNA基因定向克隆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通过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在细菌内同源重组形成重... 目的构建含有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载体,并分析其体外表达情况。方法将采用RT-PCR技术获取的大鼠BDNF的cDNA基因定向克隆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通过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在细菌内同源重组形成重组腺病毒质粒pAd-BDNF,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后包装成有感染能力的重组腺病毒颗粒(Ad-BDNF)。重组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后,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BDNF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Ad-BDNF测序结果和预期一致,同源重组并经293细胞包装后形成重组腺病毒Ad-BDNF,重组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能高水平表达BDNF。结论成功制备了重组腺病毒Ad-BDNF,感染细胞证实其呈分泌表达,为将其进一步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治疗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腺病毒 基因治疗 脑损伤
下载PDF
脑室内注射重组BDNF腺病毒对大鼠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郎洪刚 曹文斌 +2 位作者 杨俊华 李少阳 邹俊涛 《解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观察脑室内注射BDNF对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脑室内注射重组BDNF腺病毒4周后,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双标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海马新生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增强(P<0.05);... 目的观察脑室内注射BDNF对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脑室内注射重组BDNF腺病毒4周后,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双标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海马新生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增强(P<0.05);实验组大鼠海马DG区Brdu/DCX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内注射BDNF导致大鼠认知能力增强,海马Brdu/DCX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提示BDNF提高认知能力可能与其引起海马Brdu/DCX阳性神经元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学习记忆神经发生
下载PDF
锥颅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硬膜外血肿临床研究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黄伟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第16期43-45,共3页
目的 观察锥颅尿激酶灌注引流术治疗硬膜外的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硬膜外血肿的患者锥颅置管后灌注尿激酶1万U(2~3次/日),共引流3~5天待引流液渐清亮,复查CT见血肿大部分已被引流后拨管。结果 32例引流后24h内头痛显著减轻者20例... 目的 观察锥颅尿激酶灌注引流术治疗硬膜外的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硬膜外血肿的患者锥颅置管后灌注尿激酶1万U(2~3次/日),共引流3~5天待引流液渐清亮,复查CT见血肿大部分已被引流后拨管。结果 32例引流后24h内头痛显著减轻者20例,24~48h头痛减轻者12例,引流后48h经CT复查硬膜外血肿全部消失16例(50%),血肿减少75%以上8例(25%),减少50%~75%的8例(25%);术后7天复查CT血肿全部吸收。结论 锥颅尿激酶灌注引流术操作技术简单、手术时间短、对病人侵袭打击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外 尿激酶 引流 锥颅
下载PDF
钻颅注氧置换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4
作者 黄伟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第18期20-22,共3页
目的 观察钻颅注氧置换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患者局麻后,用颅锥穿颅骨内板,穿刺置入双腔管,先用生理盐水进行血肿冲洗,再注入氧气(每次20ml),使血肿腔内残留液体流出,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无液体换出为止。结果 术后... 目的 观察钻颅注氧置换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患者局麻后,用颅锥穿颅骨内板,穿刺置入双腔管,先用生理盐水进行血肿冲洗,再注入氧气(每次20ml),使血肿腔内残留液体流出,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无液体换出为止。结果 术后1周内全部病例的临床症状全部或绝大部分消失。术后2个月后CT复查结果全部病例血气体均基本吸收,无1例复发。随访半年,无1例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钻颅注氧置换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确切、适应症宽、所需器械少、易于推广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颅 置换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郎洪刚 曹文斌 +1 位作者 罗富华 阮青容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早期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转归和血糖、肝功能的影响。方法:依入选与排除标准,随机选取4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外伤后8~30天开始HBO治疗作为早期治疗组(A组)。同时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脑外伤患者46例,在... 目的:探讨高压氧早期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转归和血糖、肝功能的影响。方法:依入选与排除标准,随机选取4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外伤后8~30天开始HBO治疗作为早期治疗组(A组)。同时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脑外伤患者46例,在脑外伤后31~60天开始HBO治疗作为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分别在HBO治疗前1-2 d、治疗后第1个疗程、第3个疗程常规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血气、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监测,并进行GCS评分,伤后6个月进行GOS分级。结果:人院时GCS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0 d与入院时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提高,而A组提高更显著。肝功能各值治疗前后A、B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前A组与B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血糖值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性意义.GOS评分,A组与B组相比较,早期应用HBO治疗组患者(A组)预后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HBO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状态,稳定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治疗 重度颅脑外伤 高压氧
下载PDF
小儿松果体区肿瘤的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海江 温尊北 +3 位作者 麦洁文 梁艺湖 李林繁 邓岳桥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松果体区肿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对43例患松果体区肿瘤病例施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全脑放疗为主,化疗、Ⅴ-P术、手术切除为辅助的治疗方略,以探讨疗效。结果随访3~44个月,平均22.6个月,肿瘤消失25例,缩小11例,不变5例,增大2... 目的探讨小儿松果体区肿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对43例患松果体区肿瘤病例施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全脑放疗为主,化疗、Ⅴ-P术、手术切除为辅助的治疗方略,以探讨疗效。结果随访3~44个月,平均22.6个月,肿瘤消失25例,缩小11例,不变5例,增大2例,无死亡病例。肿瘤控制率95.3%。结论采取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全脑放疗为主,化疗、手术切除为辅助的治疗策略,可以极大限度地降低手术造成的损伤,提高小儿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区肿瘤 治疗 策略
下载PDF
多根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经皮颅内血肿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远明 孟兵 +1 位作者 蔡树雄 林洁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9期129-130,共2页
目的观察多根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经皮颅内血肿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和保守组,各29例。保守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微创组给予多根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经皮颅内血肿穿... 目的观察多根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经皮颅内血肿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和保守组,各29例。保守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微创组给予多根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经皮颅内血肿穿刺治疗。比较两组脑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微创组Fugl-Meyer、Barthel评分分别为(68.76±2.14)、(70.14±3.52)分,明显高于保守组的(60.13±2.12)、(62.86±4.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428、7.235,P<0.05);术后30 d,微创组术后预后效果优于保守组(U=2.933,P<0.05)。结论多根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经皮颅内血肿穿刺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提高患者脑功能和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 高血压 脑出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附13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亮文 谢文渊 +1 位作者 杨志林 柯以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39-740,共2页
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可归为一组特殊类型硬膜外血肿.其出血来源、病情发展、手术方式均与其它种类不同,术中出血凶猛、死亡率高。特别是顶部骑跨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在血肿较小时,常规轴位扫描可见不到血肿,即使有血肿显... 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可归为一组特殊类型硬膜外血肿.其出血来源、病情发展、手术方式均与其它种类不同,术中出血凶猛、死亡率高。特别是顶部骑跨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在血肿较小时,常规轴位扫描可见不到血肿,即使有血肿显示.也很难窥其全貌.不出现常见的双凸形高密度影,易发生漏诊或误诊。2001年-2006年我科收治13例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病例。本文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产生机制、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外 上矢状窦
原文传递
锁孔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20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航 梁新强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62-363,共2页
三叉神经痛是颅神经疾病的常见病,它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病。作者自1995年10月至2005年7月共实施锁孔开颅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锁孔手术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伟年 张海江 +3 位作者 罗富华 陈弼政 赵丁丁 吴秋涛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对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存44例,生存率为93.6%。按ADL分级:Ⅰ级9例(19.1%),Ⅱ级分级25例(53.2%),Ⅲ级6例(12.8%),Ⅳ级3例(6.4...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对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存44例,生存率为93.6%。按ADL分级:Ⅰ级9例(19.1%),Ⅱ级分级25例(53.2%),Ⅲ级6例(12.8%),Ⅳ级3例(6.4%),Ⅴ级1例(2.1%)。结论:超早期手术与微创手术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预防脑的继发损害与脑保护两方面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 超早期 手术
下载PDF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远明 孟兵 +1 位作者 蔡树雄 林洁文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2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在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手术中使用持续颅内压(ICP)监测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6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3例,使用ICP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选择适当时机手术... 目的:探讨在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手术中使用持续颅内压(ICP)监测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6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3例,使用ICP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选择适当时机手术;对照组30例,根据经验选择时间手术.观察2组患者预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OS 5分的比例达63.64%,同对照组36.67%对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3.03%,同对照组20.00%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03%、6.06%、3.0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26.67%、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手术中应用持续颅内压监测,能有效地判断患者伤情,制定合理手术治疗方案,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 颅内压监测 GOS评分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血清脑钠肽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远明 孟兵 +1 位作者 蔡树雄 林洁文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82例健康体检人士为对照组;分别采集静脉血液测定血清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入...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82例健康体检人士为对照组;分别采集静脉血液测定血清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当天、第3天BNP和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入院第3、20天血清BNP、CRP含量明显低于入院当天(P<0.0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BNP、CRP含量明显高于中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型颅脑损伤患者BNP、CRP明显高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P<0.05);预后良好组BNP、CRP含量明显低于不良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患者BNP和CRP含量有助于评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损伤程度,对于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C-反应蛋白 急性颅脑损伤
下载PDF
舒血宁联合立止血对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的影响
13
作者 刘远明 孟兵 +1 位作者 蔡树雄 林洁文 《北方药学》 2016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立止血对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立止血治疗,治疗组采用舒血宁联合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肿体...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立止血对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立止血治疗,治疗组采用舒血宁联合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变化及肢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4d、21d时,治疗组变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t=5.419~9.062,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8.397,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立止血能加速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 立止血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吸收速度
下载PDF
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4
作者 王海英 伦丽芳 周柯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9年第4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传统分段式排班方式进行改革,实行连续性排班结合小组责任和层级管理,重建各班职责和各层级权限要求,并应用于科室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排班改革后,护理交班次数减少,护... 目的探讨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传统分段式排班方式进行改革,实行连续性排班结合小组责任和层级管理,重建各班职责和各层级权限要求,并应用于科室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排班改革后,护理交班次数减少,护士和患者的夜间休息时间延长,护患满意度提高,尤其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排班方式改革能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排班 分段式排班 责任制分组 层级管理 护理管理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与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38
15
作者 张军 吕建光 +3 位作者 廖启伟 冯达云 李玉骞 李少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对比应用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与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收入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采用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清除血肿的患者为内镜组(n=20),采用导管穿刺引流... 目的对比应用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与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收入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采用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清除血肿的患者为内镜组(n=20),采用导管穿刺引流术清除血肿的患者为穿刺组(n=20)。对两组病人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I)、生存率、血肿清除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平均住院日以及发生再出血、癫痫等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短期临床疗效方面,内镜组术后1 d的清除率[(83.2±21.8)%]明显高于穿刺组[(44.5±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尿激酶后,内镜组术后3 d的清除率为(91.3±16.4)%,穿刺组为(89.7±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而穿刺组发生再出血的患者为3例,明显多于内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CS评分、平均住院日、癫痫发生率三方面,两组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长期临床疗效方面,包括生存率、GOS评分、mRS评分、BI四个指标,两组差异均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穿刺对脑实质和颅内血管的损伤,减少了术中发生再出血的风险,但较之于导管穿刺外引流术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 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上矢状窦中后部脑膜瘤导致静脉窦闭塞后静脉代偿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32
16
作者 徐子明 余新光 +1 位作者 宋志惠 蔡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后部矢状窦旁脑膜瘤导致静脉窦闭塞后静脉代偿特点以及全切除肿瘤的手术要点。方法 分析 15例中、后部上矢状窦完全闭塞的窦旁脑膜瘤的脑血管造影表现 ,探讨其静脉回流代偿的形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静脉回流代偿... 目的 探讨中、后部矢状窦旁脑膜瘤导致静脉窦闭塞后静脉代偿特点以及全切除肿瘤的手术要点。方法 分析 15例中、后部上矢状窦完全闭塞的窦旁脑膜瘤的脑血管造影表现 ,探讨其静脉回流代偿的形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静脉回流代偿的形式有三种 :( 1)皮层浅静脉端 端吻合 ,主要流向侧裂、Labbe静脉 ;( 2 )脑膜静脉流向蝶顶窦、海绵窦 ;( 3)板障静脉流向头皮。本组肿瘤全切除 12例 ,无手术死亡 ,术后发生三肢瘫 1例 ,双下肢瘫 1例 ,高颅压、失明 1例。结论 术前仔细研究血管造影上静脉回流代偿的形式 ,有助于术中加强对其保护 ,减少全切除肿瘤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状窦中后部脑膜瘤 静脉窦闭塞 静脉代偿 切除术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29
17
作者 徐子明 余新光 朱儒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提高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 方法 应用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 2 0例 ,术前行DSA检查 16例 ,了解肿瘤的血供、矢状窦通畅程度及瘤周静脉回流代偿情况 ,采取先阻断窦旁供血 ,然后囊内或分块切除肿瘤 ,... 目的 提高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 方法 应用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 2 0例 ,术前行DSA检查 16例 ,了解肿瘤的血供、矢状窦通畅程度及瘤周静脉回流代偿情况 ,采取先阻断窦旁供血 ,然后囊内或分块切除肿瘤 ,注意保护中央沟静脉、其他代偿回流静脉及瘤周正常脑组织 ,妥善处理受累的矢状窦。 结果 肿瘤全切除 17例 ,近全切除 3例 ,无手术死亡 ,术后遗有左侧轻偏瘫 1例 ,双下肢轻瘫 2例。 13例术后随访 3~ 7年 ,无肿瘤复发。 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切除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 ,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 显微手术 治疗 术前
原文传递
思维导图引导双元护理措施在脑垂体瘤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30
18
作者 伦兰娣 王海英 莫肖玲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1895-1898,共4页
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引导双元护理措施对脑垂体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09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脑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 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引导双元护理措施对脑垂体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09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脑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双元护理措施。3个月回院复查时,比较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一般状态、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54.62±8.71)分、(56.35±10.28)分、(85.76±22.09)分、(84.02±12.92)分、(82.56±9.68)分、(64.79±9.36)分、(88.16±8.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3.16±8.02)分、(49.62±9.68)分、(74.31±18.32)分、(76.31±11.04)分、(72.64±9.62)分、(59.34±9.57)分、(81.37±7.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引导双元护理措施对脑垂体瘤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其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双元护理 脑垂体瘤 护理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救治体会 被引量:30
19
作者 陈桂增 宋志惠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 6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观察并CT复查,确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46例,保守治疗14例。结果恢复良好20例,中残18例,重残8例,植物生...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 6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观察并CT复查,确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46例,保守治疗14例。结果恢复良好20例,中残18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2 例。结论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高龄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高危因素,细致观察,早期CT复查可以及时发现,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 治疗
原文传递
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刘斌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104-2106,共3页
目的探索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1 108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疝、低血压或休克、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糖尿病、实施去骨... 目的探索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1 108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疝、低血压或休克、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糖尿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等对PTCI发生的影响,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1 108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共有138例并发PTCI,发生率为12.45%。患者年龄、GCS评分、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低血压或休克、感染、糖尿病、去骨瓣减压术等因素与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PTCI有密切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与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PTCI关系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颅脑外伤继发PTCI患者预后不良率为69.56%,较无继发PTCI组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PTCI发生率高,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而患者年龄、GCS评分、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低血压或休克、感染、糖尿病、去骨瓣减压术等均是并发PTCI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外伤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