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倾向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4
1
作者 邓黎 黄文彩 黄文欢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9期2492-2495,共4页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倾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东莞市厚街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6例初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倾向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倾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东莞市厚街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6例初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倾向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GSH)、丙二醇(MDA)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 h PG、Hb Alc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6.19±1.01) mmol/L、(8.13±1.65) mmol/L、(5.12±0.76)%]明显低于对照组[(8.77±1.23) mmol/L、(12.41±2.14) mmol/L、(6.77±0.69)%],而血糖达标时间为(6.12±1.45)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7±1.5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OMA-IS均下降,且观察组为(51.12±5.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31±5.76),而HOMA-IR升高,且观察组为(4.98±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3±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IL-6、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3.12±0.42) mg/L、(6.19±1.18) ng/mL、(1.21±0.19)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31±0.51) mg/L、(8.98±1.76) ng/mL、(1.89±0.21)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OD、RGSH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别为(39.81±3.41) IU/L、(189.41±25.19)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1±3.55) IU/L、(175.87±22.99)μmol/L,而MD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为(2.17±0.22)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0.2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倾向患者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酮症倾向 初诊断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血糖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Hs-CRP对急诊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群 王少波 +2 位作者 熊素春 周善存 乔义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7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诊应激性高血糖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急诊入院的危重患者分为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普通糖尿病患者组成糖尿病非应激组,以及来医院健康体检的成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诊应激性高血糖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急诊入院的危重患者分为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普通糖尿病患者组成糖尿病非应激组,以及来医院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应激组和糖尿病非应激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糖尿病非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Hs-CRP联合检测用于应激患者高血糖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应激性 高血糖
下载PDF
阿法骨化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志丽 肖金朋 +1 位作者 罗忠明 周伟谦 《中外医疗》 2020年第5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东莞厚街医院的60例微量蛋白尿(MA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施以阿法骨化醇治疗,...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东莞厚街医院的60例微量蛋白尿(MA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施以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FBG、HbAIC、INS、25 (OH)VD、UAER、Scr、等指标值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FBG、HbA1C、UAER、Scr、TG、LDL-C、ISI等指标值明显降低,INS、25(OH)VD、HOMA2IR、HDL-C等指标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血浆肾素活性分别为(122.39±8.24)pg/mL、(92.17±7.15)pg/mL,血管紧张素Ⅱ分别为(150.53±9.17)pg/mL、(112.68±5.03)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62、28.935,41.192、30.815,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法骨化醇 早期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蕾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11期2037-2038,共2页
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思维独立与家属共同实施并完成健康教育,根据收治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结果住院时间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 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思维独立与家属共同实施并完成健康教育,根据收治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结果住院时间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患者血糖值更趋于稳定,提高了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糖尿病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与醛糖还原酶基因甲基化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包利文 尹丽明 王少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0期87-90,共4页
目的 探讨醛糖还原酶(AKR1B1)基因甲基化水平和早期2型糖尿病(T2DM)肾病蛋白尿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40例T2DM合并蛋白尿阳性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DN)组,选择同时期39例诊断T2DM且尿蛋白阴... 目的 探讨醛糖还原酶(AKR1B1)基因甲基化水平和早期2型糖尿病(T2DM)肾病蛋白尿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40例T2DM合并蛋白尿阳性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DN)组,选择同时期39例诊断T2DM且尿蛋白阴性志愿者作为糖尿病(DM)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与AKR1B1基因甲基化水平,并分析AKR1B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临床资料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N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水平均高于DM组,肾小球滤过率(e GFR)低于DM组(均P<0.05);DN组AKR1B1甲基化水平低于DM组(P<0.05),两组MTHFR甲基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KR1B1甲基化水平与FBG、2 h PG、HbA_(1c)、Scr、BUN、UACR呈负相关,而与e GFR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AKR1B1基因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且AKR1B1甲基化水平与FBG、2 h PG、HbA_(1c)、Scr、BUN、UACR呈负相关,与eGFR水平呈正相关,可预估患者T2DM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 甲基化 糖尿病肾病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下载PDF
昼夜节律失调女性血皮质醇和褪黑素节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少波 蒋友明 +2 位作者 邓黎 周善存 付文金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昼夜节律失调女性血皮质醇和褪黑素节律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女性护士轮夜班的26例、白班12例,并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把轮夜班护士分为夜班不适应组(10例,SAS评分≧50)及夜班适应组(16例,SAS评分<50... 目的探讨昼夜节律失调女性血皮质醇和褪黑素节律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女性护士轮夜班的26例、白班12例,并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把轮夜班护士分为夜班不适应组(10例,SAS评分≧50)及夜班适应组(16例,SAS评分<50分),分别检测夜班组下夜班当日、休息日及白班组睡眠前及清醒时血皮质醇和褪黑素水平,下夜班当日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结果夜班不适应组下夜班当日睡眠皮质醇节律出现倒转,与夜班适应组及白班组明显不同;夜班不适应组褪黑素在睡眠前后之差明显小于夜班适应组及白班组;夜班不适应组的胰岛素抵抗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质醇及褪黑素节律变化对于认识夜班对女性护士健康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失调 女性 皮质醇 褪黑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强 姜惠芳 王少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8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吡格列酮(A组)和非吡格列酮(B组)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GFR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在治疗...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吡格列酮(A组)和非吡格列酮(B组)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GFR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在治疗3个月后A组为(112.3± 18.5)ml/min,B组为(157.0±20.3)ml/min,两组GFR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和尿素氮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吡格列酮对肾脏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吡格列酮 微量蛋白尿排泄率
下载PDF
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及糖代谢状况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邓黎 王颖 +2 位作者 王妙芳 蒋友明 王少波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4期449-450,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昼夜节律及糖代谢状况的调查,了解该年龄阶段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时的血糖调节状况。方法从厚街社区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300名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一般临床指... 目的通过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昼夜节律及糖代谢状况的调查,了解该年龄阶段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时的血糖调节状况。方法从厚街社区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300名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一般临床指标,并结合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睡眠障碍,血糖波动大,胰岛素抵抗明显,血糖达标率低。结论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睡眠时间短、睡眠延迟问题,睡眠障碍增加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血糖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2型糖尿病 昼夜节律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多媒体”同质化管理模式对肾小球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影响
9
作者 李发 杨蕾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3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分析“多媒体”同质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肾小球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肾小球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的46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 目的分析“多媒体”同质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肾小球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肾小球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的46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的47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媒体”同质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24 h尿蛋白检测结果,并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素养、生存质量、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PG、HbA1c、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这4个指标均低于同组干预前水平,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3个月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优良率、健康素养达标率、生存质量优良率均高于干预前同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优良率87.24%(41/47)高于对照组69.57%(32/46)(P<0.05)。结论“多媒体”同质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肾小球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改善患者血糖及肾功能水平,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健康素养,进而对生存质量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小球肾炎 同质化管理模式 多媒体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修良昌 刘伟伟 +7 位作者 周善存 林美华 欧阳平 覃继恒 赵小蕾 孔丹莉 饶绍奇 丁元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广东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关联性。方法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在595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725名健康对照(对照组)中对筛选的2个tagSNP(rs4646312、rs...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广东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关联性。方法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在595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725名健康对照(对照组)中对筛选的2个tagSNP(rs4646312、rs4680)进行基因分型,并应用x2检验、togisf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SNP位点与T2DM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rs4646312的TT、CT、CC基因型频数分别为304(51.1%)、234(3913%)、57(8.6%),对照组分别为323(44.6%)、319(44.0%)、83(11.4%);病例组rs4680位点的GG、GA、AA基因型频数分别为311(52.4%)、236(39.8%)、46(7.8%),对照组分别为417(57.7%)、265(36.6%)、41(5.7%)。校正性别、BMI和TG等因素后,rs4646312在等位基因关联分析和基因型关联分析(隐性模型)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022,OR值(95%CI)分别为1.26(1.04~1.53)、1.35(1.05~1.74)],而rs468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关联分析P=0.099,显性模型下基因型关联分析P=0.081)。rs4680与BMI有关联。结论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的rs4646312位点与T2DM的遗传易感性有关,而rs4680与T2DM则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非甲基化胰岛素DNA水平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王少波 包利文 +2 位作者 尹丽明 邓黎 付文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9期1222-1226,共5页
目的用病例对照研究血非甲基化胰岛素DNA(INSDNA)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NT2DM)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NT2DM患者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47.0±9.6岁);长病程2型糖尿... 目的用病例对照研究血非甲基化胰岛素DNA(INSDNA)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NT2DM)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NT2DM患者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47.0±9.6岁);长病程2型糖尿病(LT2DM)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8.6±8.6岁);糖耐量正常(NGT)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0.2±5.5岁)。用液滴数字PCR技术(ddPCR)检测血清非甲基化INSDNA及ELSA检测人组织蛋白酶S(Cath-S)和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非甲基化INSDNA水平差异及用Spearman相关分析空腹C肽(FC)、Cath-S、IL-6与非甲基化INSDNA水平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NT2DM组患者的血清非甲基化INSDNA水平明显高于NGT组和LT2DM组[3.01(4.64)copies/μl比0.59(0.19)copies/μl、1.77(2.80)copies/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T2DM组的患者Cath-S水平[683.37(283.90)nmol/L比479.70(111.30)nmol/L]、IL-6水平[28.95(9.99)pg/ml比3.42(6.90)pg/ml)]均明显高于NGT组(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非甲基化INSDNA水平在NT2DM患者与Cath-S、IL-6和FC呈正相关(r=0.354,P=0.017;r=0.320,P=0.032;r=0.434,P=0.003)。结论血清非甲基化INSDNA水平在NT2DM疾病早期水平较高,随着病程延长而降低,血Cath-S、IL-6和FC可能是影响NT2DM血清非甲基化INSDNA水平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非甲基化INSDNA 新诊断T2DM Cath-S IL-6
下载PDF
专科护士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中的作用
12
作者 杨蕾 吴玉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6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中的护理效果。方法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31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实施专科护士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中的护理效果。方法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31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实施专科护士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血糖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饮食行为、用药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饮食行为、用药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FPG(7.3±1.4)mmol/L、HbA1c(6.6±1.3)%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8.9±1.3)mmol/L、(9.4±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士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协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专科护士 自我管理 血糖控制
下载PDF
意外发现与有症状的醛固酮瘤临床特征比较
13
作者 张煜 刘建彬 卫国红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比较意外发现的醛固酮瘤(AIAPA)与因症状就诊而诊断为醛固酮瘤(SAPA)的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该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醛固酮瘤的1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因肾上腺... 目的比较意外发现的醛固酮瘤(AIAPA)与因症状就诊而诊断为醛固酮瘤(SAPA)的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该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醛固酮瘤的1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因肾上腺意外瘤而就诊的26例患者为AIAPA组,因临床症状就诊的116例患者为SAP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特征。结果 AIAPA组患者的年龄、血钾分别为(51.5±14.1)岁、(2.86±0.87) mmol/L,均明显高于SAPA组患者的(44.4±11.4)岁、(2.38±0.65) mmol/L,AIAPA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术前所需螺内酯量中位数分别为(171±25) mmHg、(103±20) mmHg、240 mg/d,均明显低于SAPA组患者的(187±25) mmHg、(114±16) mmHg、320 m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尿钾水平、血脂谱、血醛固酮浓度、血肾素活性和肾上腺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钾水平分别与肾上腺肿瘤直径[r=-0.282,95%CI (-0.096,-0.584),P=0.026]和基线血浆醛固酮水平[r=-0.263,95%CI (-0.047,-0.514),P=0.036]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仅有肿瘤直径(F=7.02,R2=0.184,P=0.003)与低钾血症相关。结论与因症状就诊而诊断为醛固酮瘤患者比较,以肾上腺意外瘤就诊而诊断为醛固酮瘤患者年龄更大、血钾水平更高、血压更低、低血钾患病率更低、术前螺内酯的使用量更小;对高血压患者常规进行血钾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症状不明显的醛固酮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瘤 肾上腺意外瘤 临床特征 症状 早期诊断
下载PDF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在T2DM合并代谢综合症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梁志丽 王少波 肖金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5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98例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行DPP-4抑制剂联...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98例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行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糖脂代谢情况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原(FPI)、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分别为(6.5±0.8)IU/ml、(6.8±1.0)mmol/L、(4.5±0.5)、(4.2±0.4)mmol/L、(1.7±0.4)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8.5±1.0)IU/ml、(9.7±1.1)mmol/L、(5.6±0.6)、(5.2±0.6)mmol/L、(2.1±0.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9±0.2)mmol/L高于对照组的(1.4±0.3)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3.3±0.5)ng/L、白细胞介素(IL)-6(3.1±0.6)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7.2±0.8)ng/L均低于对照组的(5.2±0.7)ng/L、(4.1±0.4)ng/ml、(10.1±1.8)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确切,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P-4抑制剂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短期胰岛素泵治疗酮症倾向糖尿病疗效分析
15
作者 邓黎 黄文彩 +1 位作者 黄文欢 王少波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19期103-105,109,共4页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酮症倾向糖尿病组织蛋白酶S(CatS)水平影响及大血管病变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该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包括非酮症倾向患者40例,酮症倾向患者80例,根据酮症倾向患者纳入时GAD...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酮症倾向糖尿病组织蛋白酶S(CatS)水平影响及大血管病变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该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包括非酮症倾向患者40例,酮症倾向患者80例,根据酮症倾向患者纳入时GAD抗体阳性与否及有无胰岛素β细胞功能残留分为4组,A组(酮症倾向A-β-)、B组(酮症倾向A-β+)、C组(酮症倾向A+β-)、D组(酮症倾向A+β+)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2周,血糖达标及酮体转阴后,继续服用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降糖,对患者随访2年,比较入院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束时及随访2年患者血糖水平、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CatS水平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水平。结果各组强化治疗结束时、随访2年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相对入院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非酮症倾向组患者CatS水平(6.4±1.2)mmol/L显著低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5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0.8±0.2)、(0.9±0.1)、(0.8±0.4)、(0.9±0.3)、(0.9±0.3)mm比入院时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酮症倾向糖尿病,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和CatS水平,改善患者大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酮症 组织蛋白酶S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5
16
作者 林海龙 谢燕文 +1 位作者 梁换仪 郭旭昌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m Alb)、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内分泌科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4例合并糖尿病肾病早期,3... 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m Alb)、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内分泌科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4例合并糖尿病肾病早期,30例为单纯糖尿病,并同期选择3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行尿m Alb、Hb A1c、Cys-C检测。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的尿m Alb、Hb A1c、Cys-C水平均低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组(P<0.05);对照组的尿m Alb、Hb A1c、Cys-C水平均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联合检测m Alb、Hb A1c、Cys-C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敏感度(94.12%)与特异度(93.33%)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应用尿m Alb、Hb A1c、Cys-C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较高,可准确发现患者的早期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代谢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32
17
作者 刘枘岢 陈毅光 +1 位作者 李雯翀 周敏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208-3213,共6页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相关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n=50例),同时收集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50例),并...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相关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n=50例),同时收集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50例),并进行临床代谢指标的检测,采用食物频率问卷(FFQ)调查法进行饮食摄入量的调查。提取所有研究对象粪便总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比较T2DM患者及对照组中各目标菌属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发现T2DM患者肠道内柔嫩梭菌类群、肠球菌属、大肠杆菌属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而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及乳酸杆菌属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以上菌属与临床代谢指标密切相关(P<0.05)。同时本研究发现乳酸杆菌属与饮食摄入中碳水化合物比例成显著性负相关,而大肠杆菌属与蛋白质比例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T2DM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并且与血糖、血脂、肝功等临床代谢指标关系密切,推测肠道菌群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代谢指标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18
作者 徐伟良 聂芙蓉 +1 位作者 曹绮雯 罗恩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根据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根据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甲亢组和甲减组,每组50例;另选择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均采集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T3、T4、TSH水平。观察各组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阳性率;比较各组TGAb、TMAb、TPOAb阳性患者血清水平。结果甲亢组和甲减组血清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血清TGAb、TMAb阳性率;甲亢组、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亢组。甲亢组和甲减组患者血清TGAb、TMAb、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组患者血清中TGAb、TMAb、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甲亢组。结论 TPOAb在AITD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为AIT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下载PDF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对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枘岢 陈毅光 +2 位作者 李雯翀 周敏华 朱咏瑶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790-793,共4页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方案,观察组使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90 d。比较2组患者血糖、内皮细胞功能、血液流变学等变化情况,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2 hPG、FP(G、HbA_(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2.814、15.155、10.158,P=0.000)。治疗前,2组患者ET、N0、FMEDD、NIEI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NO、FMEDD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E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6.875,P=0.000),NO、FMEDD水平高于对照组(t=7.057、4.090,P=0.000)。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格列汀、二甲双胍联用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血糖水平、血液流变学情况,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内皮细胞功能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与DPP-4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巧琼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比较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GLP-1受体激动剂组(GLP-1组,接受GLP-... 目的:比较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GLP-1受体激动剂组(GLP-1组,接受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治疗)和DPP-4抑制剂组(DPP-4组,接受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8周。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8周后两组FBG、2hPG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DPP-4组比较,GLP-1组治疗后FBG[(7.48±0.45)mmol/L比(6.64±0.28)mmol/L]和2hPG[(11.15±1.01)mmol/L比(9.26±1.82)mmol/L]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5。GLP-1组与DPP-4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9.2%比33.3%)无显著差异,P=0.078。结论:与DPP-4抑制剂比较,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在控制血糖和减轻体重方面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二肽基肽酶4 糖尿病 2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