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赖志飞 钟华文 房子胜 《海峡药学》 2020年第7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黄疸患儿,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讨益生菌(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黄疸患儿,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生菌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胆红素、黄疸消退时间、治疗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胆红素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益生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总有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益生菌 辅助治疗
下载PDF
基于循证药学的不同治疗药物用于湿疹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晋立 李恩 郭敏 《北方药学》 2018年第3期115-115,114,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基于循证药学的不同治疗药物用于湿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湿疹患者纳入,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A组、B组各50例,基于循证药学证据,给予A组复方酮康唑软膏治疗,给予B... 目的:研究并探讨基于循证药学的不同治疗药物用于湿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湿疹患者纳入,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A组、B组各50例,基于循证药学证据,给予A组复方酮康唑软膏治疗,给予B组复方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瘙痒评分、皮损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0%,B组总有效率为96%,经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皮肤瘙痒评分、皮损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在治疗后,B组的皮肤瘙痒评分、皮损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A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药学,相比复方酮康唑软膏,采用复方硝酸咪康唑软膏治疗湿疹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更加有效地缓解皮肤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循证药学 复方硝酸咪康唑 复方酮康唑
下载PDF
医院药房强化管理前后对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雄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5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药房强化管理前后对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措施的效果。方法:以医院药房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作为对象,将2014年1—12月间采用常规抗菌药物管理作为管理前组;将2015年1—12月间采用强化抗菌药物管理作为管理后组,在两组中各... 目的:分析医院药房强化管理前后对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措施的效果。方法:以医院药房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作为对象,将2014年1—12月间采用常规抗菌药物管理作为管理前组;将2015年1—12月间采用强化抗菌药物管理作为管理后组,在两组中各随机抽取2 000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调查,分析两组不合理用药的概率、病原菌送检率等指标。结果:管理后组的不合理用药率为6.75%明显低于管理前组为12.10%(P<0.05);不合理用药原因主要为不明确指征用药以及给药方法、给药剂量、联合用药和药物选择不当;而在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上,管理后组的预防性用药比例、三联及以上联合用药比例和三级用药比例均低于前组(P<0.05);一级用药比例上升,且管理后组的病原菌送检率为27.05%明显高于管理前组为16.00%(P<0.05)。结论:医院药房管理工作中强化抗菌药物管理有助于降低不合理用药比例,提高了病原菌送检率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房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 病原菌送检率
全文增补中
我院2013~2018年52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姣丽 覃春英 +2 位作者 房子胜 李金桔 樊敏 《海峡药学》 2019年第11期253-255,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发生不良反应药品品种、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或器官等信...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发生不良反应药品品种、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或器官等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结果521例ADR中,男277例(53.17%),女244例(46.83%);ADR发生年龄以中青年和儿童为主;引发ADR的药物共87个品种,主要为抗菌药物类,多达404例(77.54%);ADR临床表现分布广泛,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共计376例(57.49%)。结论基层医院需加强药物ADR监测,重视药物合理应用,减少ADR发生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医院药房抗菌药物应用状况研究
5
作者 王志雄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0期162-163,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我市医院药房的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借鉴。方法:在我市的二级、三级医院中随机抽取出20家作为调查对象,在其2015年1~12月的药房处方中随机抽取45000张,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结... 目的:调查分析我市医院药房的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借鉴。方法:在我市的二级、三级医院中随机抽取出20家作为调查对象,在其2015年1~12月的药房处方中随机抽取45000张,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抗菌药物处方占比为22.76%;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比为9.30%,二级医院不合理用药概率10.82%明显高于三级医院的7.29%,P〈0.05;二三级医院在单用药物、二联用药、三联及以上用药的比例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二三级医院不合理用药中,在药物选用不合理、给药方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无明确指征用药的占比上,医院差异不大,P〉0.05。在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上,主要为克拉霉素缓释片、头孢克圬片、左氧氟沙星、头孢克洛、头孢地尼等。结论:药房中的抗菌药物使用较多,还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二级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比例明显高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房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种类 安全性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逆转胃癌细胞耐药及分子机制研究
6
作者 郭姣丽 张苑银 +2 位作者 房子胜 黄卫国 王志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19-123,共5页
研究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联合逆转胃癌细胞耐药,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五组:阿帕替尼组、多西他赛组、阿帕替尼和多西他赛联合组(实验组)、5-Fu组、阴性对照组,通过MTT检测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相关蛋白表达、流式... 研究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联合逆转胃癌细胞耐药,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五组:阿帕替尼组、多西他赛组、阿帕替尼和多西他赛联合组(实验组)、5-Fu组、阴性对照组,通过MTT检测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动物模型检测联合用药效果、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组生长曲线明显下调;在不同药物作用下,耐药细胞株MGC-803/DOX对实验组的耐药指数最低,对多西他赛组的耐药指数最高;实验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四组(p<0.01);实验组通过下调ABCB1、VEGFR-2,诱导凋亡,从而逆转胃癌细胞耐药性。实验组与其他四组比较,肿瘤重量明显减轻,体积减小(p<0.05)。结论 阿帕替尼和多西他赛联合使用能够通过增强抗肿瘤活性及诱导凋亡,逆转胃癌细胞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多西他赛 胃癌 耐药性 凋亡
下载PDF
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晋立 李恩 董翠平 《海峡药学》 2017年第11期237-238,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起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开展药学干预活动,在开展药学干预后的2016年1月~12月期间随机抽取500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设置为观察组,另在开展药学干预前的2015... 目的研究并探讨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起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开展药学干预活动,在开展药学干预后的2016年1月~12月期间随机抽取500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设置为观察组,另在开展药学干预前的2015年1月~12月期间随机抽取500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进行点评,统计不合格处方,比较两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的处方不合格率、喹诺酮类药物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耐药率。结果观察组的处方不合格率为1.80%,对照组的处方不合格率为4.60%,经比较,观察组的处方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较之于对照组均降低,且观察组阶段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常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对照组阶段(P<0.05)。结论在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时开展药学干预,可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促进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还可降低致病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药学干预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