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在可疑急性阑尾炎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文革 赵景亭 +3 位作者 刘小珍 张成立 许锦富 吴凤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可疑急性阑尾炎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18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要求阑尾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探及增粗肿大阑尾,结合临床提示急性阑尾炎。探及正常阑尾,则扩大扫查范围(肝胆脾胰腺、盆腔、泌尿系、胃肠及胸腔),以期找到阑... 目的探讨超声在可疑急性阑尾炎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18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要求阑尾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探及增粗肿大阑尾,结合临床提示急性阑尾炎。探及正常阑尾,则扩大扫查范围(肝胆脾胰腺、盆腔、泌尿系、胃肠及胸腔),以期找到阑尾炎之外的急腹症病变。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观察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94.1%、准确性为93.7%、阳性预测值为91.8%、阴性预测值为95.1%。非阑尾炎急腹症中正常阑尾显示率87.1%(162/186)。非阑尾炎急腹症超声诊断符合率78.2%(140/179)。结论可疑急性阑尾炎病变中,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性很高。检查中探及正常阑尾声像可增强检查者的自信心,迅速调转思路寻找并发现除急性阑尾炎之外的急腹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 阑尾 急腹症
下载PDF
超声检查成人正常阑尾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文革 赵景亭 +3 位作者 刘小珍 马春玲 黄成意 段学蕴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成人正常阑尾最佳的扫查方法。方法将194例既往无右下腹痛,无阑尾炎病史的健康成人随机分成三组进行超声检查比较超声探头回盲瓣顺时针转向移动法(回盲瓣顺时针转向法)、右侧腹纵横切升结肠盲肠法(盲肠纵横切法)和右下...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成人正常阑尾最佳的扫查方法。方法将194例既往无右下腹痛,无阑尾炎病史的健康成人随机分成三组进行超声检查比较超声探头回盲瓣顺时针转向移动法(回盲瓣顺时针转向法)、右侧腹纵横切升结肠盲肠法(盲肠纵横切法)和右下腹麦氏点任意扫查法(麦氏点任意法)对正常阑尾的显示率。对未能显示阑尾者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寻找阑尾。结果回盲瓣顺时针转向法、盲肠纵横切法和麦氏点任意法对正常阑尾的显示率分别为90.8%、83.1%和79.7%,前者与后两者显示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应用使正常阑尾总显示率达到97.9%。结论回盲瓣顺时针转向法对正常阑尾显示率优于盲肠纵横切法和麦氏点任意法联合应用使正常阑尾显示率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超声检查 显示率
下载PDF
东莞地区青年及未成年人群心跳骤停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邱全煌 张新斌 +6 位作者 相永森 黄莹 余志群 李恒 李小悦 邓卓超 桂见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76-2378,2382,共4页
目的分析东莞地区青年及未成年人群心跳骤停(SCA)的特点以及心源性猝死(SCD)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东莞地区5个区域代表性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年及未成年人群SCA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病诱因、发生地点、... 目的分析东莞地区青年及未成年人群心跳骤停(SCA)的特点以及心源性猝死(SCD)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东莞地区5个区域代表性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年及未成年人群SCA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病诱因、发生地点、有无目击者心肺复苏(CPR)、呼叫120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呼叫120至确定SCA时间、反应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的例数,CPR开始至首次电除颤时间,建立人工气道及首剂肾上腺素时间,患者入院和出院的存活率,记录所有患者最后的诊断结果。结果 SCA患者共7 432例,其中出现SCD的患者5 136例(69.11%),273例存活出院,出院存活率为3.67%。7 432例SCA患者中,平均年龄(25.17±12.12)岁,患者在21~25岁的年龄段比例最高,占SCA患者的24.95%;73%的患者发病地点在公共场所;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反应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确定SCA时间、首次除颤时间、建立气道时间和首剂肾上腺素时间均显著低于自主循环未恢复的患者(P<0.001);5 136例SCD猝死者中,冠心病占26.83%,心肌病占20.81%,心传导系统异常占18.83%,诱因不明的患者占22.78%,诱因为饮酒的占16.59%,运动和过度劳累占14.64%,情绪激动占12.15%。结论东莞地区SCA发生后旁观者参与复苏率低,复苏成功率低,SCD为猝死主要类型,冠心病为主要病因,饮酒、运动和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是主要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未成年人 心跳骤停 东莞 流行病学 心源性猝死
下载PDF
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缓解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9
4
作者 陈明慧 顾云 +4 位作者 李君久 黄清丽 容世汪 刘思娴 邹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 :寻找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方法。方法 :连续入院病人 30 0例 ,入院后第 1、2、3天分别静脉输入 10 %葡萄糖溶液 5 0 0ml加入 10 %氯化钾 15ml(A组 )、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5 0 0ml加入 10 %氯化钾 15ml (B组 )以及生理盐水 5 0 ... 目的 :寻找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方法。方法 :连续入院病人 30 0例 ,入院后第 1、2、3天分别静脉输入 10 %葡萄糖溶液 5 0 0ml加入 10 %氯化钾 15ml(A组 )、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5 0 0ml加入 10 %氯化钾 15ml (B组 )以及生理盐水 5 0 0ml加入 10 %氯化钾 15ml(C组 ) ,同时观察局部疼痛的发生情况。对A组中出现疼痛的病例立即在输液中加入 10 %氯化钠 10ml,观察对局部疼痛的影响。结果 :A组中疼痛发生率为 80 .33 % ,B、C组分别为 11.6 7%及 10 .0 0 % ,与A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0 1) ,而B、C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A组中疼痛病例加入 10 %氯化钠后 94.19%病人疼痛消失 ,与加入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采用糖盐水或生理盐水做溶剂补钾可显著减少疼痛的发生 ,在 10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可消除或减轻补钾时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钾 氯化钾 氯化钠 静脉内输液 疼痛
原文传递
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5
5
作者 蔡伟英 叶健烽 +1 位作者 莫衬南 刘群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5期2396-2398,共3页
目的研究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优化护理流程前后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对照组70例(优化护理流程前),观察组70例(优化护理流程后)。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比较两组于优化护理流程前后实施救... 目的研究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优化护理流程前后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对照组70例(优化护理流程前),观察组70例(优化护理流程后)。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比较两组于优化护理流程前后实施救护时间及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患者实施救护时间、进入导管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病死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争取了抢救时机,有效缩短行PCI术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时间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基层医院189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袁淮涛 管健 +3 位作者 张文 胡克亮 李满强 王光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分析珠三角地区基层医院颅脑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减少颅脑损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就诊于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医院的189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职业、受伤原因、伤情及颅脑损伤... 目的:分析珠三角地区基层医院颅脑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减少颅脑损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就诊于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医院的189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职业、受伤原因、伤情及颅脑损伤与饮酒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颅脑损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402例比496例),发病年龄以20~39岁为主〔1088例(占57.32%)〕,是颅脑损伤的主要群体;企业生产工人发病率高于其他职业群体〔57.48%(1091例)比42.52%(807例)〕;时间分布以3~5月、10月、12月发病率最高〔分别为28.71%(545例)、9.69%(184例)、11.22%(213例)〕,星期六和星期日为每周的发病高峰期〔星期六:392例(占20.65%);星期日:375例(占19.77%)〕,星期四最低〔201例(10.59%)〕,每天18:00~24:00点颅脑损伤病例最多〔961例(占50.63%)〕;交通事故是导致颅脑损伤的首要原因,占52.95%;轻中型颅脑损伤占79.98%,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占20.02%;饮酒和颅脑损伤密切相关。结论颅脑损伤的发生在性别、年龄、职业、时间、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应根据规律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珠三角地区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早期使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拥军 林奋强 卫玉光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639-1641,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早期使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东莞市长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两组患者均予尿激...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早期使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东莞市长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两组患者均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在溶栓后12h应用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则在溶栓前应用低分子肝素,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心电图ST-T段回落≥50%的时间、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病死率。两组患者在溶栓前及溶栓12 h后,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通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再通时间及ST-T段回落≥50%的时间分别为(1.47±0.62)h、(2.18±0.75)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6±0.95)h、(2.69±1.08)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分别为(4.82±1.94)mg/L、(13.36±4.23)pg/m L、(23.22±4.63)pg/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6±2.48)mg/L、(20.16±5.15)pg/m L、(30.65±6.74)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病死率为5.56%,分别与对照组的8.33%和8.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早期应用可有效调节患者细胞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再通率,缩短再通时间,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低分子肝素 尿激酶 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郑春群 邵凤娣 +3 位作者 黄紫桃 莫燕霞 陈杰仪 赖锦礼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8期185-187,共3页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院前救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前急...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院前救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抢救介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高,且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院前救治的创伤性休克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模式,能有效缩短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临床护理路径 创伤性休克 院前救治 抢救效果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脑梗死患者疗效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少烽 杨晓生 秦剑锋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梗死患者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东莞市桥头医院急诊科诊治的脑梗死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3、6个月均接受颅脑磁共振(MRI)...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梗死患者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东莞市桥头医院急诊科诊治的脑梗死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3、6个月均接受颅脑磁共振(MRI)平扫及DTI检查。观察脑梗死的MRI平扫及DTI特征,分析FA值、皮质脊髓束(GST)受累情况对神经功能的评价价值。结果脑梗死病灶于FA图为低信号,病灶大小(17.4±3.9)cm^3;患者病灶FA值自入院至治疗后1个月呈下降趋势,自治疗后1个月至治疗后6个月呈升高趋势(P<0.05);自入院至治疗后6个月,患者FM评分呈升高趋势,且不同级别GST受累患者FM评分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级别GST受累患者FM评分均显著升高,且GST受累1级患者显著优于2级、3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疗效的评价中,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以从形态学及量化指标角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脑梗死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护理 被引量:13
10
作者 温冬娣 莫楚溪 蓝光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2期158-158,17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随机对3年来本地区1663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663例病例中,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421例,阳性率为2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随机对3年来本地区1663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663例病例中,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421例,阳性率为25.3%,好发于1-6岁的儿童,并且冬季发病率高达37%。结论:东莞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病例中,1-6岁儿童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颇高,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治中,重视肺炎支原体病原体治疗、加强护理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特点 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浩云 张成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5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的一般治疗,而治疗组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的一般治疗,而治疗组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总有效率94.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产生,如过敏、肝功能损害等。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抗生素 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效果
下载PDF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同刚 马诚 刘旺林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与标准剂量氨溴索(60mg/d)治疗比较,大剂量氨溴索(300mg/d)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在预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氧合指标及血清和痰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上的差别。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收集在东莞市东... 目的探讨与标准剂量氨溴索(60mg/d)治疗比较,大剂量氨溴索(300mg/d)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在预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氧合指标及血清和痰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上的差别。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收集在东莞市东华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AP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标准剂量氨溴索治疗组及大剂量氨溴索治疗组,每组60例。对入选患者进行CURB65评分评估,并对患者预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动脉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等指标,同时对患者入选及结束治疗时其血清和痰液中TNF-α水平进行检测,最后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CURB65评分,治疗前PaO2、FiO2、氧合指数、血清TNF-α、痰液TNF-α等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平均住院时间、FiO2、氧合指数、血清TNF-α、痰液TNF-α等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平均住院费用、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剂量氨溴索治疗组患者治愈/好转率为75.0%,大剂量氨溴索治疗组患者治愈/好转率为86.7%。结论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有助于改善CAP患者氧合指标及减轻炎症反应指标,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并有助于改善患者治愈/好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氨溴索 氧合指标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对急诊车祸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房春花 黎雪琴 叶少南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诊车祸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急诊车祸伤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按医嘱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于入院...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诊车祸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急诊车祸伤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按医嘱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于入院1 h时和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结果出院时,两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1 h,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护理急诊车祸伤患者,不仅可以改善其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更能减轻其疼痛体检,对改善预后状况及提高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车祸伤 负性情绪 疼痛
下载PDF
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小珍 麦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对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1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方法:... 目的对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1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方法: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由专人讲解调查表的填写方法、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采取无记名形式进行集体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结果本研究护理人员SAS评分、SDS评分及SCL-90的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有较大的差异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健康因素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心肺复苏患者80例的抢救体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进兴 赵国江 欧阳其适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的抢救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8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根据其病情,给予及时科学的复苏抢救。结果复苏成功34例,成功率为42.5%,死亡46例,死亡率为57.5%。结论心肺复苏与患者自身因素和有效的复苏措施均有关,应...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的抢救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8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根据其病情,给予及时科学的复苏抢救。结果复苏成功34例,成功率为42.5%,死亡46例,死亡率为57.5%。结论心肺复苏与患者自身因素和有效的复苏措施均有关,应快速判断病情,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抢救复苏方案,并在复苏过程中规范科学操作,从而尽可能提高患者的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抢救体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玉生 罗燕玲 +1 位作者 高海军 陈海湛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总结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对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24... 目的:总结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对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24例的临床资料,将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68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的5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24 h、48 h及72 h止血情况、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4 h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6.3%vs 35.3%,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6.4%vs86.8%,P<0.05),总药物不良发生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10.7%vs 7.4%,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艾司奥美拉唑 老年人 急性 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大出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智能化急诊四级三区预检分诊标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群 何沛兰 +7 位作者 邹永志 温冬娣 温志勋 游俊廷 华智文 麦玲珠 尹冬梅 袁楚樊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智能化急诊四级三区预检分诊标准信息系统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卫生部2011年版《急诊患者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为基础,自2017年1月开始应用智能化急诊四级三区预检分诊标准信息系统于急诊分诊工作,以2016年4月至... 目的:探讨智能化急诊四级三区预检分诊标准信息系统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卫生部2011年版《急诊患者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为基础,自2017年1月开始应用智能化急诊四级三区预检分诊标准信息系统于急诊分诊工作,以2016年4月至6月与2017年4月至6月系统使用前后各1500例患者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分诊准确率、分诊挂号时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分诊准确率明显提高,分诊挂号时长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智能化急诊四级三区预检分诊标准信息系统不仅可提高分诊准确率,而且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总急诊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急诊四级三区 预检分诊 信息系统 准确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急诊护理的基础上行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方式的可行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赖锦礼 莫燕霞 +2 位作者 邵凤娣 郑春群 李淦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5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常规急诊护理的基础上行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方式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64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n=32)。A组行常规急诊护理,B组在其基础上行院前急救护...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常规急诊护理的基础上行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方式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64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n=32)。A组行常规急诊护理,B组在其基础上行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方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心肌灌注用时、住院天数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抢救成功率(90.63%)高于A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肌灌注用时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A组(P<0.05);B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25%)明显低于A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急诊护理的基础上行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心肌灌注用时和住院天数,患者恢复较快,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 院前急救护理 绿色通道 抢救成功率 心肌灌注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降钙素原对脓毒血症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罗永军 蒋龙元 +1 位作者 刘捷安 魏小林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脓毒血症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102例脓毒血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治疗早期MEDS评分、PCT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并建立ROC曲线观察三... 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脓毒血症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102例脓毒血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治疗早期MEDS评分、PCT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并建立ROC曲线观察三者对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MEDS评分、PCT和APACHEⅡ评分均有明显差异,且MEDS评分、PCT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相关;MEDS评分和PCT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和0.78,MED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6%和86.7%,P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3%和78.4%,MEDS评分对脓毒血症预后的评估特异性优于PCT、敏感性逊于PCT;两种联合应用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86.3%、89.9%)。结论:MEDS评分和PCT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联合使用可提高敏感性及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预后
下载PDF
地西泮、苯巴比妥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世宣 杨学群 房春花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9期144-146,共3页
目的研究地西泮、苯巴比妥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儿分为苯巴比妥组、地西泮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各30例。苯巴比妥组患儿... 目的研究地西泮、苯巴比妥与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儿分为苯巴比妥组、地西泮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各30例。苯巴比妥组患儿接受苯巴比妥治疗,地西泮组患儿接受地西泮治疗,咪达唑仑组患儿接受咪达唑仑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咪达唑仑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地西泮组(63.33%)和苯巴比妥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泮组患儿的药物平均起效时间明显短于苯巴比妥组和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地西泮组(30.00%)和苯巴比妥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惊厥患儿接受地西泮、苯巴比妥与咪达唑仑治疗,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使用咪达唑仑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苯巴比妥 咪达唑仑 小儿惊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