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玥 龚玮琦 +2 位作者 邵莉 李明珠 江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69-177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146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B组)106例,健康体检者(C组)100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A组的三碘甲状腺原氨...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146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B组)106例,健康体检者(C组)100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A组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激素(TSH)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急性ST段抬高(STEMI)组T3显著低于非STEMI(NSTEMI)组(P<0.01);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2组)T3显著低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组(A1组)(P<0.01)。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3、TSH水平显著下降,T3水平的测定可以用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1%山莨菪碱对提高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屠庆 郑知楠 +3 位作者 凌明莉 孙克萍 周瑾杰 乔怡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2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1%山莨菪碱(6-542)在提高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3月我科住院的60岁及以上老年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穿刺部位使用1%山莨菪碱涂抹),... 目的:探讨1%山莨菪碱(6-542)在提高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3月我科住院的60岁及以上老年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穿刺部位使用1%山莨菪碱涂抹),比较两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病人瞬间疼痛感、留置时间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瞬间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山莨菪碱对穿刺部位涂擦后再行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特别是对于静脉细小、脆性强、不易固定、经反复穿刺仍不成功的老年病人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留置针 穿刺成功率 老年
下载PDF
老年心房颤动高危患者抗凝治疗的药物选择及安全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龚玮琦 陈巍 刘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药物剂量选择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210例,按照年龄将60~79岁130例作为老年段及≥80岁80例作为高龄段。2个年龄段患者按服药治疗不同分为老年华法林组30例、高龄华法林组30例,...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药物剂量选择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210例,按照年龄将60~79岁130例作为老年段及≥80岁80例作为高龄段。2个年龄段患者按服药治疗不同分为老年华法林组30例、高龄华法林组30例,老年联合用药组50例(氯吡格雷75 mg+阿司匹林100 mg),老年阿司匹林组50例和高龄阿司匹林组50例(阿司匹林100 mg)。观察服用华法林剂量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各组患者栓塞及出血发生率。结果高龄华法林组剂量(2.88±0.46)mg,INR 2.29±0.55,老年华法林组剂量(2.93±0.75)mg,INR 2.30±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华法林组和高龄华法林组及老年联合用药组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阿司匹林组和高龄阿司匹林组(P<0.05)。与老年华法林组和高龄华法林组及老年阿司匹林组和高龄阿司匹林组比较,老年联合用药组出血发生率明显高(P<0.05)。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能更有效预防脑卒中事件的发生,老年、尤其是高龄高危患者服用华法林治疗,INR控制在1.5~2.5是安全、有效。对于不适合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可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抗凝药 华法林 阿司匹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英倩 江华 +1 位作者 沙雯君 雷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467-472,共6页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以及肠道菌群影响。方法选取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小檗碱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于0、12周检测空腹血糖(fastin...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以及肠道菌群影响。方法选取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小檗碱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于0、12周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GLP-1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前后对比,FBG、HbA1c、FINS、HOMA-IR下降,GLP-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小檗碱组与对照组相比,FBG、HbA1c、HOMA-IR下降、GLP-1升高(P<0.05);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升高,肠球菌下降(P<0.05);拟杆菌、肠杆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FBG水平呈负相关,肠杆菌与FBG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疗效较好并能够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血糖
下载PDF
高龄骨质疏松患者应用生物型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宁 李根 +3 位作者 李增春 李钦传 闫巧云 蔡颖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重要选择,探讨生物型髋关节假体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笔者医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包...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重要选择,探讨生物型髋关节假体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笔者医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包含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和生物型假体柄半髋关节置换患者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在院时间、治疗1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前内科基础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半髋置换组。半髋置换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组;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93.3%)明显高于半髋置换组(83.3%,P=0.033)。结论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虽然全髋置换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范围和生存质量,但双极股骨头置换在一般状况差的高龄患者中仍能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全髋关节假体 双极股骨头假体 骨质疏松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饮食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言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9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96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试验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 目的:探讨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96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试验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对两组患者营养状况、饮食自我效能、糖代谢水平、饮食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营养指标水平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两组干预前健康饮食技能、饮食行为控制、体重控制等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上述评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两组干预前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试验组饮食依从率为95.8%,与对照组77.1%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可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态,提高饮食自我效能及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 2型糖尿病 营养状态 饮食自我效能 血糖水平
下载PDF
肠内营养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牛宪萍 邵莉 +1 位作者 陈巍 张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高龄老年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岁以上并发吞咽困难、误吸、严重营养不良、反复肺部感染等高龄老年患者采用肠内方式提供营养支持。对48例接受经鼻胃管鼻饲营养的高龄老年患者入院后进行营养评估,经鼻饲管给予混...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高龄老年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岁以上并发吞咽困难、误吸、严重营养不良、反复肺部感染等高龄老年患者采用肠内方式提供营养支持。对48例接受经鼻胃管鼻饲营养的高龄老年患者入院后进行营养评估,经鼻饲管给予混悬液能全力,观察1个月和3个月后重要脏器功能血液学指标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肠内营养支持3个月时各项营养指标较营养支持前均明显升高(P<0.05);而肝、肾功能、心肌酶未见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高龄老年患者,如果存在进食困难的情况时,审慎选择肠内方式提供营养支持是可行的,对营养状况和调理免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 肠内营养 临床营养支持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巍 龚玮琦 +1 位作者 张华 张代富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为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18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通过血栓弹力图法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评价阿...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为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18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通过血栓弹力图法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评价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结果: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21.0%(39/186),≥75岁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高于<75岁组(P<0.05),女性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75岁组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均高于<75岁组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P<0.05);阿司匹林抵抗组中大血管事件与微血管事件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与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及性别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阿司匹林抵抗 老年患者
下载PDF
我国护士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屠庆 韩丽君 《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第2期107-108,110,共3页
通过对职业健康管理文献的学习,阐述了我国护士的健康状况,揭示了我国护士职业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即护士职业健康管理未引起重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存在缺陷和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维护护士的身心健... 通过对职业健康管理文献的学习,阐述了我国护士的健康状况,揭示了我国护士职业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即护士职业健康管理未引起重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存在缺陷和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确保护理工作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职业风险 健康管理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亚男 何学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6期680-683,共4页
侧支循环被广泛认为对急性脑梗死具有重大影响,包括缺血损伤的进程、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时机。并且还影响脑梗死后的血管再通、再灌注、出血性转化和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的侧支循环可在早期挽救缺血组织,扩大血管再通治疗时间窗,使... 侧支循环被广泛认为对急性脑梗死具有重大影响,包括缺血损伤的进程、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时机。并且还影响脑梗死后的血管再通、再灌注、出血性转化和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的侧支循环可在早期挽救缺血组织,扩大血管再通治疗时间窗,使得缺血组织从延迟的再灌注中获得良好临床结果。因此,目前认为侧支循环是脑梗死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再灌注 侧支循环 时间窗
下载PDF
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凤茹 江华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31-334,共4页
胰腺癌的发病同多数肿瘤一样,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并对高危人群进一步筛查是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中吸烟是胰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的尼古丁摄入促使胰腺癌的发生... 胰腺癌的发病同多数肿瘤一样,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并对高危人群进一步筛查是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中吸烟是胰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的尼古丁摄入促使胰腺癌的发生,饮食方式可能也很重要,但很难对其进行评估。胰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性好发,与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胰腺癌发生之前有很多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对这些标志物的筛查可能会在将来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危险因素 高危人群
下载PDF
生活方式干预在缓解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兰舟 江华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2期418-424,共7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是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长期以来依赖降糖药物维持治疗。据估计2021年糖尿病患病人数较2019年增长16%,同时约有670万成年人死于糖尿病或其并发症^([1]),全球糖尿...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是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长期以来依赖降糖药物维持治疗。据估计2021年糖尿病患病人数较2019年增长16%,同时约有670万成年人死于糖尿病或其并发症^([1]),全球糖尿病形势不容乐观。糖尿病患者数量和患病率的上升,和人口老龄化、活动水平下降以及肥胖患病率上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缓解 生活方式干预 超重或肥胖
下载PDF
来得时联合拜唐苹和诺和锐30治疗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邵莉 滕丽莉 +3 位作者 牛宪萍 李明珠 葛剑力 江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7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来得时联合拜唐苹和诺和锐30治疗高龄(80岁以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口服降糖药物疗效较差的高龄T2DM患者随机分为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和诺和锐3... 目的探讨来得时联合拜唐苹和诺和锐30治疗高龄(80岁以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口服降糖药物疗效较差的高龄T2DM患者随机分为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和诺和锐30组(每组60例)。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每日早餐前注射1次来得时加三餐中口服拜唐苹,诺和锐30组早晚餐前各皮下注射1次,共16周,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bAlc的下降情况,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TG、TC、LDL.C、HbAlc下降明显,其中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HbA1c从(8.8%±2.0%)下降至(7.1%±1.2%);诺和锐30组HbA1c从(8.9%±2.4%)下降到(7.0%±1.2%);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锐30组(3.3%vs13.3%,P〈0.01)。结论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和诺和锐30组都具有明显降低FBG、2hPBG、TG、TC、LDL.C、HbAlc的作用,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锐30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得时 诺和锐30 拜唐苹 糖尿病 2型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和肽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滕丽莉 邵莉 张华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9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前体的羧基肽部分,在体内稳定,检测方法方便快捷,在血浆中的变化趋势和精氨酸加压素一致。近年来发现和肽素和多种疾病相关,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和肽素 精氨酸加压素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青青 江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82-185,共4页
慢性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存在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的危险性。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病因复杂,治愈难度大,目前主要是根据便秘的病因、分类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综合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 慢性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存在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的危险性。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病因复杂,治愈难度大,目前主要是根据便秘的病因、分类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综合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精神心理治疗、手术治疗及生物反馈等。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老年人慢性便秘药物治疗进展,尤其是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鸟苷酸环化酶c受体激动剂、氯离子通道激活剂、阿片μ受体拮抗剂等新型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便秘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鱼油对阿霉素诱导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结构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滕丽莉 赵荫涛 +3 位作者 邵莉 江华 张代富 张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该模型,使用鱼油对成模后的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大鼠心肌结构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阿霉素组,经腹... 目的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该模型,使用鱼油对成模后的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大鼠心肌结构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阿霉素组,经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心功能变化。造模后的26只阿霉素组大鼠随机分为2组:心衰组和鱼油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和鱼油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给两组大鼠行超声心动图,处死所有大鼠,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变化;留取血清,ELISA法检测TNF-α和IL-10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特征,鱼油组大鼠较心衰组大鼠心功能改善(P<0.05)。HE染色示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隙正常,胞核清晰,高倍镜下可见清晰横纹,未见胞体水肿,组织间隙无炎性渗出;心衰组大鼠心肌细胞失去正常结构形态、排列明显不规则、部分呈水肿和空泡变性,部分出现灶性坏死,部分心肌纤维出现溶解断裂,心肌细胞间隙明显增宽;鱼油组大鼠可见心肌细胞变性和坏死,心肌细胞间隙增宽,但程度和范围均较心衰组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TNF-α和IL-10浓度升高,且上调IL-10/TNF-α比值;与心衰组相比,鱼油组TNF-α和IL-10降低,且下调IL-10/TNF-α比值。结论鱼油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平衡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力衰竭 鱼油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老年患者中的防范效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葛剑力 翟晓波 +1 位作者 邵莉 张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14-117,122,共5页
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于降低老年患者药物不良事件(ADEs)发生率及提高临床医疗安全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及消化内科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两科均不使... 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于降低老年患者药物不良事件(ADEs)发生率及提高临床医疗安全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及消化内科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两科均不使用PASS介入干预。第二阶段,老年医学科使用PASS介入干预;消化内科不介入干预。根据Naranjo评分表判定ADEs。比较两个科室前后阶段ADEs发生率、分布及严重程度,发生可预防ADEs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1)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两科室可预防ADEs中,重度事件所占比例多,干预治疗后,重度事件减少更显著。(3)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相关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都有所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相关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DEs在老年住院患者中普遍存在,越是严重的ADEs越可以防范。使用PASS对可预防性ADEs加强防范,有更多临床获益,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医疗隐患,降低病残率,提高临床医疗安全。但其仍存在一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药物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下载PDF
经皮腔内室间隔支微粒球栓塞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一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培朝 李纪明 +3 位作者 刘晔弘 张波 陈爱娜 张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1-402,共2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4 岁.因"反复胸闷 1 月余,加重 1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吸烟史,否认糖尿病及其他系统疾病史.入院查体:神清,温平,双肺听诊无殊,心率 67 次 /min,律齐,心间 区 听 诊 可 及 4/6 级 收 缩 期 杂 音, 血 压 14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4 岁.因"反复胸闷 1 月余,加重 1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吸烟史,否认糖尿病及其他系统疾病史.入院查体:神清,温平,双肺听诊无殊,心率 67 次 /min,律齐,心间 区 听 诊 可 及 4/6 级 收 缩 期 杂 音, 血 压 141/82 mmHg(1 mmHg=0.133 kPa).腹部无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栓塞治疗 经皮腔内 室间隔 微粒 入院查体 临床资料 反复胸闷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病人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态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亚男 王雪丽 +4 位作者 刘忠伦 吕晶晶 吴晓 何学明 许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3-11月首次发生脑梗死并且24 h内入院的病人46例。使用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连续测量入组病人的1、3、7、14 d清晨空腹状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3-11月首次发生脑梗死并且24 h内入院的病人46例。使用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连续测量入组病人的1、3、7、14 d清晨空腹状态下血清VEGF水平指标,同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将入院时病人分为轻、中、重度3组。并于发病14 d重新对病人进行评估,如果NIHSS评分较入院时下降≥4分或入院时评分<4分,重新评估后NIHSS评分未增加,则定义为预后好组,反之为预后差组。另外收集同阶段的年龄、性别匹配的15例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无异常的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在发病1、3、7、14 d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并且在ACI后7 d达到高峰。在ACI后14 d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组血清VEGF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均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有上升趋势,并在发病7 d、14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差组的ACI病人血清VEGF水平在各时点均表现出比预后好组高的趋势(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在相同卒中严重程度的情况下,预后差组的各时间点血清VEGF水平均有高于预后好组的趋势,但除轻度卒中组的1 d、3 d外(P<0.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病人发病3、7、14 d血清VEGF水平与入院时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NIHSS评分与发病1 d血清VEGF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CI发生后血清VEGF水平升高,且随ACI病程进展而呈波动性变化。血清VEGF水平与ACI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VEGF水平与短期功能预后有一定的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年随访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秦飞 施榕 +10 位作者 贾丽丽 江华 冯易 张胜冰 宋道平 蒋玉立 顾文娟 彭云 程慧琴 娄洁琼 龙雯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年第6期529-534,共6页
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不同转归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用目标抽样与整群随机抽样结合的方法,抽取上海市花木、金杨、三林、殷行、四平、大桥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533例2型糖尿病D... 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不同转归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用目标抽样与整群随机抽样结合的方法,抽取上海市花木、金杨、三林、殷行、四平、大桥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533例2型糖尿病DR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及眼底检查结果,进行DR诊断分级,分析患者的DR不同转归结局,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DR的影响因素。结果1年后,478例患者完成随访,女性占58.6%(280/478),男性占41.4%(198/478)。患者年龄(64±7)岁,病程(8.85±4.20)年。35例病情减轻,好转率为7.3%(35/478);29例病情加重,进展率为6.1%(29/478)。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0.197,95%CI:0.056~0.699)、BMI(OR=0.383,95%CI:0.171~0.856)、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0.287,95%CI:0.102~0.803)、TG(OR=0.541,95%CI:0.295~0.991)、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OR=0.218,95%CI:0.066~0.720)是患者DR病情发生不同转归结局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DR患者的转归结局与年龄、BMI、血糖、血脂以及肾脏功能密切相关,降低BMI、控制血糖、血脂以及维持正常肾脏功能对防止DR病情加重以及促进DR病情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随访研究 转归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