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14
1
作者 倪兆慧 钱家麒 +6 位作者 丁小强 梅长林 袁伟杰 张金元 陈江华 邢昌赢 刘必成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3-148,共6页
目的比较蔗糖铁(森铁能)与右旋糖酐铁(科莫非)静脉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 80例MHD患者分为试验组(蔗糖铁组)与对照组(右旋糖酐铁组),每组各40例。治疗前... 目的比较蔗糖铁(森铁能)与右旋糖酐铁(科莫非)静脉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 80例MHD患者分为试验组(蔗糖铁组)与对照组(右旋糖酐铁组),每组各4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维持透析时间、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铁蛋白(SP)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将100 mg蔗糖铁和100 mg右旋糖酐铁分别稀释于 100 ml生理盐水,于每次血透时使用。每周治疗2次,治疗时间为5周,观察时间共8周。两组患者的总补铁量均为1000 mg。全部病例都合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FPO)治疗,剂量为120~150 U·kg-1·周-1,皮下或静脉应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贫血的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98.85± 17.45)g/L比 (75.20±9.66)g/L,P<0.01]和[(94.93±14.03)g/L比(75.53±10.61)g/L,P< 0.01];Hct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试验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试验组铁蛋白为[(399.92± 200.90)μg/L比(106.61±78.24)μg/L,P<0.01];转铁蛋白饱和度为[(27.28±11.87)μg/L比 (17.95±9.17)μg/L,P<0.01]。试验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清BUN、Scr、ALT和AST等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1例发生下肢肌肉酸痛。结论蔗糖铁是治疗伴有缺铁的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贫血 缺铁性 蔗糖铁 红细胞生成素
原文传递
微炎症反应状态与终末期肾病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秀益 刘必成 尹莲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12-715,共4页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贫血 营养不良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及管理专家建议(2020版) 被引量:41
3
作者 梅长林 陈晓农 +11 位作者 郝传明 胡昭 蒋红利 李贵森 刘必成 刘虹 刘章锁 邢昌赢 姚丽 余晨 袁伟杰 左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4期3489-3493,共5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球CKD患病率8%~16%[1,2,3,4]。201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KD患病率为10.8%,患者总数约为1.19亿[2];至2017年患者人数上升至1.32亿[5],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球CKD患病率8%~16%[1,2,3,4]。201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KD患病率为10.8%,患者总数约为1.19亿[2];至2017年患者人数上升至1.32亿[5],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高钾血症是CKD患者常见的代谢并发症之一,也是CKD晚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高钾血症的发生隐匿,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临床上对CKD患者引起的高钾血症普遍认识不足。为了促进临床医师对CKD患者高钾血症的风险认知与管理,由该领域相关专家组成工作组制定本《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及管理专家建议》(以下简称"本建议"),对CKD患者高钾血症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提出建议,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钾血症 临床医师 重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风险评估 特异性治疗 CKD
原文传递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5
4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 刘章锁 +1 位作者 刘必成 王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802-1810,共9页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目前,肾性贫血的治疗药物主要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SA)和铁剂,但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低氧诱导因子(HIF)是调节氧稳态失衡的核因子,通过使用HIF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目前,肾性贫血的治疗药物主要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SA)和铁剂,但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低氧诱导因子(HIF)是调节氧稳态失衡的核因子,通过使用HIF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调控HIF通路成为治疗肾性贫血新策略。我国率先在国际上完成全球首个HIF‐PHI类药物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Ⅲ期临床试验,并于2018年首先批准上市应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为了及时总结临床经验,更好地指导罗沙司他临床用药,改善CKD患者贫血治疗效果,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肾脏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慢性肾脏病 罗沙司他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7
5
作者 梅长林 陈晓农 +11 位作者 郝传明 胡昭 蒋红利 李贵森 刘必成 刘虹 刘章锁 邢昌赢 姚丽 余晨 袁伟杰 左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4期3498-3503,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来自全国14家医院的CKD 3~5期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随机均衡抽样分为模型训练集和模型验证集,在模型训练集中通过单... 目的:探讨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来自全国14家医院的CKD 3~5期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随机均衡抽样分为模型训练集和模型验证集,在模型训练集中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CK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并赋分。在模型验证集中,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验证模型的评估效果。结果:共有847例CKD患者的临床数据被纳入分析,年龄(57.2±15.6)岁,男555例,女292例。其中训练集675例,验证集17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纳入了年龄、CKD分期、心力衰竭史、血钾≥5.0 mmol/L史、糖尿病、酸中毒及使用升高血钾的药物,并根据这些因素建立评估模型。在验证集中,评估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当cut-off值为4分时,对于高血钾事件预测灵敏度为87.1%,特异度为57.0%。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CK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评估模型,可进一步优化临床医师对于CKD患者的血钾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钾血症 慢性肾脏病 危险因素 评估模型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肾病微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劬 刘殿阁 +1 位作者 宋文娟 郭兆凌 《现代医学》 2010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DN微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观察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hs-CRP、...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DN微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观察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hs-CR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指标,并根据UAER检测结果将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微量白蛋白尿组(MA)及临床白蛋白尿组(CP)。结果:本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合并T2DM占58.33%(56/96)。患者hs-CRP T2DM组明显高于非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各组间及与非T2DM组比较,NA与非T2DM组间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NA与MA及非T2DM组患者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P与MA相比,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NIHSS T2DM组明显高于非T2DM组(P<0.01),并且死亡率T2DM组明显高于非T2DM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hs-CRP阳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hs-CR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DN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反应,这可能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其预后。hs-CRP或许可作为预测DN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急性脑梗死 微炎症反应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相关信息及贫血治疗情况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孙明继 赵新菊 +9 位作者 唐盛 唐子勇 高民 王彬 周晨辰 薛澄 王悦 彭小梅 左力 梅长林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9期618-621,共4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为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通过查阅上海长征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共5家HD中...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为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通过查阅上海长征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共5家HD中心透析登记资料和病历系统,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透析患者病死率及死亡病例的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透析方式、原发病、合并症、铁剂和红细胞生成刺激素(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agent,ESA)使用情况及死亡相关信息,经校验后进行统计。结果统计的5 家医院维持性HD 患者总数2022人,总患者月40753个月,死亡人数289人,2年死亡率14.3%,通过患者月修正后年死亡率为85.1每1000患者年。其中透析龄3~3.9年的死亡患者比例最高(11.1%),其次为透析龄<1.0 年者(10.4%)。主要的死亡原因第1 位为心血管疾病(32.6%),第2位为感染(23.3%),第3 位为脑血管事件(12.3%),第4 位为肿瘤(8.8%),第5 位为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7.9%)。使用铁剂治疗210例(72.7%),使用ESA治疗269 例(93.1%),合并的铁剂及ESA 使用率达93.4%。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死亡率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透析龄处于3.0~3.9年和<1.0年阶段的高死亡率患者,应积极预防和处理其心脑血管疾病、感染、出血、贫血等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 贫血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晓敏 刘宏 刘必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的主要病因,也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之一。既往...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的主要病因,也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之一。既往人们认为血尿酸水平升高仅仅是肾功能减退的指标,近年来研究发现,HUA在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对血尿酸水平进行早期监测和干预可能对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脏病 危险因素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疗效及对患者炎症指标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钱冬梅 陶小琴 +2 位作者 丁仁华 宣建宗 刘宏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4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究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指标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88例气阴两虚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究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指标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88例气阴两虚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BG、2 h PBG、HbA1c值及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gG、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T2DM气阴两虚证,不仅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值,还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证 参芪地黄汤加减 血糖指标 炎症指标 免疫功能指标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施雯(综述) 张晓良(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因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该病预后不良,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为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从治疗机制到具体药物的各种研究不断涌现,尤其是多项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因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该病预后不良,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为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从治疗机制到具体药物的各种研究不断涌现,尤其是多项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为治疗DKD带来了希望。本文参考近年来最新研究,对新型降糖药(钠⁃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抗糖基化终末产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以及抗氧化、抗炎症和抗纤维化等DKD治疗策略的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规范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治疗 钠⁃糖共转运体2 抑制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PICC导管与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郑明香 吴燕平 +2 位作者 钱霞 张娟 沈燕 《现代护理》 2005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PICC导管与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PICC置管方法 :选择血管→测量距离→穿刺静脉→放置导管→抽吸冲洗→连接输液系统及固定导管→封闭导管。结果 在留置天数比较中 ,两针留置 1天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 目的 探讨PICC导管与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PICC置管方法 :选择血管→测量距离→穿刺静脉→放置导管→抽吸冲洗→连接输液系统及固定导管→封闭导管。结果 在留置天数比较中 ,两针留置 1天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留置 5天 ,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 ,P <0 0 1,且留置时间越长 ,差异越显著 ;在拔针前穿刺点局部情况比较中 ,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 ,P <0 0 1;在对导管末端细菌培养的比较中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结论 PICC导管明显优于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导管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细菌培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侯娟 陆鹏 +1 位作者 张勇 刘宏 《现代医学》 2019年第11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认知功能改变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市浦口医院内科接受MHD治疗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认知功能改变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市浦口医院内科接受MHD治疗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收集患者的相关基线资料,包括年龄、透析龄、受教育年限、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血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分析影响MHD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行MHD治疗的患者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有59例(69.41%),其视空间与执行、定向力、延迟回忆水平,命名、注意、计算、语言、抽象能力,以及MoCA量表总分均较认知功能正常组的患者明显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透析龄、受教育年限及合并糖尿病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及透析龄是主要影响MHD治疗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HD中有较高比例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年龄及透析龄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终末期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莉 余卫卫 夏美霞 《现代医学》 2017年第11期1676-1678,共3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对照组患者按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对照组患者按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ESCA评分为(123.4±13.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8.4±12.3)分(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冬虫夏草菌粉对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明辉 潘明明 +5 位作者 倪海峰 陈俊峰 徐敏 弓玉祥 陈平圣 刘必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3-449,共7页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菌粉对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一步法5/6肾大部切除术制备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给...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菌粉对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一步法5/6肾大部切除术制备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给予2.0 g/(kg·d)虫草菌粉剂量行灌胃处理,1天1次,同时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的双蒸水,持续12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大鼠术前、术后第2、4、6、8、10、12周体重及血压变化;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量;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及评分比较;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检测新鲜肾组织匀浆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及丙二醛(MDA);提取肾组织线粒体检测膜电位及活性氧(ROS)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及胞浆细胞色素-C(Cyto-C)、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表达程度。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术后第2周体重下降(P<0.01),术后第4周血压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术后第12周体重升高(P<0.01),术后第8周血压明显降低(P<0.01)。(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尿NAG、血SCr及BUN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尿、血生化指标均明显下降(均P<0.01)。(3)肾脏病理评分结果:模型组肾小球小球硬化指数、小管间质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1),而治疗组各检测指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1)。(4)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 SOD、GSH-Px活性明显下降(均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治疗组Mn SOD、GSH-Px活性升高(P<0.05,P<0.01),MDA含量下降(P<0.01)。(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ROS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线粒体膜电位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氧化应激 线粒体 纤维化 肾脏
原文传递
活性维生素D_3通过抑制TRPC6表达发挥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志霞 郭银凤 +1 位作者 周敏 张晓良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683-690,共8页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是否与抑制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有关。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N组及DN加活性维生素D3干预组(DN+VD组)3组各10只。...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是否与抑制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有关。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N组及DN加活性维生素D3干预组(DN+VD组)3组各10只。造模成功后6、12、18周检测大鼠体重、24 h尿蛋白量;造模成功后18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样及肾组织指标变化。结果:DN+VD组与DN组相比蛋白尿显著减少,肾脏病理损伤改善。DN组与NC组比较,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Desmin和TRPC6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活性维生素D3干预后上述改变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TRPC6与Podocin(r=-0.808,P<0.05)、Nephrin(r=-0.791,P<0.05)呈负相关,而与24 h尿蛋白(r=0.886,P<0.05)、Desmin(r=0.929,P<0.05)呈正相关。结论:活性维生素D3显著抑制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足细胞TRPC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维生素D3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 大鼠
下载PDF
肝素尿激酶混合封管改善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留平 王越 +3 位作者 杨金芳 刘宏 高民 刘必成 《现代医学》 2014年第7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讨肝素尿激酶混合封管对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意义,讨论护理要点。方法:将41例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入肝素尿激酶混合组(21例)和常规肝素组(20例),平均随访(6.8±4.5)... 目的:探讨肝素尿激酶混合封管对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意义,讨论护理要点。方法:将41例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入肝素尿激酶混合组(21例)和常规肝素组(20例),平均随访(6.8±4.5)个月。肝素尿激酶混合组于每周3次血液透析后采用肝素联合尿激酶(尿激酶(5 000 U·ml-1)+肝素(2 500 ml·ml-1))进行封管;常规肝素组于每周3次血液透析后采用肝素(5 000 ml·ml-1)进行封管。观察两组患者血透导管功能情况,包括透析血流量、静脉压、导管堵塞发生率、导管感染发生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化验指标;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包括消化道出血、鼻衄、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置管周围渗血等。结果:肝素尿激酶混合组透析血流量高于常规肝素组[(266.4±38.5)ml·min-1vs(187.6±33.4)ml·min-1,P<0.05],静脉压低于常规肝素组[(25.2±9.1)mmHg vs(108.7±11.0)mmHg,P<0.05],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常规肝素组[18.4次·(1 000导管日)-1vs 3.1次·(1 000导管日)-1,P<0.05],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肝素组[9.6次·(1 000导管日)-1vs 1.4次·(1 000导管日)-1,P<0.05];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等化验指标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素尿激酶混合封管和规范导管护理,可改善导管的功能不良,且不增加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与常规肝素封管方法相比,有更好的有效性和相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血液透析 长期留置导管 功能不良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玉林 马坤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6-862,共7页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主要继发于糖尿病的慢性微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等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伴有基因序列变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随周围环境改变而呈动态变...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主要继发于糖尿病的慢性微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等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伴有基因序列变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随周围环境改变而呈动态变化,一过性的环境改变如短暂高糖等即可诱导表观遗传机制改变,影响组蛋白裸露氨基酸残基修饰、DNA甲基化水平等,并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可促进炎症、增生、纤维化等病理生理改变。环境刺激消失后,其引起的表观影响仍持续存在,具有“代谢记忆”现象,提示环境刺激相关的表观遗传机制改变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持续进展的根本原因,而针对表观遗传机制层面的有效干预也揭示了新的临床治疗靶点。本文对表观遗传调控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包括DN中存在的表观遗传差异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介导的信号通路改变对肾脏疾病发生的作用,并关注基于表观遗传机制治疗疾病的进展情况,以期为临床从表观遗传机制层面诊断及治疗DN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表观遗传学 代谢记忆
下载PDF
江苏部分地区805例肾活检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汪湜 刘殿阁 +1 位作者 沈京群 周建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部分地区近年来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8年9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来自江苏省中北部地区肾活检的临床病理资料805例,观察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 目的:了解江苏部分地区近年来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8年9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来自江苏省中北部地区肾活检的临床病理资料805例,观察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并探讨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的联系。结果:本组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为[(36.12±14.08)(9~76)]岁,15~44岁青壮年占70.56%;男407例,女398例,男女比为1.02∶1。805例肾活检资料中肾小球肾炎(GN)占98.39%(792/805),小管间质性疾病(TID)占1.61%(13/805)。在GN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最多,占82.32%(652/792),其余依次为继发性肾小球肾炎(SGN)(15.91%,126/792)及遗传性肾炎(HERN)(1.77%,14/792)。PGN中,IgA肾病(IgAN)所占比例最高,为43.25%(282/65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占7.98%(52/652)。SGN中狼疮性肾炎(LN)居首位,占34.92%(44/126)。Alport综合征在HERN中最为常见,占所有肾活检病例的1.61%(13/805)。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肾炎综合征(45.84%,369/805)和肾病综合征(NS)(35.90%,289/805)。IgAN是肾炎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占急性肾炎综合征和慢性肾炎综合征的29.41%(20/68)和45.49%(131/288)。NS的病理类型主要为微小病变性肾病(MCD),占20.07%(58/289)。FSGS主要临床表现为NS(73.08%,38/52)。结论:青壮年是GN的高发人群;PGN是肾穿刺所检出的最常见肾脏疾病;IgAN在PNG中占绝大多数,是肾炎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SGN中以LN居多,女性多发;NS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MCD;HERN以Alport综合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流行病学 病理类型 江苏省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玉霞 汤日宁 刘必成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9-784,共6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健康问题,而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对CKD患者的高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病死率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基于其所带来的巨大的卫生、经济负担,探索其发生机制及防治手段任...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健康问题,而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对CKD患者的高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病死率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基于其所带来的巨大的卫生、经济负担,探索其发生机制及防治手段任务迫切且艰巨。我们综述文献发现,多种细胞如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参与血管钙化发生发展,同时细胞间对话等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矿物质代谢紊乱及相关激素失调、钙化抑制剂缺失、微小RNA以及其他分子机制如细胞外囊泡、骨-血管轴等均参与调节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血管钙化 机制
原文传递
黄蜀葵花对肾病大鼠尿钠排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尹莲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ATP酶的变化及黄蜀葵花的影响作用。方法实验分组 :①正常对照组(CN组n =10 ) ;②肾病组 (NS组n =8) ;③预防组 (PNS组n =8) ;④治疗组 (TNS组n =8)。观察黄蜀葵花对Na+ K+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ATP酶的变化及黄蜀葵花的影响作用。方法实验分组 :①正常对照组(CN组n =10 ) ;②肾病组 (NS组n =8) ;③预防组 (PNS组n =8) ;④治疗组 (TNS组n =8)。观察黄蜀葵花对Na+ K+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的影响和对尿钠排泄的影响。结果黄蜀葵花处理可明显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红细胞膜及肾内髓组织匀浆的ATP酶活性 ,使钠排泄增加。钠排泄与肾髓质Na+ K+ ATP酶活性呈负相关 ,与尿蛋白无相关关系。结论抑制肾脏髓质ATP酶可能是黄蜀葵花改善肾病大鼠钠潴留作用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副作用 肾疾病 钠尿增多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