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意外结节增强CT的纹理特征分析对良恶性鉴别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宇强 靳激扬 冯银波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纹理特征值测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具有甲状腺意外结节患者(46例,结节共61个)的增强CT资料,其中甲状腺良性结节23个,甲状腺恶性结节38个。使用Image J... 目的:探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纹理特征值测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具有甲状腺意外结节患者(46例,结节共61个)的增强CT资料,其中甲状腺良性结节23个,甲状腺恶性结节38个。使用Image J软件剪影病灶同一层面的平扫图像与动脉期图像后,测量结节内部的纹理特征值(对比度、熵和FD值)。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熵为5.170±0.404,FD值为1.374±0.093,均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熵为4.194±1.625,FD值为1.210±0.169),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比度在良恶性结节间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判断FD最佳临界点为1.300,此时诊断的灵敏度为78.9%,特异度为65.2%;Entropy最佳临界点为5.000,其诊断的灵敏度为65.8%,特异度为60.9%。结论:甲状腺结节内部CT增强前后剪影图像的纹理特征值(熵和FD值)可以为定性诊断提供相对可靠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意外结节 增强CT 纹理分析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海雪 徐秋贞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0-665,共6页
近年来随着环境与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肺癌死亡居高不下,已跃居全球范围内癌症死因的首位,而在我国近两年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死亡之首,且绝大部分肺癌发现时已到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在15%左右。尽管肺癌的5年生存率极低,但是由于早期肺... 近年来随着环境与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肺癌死亡居高不下,已跃居全球范围内癌症死因的首位,而在我国近两年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死亡之首,且绝大部分肺癌发现时已到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在15%左右。尽管肺癌的5年生存率极低,但是由于早期肺癌筛查在美国的开展,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已达到90%以上,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低剂量螺旋CT应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其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可降低20%肺癌死亡率,本文中作者主要就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的现状、问题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肺癌 筛查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及血清炎症标志物关系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马金连 王远成 +3 位作者 刘芳 刘峰 朱红梅 李宏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078-1080,108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前行CT和血清炎症标志物检查。观察患者的CT表现,并根据其CT...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前行CT和血清炎症标志物检查。观察患者的CT表现,并根据其CT表现进行CT分级,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病理表现及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关系。结果本组10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32例为单纯性阑尾炎(30.19%),45例为化脓性阑尾炎(42.45%),27例为坏疽性阑尾炎(25.47%),2例为阑尾周围脓肿(1.89%)。本组1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主要CT表现为阑尾直径>6 mm(96.23%)、阑尾及周围肠壁增厚水肿(80.19%)、阑尾区粪石(78.30%)和阑尾周围炎(73.58%);根据其CT表现分为CT分级1级8例,2级52例,3级35例,4级8例,5级3例。不同CT分级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存在阑尾病理变化,CT分级越高,阑尾病理表现越严重。不同CT分级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阑尾炎患者CT分级与血清WBC、NEUT、CRP水平呈正相关(r=0.463、0.857、0.474,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分级与其病理表现及血清WBC、NEUT、CRP水平相关,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分型和治疗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CT影像分级 病理表现 血清炎症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的下鼻甲切除虚拟手术效果评价研究
4
作者 高文秀 陈晓乐 +3 位作者 杨慧珍 陶锋 孙宝宾 卢瞳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9-754,共6页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不同的下鼻甲切除虚拟手术方案的效果。为一位患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重建了真实鼻腔模型A,采用虚拟手术的方法修改模型A的几何结构,分别根据双侧下鼻甲下缘水平切除术、下鼻甲后端切除术以及下鼻甲下缘及后端切...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不同的下鼻甲切除虚拟手术方案的效果。为一位患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重建了真实鼻腔模型A,采用虚拟手术的方法修改模型A的几何结构,分别根据双侧下鼻甲下缘水平切除术、下鼻甲后端切除术以及下鼻甲下缘及后端切除术得到了鼻腔模型B、模型C和模型D。并在上述四个模型内分别展开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其流场分布和颗粒物的沉积比与沉积形式。模型A中左侧鼻腔的气流速度较快,左右鼻腔的气流分布差异也较大,模型B和模型D的最大气速和左右鼻腔的流速差异均有减小。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模型B和模型D的鼻腔进出口压降与模型A相比均降低。较大粒径的颗粒在鼻腔模型内的沉积比显著降低,8μm时模型B和模型D的沉积比分别比模型A降低了14.5%和14.8%,10μm时分别降低了14%和14.5%。模型C的流场分布和颗粒物的沉积特性与模型A相差不大。模型B和模型D可以更好地降低鼻阻力,减轻左右鼻腔流场差异引起的不舒适感,降低颗粒物在鼻腔内的沉积比,尤其减少了鼻中隔、鼻咽和咽喉区域的颗粒物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鼻甲肥大 虚拟手术 流场 颗粒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压力负荷对心肌运动模式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孝飞 张世军 +1 位作者 常娣 居胜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9-584,共6页
目的使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分析技术(CMR-FT)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心肌功能,探讨糖尿病对引起心肌对于压力负荷增加的代偿能力或方式发生改变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15例健康志愿者、37例单纯高血压患者、22例单纯糖... 目的使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分析技术(CMR-FT)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心肌功能,探讨糖尿病对引起心肌对于压力负荷增加的代偿能力或方式发生改变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15例健康志愿者、37例单纯高血压患者、22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以及14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进行CMR检查。通过专用心脏后处理软件(Circle,cvi42,Calgary)获得心肌应变速率量化。结果对于峰值收缩应变速率(径向、周向及纵向),糖尿病与高血压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峰值收缩应变速率舒张应变速率(径向、周向)和相对左心室壁厚,糖尿病与高血压存在拮抗交互作用(P<0.01)。结论糖尿病与高血压所致心肌运动模式改变具有拮抗效应,提示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时,心肌代偿能力可能减低,更容易发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血压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心肌收缩
下载PDF
双源CT对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勇 刘斌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3期426-429,共4页
目的:通过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检出率的组间对比来评价双能CT(DECT,Dual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在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在泰州人民医院就诊并行DECT痛风检査的120例病人。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及... 目的:通过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检出率的组间对比来评价双能CT(DECT,Dual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在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在泰州人民医院就诊并行DECT痛风检査的120例病人。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及实验室检查分为3组,A组(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订的痛风诊断标准)临床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40例;B组(参照ACR标准)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40例;C组(对照组):40例。分析三组DECT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情况,并以临床诊断为标准,计算其对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三组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最高(95.0%);同时,DECT检测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75.0%,假阴性率为7.14%,假阳性率为25.0%。结论:DSCT双能量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较高,同时在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假阴性及假阳性率较低,可以作为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计算机体层成像 双能量 准确性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下新生儿性腺辐射防护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杰 陶可伟 +2 位作者 靳激扬 郭小利 徐中华 《中国辐射卫生》 2014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用光致光测量技术检测头颅CT扫描下新生儿性腺防护衣内外辐射值以及防护器具对性腺的防护作用。方法在CT扫描时,将光致光测量芯片贴于防护器衣内外,分别测量其辐射剂量值,并进行内外对照。结果防护衣外剂量值为0.115 mGy,防护衣内... 目的用光致光测量技术检测头颅CT扫描下新生儿性腺防护衣内外辐射值以及防护器具对性腺的防护作用。方法在CT扫描时,将光致光测量芯片贴于防护器衣内外,分别测量其辐射剂量值,并进行内外对照。结果防护衣外剂量值为0.115 mGy,防护衣内剂量值为0.041 mGy。内外对照,新生儿性腺部位辐射剂量减低64%,经统计分析,辐射剂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性腺部位不接受辅助防护的CT辐射剂量值有可能导致发生学的异常,辅助防护器具在相同条件下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CT扫描 新生儿性腺辐射剂量值 辐射防护干预 光致光测量技术
原文传递
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大鼠嗅感受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邵莉莉 孙宝宾 +2 位作者 陶锋 臧凤超 蔡文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6期320-324,共5页
目的通过锰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manganese-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EMRI)观察变应性鼻炎(AR)嗅觉障碍大鼠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并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嗅黏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来探讨AR对嗅黏膜感受神经... 目的通过锰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manganese-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EMRI)观察变应性鼻炎(AR)嗅觉障碍大鼠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并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嗅黏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来探讨AR对嗅黏膜感受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SD大鼠,应用埋藏食物小球实验评估AR大鼠嗅觉功能,建立AR嗅觉障碍的大鼠模型。ELISA法测定并比较血清IgE水平。MEMRI观察大鼠嗅球中锰增强的对比显影。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嗅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嗅标记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对成功建模的AR大鼠进行嗅觉功能评估,40%(12/30)的AR大鼠在AR的基础上伴有嗅觉障碍。MEMRI示对照组大鼠嗅球锰增强显影显著,AR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球几乎无锰增强显影,AR不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球有部分锰增强显影。AR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黏膜的上皮层明显变薄,阳性的嗅感受神经元的层数减少,与不伴嗅觉障碍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可以成功建立AR嗅觉障碍的大鼠模型。AR可导致嗅黏膜感受神经元的变化,并由此导致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有可能是AR引起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嗅觉障碍 磁共振成像 嗅标记蛋白质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成像对不同胃癌病理分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彩银 刘斌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3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能量成像技术在不同胃癌病理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2例胃癌术前双能量扫描模式CT资料,应用能谱分析软件,测定并分析(40ke V-190ke V)的正常胃壁组织及不同胃癌病理分型组织的... 目的:探讨双源CT能量成像技术在不同胃癌病理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2例胃癌术前双能量扫描模式CT资料,应用能谱分析软件,测定并分析(40ke V-190ke V)的正常胃壁组织及不同胃癌病理分型组织的能谱曲线图。测量不同能量水平的CT值,计算出不同胃癌组织的平均CT值,并绘制相关的能谱曲线,计算其斜率并评估其衰减趋势。结果:不同的胃癌病理类型在不同ke V值下的衰减程度不同,曲线均为下降型,斜率均为负值。胃非黏液癌组的曲线斜率绝对值明显高于胃黏液癌组,其中动脉期时的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静脉期及实质期两组的斜率差异较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印戒细胞癌组的能谱衰减曲线高度普遍高于黏液腺癌组,静脉期及实质期两组的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期时两者间的斜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低分化腺癌组的能谱衰减曲线高度普遍稍高于中高分化腺癌组,静脉期及实质期两组的斜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动脉期时的斜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源CT的双能扫描模式利用双能量能谱曲线,可有助于鉴别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胃癌
下载PDF
女性盆腔占位MRI定位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亚玲 居胜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8-271,278,共5页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占位MRI定位分析思路及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5年10月—2021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女性盆腔占位患者1 063例的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纳入40例MRI报告定位错误患者,观察病灶与腹膜的关系、病...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占位MRI定位分析思路及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5年10月—2021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女性盆腔占位患者1 063例的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纳入40例MRI报告定位错误患者,观察病灶与腹膜的关系、病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及病灶血供来源。结果 MRI报告定位误诊40例中,腹膜内外间隙定位错误5例(12.5%),腹膜外间隙病灶器官来源定位错误1例(2.5%),腹膜内间隙病灶器官来源定位错误34例(85.0%)。MRI报告定位肿瘤来源于卵巢,病理为非卵巢来源26例;MRI报告定位肿瘤非卵巢来源,病理为卵巢来源12例,以上两种类型占所有定位误诊病例的95.0%(38/40)。结论 女性盆腔肿瘤定位诊断是最终定性及精确诊断的前提,首先判断病灶位于腹膜内还是腹膜外间隙,再判断病灶是否卵巢来源,寻找正常卵巢结构及追踪卵巢静脉对腹膜内间隙占位定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误诊 女(雌)性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豆纹动脉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子伟(综述) 赵登玲(综述) +1 位作者 缪滢钰(综述) 李澄(审校)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2-396,共5页
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LSAs)主要由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发出,是走行于基底节区及深部核团的重要穿支动脉。当各种原因导致LSAs病变时,可影响相应区域的供血及功能,被称为"小血管,大问题"。... 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LSAs)主要由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发出,是走行于基底节区及深部核团的重要穿支动脉。当各种原因导致LSAs病变时,可影响相应区域的供血及功能,被称为"小血管,大问题"。由于LSAs走行迂曲、管径纤细,常规的影像技术对其观察不佳,使得对LSAs的评估和诊断存在巨大挑战。目前,DSA被认为是观察LSAs的"金标准",但由于是有创检查且需要使用大量对比剂及患者的高度配合,使得患者依从性较低。因此,亟需一种无创的影像技术能清晰的显示脑内的微血管结构。随着超高场强磁共振技术迅猛发展和序列的不断开发,目前认为MR是无创性观察颅内LSAs的最佳手段。本文旨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通过MR技术显示基底节区LSAs情况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豆纹动脉 微血管结构 穿支动脉 患者依从性 影像技术 无创性 大脑中动脉
原文传递
规范颅内MR血管壁成像技术,促进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锡海 李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29-1030,共2页
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管壁病变的精准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临床实践中,若要开展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需要考虑磁场强度、接收线圈、成像维度、采集序列、空间分辨率、血流和脑脊液抑制、对... 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管壁病变的精准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临床实践中,若要开展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需要考虑磁场强度、接收线圈、成像维度、采集序列、空间分辨率、血流和脑脊液抑制、对比剂应用等因素.现阶段,各临床中心开展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过程中,采用的软硬件配置和参数设置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在临床推广应用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其技术参数和成像方案亟需标准化.颅内MR血管壁成像技术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将为我国广大临床医师提供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指导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1
13
作者 袁巍 徐秋贞 +2 位作者 王孝磊 赵振 姜亦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发病时间在12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同时行CT平扫、CTP检查及CT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 目的探讨256层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发病时间在12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同时行CT平扫、CTP检查及CT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CT平扫检查显示58例可见早期低密度病灶,其余62例均未见明显异常;经CTP检查显示59例患者可见缺血半暗带,且比较梗死区与对侧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缺血半暗带区与对侧CBF、M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缺血半暗带区与对侧CBV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区与梗死区CBF、CBV、M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A检查显示本组120例患者中112例可见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现象。结论联合应用CTP与CTA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血管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诊断价值
14
作者 贾绘 倪薇 +4 位作者 包成明 褚爱萍 谷存谦 郭坤 常新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胰腺炎(AP)合并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就诊的疑似AP合并脂肪肝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检查,记录患... 目的探讨和比较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胰腺炎(AP)合并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就诊的疑似AP合并脂肪肝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检查,记录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特征。计算两种检查方法对诊断AP患者的准确性、特异度和灵敏度。记录两种检查方法对诊断脂肪肝的分级情况。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和影像学表现,80例疑似病例中共76名确诊为AP。CT检查结果显示,共73例患者呈现AP的典型影像特征,诊断AP的准确度为93.75%,特异度为75.00%,灵敏度为94.7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共70例患者呈现AP的超声影像特征,诊断AP的准确度为87.50%,特异度为50.00%,灵敏度为89.47%。两种检查的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脂肪肝方面,CT检查结果显示,68例患者(85.00%)呈现脂肪肝的典型影像特征,发现轻度脂肪肝25例(31.25%),中度脂肪肝30例(37.50%),重度脂肪肝13例(16.2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64例患者(80.00%)呈现脂肪肝的超声影像特征,其中轻度脂肪肝24例(30.00%),中度脂肪肝28例(35.00%),重度脂肪肝12例(15.00%)。两种影像学方法在诊断脂肪肝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AP合并脂肪肝患者均可获得较高准确性,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无显著差异,在临床应用过程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脂肪肝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彩色多普勒超声
原文传递
肩关节加速MRI应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
15
作者 王璇 王皓 +4 位作者 万云天 陈友芳 聂春焰 杜昱升 何健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R)在肩关节MRI中提高图像质量和缩短扫描时间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3年6月至10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50例疑似患有肩关节病变的患者,采用1.5T MRI行常规序列扫描图像为Fse_(...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R)在肩关节MRI中提高图像质量和缩短扫描时间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3年6月至10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50例疑似患有肩关节病变的患者,采用1.5T MRI行常规序列扫描图像为Fse_(con)组,使用并行采集加速因子2的扫描图像为Fse_(fast)组,扫描序列包括脂肪抑制质子加权像(PDWI-FS)和T1加权像(T1WI),将Fse_(fast)组传至Subtle MR^(TM )dlr后获得图像Fse_(dlr)组。测量三组图像中的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盂唇软骨、肱骨骨髓的信号噪声比(SNR)及冈上肌/盂唇软骨的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比较,两名放射科医师双盲采用Likert 4分法分别对Fse_(dlr)组与Fse_(con)组的图像清晰度和伪影进行主观评价,并对这两组的病理异常结构进行诊断效能对比。结果 相对于Fse_(con)组,Fse_(dlr)组扫描时间缩短了44%,且图像清晰度评分、伪影评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组内相关性系数为0.797~0.919。客观评价指标中,Fse_(dlr)组的SNR和CNR均明显高于Fse_(con)组与Fse_(fa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位医师对Fse_(con)组与FSE_(dlr)组病理异常结构的评估中,两组的诊断结果均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675~1.000),在同一名医师的评估中也显示出极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71~1.000),其中肱骨骨髓、关节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Kappa值均高于0.8。结论 将DLR算法应用于肩关节MRI检查中,能够提高图像质量、缩短图像采集时间,并保证诊断效能,提高检查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重建 肩关节 核磁共振 信号噪声比 对比噪声比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320排探测器自由呼吸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老年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16
作者 王璇 唐无量 +1 位作者 邵海磊 徐秋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320排探测器CT在老年病人自由呼吸状态下进行冠状动脉成像(CCTA)检查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使用320排探测器CT进行CCTA扫描的老年病人100例,根据扫描时呼吸状态... 目的探讨使用320排探测器CT在老年病人自由呼吸状态下进行冠状动脉成像(CCTA)检查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使用320排探测器CT进行CCTA扫描的老年病人100例,根据扫描时呼吸状态分为自由呼吸组和屏息组,每组50例。测量2组主动脉(aorta)、右主干(RCA)、左主干(LM)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冠周脂肪组织的标准差(SD)、有效剂量(ED)并比较。两名医师采用4分法对2组冠状动脉15分段的图像质量进行双盲评分并比较,使用Kappa检验评估两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2组主动脉、RCA、LM的CT值、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主观评分以及高心率(>75次/min)与中低心率(≤75次/min)的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633和0.720),自由呼吸组的ED小于屏息组(P<0.05)。结论老年病人使用320排探测器CT行自由呼吸CCTA具有可行性,可以在较低的辐射剂量下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探测器 自由呼吸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行CT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17
作者 郭坤 张勇 黄立萍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行CT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97例疑似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均接受CT、MRI检查。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颅脑损伤类型及不...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行CT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97例疑似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均接受CT、MRI检查。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颅脑损伤类型及不同血肿厚度的诊断符合率。结果97例疑似颅脑损伤,最终确诊82例。MRI诊断颅脑损伤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67%、95.12%和93.81%,明显高于CT的53.33%、85.36%及80.41%(χ^(2)=0.046、0.035、0.005,P<0.05);MRI检测与CT检测在各型颅脑损伤诊断中无明显差异(P>0.05);在诊断<1.5 mm血肿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CT与MRI均可诊断颅脑损伤,但MRI诊断的符合率更高,可提高微小血肿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CT MRI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