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GIS技术在大遗址保护规划中的应用探索——以扬州城遗址保护规划为例 |
张剑葳
陈薇
胡明星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2
|
游记图本与舆图的陈说:城市设计中的历史信息解析与表达运用——以大运河杭州段两岸景观提升为例 |
戎卿文
王建国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3
|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分类编码与数据协同研究 |
张宏
刘沛
周超
赵亮
陈琼
张李瑞
|
《建筑技术》
|
2021 |
8
|
|
4
|
协同矩阵——结构与空间交互的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方法建构 |
韩雨晨
宋亚程
韩冬青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明代夯土长城的建造技术特征及其保护——以大同镇段为例 |
沈旸
相睿
常军富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6
|
明代庙学建制的“变”与“不变”:兼及国家权威的呈现方式 |
沈旸
宝璐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7
|
隋唐长安城的历史环境-空间逻辑初探 |
董卫
|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8
|
大朝习仪与国家宫观——礼仪秩序中的明两京朝天宫建筑空间 |
石晏蕊
沈旸
俞海洋
谢冰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演化的形态:从结构选型到结构设计 |
韩雨晨
韩冬青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架":术语含义与构架变迁 |
蒋嘉元
诸葛净
贾亭立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选择与重构:加州木构住宅的现代转型(1930-1970年) |
王为
|
《建筑师》
|
2020 |
3
|
|
12
|
老城上空的“网”:基于数字技术的历史城区高度控制体系研究——以太原府城为例 |
沈旸
吴乐源
马骏华
周小棣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3
|
多层级与交叉的保暖设计系统--以北京东四头条至十条传统住区为例 |
贾亭立
郭菂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4
|
鲁中南地区春秋至汉代城市遗址基础数据分析 |
高幸
周小棣
|
《建筑与文化》
|
2013 |
1
|
|
15
|
展示传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藏基泰工程司古建筑模型研究 |
白颖
诸葛净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6
|
尼泊尔帕坦博物馆的行动者及其“本土”话语生产 |
王佳琦
诸葛净
任思捷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7
|
砖塑造的空间:明初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研究 |
白颖
陈涛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基于历史信息传承的文化景观保护方法——以元帅林为例 |
沈旸
周小棣
高婷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9
|
都市形式与空间经验:比较都市史与规划史阅读书目简明导言 |
王为
|
《建筑师》
|
2022 |
0 |
|
20
|
信仰、像设与建筑:宁波保国寺大殿增设下檐现象研究 |
丁伯仪
诸葛净
任思捷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