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9例老年人后牙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顾倩平 孟箭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后牙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9例老年患者需根管治疗患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老年人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为22.78%。根尖周炎及牙髓坏死术后疼痛率明显高于急、慢性牙髓炎(P<0.05)。下后牙术后... 目的:探讨老年人后牙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9例老年患者需根管治疗患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老年人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为22.78%。根尖周炎及牙髓坏死术后疼痛率明显高于急、慢性牙髓炎(P<0.05)。下后牙术后疼痛率明显高于上后牙,根尖有阴影低于无阴影者,术前有叩痛者高于无叩痛者,无窦道的患牙发生疼痛明显高于有窦道的患牙,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人后牙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率与牙位、患牙情况及医生的技术操作等有关。为了预防老年人后牙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应根据患牙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做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疼痛 慢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 老年人
下载PDF
根管再治疗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倩平 孟箭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根管再治疗的技术及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7月至2006年8月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8例患者共46颗需根管再治疗的患牙,采用小号K型锉配合次氯酸钠溶液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探查根管并清理根管内感... 目的探讨根管再治疗的技术及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7月至2006年8月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8例患者共46颗需根管再治疗的患牙,采用小号K型锉配合次氯酸钠溶液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探查根管并清理根管内感染物质,封入氢氧化钙糊剂1~2周,采用手用镍钛器械ProTaper进行根管预备,侧向加压技术充填根管,记录治疗过程中患牙症状的改善程度、根管疏通情况、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45颗患牙根管疏通成功,治疗过程中症状明显缓解或完全消失,瘘管明显减小或消失,根管预备时无根管偏移、根尖阻塞、台阶等并发症发生,根管形态良好。结论根管再治疗时应强调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采用次氯酸钠和EDTA溶液清理根管,氢氧化钙消毒根管,器械ProTaper进行根管预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再治疗 牙髓病
原文传递
开窗负压吸引术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孟箭 顾倩平 +3 位作者 张杰 李志萍 孟庆飞 司亚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39-340,共2页
目的:评估开窗负压吸引术应用于颌骨囊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11例颌骨囊肿患者,采用开窗负压吸引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术后3、6个月颌骨囊肿的变化情况,对仍存留的囊肿行二期囊肿刮治术。结果:术后3个月,其中5例囊肿消... 目的:评估开窗负压吸引术应用于颌骨囊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11例颌骨囊肿患者,采用开窗负压吸引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术后3、6个月颌骨囊肿的变化情况,对仍存留的囊肿行二期囊肿刮治术。结果:术后3个月,其中5例囊肿消失,6例缩小3/4以上。开窗负压吸引术3个月或半年后辅以刮治术,刮治术后半年的全景片显示囊肿无复发,骨质修复良好。结论:开窗负压吸引术可以显著缩小甚至消除青少年颌骨巨大囊肿,改善患者颌骨膨隆畸形,是治疗颌骨巨大囊肿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囊肿 负压吸引
下载PDF
鼻翼软骨外侧脚悬吊术联合牙槽嵴植骨整复唇裂鼻畸形 被引量:7
4
作者 孟箭 顾倩平 +2 位作者 张杰 李志萍 郑家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的有效方法及牙槽嵴裂植骨同期手术的效果。方法:通过经鼻小柱基底的“U”型切口行患侧鼻翼软骨外侧脚悬吊术联合牙槽嵴植骨,整复13例唇裂鼻畸形患者,观察近、远期效果。结果:13例创口全部一期愈合,随...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的有效方法及牙槽嵴裂植骨同期手术的效果。方法:通过经鼻小柱基底的“U”型切口行患侧鼻翼软骨外侧脚悬吊术联合牙槽嵴植骨,整复13例唇裂鼻畸形患者,观察近、远期效果。结果:13例创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12~38月,鼻翼软骨外侧脚悬吊术联合牙槽嵴植骨对唇裂鼻畸形患者的鼻尖、鼻翼、鼻孔及鼻小柱畸形矫治术后外形满意,同时矫治了鼻底畸形和牙槽嵴裂。结论:该术式对整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鼻畸形 牙槽嵴裂 植骨 外侧脚悬吊术
下载PDF
转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肿瘤引流淋巴结细胞对人舌鳞癌SCID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孟箭 郭伟 +4 位作者 张志愿 任国新 竺涵光 何悦 周晓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具有强大抗瘤活性的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转导的肿瘤引流淋巴结细胞(DNL)在体内的抑瘤效果以及与平阳星(PYC)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注入SCID鼠背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取经TNF-α基... 目的探讨在体外具有强大抗瘤活性的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转导的肿瘤引流淋巴结细胞(DNL)在体内的抑瘤效果以及与平阳星(PYC)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注入SCID鼠背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取经TNF-α基因转导的DNL细胞在肿瘤区局部注射,联合应用低剂量PYC,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至第8周以瘤重计算抑瘤率,并取瘤体标本经处理后作电镜和TUNEL检查,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NF/DNL加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组和TNF/DNL加rIL-2加PYC组抑瘤率均较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DNL加rIL-2组超微电镜及TUNEL检测均见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凋亡指数(AI)较高(P<0.05)。结论经TNF-α基因转导的DNL局部应用具有明显的抑瘤效果,与PYC联合应用抑瘤效果更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TNF/DNL抗人舌鳞癌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孟箭 郑浩 孟庆飞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系统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2例OSAS患者和12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治疗前X线头影测量,记录各组间测量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系统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2例OSAS患者和12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治疗前X线头影测量,记录各组间测量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AS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在SNB角、Y轴角、后鼻棘距咽顶点的距离、软腭后间隙、舌体长度、舌骨-下颌平面距离和舌骨-椎前平面距离等这些测量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对OSAS患者进行X线头影测量和分析,能够辅助定位OSAS患者上气道狭窄或阻塞部位,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计算机辅助/仪器和设备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诊断
原文传递
三维CT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杰 孟箭 +2 位作者 庄乾伟 吴蕊含 王兴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8例,行三维CT引导卵圆孔穿刺射频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38例患者... 目的:探讨三维CT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8例,行三维CT引导卵圆孔穿刺射频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38例患者行三维CT引导卵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均成功。术后第1天有效率达78.95%,12例患者完全缓解,有1例未缓解。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97.37%,二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高于术后第1天和第7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选择性毁损痛觉纤维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引导 射频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口腔癌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顾倩平 孟箭 +2 位作者 孟庆飞 张杰 李志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DCF)治疗晚期口腔癌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例晚期口腔癌患者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DCF化学治疗方案:尼妥珠单抗200 mg,每周1次,连用6个周期;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5...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DCF)治疗晚期口腔癌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例晚期口腔癌患者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DCF化学治疗方案:尼妥珠单抗200 mg,每周1次,连用6个周期;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750 mg.m-2,第1~5天,每天持续静脉输注8 h。21天为l周期。结果对9例患者化学治疗后进行短期疗效评价示,有效率为88.89%,疾病控制率为100%。本研究化学治疗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电解质紊乱等。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口腔癌短期内安全有效,可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妥珠单抗 口腔癌 多西他赛 顺铂 氟尿嘧啶 化学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