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钗石斛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MMP-1和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莹莹 武俊紫 +2 位作者 李伟 曹梅 杨红玲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0期1346-1351,共6页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金钗石斛的开发和糖尿病心肌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在适应性喂养两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金钗石斛多糖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阳性...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金钗石斛的开发和糖尿病心肌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在适应性喂养两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金钗石斛多糖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阳性药物贝那普利治疗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6个月造模,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治疗,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学改变,同时检测血糖、胰岛素、心功能指标以及氧化和抗氧化能力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心脏组织中MMP-1和MMP-9的表达。结果全程中正常组大鼠饮食均正常,活泼好动,毛发发白,而模型组则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和多尿症状,金钗石斛多糖对改善上述症状有明显的效果;HE染色正常组心肌排列正常,细胞大小均一,而模型组则有明显的纤维断裂,同时细胞核体积增大,与模型组相比,金钗石斛多糖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及贝那普利组上述心肌损伤特点均有明显减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AST、a-HBDH、CTnl、SOD、GSH及T-AOC明显升高,MDA和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金钗石斛多糖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氧化和抗氧化能力指标SOD、MDA、GSH以及T-AOC改善最为明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MP-1和MMP-9表达明显降低,金钗石斛多糖组和贝那普利组其表达明显升高,同时金钗石斛多糖中、高剂量组明显高于贝那普利组。结论金钗石斛多糖可以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受损的心肌细胞,同时改善心功能,其效果优于目前临床中使用的保护心肌药物贝那普利。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金钗石斛多糖可以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增加心脏组织中MMP-1和MMP-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多糖 糖尿病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金钗石斛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莹莹 武俊紫 +2 位作者 李伟 曹梅 杨红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8期2621-2626,共6页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Bcl-2、Bcl-xl、Bax和Bad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心肌损伤组(模型组)、金钗石斛多糖低、...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Bcl-2、Bcl-xl、Bax和Bad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心肌损伤组(模型组)、金钗石斛多糖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以及阳性药物贝那普利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每组均为10只。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1 m L/(kg·d)生理盐水灌胃;金钗石斛多糖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金钗石斛多糖100 mg/(kg·d)、200 mg/(kg·d)和400mg/(kg·d)灌胃治疗;阳性对照组则给予贝那普利1 mg/(kg·d)灌胃治疗,8周后检测心脏指数,之后处死大鼠,检测血糖和胰岛素含量,HE染色检测心脏病理学,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Bcl-xl、Bax和Bad的表达特点。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模型组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和多尿的特点,金钗石斛多糖3个剂量治疗组和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大鼠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好转,但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较明显。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胰岛素含量明显下降;金钗石斛多糖有一定降低血糖、升高胰岛素含量的作用;而贝那普利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能力较差。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升高;金钗石斛多糖3个剂量治疗组和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可以明显升高大鼠LVSP和±dp/dtmax,降低LVEDP(P <0.05),而金钗石斛多糖中剂量组和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疗效基本一致。病理学检测可见,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核大小均一;模型组则有明显的心肌纤维断裂和细胞核大小不均一;金钗石斛多糖3个剂量治疗组和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对改善受损的心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模型组较正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鼠模型 金钗石斛多糖 贝那普利 心肌损伤 凋亡相关因子
下载PDF
丝素蛋白纳米纤维非织造布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俊丽 王培伟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10,共4页
丝素蛋白水溶液经过静电纺丝制得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经甲醇浸渍后,对其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以甲醇浸渍后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非织造布作为生物工程支架材料,体外接种内皮细胞,研究了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情况,并对材... 丝素蛋白水溶液经过静电纺丝制得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经甲醇浸渍后,对其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以甲醇浸渍后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非织造布作为生物工程支架材料,体外接种内皮细胞,研究了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情况,并对材料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布 纳米纤维 丝素蛋白 生物相容性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小鼠后肢特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4
作者 王茂春 段维旺 +2 位作者 李凯 周宇荀 肖君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对比小鼠前后肢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小鼠后肢特异表达的基因。方法通过NCBI GEO数据库查找小鼠前后肢基因表达芯片,使用Transcriptome Analysis Console软件对原始数据(5个前肢E10. 5 d芯片及4个后肢E10. 5 d芯片)进行质控,利用... 目的对比小鼠前后肢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小鼠后肢特异表达的基因。方法通过NCBI GEO数据库查找小鼠前后肢基因表达芯片,使用Transcriptome Analysis Console软件对原始数据(5个前肢E10. 5 d芯片及4个后肢E10. 5 d芯片)进行质控,利用差异倍数为2倍以上或0. 5倍以下及P值小于0. 05进行数据过滤,绘制差异表达基因的火山图,并进行聚类分析,构建后肢特异表达基因的相互作用分子网络图。结果小鼠胚胎E10. 5d后肢相较于前肢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275个,其中上调的基因45个,下调的基因230个,构建了后肢特异表达的差异基因分子网络图,找到后肢特异表达核心基因,使用q PCR检测部分后肢特异表达的基因,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应用小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出后肢特异表达的基因,为哺乳动物肢体发育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肢体发育 后肢特异表达 小鼠
下载PDF
细胞在丝素蛋白纳米纤维非织造布上粘附和增殖的研究
5
作者 刘俊丽 王培伟 《非织造布》 2008年第4期27-30,共4页
通过制备丝素蛋白水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纳米纤维非织造布,并以此作为生物工程支架,研究了内皮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情况。结果表明,细胞在丝素蛋白纳米纤维非织造布表面的粘附情况稳定,而且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材料生物相... 通过制备丝素蛋白水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纳米纤维非织造布,并以此作为生物工程支架,研究了内皮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情况。结果表明,细胞在丝素蛋白纳米纤维非织造布表面的粘附情况稳定,而且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布 纳米纤维 细胞 粘附 增殖 研究
下载PDF
应用1号染色体替换系小鼠优选血脂QTLs内功能基因
6
作者 陆佳涛 徐福意 +5 位作者 胡世贤 陈科 朱豆豆 李凯 周宇荀 肖君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7期3218-3223,共6页
目的:利用野生小鼠来源1号染色体替换系B6-Chr1^(SJ)和受体品系C57BL/6J (B6)筛选已知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内表达差异蛋白编码基因和功能突变基因,再结合人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 目的:利用野生小鼠来源1号染色体替换系B6-Chr1^(SJ)和受体品系C57BL/6J (B6)筛选已知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内表达差异蛋白编码基因和功能突变基因,再结合人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和相关文献优选出候选基因。方法:采用表达谱芯片技术对B6-Chr1^(SJ)和B6进行肝脏基因表达谱检测;运用Transcriptome Analysis Console软件从基因水平进行表达差异分析,鉴定出表达差异蛋白编码基因;运用Ensembl Variant Effect Predictor软件对B6-Chr1^(SJ)小鼠1号染色体上的遗传变异进行功能注释,鉴定功能突变基因;利用小鼠系统遗传学资源数据库,筛选出已鉴定的血脂相关QTLs;利用bedtools中的intersectbed将鉴定的表达差异蛋白编码基因及功能突变基因与已鉴定的QTLs区段进行比较,并结合人类GWAS数据和相关文献优选出血脂相关候选基因。结果:在血脂相关QTLs内,共筛选出34个差异表达蛋白编码基因,分别有32、11和20个位于胆固醇(cholesterol, 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相关的QTLs内;共筛选出47个功能突变基因,分别有21、41和14个位于CHOL、HDL-C、LDL-C相关的QTLs内。在上述基因中,共优选出两个候选基因。其中,Marc1在人类GWAS研究中为阳性位点,Soat1已有报道与小鼠血脂代谢有关。结论:Marc1和Soat1可能是引起B6-Chr1^(SJ)血脂异常的功能基因,其中Marc1未明确报道与血脂代谢相关,可作为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功能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QTLs 染色体替换系 表达差异蛋白编码基因 功能突变基因 GWAS
原文传递
qPCR array检测分析C57BL/6小鼠胚胎后肢发育基因表达谱
7
作者 杨柳 王茂春 +3 位作者 肖君华 周宇荀 李凯 曲妍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5期2824-2828,共5页
目的:胚胎生育过程中因肢体发育异常造成的出生缺陷比率不低,其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建立实时定量PCR芯片(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array,qPCR array)检测方案,研究C57BL/6品系小鼠后肢发育... 目的:胚胎生育过程中因肢体发育异常造成的出生缺陷比率不低,其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建立实时定量PCR芯片(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array,qPCR array)检测方案,研究C57BL/6品系小鼠后肢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谱。方法:以同源异形盒基因家族(Hox)、Wnt5a、配对同源结构域基因(Pitx1)、成纤维生长因子(Fgf8)、音猬因子(Shh)等小鼠肢体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制作基因检测表达谱,以C57BL/6品系怀孕雌鼠为材料,取胚胎肢芽发育的四个关键时期(E10.5,E11.5,E12.5,E13.5)的胎鼠后肢,利用qPCR array方案检测表达谱中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结果:通过已建立的qPCR array检测了C57BL/6品系小鼠胚胎后肢发育时期Hox家族、Wnt5a、Pitx1、Fgf8、Shh等基因的表达差异。以E10.5为对照,检测出在后肢发育时期基因呈三种表达模式,即Hoxb6、Hoxb8、Hoxc8、Hoxc9、Hoxc10、Hoxd9和Shh基因的表达水平呈上调;Hoxa11、Hoxa13、Hoxc12、Hoxc13、Hoxd13等基因表达出现下调;Hoxc9、Hoxc10、Hoxc11、Hoxd9、Hoxd12、Fgf8和Pitx1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上调后下调的曲线表达模式,且有少部分基因在小鼠后肢发育时期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Hox家族、Wnt5a、Pitx1、Fgf8、Shh等基因在小鼠后肢发育时期表达,并且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芯片 后肢发育 HOX基因
原文传递
聚酯酰胺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晓锋 莫秀梅 +1 位作者 何创龙 王红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10045-10048,共4页
采用静电纺技术制备聚酯酰胺纳米纤维膜,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发现随着纺丝液质量浓度的增加,纤维的直径由10%时的180nm递增到20%时的350nm;用红外光谱表征聚酯酰胺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化学结构在纺丝前后没有发生明显变... 采用静电纺技术制备聚酯酰胺纳米纤维膜,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发现随着纺丝液质量浓度的增加,纤维的直径由10%时的180nm递增到20%时的350nm;用红外光谱表征聚酯酰胺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化学结构在纺丝前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X射线衍射法测试表明聚酯酰胺在经过溶剂处理和纺丝后,结晶度下降;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了热力学特性,发现聚酯酰胺经过溶剂处理和纺丝后,结晶度下降;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平均厚度为(0.50±0.05)mm的聚酯酰胺纳米纤维膜的平均断裂强度和平均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1.00±0.18)MPa和(18.20±2.86)%;MTT结果表明内皮细胞在聚酯酰胺纳米纤维膜上增殖活跃,内皮细胞在纤维表面黏附并显示出良好的生长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酰胺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力学强度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酶法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樊华伟 傅绍军 +1 位作者 邵志宇 朱利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5年第6期690-692,共3页
由于核苷类似物具有很高的抗病毒活性,因为而已成为医药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运用酶法合成核苷类似物,已经显示了巨大的优势。本文综述了酶法合成核苷类似物的产生菌种和酶系,以及它们的催化机理,并罗列了已经用于生产或较有使用价值的菌种。
关键词 酶催化 抗病毒药物 核苷磷酸化酶 N-脱氧转移酶
下载PDF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中药的药物靶点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玉芳 金坚 +2 位作者 肖君华 戴建国 王丹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8-70,共3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靶点筛选工具,可用其筛选中药的药物靶点蛋白。其原理是将外源性蛋白或多肽的DNA序列插入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使外源基因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药物靶点是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结合位点,...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靶点筛选工具,可用其筛选中药的药物靶点蛋白。其原理是将外源性蛋白或多肽的DNA序列插入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使外源基因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药物靶点是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结合位点,是药物筛选和新药研究的基础,良好的药物靶点也是发现性质优良药物的基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进行中药活性组分筛选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并促进我国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为中药的研究提供一套完整的筛选和验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 中药药物靶点
下载PDF
5′-核苷酸的合成方法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戚娜 朱利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242-245,250,共5页
5′-核苷酸在农业、食品和医药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比较了目前5′-核苷酸的工业和实验室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酶解法和酶催化法。
关键词 5’-核苷酸 化学合成 微生物发酵 酶解 酶催化
下载PDF
抗HIV和HBV新药L-D4FC 被引量:3
12
作者 傅绍军 朱利民 洪枫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01-1205,共5页
L-D4FC((-)-β-L-2′,3′-双脱氢-2′,3′-双脱氧-5-氟胞苷)是目前报道中最具效力的抗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中。最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L-D4FC具有疗效高、耐药性好、抗病毒谱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该药兼具抗HBV和HI... L-D4FC((-)-β-L-2′,3′-双脱氢-2′,3′-双脱氧-5-氟胞苷)是目前报道中最具效力的抗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中。最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L-D4FC具有疗效高、耐药性好、抗病毒谱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该药兼具抗HBV和HIV双重活性,有可能成为最佳的抗HBV和HIV核苷类似物抑制剂。综述了L-D4FC的药理作用、临床评价及文献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4FC 抗HIV病毒药 抗HBV病毒药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还原半合成酶
13
作者 陈春香 朱利民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0-363,368,共5页
以木瓜蛋白酶作为模板,用四种N基取代基不同的吡啶盐对其活性中心的Cys-25进行修饰,得到与天然木瓜蛋白酶具有不同催化能力的半合成酶。在循环剂的存在下,将四种半合成酶应用于苯甲醛的催化还原。探索了其最适pH值和温度,并根据催化结... 以木瓜蛋白酶作为模板,用四种N基取代基不同的吡啶盐对其活性中心的Cys-25进行修饰,得到与天然木瓜蛋白酶具有不同催化能力的半合成酶。在循环剂的存在下,将四种半合成酶应用于苯甲醛的催化还原。探索了其最适pH值和温度,并根据催化结果的不同,结合修饰剂在木瓜蛋白酶活性中心的结合情况,讨论了修饰剂与木瓜蛋白酶催化活性中心的其他基团的相互作用力,对其催化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修饰剂 半合成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