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遗走进高校,美好在瞬间发生——基于东华大学非遗研培实践的思考
1
作者
柯玲
翟星月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第4期53-56,共4页
东华大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批执行高校之一,七年来已经连续举办10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也探索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经验,如依托学科优势,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注重学术研究,实现“研”与“培”并...
东华大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批执行高校之一,七年来已经连续举办10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也探索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经验,如依托学科优势,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注重学术研究,实现“研”与“培”并进;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调动研培师生的创造性;重视动态展演,为非遗传承及传播造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研培实践
非遗教育
高校非遗研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托马斯·本顿绘画中平民英雄群像的生成、刻画与塑造
2
作者
李恩多
《美术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138-146,共9页
美国画家托马斯·本顿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国家故事讲述者。他观察世界的眼光为宏大主题带来了精美的图像与有趣的场景,其笔下最成功的形象就是那些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国民形象,通过塑造英雄化的劳动者形象,反映出国家工...
美国画家托马斯·本顿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国家故事讲述者。他观察世界的眼光为宏大主题带来了精美的图像与有趣的场景,其笔下最成功的形象就是那些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国民形象,通过塑造英雄化的劳动者形象,反映出国家工农业生产的时代气象。本文分析了壁画《今日美国》中的劳动者个性形象的再现形式,研究了劳动者团体群像的表现方式,解读了绘画图示传达“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思想的要领,总结出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大型美术创作项目展现国家现代化建设面貌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艺术
现代艺术
托马斯·本顿研究
壁画创作研究
原文传递
跨文化美术史研究应建立起科学的学科观——专访王才勇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恩多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20,共3页
美术史的跨文化研究领域存在着一种实际可操作的研究方法:中外美术史比较研究。研究者在做比较时,或多或少要借助于一些认知尺度,通过思考文化发展的“快慢”“先后”和“优劣”问题来打开研究空间。当一边面对根植心中的本国文化,一边...
美术史的跨文化研究领域存在着一种实际可操作的研究方法:中外美术史比较研究。研究者在做比较时,或多或少要借助于一些认知尺度,通过思考文化发展的“快慢”“先后”和“优劣”问题来打开研究空间。当一边面对根植心中的本国文化,一边面对长久以来受欧洲中心主义加持的经典美术史,一种“本国美术是否属于次等重要性文化”的认识和担忧在研究者们心中降临了。当美术史的跨文化研究到达这一阶段,学科的研究目标究竟应指向何方?王才勇教授认为,跨文化研究的目的不是要证明哪个文化如何高于另一文化,而是要观察艺术新风格的客观存在方式,研究那些美术新风格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美术史
艺术风格史
中外美术比较研究
文化传播跨国研究
原文传递
题名
非遗走进高校,美好在瞬间发生——基于东华大学非遗研培实践的思考
1
作者
柯玲
翟星月
机构
东华大学
服装
与
艺术设计
学院
艺术
理论部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中心
东华大学
服装
与
艺术设计
学院
出处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第4期53-56,共4页
文摘
东华大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批执行高校之一,七年来已经连续举办10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也探索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经验,如依托学科优势,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注重学术研究,实现“研”与“培”并进;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调动研培师生的创造性;重视动态展演,为非遗传承及传播造势等。
关键词
非遗研培实践
非遗教育
高校非遗研培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托马斯·本顿绘画中平民英雄群像的生成、刻画与塑造
2
作者
李恩多
机构
东华大学
服装
与
艺术设计
学院
艺术
学
理论部
中央美术
学院
出处
《美术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138-146,共9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项目(编号:22CGA38)
上海市设计学Ⅳ类高峰学科资助项目“服饰文化历史与传承研究”(编号:DD18004)资助。
文摘
美国画家托马斯·本顿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国家故事讲述者。他观察世界的眼光为宏大主题带来了精美的图像与有趣的场景,其笔下最成功的形象就是那些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国民形象,通过塑造英雄化的劳动者形象,反映出国家工农业生产的时代气象。本文分析了壁画《今日美国》中的劳动者个性形象的再现形式,研究了劳动者团体群像的表现方式,解读了绘画图示传达“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思想的要领,总结出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大型美术创作项目展现国家现代化建设面貌的方法论。
关键词
国家艺术
现代艺术
托马斯·本顿研究
壁画创作研究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跨文化美术史研究应建立起科学的学科观——专访王才勇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恩多
机构
东华大学
服装
与
艺术设计
学院
艺术
学
理论部
出处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20,共3页
文摘
美术史的跨文化研究领域存在着一种实际可操作的研究方法:中外美术史比较研究。研究者在做比较时,或多或少要借助于一些认知尺度,通过思考文化发展的“快慢”“先后”和“优劣”问题来打开研究空间。当一边面对根植心中的本国文化,一边面对长久以来受欧洲中心主义加持的经典美术史,一种“本国美术是否属于次等重要性文化”的认识和担忧在研究者们心中降临了。当美术史的跨文化研究到达这一阶段,学科的研究目标究竟应指向何方?王才勇教授认为,跨文化研究的目的不是要证明哪个文化如何高于另一文化,而是要观察艺术新风格的客观存在方式,研究那些美术新风格的发生机制。
关键词
跨文化美术史
艺术风格史
中外美术比较研究
文化传播跨国研究
分类号
J110.9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遗走进高校,美好在瞬间发生——基于东华大学非遗研培实践的思考
柯玲
翟星月
《非遗传承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托马斯·本顿绘画中平民英雄群像的生成、刻画与塑造
李恩多
《美术学报》
CSSCI
2024
0
原文传递
3
跨文化美术史研究应建立起科学的学科观——专访王才勇
李恩多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