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组分对弱碱三元复合驱模拟乳状液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俊 宋程 +2 位作者 李翠勤 王鹏祥 施伟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6-154,共9页
考察弱碱三元组分对大庆油田石油磺酸盐三元复合驱模拟乳状液的乳化稳定动力学参数、界面黏弹性、扩散双电层Zeta电位等稳定参数的影响,研究三元组分对弱碱石油磺酸盐三元复合驱模拟乳状液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 考察弱碱三元组分对大庆油田石油磺酸盐三元复合驱模拟乳状液的乳化稳定动力学参数、界面黏弹性、扩散双电层Zeta电位等稳定参数的影响,研究三元组分对弱碱石油磺酸盐三元复合驱模拟乳状液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使其吸附于油水界面,质量分数的增加使其形成的油水界面膜稳定性增强,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高于0.1%时,形成的模拟原油采出液稳定较高,破乳较难;弱碱碳酸钠在三元复合体系起着双重作用,当碳酸钠质量分数小于0.8%时,碳酸钠主要与原油中的酸性物质生成表面活性物质,增加油水界面膜的强度,提高模拟乳状液乳化的稳定性,当碳酸钠质量分数大于0.8%时,碳酸钠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膜上的表面电荷,压缩油水界面扩散双电层,降低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聚合物主要是改善油水界面膜的黏弹性,其质量浓度的增加可使吸附在油水界面的有效分子数增多,油水界面的黏弹性增大,从而增强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稳定性 动力学特性 界面黏弹性 ZETA电位
下载PDF
核壳SiO_(2)@TiO_(2)纳米材料结构调控及负载改性对其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影响
2
作者 黄宏 王俊磊 +3 位作者 黎明 徐贺龙 张娇静 王雪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6-71,共6页
以St9ber法合成了单分散的SiO_(2)纳米微球,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核壳结构SiO_(2)@TiO_(2)纳米微球。采用紫外辅助还原沉积法对核壳SiO_(2)@TiO_(2)纳米微球进行Ag负载改性优化,得到核壳SiO_(2)@TiO_(2)@Ag复合纳米材料。研究了制备过... 以St9ber法合成了单分散的SiO_(2)纳米微球,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核壳结构SiO_(2)@TiO_(2)纳米微球。采用紫外辅助还原沉积法对核壳SiO_(2)@TiO_(2)纳米微球进行Ag负载改性优化,得到核壳SiO_(2)@TiO_(2)@Ag复合纳米材料。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钛酸四丁酯(TBOT)用量对SiO_(2)@TiO_(2)纳米微球结构的影响,对其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以苯酚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其光催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在前驱体TBOT用量为1.0mL时,SiO_(2)@TiO_(2)纳米微球的比表面积为35.79m^(2)/g,孔径为6nm,具有最适宜的结构,且其光催化反应活性最佳,当光照反应180min时,即可将苯酚完全降解。用2%Ag负载改性可明显提升核壳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在反应时间为120min时,即可将苯酚完全降解,Ag的加入能明显加快中间产物对苯二酚的降解速率,进而提高总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二氧化硅@二氧化钛 光催化降解 苯酚 Ag负载改性
下载PDF
粉煤灰作为廉价吸附剂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彦广 陆佳 +2 位作者 韩洪晶 陈颖 宋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05-1913,共9页
能源转化过程中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粉煤灰,如何通过减少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担和提高其经济效益实现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煤粉在高温燃烧过程中经过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粉煤灰的原理,分析了粉煤灰组成... 能源转化过程中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粉煤灰,如何通过减少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担和提高其经济效益实现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煤粉在高温燃烧过程中经过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粉煤灰的原理,分析了粉煤灰组成、结构和形貌,阐述了其主要利用途径。重点介绍了粉煤灰作为廉价吸附剂,在脱除烟气中SOx、NOx、Hg、有机气体、CO2以及脱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和F及有机化合物(如酚类、农药、染料、石油烃类有机污染物)等应用。许多研究证实粉煤灰中未燃烧的炭在吸附污染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物理和化学处理改性后可明显提高粉煤灰的吸附性能。粉煤灰在烟气和废水污染物控制方面应用前景良好,利用粉煤灰制备分子筛进行污染物处理将是今后粉煤灰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烟气治理 污水净化 吸附剂
下载PDF
利用粉煤灰制备X型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彦广 于丰铭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27-732,共6页
粉煤灰如何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因其组成中含有大量的硅和铝成分,粉煤灰被开发用来制备高附加值的沸石产品。本文综述了X型分子筛的特点与应用情况,介绍了合成原理。总结了利用粉煤灰合成Na X型分子筛的传统方法和新工艺,... 粉煤灰如何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因其组成中含有大量的硅和铝成分,粉煤灰被开发用来制备高附加值的沸石产品。本文综述了X型分子筛的特点与应用情况,介绍了合成原理。总结了利用粉煤灰合成Na X型分子筛的传统方法和新工艺,如水热合成法,碱熔融法,碱熔-脱硅法等。分析了沸石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粉煤灰组成、加碱煅烧、反应配比、晶化时间和温度。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上述分析为今后应用粉煤灰合成X型分子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X型沸石 水热合成 碱熔-脱硅法 晶化时间
下载PDF
柠檬酸对Ni_2P/TiO_2-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华 张永江 +1 位作者 宋华林 代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1-66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以柠檬酸(CA)为络合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2P负载的TiO2-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H2程序升温氢还原(H2-TPR)、程序升温氧化(TPO)、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以柠檬酸(CA)为络合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2P负载的TiO2-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H2程序升温氢还原(H2-TPR)、程序升温氧化(TPO)、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A/Ni摩尔比对在Ni2P/TiO2-Al2O3催化剂上进行的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CA可以丰富催化剂的孔道,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当n(CA)/n(Ni)=2:1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达到126.75m2·g-1,与不加CA时相比,提高了57.05m2·g-1.调节n(CA)/n(Ni)能够改善活性相的分布,改变活性相的种类;引入CA使Ni和P前驱体的还原温度明显降低,促进活性相Ni2P的生成,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催化剂表面炭的形成和沉积,提高其稳定性.n(CA)/n(Ni)=2:1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在360°C,3.0MPa,氢油比为500(V/V),液时体积空速为2.0h-1的条件下,二苯并噻吩转化率为99.5%,可将模拟油中硫含量由2%(w)降低到0.01%(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磷化二镍 二氧化钛 三氧化二铝 柠檬酸 络合剂
下载PDF
氧化铁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华 王璐 +1 位作者 张娇静 李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9-644,651,共7页
制备了负载型氧化铁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并采用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吸附床上考察了制备条件及吸附条件对吸附剂脱除硫化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负载氧化铁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由580.4 m2/g提... 制备了负载型氧化铁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并采用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吸附床上考察了制备条件及吸附条件对吸附剂脱除硫化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负载氧化铁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由580.4 m2/g提高到658.6 m2/g,氧化铁改性能有效改善活性炭对硫化氢的吸附脱除能力。氧化铁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1,真空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36 h时得到的负载氧化铁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好。在吸附温度为60℃时,饱和硫容和脱硫率分别达到77.4 mg/g和99.2%。饱和硫容比未经改性的活性炭的提高了60.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硫化氢 活性炭 氧化铁 吸附
下载PDF
乙烷丙烷单独及混合裂解相互作用机理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红梅 李青月 +3 位作者 李金莲 郝玉兰 张晗伟 赵亮 《化工科技》 CAS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作者提出了将分子模拟和自建的一维工艺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相结合的研究速度快,结果详细的新的烃类热裂解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方法。并以乙烷、丙烷及混合物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与实... 作者提出了将分子模拟和自建的一维工艺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相结合的研究速度快,结果详细的新的烃类热裂解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方法。并以乙烷、丙烷及混合物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与实验研究相同的乙烷、丙烷的反应机理,并对研究较困难的乙烷和丙烷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不同自由基相互作用的规律,同时也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 丙烷 自由基 反应机理 相互作用 模拟
下载PDF
不同浓度组分可控烷基苯磺酸盐弱碱三元体系乳化规律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国桥 赵劲毅 +6 位作者 朱光达 孙远卓 闵洁 刘娜 张志秋 马梦涵 丁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9-938,共10页
三元驱油体系在地层运移过程中化学药剂浓度发生变化,使得三元驱油体系与原油乳化特性也发生改变。针对组分可控烷基苯磺酸盐弱碱三元体系在地层运移过程中与原油的乳化特性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均化仪对体系及原油进行乳化后,... 三元驱油体系在地层运移过程中化学药剂浓度发生变化,使得三元驱油体系与原油乳化特性也发生改变。针对组分可控烷基苯磺酸盐弱碱三元体系在地层运移过程中与原油的乳化特性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均化仪对体系及原油进行乳化后,组分可控烷基苯磺酸盐弱碱三元体系中聚合物浓度越低,乳化后体系黏度增幅倍数越大;乳化后三元体系界面张力变化不大,Zeta电位小幅下降,乳状液类型以油/水型为主;三元体系乳化析水率、乳化特性变化明显,其原因是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大,与界面张力及Zeta电位关系不大。正交实验方法分析了组分可控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碳酸钠及中等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这3种不同类型化学药剂对组分可控烷基苯磺酸盐弱碱三元体系乳化特性的影响规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乳状液黏度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聚合物、弱碱、表面活性剂,当聚合物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乳状液黏度增幅倍数最大;影响乳化析水率的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当Na_(2)CO_(3)质量分数为0.3%、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3%、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000 mg/L时,乳化体系在24 h时的乳化析水率最低,乳化特性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可控烷基苯磺酸盐 乳化特性 弱碱三元体系 析水率 黏度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小分子烃类蒸汽热裂解自由基机理模型研究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红梅 林枫 +6 位作者 任铭琪 李金莲 郝玉兰 吴红军 赵晶莹 赵亮 贺永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23-1433,共11页
由于热裂解存在反应时间短、自由基数量多、浓度小,且不同原料产生的不同自由基之间、反应深度较大时管壁处于高温和停留时间所生成的不同自由基与主流体间的相互作用会随时改变反应路径,并影响到产物分布,因此造成了用实验方法研究单... 由于热裂解存在反应时间短、自由基数量多、浓度小,且不同原料产生的不同自由基之间、反应深度较大时管壁处于高温和停留时间所生成的不同自由基与主流体间的相互作用会随时改变反应路径,并影响到产物分布,因此造成了用实验方法研究单体烃热裂解反应机理的困难。将Materials Studio软件与Aspen Plus软件相结合来研究单体烃热裂解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并通过对乙烷热裂解一次反应机理、乙烷和丙烷混合热裂解相互作用机理、动力学数据准确性对比及正已烷空间位阻的影响,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理论方法与实验方法相比,可以深入了解实验研究不可能达到的一些机理细节问题,如果将实验研究和模拟研究相结合,可避免目前动力学模型研究中的各种假设,提高机理模型研究的准确性,为工业生产预测提供高精度的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热裂解 自由基 反应机理 模拟
下载PDF
三元驱油用磺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群哲 宋华 +1 位作者 李锋 丁伟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41-44,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和偶氮复合引发体系,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磺化聚丙烯酰胺(SPAM)即三元共聚物AM/AMPS/SSS。结果表明:SPAM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和偶氮复合引发体系,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磺化聚丙烯酰胺(SPAM)即三元共聚物AM/AMPS/SSS。结果表明:SPAM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10%,SSS质量分数0.5%,引发剂质量分数0.06%,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引发剂质量比为1∶4,pH值为9,聚合起始反应温度5℃,在该条件下制得的SPAM的相对分子质量7.36×106,其耐温抗盐性能明显优于工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耐温抗盐 磺化 三元共聚 磺化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酸中心结构及其在轻质烷烃异构化反应中的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孟瑶 李锋 宋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06-3914,共9页
烷烃异构化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重要方法。本文阐述了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的表面特征及其酸中心的形成机理与调控方法。综述了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轻质烷烃异构化碳正离子机理、单分子反应机理、双分子反应机理和金属/酸性... 烷烃异构化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重要方法。本文阐述了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的表面特征及其酸中心的形成机理与调控方法。综述了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轻质烷烃异构化碳正离子机理、单分子反应机理、双分子反应机理和金属/酸性双功能催化剂催化机理。介绍了在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异构化反应机理的不同观点。今后,需进一步深入开展轻质烷烃异构化反应机理、活性位形成及催化剂失活原因等方面的研究,探究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改性方法和制备方法,制备出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异构化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催化剂 SO42-/MxOy固体超强酸 活性 异构化 机理
下载PDF
CuUSY分子筛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华 孙兴龙 +1 位作者 常凯 王登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6,161,共6页
以USY分子筛为基体,通过离子负载改性制备负载有Cu2+的USY分子筛,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原子吸收光谱(AAS)和N2吸附比表面积(BET)等表征分析。以噻吩-石油醚体系为模型化合物,考察硝酸铜质量分数、离子交换时间以及焙烧温度等制备... 以USY分子筛为基体,通过离子负载改性制备负载有Cu2+的USY分子筛,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原子吸收光谱(AAS)和N2吸附比表面积(BET)等表征分析。以噻吩-石油醚体系为模型化合物,考察硝酸铜质量分数、离子交换时间以及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剂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时间为72 h、硝酸铜质量分数为16.5%、焙烧温度为500℃时吸附剂的脱硫效果最好;在原料10 mL、吸附剂用量0.4 g、吸附时间30 min、吸附温度40℃的条件下,吸附剂的脱硫率达到74.6%;CuUSY分子筛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平衡吸附容量q2=0.1116,初始吸附速率k2=0.013 g.(mg.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离子交换 噻吩 吸附脱硫
下载PDF
乙烷热裂解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综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红梅 姜维 +2 位作者 李金莲 郝玉兰 赵亮 《化工科技》 CAS 2014年第2期20-23,共4页
通过对目前烃类热裂解自由基机理研究方法所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将分子模拟和自建的一维工艺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相结合的速度快,结果详细的新的研究方法。并以乙烷热裂解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研究为例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乙烷的链引发反... 通过对目前烃类热裂解自由基机理研究方法所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将分子模拟和自建的一维工艺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相结合的速度快,结果详细的新的研究方法。并以乙烷热裂解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研究为例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乙烷的链引发反应主要以断C—C键为主,链传递反应主要以氢自由基与乙烷生成乙基自由基和氢气、乙基自由基分解生成乙烯和氢自由基为主反复循环进行;链终止反应主要以2个氢自由基生成氢气为主;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有较大的不同,为烃类热裂解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 热裂解 自由基 反应机理 一维 模拟
下载PDF
Pd含量对SO_4^(2-)/ZrO_2-W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其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华 宋华林 +1 位作者 崔雪涵 张旭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46-1352,共7页
制备了Pd-SO24-/ZrO2-WO3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采用XRD、FT-IR、TPR、XPS、BET和TG-DTA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正戊烷异构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Pd含量对催化剂异构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d可以明显地降低催化剂的还原温度,... 制备了Pd-SO24-/ZrO2-WO3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采用XRD、FT-IR、TPR、XPS、BET和TG-DTA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正戊烷异构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Pd含量对催化剂异构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d可以明显地降低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高催化剂中SO24-的分解温度,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热稳定性。当Pd质量分数为0.05%时,Pd-SO24-/ZrO2-W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好。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60℃、反应压力2.0 MPa、质量空速为1.0 h-1、氢油比为4.0时,异戊烷收率和液收率为40.1%和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催化剂 ZrO2-WO3 正戊烷 异构化
下载PDF
超支化分子桥联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对乙烯齐聚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俊 杨光 +1 位作者 李翠勤 施伟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36-1540,共5页
合成了一种具有超支化结构的新型水杨醛亚胺配体及其Ni(Ⅱ)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一可见光谱(UV—Vis)、氢核磁共振谱(1HNMR)和碳核磁共振谱(1CNMR)对其结构进行... 合成了一种具有超支化结构的新型水杨醛亚胺配体及其Ni(Ⅱ)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一可见光谱(UV—Vis)、氢核磁共振谱(1HNMR)和碳核磁共振谱(1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考察了超支化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对乙烯齐聚反应的催化活性及聚合条件(A1/Ni摩尔比、聚合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聚合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Al/Ni摩尔比为500时,该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达到5.59×10^5g/(molNi·h),得到的聚合产物为全馏分烯烃,其中高碳烯烃C10~C18的含量最高达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分子 水杨醛亚胺配体 镍配合物 乙烯齐聚 高碳烯烃
下载PDF
CaZr_(1-x)Fe_xO_3催化热解甘蔗渣木质素制备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彦广 王新惠 +5 位作者 韩洪晶 王海英 安宏宇 宋华 公旭中 张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2-260,共9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钙钛矿型混合离子电子导体CaZr_(1-x)Fe_xO_3(CZFO-x,x=0,0.2,0.4,0.6,0.8,1.0).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晶型、形貌和金属赋存价态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TG...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钙钛矿型混合离子电子导体CaZr_(1-x)Fe_xO_3(CZFO-x,x=0,0.2,0.4,0.6,0.8,1.0).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晶型、形貌和金属赋存价态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TG)测试了其催化苷蔗渣木质素(BL)热解性能,并采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对其催化热解BL制备酚类化合物性能进行了评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BL催化热解的气相和液相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ZFO-x呈粒状或层状致密结构,随着Fe掺杂量的增加,其特征衍射峰强度增大,且衍射峰位置向大角度偏移,晶胞体积及晶粒尺寸减小.固定床反应结果显示,在Ca Zr0.8Fe0.2O3(CZFO-0.2)催化下,BL热解液相产物收率可达23.71%,其中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苯酚类、愈创木基类、邻苯二酚类和紫丁香基类,其选择性分别为35.19%,6.18%,10.68%和14.21%,其余产物为苯类和甲氧基芳香化合物.反应后催化剂经氧化再生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结构稳定性.对BL催化热解气体产物进行分析发现,CZFO-0.2促进了芳香烃烷基侧链的断裂,致使气相产物组成中CmHn和CH4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Zr1-xFexO3 甘蔗渣木质素 催化热解 酚类化合物
下载PDF
Ni_2P催化剂的低温还原法合成及其HDS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华 王紫东 +3 位作者 代敏 宋华林 万霞 李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3-737,共5页
在低还原温度下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Ni2 P/MCM-41催化剂,并采用H2-TPR、TG-DTG、XRD、BET、XPS等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还原温度对活性相Ni2 P形成以及催化剂二苯并噻吩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10-390℃下还原得... 在低还原温度下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Ni2 P/MCM-41催化剂,并采用H2-TPR、TG-DTG、XRD、BET、XPS等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还原温度对活性相Ni2 P形成以及催化剂二苯并噻吩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10-390℃下还原得到的催化剂活性相为单一的Ni2 P相;在390℃下还原得到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二苯并噻吩HDS活性,在反应温度340℃、反应压力3.0 MPa、氢/油体积比500、质量空速(WHSV)2.0 h-1的条件下二苯并噻吩HDS转化率达到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还原温度 磷化镍 次磷酸铵 氯化镍 二苯并噻吩
下载PDF
新型树枝状桥联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烯烃齐聚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俊 霍宏亮 +3 位作者 李翠勤 马立莉 施伟光 陈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13-1818,共6页
合成了一种N,N-二齿配位的新型树枝状桥联吡啶亚胺配体及其镍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二氯乙基铝(Et Al Cl2)为助催化剂,考察了树枝状桥联镍配合物催化乙烯... 合成了一种N,N-二齿配位的新型树枝状桥联吡啶亚胺配体及其镍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二氯乙基铝(Et Al Cl2)为助催化剂,考察了树枝状桥联镍配合物催化乙烯齐聚和1-戊烯齐聚的聚合条件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时间为60 min,聚合压力为0.5 MPa,Al/Ni摩尔比为150时,乙烯齐聚产物中C10~C14的选择性最高,达到93%,催化活性为0.99×106g/(mol Ni·h);当聚合时间为60 min,Al/Ni摩尔比为300时,1-戊烯齐聚产物中C20的选择性最高为70.5%,催化活性为2.47×105g/(mol Ni·h).该树枝状桥联镍配合物对乙烯齐聚反应和1-戊烯齐聚反应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较高碳数的齐聚产物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桥联镍配合物 乙烯齐聚 1-戊烯齐聚
下载PDF
铜锌双金属催化剂在电化学还原CO_(2)领域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苑丹丹 尹国庆 +1 位作者 毛国梁 张云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0-1312,共13页
电化学还原CO_(2)(CO_(2)ER)不仅能够实现CO_(2)的资源化利用,生产出高附加值化学品,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CO_(2)ER领域,相较于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特别是Cu-Zn双金属催化剂,因其经济环保、活性位点... 电化学还原CO_(2)(CO_(2)ER)不仅能够实现CO_(2)的资源化利用,生产出高附加值化学品,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CO_(2)ER领域,相较于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特别是Cu-Zn双金属催化剂,因其经济环保、活性位点丰富及电子结构可调等特性备受关注,这些优点使其在C—C偶联形成多碳(C2+)产物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综述了Cu-Zn双金属催化剂在CO_(2)ER领域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界面协同效应、表面吸脱附和界面缺陷等因素影响CO_(2)ER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或电子-质子耦合机制,进而揭示其催化生成不同还原产物的反应机理。此外,针对Cu-Zn双金属催化剂在CO_(2)ER生成特定产物过程中的性能进行分类讨论,重点探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电解池的类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最后,就CO_(2)ER领域催化剂在活性、稳定性及产物选择性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铜-锌双金属 CO_(2) 电催化剂 电化学还原
下载PDF
C_4烷烃混合热裂解反应机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红梅 李春秀 +2 位作者 郝玉兰 李金莲 赵晶莹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8,共6页
通过对蒸汽热裂解反应机理实验研究困难的分析,提出了将Materials studio模拟和Aspen Plus模拟计算相结合的烃类热裂解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方法。并用该理论方法对正丁烷和异丁烷及其混合物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 通过对蒸汽热裂解反应机理实验研究困难的分析,提出了将Materials studio模拟和Aspen Plus模拟计算相结合的烃类热裂解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方法。并用该理论方法对正丁烷和异丁烷及其混合物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丁烷热裂解主要是1-C4H9·中β-C—C键发生的断裂生成乙烯,由2-C4H9·断β-C—C键生成丙烯;异丁烷热裂解主要是i-C4H9·中β-C—C键的断裂生成丙烯。采用与文献[1]同样的原料数据进行模拟,并与该文献中混合C4烷烃热裂解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说明该理论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烷 异丁烷 自由基 反应机理 相互作用 模拟 ASPEN PLU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