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精神的实践本性与文化传统 |
胡海波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2
|
基因编辑与人的尊严——关于基因技术革命的伦理学思考 |
刘静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3
|
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 |
张彦杰
胡海波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4
|
视觉与意识形态——基于视觉文化意识形态生成机制的批判分析 |
刘伟斌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5
|
民族复兴的文化自觉与哲学憧憬 |
庞立生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6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阐释 |
张雪敏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6 |
8
|
|
7
|
《管子》政治哲学中的公私观念 |
曾筱琪
田贺
|
《古代文明(中英文)》
|
2024 |
0 |
|
8
|
论敬重作为道德动机的可能性 |
何佳慕
|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中国特色残疾人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黄跃
胡海波
|
《残疾人研究》
|
2024 |
0 |
|
10
|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唯物辩证法 |
杨淑静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24 |
0 |
|
11
|
《大学》的伦理向度内涵探析 |
魏书胜
李曼源
|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唯物史观哲学叙事的三重逻辑及其中国式现代化意义 |
胡海波
王卓
|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类哲学”创想的三重主题 |
胡海波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明分”与“义法”:荀子政治秩序之教化精神 |
曾筱琪
|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自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追求 |
胡海波
|
《社会科学文摘》
|
2024 |
0 |
|
16
|
辩证法对象的嬗变: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 |
陈士聪
|
《哲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何谓唯物辩证法——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说起 |
杨淑静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8
|
追梦的中国人需要怎样的中国精神 |
杨可心
崔秋锁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9
|
规范性的来源和第一人称视角——对科尔斯戈德规范性理论的批判性考察 |
刘静
|
《世界哲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0
|
“人格化原则”取消的代价与责任者的观点——伍德对“人是目的”命题的价值论解读及其疑难 |
刘静
|
《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