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精神的实践本性与文化传统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海波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121,共8页
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精神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凝聚当代中华民族实践理念的精神整体。用实践观点的哲学视域研究中国精神,其学术旨趣在于以中国精神的实践本性与文化传统为主题,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整体和历史逻辑中理解中国精... 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精神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凝聚当代中华民族实践理念的精神整体。用实践观点的哲学视域研究中国精神,其学术旨趣在于以中国精神的实践本性与文化传统为主题,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整体和历史逻辑中理解中国精神所具有的实践意蕴与文化传统;在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文化基因"与"活的传统"中揭示中国精神的德性特质、心智结构,发现其民族性、世界性的意义;在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语境中探索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社会基础与实践逻辑,阐释中国精神的现代性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中国精神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基因编辑与人的尊严——关于基因技术革命的伦理学思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静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37,共10页
生物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基因编辑技术,使人类充当"上帝"的角色,成为自身的造物主,具有"设计生命"和"人的再造"的能力,但这一技术革命却带来了对人类尊严的存在论根基的严重挑战,引发了最深刻的伦理学新问... 生物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基因编辑技术,使人类充当"上帝"的角色,成为自身的造物主,具有"设计生命"和"人的再造"的能力,但这一技术革命却带来了对人类尊严的存在论根基的严重挑战,引发了最深刻的伦理学新问题。当代自由主义优生学者提出,人类能够以"玩弄上帝"的方式去改变和重新创造人类自身,而这一再创造的存在论后果却是一个悖谬:人类在获得极度自由的同时,却摧毁了人之为人的尊严的根基,从而彻底失去生命存在的自由本性。按照康德的教诲,尊严是人之为人的最高伦理价值,尊严并不仅仅是出于个体自主性的"权利"和"自尊",而是出于普遍道德自主性之上的"责任"和"敬重",人的自由本性的道德自律才是人的尊严和崇高所在。后形而上学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康德的尊严观点,在他者和公共性维度上提出一种建立在承认、交互性和交往共同体基础之上的新尊严理论。面对生物技术的滥用和人类尊严受到的挑战,伦理学需要保卫和重建尊严概念,在"自由者的共在关系"中寻求尊严的基础和规范性的力量,从开放的"我们"推演出对"未来人"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严 基因编辑 道德自主性 权利 责任
原文传递
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彦杰 胡海波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3-179,238,共8页
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不能陷入寻章摘句、史料拼接以及简单的历史叙述,而要在文化基因的意义上挖掘中华文明活着的传统。文明中的成素能否凝结为文化基因,取决于文化成素的人性根据及其生命属性,以及文化成素的精神追求及其教化功能。阐... 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不能陷入寻章摘句、史料拼接以及简单的历史叙述,而要在文化基因的意义上挖掘中华文明活着的传统。文明中的成素能否凝结为文化基因,取决于文化成素的人性根据及其生命属性,以及文化成素的精神追求及其教化功能。阐释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必须紧扣中国人的人性观念、生命态度及其历史性的实践活动。具体来说,就是从中华民族的德性伦理、悟道思维以及修己成人的价值追求三个维度,凝练和揭示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这一文化基因,直至今天仍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与追求,体现在中国人面对生活和理解人生的实践智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文化基因 德性伦理 悟道思维
原文传递
视觉与意识形态——基于视觉文化意识形态生成机制的批判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伟斌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88,共6页
视觉文化意识形态的生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视觉行为和视觉技术的意识形态意蕴、意识形态的日常化生活转型、意识形态幻象的生产、视觉消费下的身份认同等因素是其得以生成的关键。视觉行为和视觉技术涉及到权力关系、文化传统,而这... 视觉文化意识形态的生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视觉行为和视觉技术的意识形态意蕴、意识形态的日常化生活转型、意识形态幻象的生产、视觉消费下的身份认同等因素是其得以生成的关键。视觉行为和视觉技术涉及到权力关系、文化传统,而这些因素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蕴。视觉文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与日常生活的高度融合,日常生活为视觉文化意识形态发挥作用提供了基本的空间。视觉文化意识形态通过符号幻象的生产,质询个体成为主体达到了隐性的政治控制。视觉消费是视觉文化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主要中介,视觉文化通过广告等视觉技术的编码/解码过程,把虚假的消费需要植入到图像符号中,使人们在视觉消费中实现了主体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视觉技术 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 图像
原文传递
民族复兴的文化自觉与哲学憧憬 被引量:10
5
作者 庞立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0-178,254,共9页
民族复兴在本质上乃是文化和文明的复兴,它需要深刻的精神基础和清醒的文化自觉,需要在自己时代的理解方式中重新表达和复活民族的传统,从中开掘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衔接的时代性内容。面对时代的巨大嬗变,哲学应当充分地去体会和领悟这... 民族复兴在本质上乃是文化和文明的复兴,它需要深刻的精神基础和清醒的文化自觉,需要在自己时代的理解方式中重新表达和复活民族的传统,从中开掘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衔接的时代性内容。面对时代的巨大嬗变,哲学应当充分地去体会和领悟这一时代的"言外之意",从而为民族复兴进行本体论的奠基,这是时代赋予哲学的思想使命,也是民族复兴的哲学憧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复兴 文化自觉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阐释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雪敏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17-20,共4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从而引发了生态危机,进而将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试图为人类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创造性地提出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从而引发了生态危机,进而将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试图为人类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创造性地提出建立一种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新型社会主义模式——生态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 当代价值
下载PDF
《管子》政治哲学中的公私观念
7
作者 曾筱琪 田贺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4年第3期72-79,158,共9页
公私之辨是战国时期的焦点议题,《管子》作为战国中后期的重要文献,反映了诸子思想激烈争鸣与积极融合的特质,其公私观念一方面秉持法家立场,将公私对立的理论推向极致,以此诠释法的权威性、客观性;另一方面则吸收黄老道家思想,将天地... 公私之辨是战国时期的焦点议题,《管子》作为战国中后期的重要文献,反映了诸子思想激烈争鸣与积极融合的特质,其公私观念一方面秉持法家立场,将公私对立的理论推向极致,以此诠释法的权威性、客观性;另一方面则吸收黄老道家思想,将天地之“无私”解释为人类社会应当遵循的法则,由此弥合了“道—法”之间的鸿沟。《管子》将“法”的精神特质定义为“公而无私”,推导出“去私立公”作为政治治理原则,并确立君主为此原则能否有效贯彻的首要责任人,进而从人性的视角以及天地无私的形上层面,诠释政治哲学“公而无私”的必然性、合理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公私 政治哲学
下载PDF
论敬重作为道德动机的可能性
8
作者 何佳慕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3,共8页
“敬重”作为道德法则对意志产生的情感,被康德确立为动机的主观规定根据,然而介于感性与知性之间的“敬重”概念具有模糊性,这在康德理性主义框架中引起了关于“敬重能否作为道德动机”的当代争议。动机理智主义认为对道德法则的认知... “敬重”作为道德法则对意志产生的情感,被康德确立为动机的主观规定根据,然而介于感性与知性之间的“敬重”概念具有模糊性,这在康德理性主义框架中引起了关于“敬重能否作为道德动机”的当代争议。动机理智主义认为对道德法则的认知足以驱动道德行动,动机情感主义则认为道德行动的产生不仅需要对道德法则的认知,同时也需要敬重情感。事实上,敬重情感不仅能够作为道德动机,而且是道德行动实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主观意志层面,有限理性存在者具有自由抉择的能力,使我们能够朝向道德法则所指引的方向作出选择;在行动发生领域,敬重情感对心灵产生肯定性和否定性双重影响,推动有限理性存在者按照具有普遍法则形式的准则行动。由此,敬重情感与对道德法则的认知统一于有限理性存在者的意志当中,共同促进道德行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重 道德动机 意志 道德法则 道德情感
下载PDF
中国特色残疾人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9
作者 黄跃 胡海波 《残疾人研究》 2024年第4期20-27,共8页
残疾人观问题,既属于理论认识的课题,也是一个现实的实践课题。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而且只能是通过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会实现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倡导的新残疾人观,从根本上超越了视残疾人为“... 残疾人观问题,既属于理论认识的课题,也是一个现实的实践课题。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而且只能是通过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会实现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倡导的新残疾人观,从根本上超越了视残疾人为“另类人群”“社会旁观者”的旧观念,强调残疾人本身就是社会多样性的一部分,在残疾人与社会的融合实践中不断生成自身的丰富性、全面性与创造力,以新发展满足生活的新期待,充分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中国特色残疾人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样具有“双重生命”本性。残疾并不是某一群体所特有的,而是人的潜在可能性。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规定、丰富着残疾人与社会及其关系的本质内涵。社会融合是残疾人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实践路径上,要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实质平等,以劳动就业、融合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建立财富生产与财富分配相互促进的制度体系,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坚持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导向,通过内蕴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文明实践,汇聚向心向上向善的积极力量,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观 残疾人事业 历史唯物主义 双重生命 融合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唯物辩证法
10
作者 杨淑静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3期29-30,共2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6期,15000字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底,马克思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开启了他关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鲁自然哲学的研究。纵览国内外学术界...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6期,15000字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底,马克思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开启了他关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鲁自然哲学的研究。纵览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视角大多集中于自由问题、自我意识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谟克利特 唯物辩证法 自然哲学 博士论文 伊壁鸠鲁 自我意识 吉林大学
原文传递
《大学》的伦理向度内涵探析
11
作者 魏书胜 李曼源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7,共8页
朱熹对《大学》的“大人之学”理解,开启了《大学》的道德化阐释方向,但这一方向的“大人之学”起点偏离了原始儒家思想所针对的特殊群体,进而遮蔽了《大学》的伦理向度内涵。依据原始儒家思想中的“大人”内涵能够发现,《大学》作为“... 朱熹对《大学》的“大人之学”理解,开启了《大学》的道德化阐释方向,但这一方向的“大人之学”起点偏离了原始儒家思想所针对的特殊群体,进而遮蔽了《大学》的伦理向度内涵。依据原始儒家思想中的“大人”内涵能够发现,《大学》作为“大人之学”在学习主体上是“有位”的特殊群体,进而能够呈现《大学》文本蕴含的以“知止”为核心的,各层“大人”按其职位之德性的要求“修身”的伦理向度内涵,以及各层“大人”各安其位、各成其事的政治哲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朱熹 “大人” 学习主体 伦理
原文传递
唯物史观哲学叙事的三重逻辑及其中国式现代化意义
12
作者 胡海波 王卓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8,共10页
“生产-需要”“生产-财富”“生产-自由”是唯物史观哲学叙事的三重逻辑。“生产-需要”不仅构成对近代以来的“需要-满足”单向度模型的批判,而且以“类生活”需要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遵循。“生产-财富”不... “生产-需要”“生产-财富”“生产-自由”是唯物史观哲学叙事的三重逻辑。“生产-需要”不仅构成对近代以来的“需要-满足”单向度模型的批判,而且以“类生活”需要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遵循。“生产-财富”不仅将人的全面富裕从经济生活的物欲层面擢升出来,而且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原则提供了重要启示。“生产-自由”不仅彻底颠覆了“西方哲学-经济学传统”与“内在分裂说”,而且为现代化的本质提供了形上指向。重新理解三重哲学叙事逻辑建构唯物史观的不同侧重及其“三位一体”的本质内涵,既有助于从多维视角把握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也有助于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认同和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哲学叙事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类哲学”创想的三重主题
13
作者 胡海波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5,235,236,共13页
高清海先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的“类哲学”创想。“类哲学”可以视为当代中华民族创造“哲学自我”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理解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必须把握住“类哲学”的三重主题——人性主题、现实主题与生命主题。高清... 高清海先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的“类哲学”创想。“类哲学”可以视为当代中华民族创造“哲学自我”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理解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必须把握住“类哲学”的三重主题——人性主题、现实主题与生命主题。高清海先生自1990年开始重点关注与研究“人”的问题,把“人”作为哲学的主题,实现了哲学观念的变革,也开启了“类哲学”创想的思想历程,人性主题也就构成了高清海先生创想“类哲学”的哲学主题。市场经济研究把“人”的哲学主题创造性地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为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提供了一个时代性的现实主题。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与思想建构是围绕着人的“类生命”这一主题具体展开的,是在人类走向“类时代”的语境中思考与表达人的“类生命”和“类本性”的未来哲学问题。类哲学的三重主题也应当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哲学研究与思想创造的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哲学 类生命 哲学自我
原文传递
“明分”与“义法”:荀子政治秩序之教化精神
14
作者 曾筱琪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荀子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为志,欲借由礼法完成统治和教化的双重目标。在秉持儒家精神的同时,荀子对早期法家思想有所损益。其“明分”思想是对早期法家“定分”思想的吸收与转化,“明分”所建构的有序的政治社会,是个体得以受教化的前提... 荀子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为志,欲借由礼法完成统治和教化的双重目标。在秉持儒家精神的同时,荀子对早期法家思想有所损益。其“明分”思想是对早期法家“定分”思想的吸收与转化,“明分”所建构的有序的政治社会,是个体得以受教化的前提;其“义法”观念既表明了对“法”的重视,亦凸显了礼义的精神内核,成为“礼”的教化方式之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明分 义法 教化 政治秩序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自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追求
15
作者 胡海波 《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8期11-13,共3页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建设属于自己的现代文明新形态。觉解与确立民族性、未来性的当代文明理念,是文明新形态建设中的重要主题。当代中华民族创造性地理解、运用与实现自己的文明理念,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需要生成“哲...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建设属于自己的现代文明新形态。觉解与确立民族性、未来性的当代文明理念,是文明新形态建设中的重要主题。当代中华民族创造性地理解、运用与实现自己的文明理念,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需要生成“哲学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追求 中国哲学会 理论与实践 文明理念 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进程 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辩证法对象的嬗变: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
16
作者 陈士聪 《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
康德把辩证法的对象定义为超验领域中的理念,认为人类理性通过辩证法的演绎所获得的理念不是真理而是幻相。康德通过幻相的辩证法证明,理性运用知性范畴不能把握理念,从而导致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黑格尔认为作为辩证法对象的理念是... 康德把辩证法的对象定义为超验领域中的理念,认为人类理性通过辩证法的演绎所获得的理念不是真理而是幻相。康德通过幻相的辩证法证明,理性运用知性范畴不能把握理念,从而导致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黑格尔认为作为辩证法对象的理念是一切领域中的最高真理,但理念并不是理性进行推理的结果,而是自在自为的存在。黑格尔通过理念的辩证法演绎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种统一“和解”了社会内部矛盾。马克思否定了神秘的理念,认为辩证法的对象是人类通过实践实现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使得马克思辩证法超越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和解”特质,彻底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辨析辩证法的对象,有助于我们把握从康德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到马克思辩证法的逻辑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康德 黑格尔 马克思
原文传递
何谓唯物辩证法——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淑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176,234,共10页
在阐释和理解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时总是陷入这样的理论矛盾,一方面将唯物辩证法作为脱离理论内容的单纯抽象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将辩证法作为一种理论独白从而否定辩证法自身。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厘清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前提和理论本质... 在阐释和理解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时总是陷入这样的理论矛盾,一方面将唯物辩证法作为脱离理论内容的单纯抽象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将辩证法作为一种理论独白从而否定辩证法自身。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厘清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前提和理论本质。唯物辩证法是以“感性确定性”为前提的关于一个事物内在性的认识,而非外在性的认识,从而使诸世界以其本然的样子展现出来。不仅如此,马克思通过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论的研究,有原则高度地确定了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即感性确定性对客观优先性的承诺、对内在性原则的坚守。如此一来,当将存在的必然性转化为思维的偶然性时,唯物主义便开显为作为可能性的现实并创造世界的辩证法。重新理解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辩证法思想,有助于推动辩证法摆脱自身的理论困境,寻求合理形态的唯物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辩证法 《博士论文》 伊壁鸠鲁 感性确定性 内在性
原文传递
追梦的中国人需要怎样的中国精神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可心 崔秋锁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0,92,共5页
支撑中国梦实现的内在动力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本质上是指中国人所具有的某种积极而有意义的心理取向、意识活力、意志品格和情感能量。它非与生俱来但却有其人性根源和现实基础。其产生源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矛盾和生存困境,生成于中国... 支撑中国梦实现的内在动力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本质上是指中国人所具有的某种积极而有意义的心理取向、意识活力、意志品格和情感能量。它非与生俱来但却有其人性根源和现实基础。其产生源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矛盾和生存困境,生成于中国人解决其矛盾和困境的文化价值追求和生命实践活动之中。中国精神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能量巨大,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领悟和解读。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中国精神至少应包括如下一些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质,即不断超越的价值追求精神,自主自为的自律规范精神,愤发图强的自强不息精神,崇尚美德的厚德载物精神,众心成城的团结战斗精神,为国为民的社会公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中国梦 中国精神 中华民族 民族复兴
原文传递
规范性的来源和第一人称视角——对科尔斯戈德规范性理论的批判性考察
19
作者 刘静 《世界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科尔斯戈德以规范性问题的方式重提了伦理学的道德基础问题,引发我们对伦理学“阿基米德支点”的反思和追问。她从第一人称反思的心灵出发,通过建构主义和价值论的论证重构了实践同一性观念,在人性基础上重建了第一人称视角的规范性理... 科尔斯戈德以规范性问题的方式重提了伦理学的道德基础问题,引发我们对伦理学“阿基米德支点”的反思和追问。她从第一人称反思的心灵出发,通过建构主义和价值论的论证重构了实践同一性观念,在人性基础上重建了第一人称视角的规范性理论。科尔斯戈德回应了反对者“空洞形式主义”的批评,为绝对命令补充了第一人称,但她的第一人称规范性证明却存在困难,是一种放大的“自由选择模式”,她所重构的实践同一性观念无法真正摆脱人性的经验事实。她试图通过价值论的方式将人性抬高到价值赋予者的地位,但最终无法为规范性寻找到普遍、坚实、客观的道德基础。尽管科尔斯戈德第一人称的规范性理论存在问题和困难,但却触及了“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伦理学阿基米德支点,关乎“人类何以存在”的深层哲学和存在论问题,无论是对康德伦理学还是当代规范伦理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性 第一人称 反思性 实践同一性 价值论
原文传递
“人格化原则”取消的代价与责任者的观点——伍德对“人是目的”命题的价值论解读及其疑难
20
作者 刘静 《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4,139,共11页
生物技术的革命重新定义了“人的生命”,挑战了传统哲学关于人是什么的思考,康德“人是目的”命题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尊严理论如何容纳新的伦理身份,证成非理性存在者的道德地位成为伦理学面临的新问题。伍德在... 生物技术的革命重新定义了“人的生命”,挑战了传统哲学关于人是什么的思考,康德“人是目的”命题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尊严理论如何容纳新的伦理身份,证成非理性存在者的道德地位成为伦理学面临的新问题。伍德在康德义务论伦理学框架内,通过对人性公式的价值论重构,打破了“人格”和“物”的二元对立,在理性中心主义观念下完成“人是目的”到“物是目的”的拓展论证,最后推出“非理性存在者的道德地位”和“动物直接义务论”。但伍德的价值论重构和拓展论证,却以取消“人格化原则”为代价,造成了人性和人格性的分离,弱化了责任者的道德主体地位。其实,在康德那里,“人是目的”是一个“道德命令式”,并不依赖于价值论的基础,自由和尊严首先是一种“义务”,而不是“价值”和“权利”。我们要坚守人之为人的尊严根基和人的自由本性,坚持一种“责任者”的观点,基于义务的建构论去构建和扩大伦理关切的视界,捍卫“非理性人的尊严”和证成一种“强”的动物间接义务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严 人性 人格性 动物性 责任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