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压电裂解辅助水代法提取油牡丹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昌友权 昌妍希 +2 位作者 郑鸿雁 徐明 孙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74,共5页
研究油牡丹油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油牡丹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在单因素电场强度、电场频率、作用时间、液料比对提取率影响分析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高压超高频电裂解辅助水代法提取油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场强度4... 研究油牡丹油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油牡丹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在单因素电场强度、电场频率、作用时间、液料比对提取率影响分析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高压超高频电裂解辅助水代法提取油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场强度400 V/cm,处理频27.12 MHz,处理时间5 min,液料比1.0 m L/g。在此条件下,油牡丹籽油提取率为96.4%.本研究所得的油牡丹籽油理化指标符合国际标准,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是很好的食用性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高频电裂解 提取 牡丹籽油
下载PDF
《逍遥游》的“逍遥”境界解读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德鸿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90,62,共5页
《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确切含义,在学术界一直处于分歧和争议状态,探讨"逍遥"的本意,也就成了研究《庄子》哲学思想必须逾越的一道门槛。而要理解"逍遥"的本意,我们必须要在《庄子·逍遥游... 《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确切含义,在学术界一直处于分歧和争议状态,探讨"逍遥"的本意,也就成了研究《庄子》哲学思想必须逾越的一道门槛。而要理解"逍遥"的本意,我们必须要在《庄子·逍遥游》的"小语境"下去考察,同时也要把"逍遥"放在《庄子》三十三篇的"大语境"下去考证,在具体和全面的语境下进一步了解庄子哲学的价值取向,方可知晓庄子使用"逍遥"的真实意图,明确"逍遥"的境界。笔者认为,庄子的《逍遥游》主旨意在阐释:安于"此在"是"自由",超越"此在"是"逍遥"。"逍遥"是"自由"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自由"在于任其自然。真正的"逍遥"是超越"此在"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逍遥 境界
原文传递
毛泽东“以斗争求团结”策略思想论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瑛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0-47,107,共9页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针对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提出了"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这一思想阐明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揭示了中国革...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针对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提出了"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这一思想阐明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规律,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与资产阶级关系问题上的独立原则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对于推动当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以斗争求团结” 策略思想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农民信仰整合作用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凤荣 王晶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4期59-62,81,共5页
从信仰的社会文化视角出发,中国农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在转型时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并在社会控制、人格塑造、道德约束和精神关怀等方面发挥着社会整合作用功能。信仰方式与社会整合作用的典型相关分析模型表明,通过舆论宣传加强政... 从信仰的社会文化视角出发,中国农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在转型时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并在社会控制、人格塑造、道德约束和精神关怀等方面发挥着社会整合作用功能。信仰方式与社会整合作用的典型相关分析模型表明,通过舆论宣传加强政治信仰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宗教信仰则可以起到精神关怀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应加强宗教管理,避免陷入宗教信仰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农民 信仰 整合作用
下载PDF
姜宸英题跋文创作述论
5
作者 杜广学 鲁慧 《明清文学与文献》 2021年第1期120-133,共14页
题跋文是姜宸英古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题跋文,往往起于一时兴会,或考证精湛,或多发感慨,灵动自然,清新隽永,体现出与其论体文、传记文等高文典册迥然不同的思想情趣与艺术魅力,彰显出姜宸英古文风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姜宸英的... 题跋文是姜宸英古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题跋文,往往起于一时兴会,或考证精湛,或多发感慨,灵动自然,清新隽永,体现出与其论体文、传记文等高文典册迥然不同的思想情趣与艺术魅力,彰显出姜宸英古文风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姜宸英的题跋文创作与其修养、学识、能力、个性等主体要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宸英 题跋文 古文风貌
下载PDF
重构劳动教育的价值空间 被引量:101
6
作者 徐海娇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6,共6页
重构劳动教育价值可从期望空间,可能空间与现实空间三个维度入手。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彰显劳动教育价值的期望空间:作为自然存在指向学会生存,作为社会存在指向学会交往,作为未完成存在指向学会超越。作为教化方式的劳动的教育意蕴规约... 重构劳动教育价值可从期望空间,可能空间与现实空间三个维度入手。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彰显劳动教育价值的期望空间:作为自然存在指向学会生存,作为社会存在指向学会交往,作为未完成存在指向学会超越。作为教化方式的劳动的教育意蕴规约了劳动教育价值的可能空间,劳动教育能成为个体积累经验、陶铸公共理性、完成自我确证的方式和媒介。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客观条件与劳动教育的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劳动教育价值的现实空间。可从这一认知图式出发,省思劳动教育价值空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合理性并进行未来展望:走向主体的内在需求,建立整全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真、善、美的统一中,寻求劳动与教育的结合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中,寻求劳动教育的价值传承与形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价值空间 价值张力
下载PDF
国外核心素养框架下体育教育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33
7
作者 岑艺璇 张守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针对核心素养框架下教育范式变革的问题,选取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一些国家体育教育改革的相关研究,基于体育教育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以教师发展为主线,从课程的潜在贡献方式、变革潜力及模式选择3个方面探讨核心素养... 针对核心素养框架下教育范式变革的问题,选取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一些国家体育教育改革的相关研究,基于体育教育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以教师发展为主线,从课程的潜在贡献方式、变革潜力及模式选择3个方面探讨核心素养框架下体育课程的重构与发展,揭示体育课程的宽基础、人文化和跨学科整合等趋势和特征。研究认为,核心素养在体育教育中的落实须给予整体性的宏观关照,并与微观的具体课程实践策略相结合。体育教师应强化课程发展意识,主要从提升教育范式变革的主动适应能力、学科知识转化与赋予能力、教学模式潜角色发掘与运用能力以及学生学习期望的拓展能力4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核心素养 体育课程 体育教师 国外
下载PDF
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研究范式 被引量:28
8
作者 周骁男 陈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80,共5页
笔者从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研究规律出发,在借鉴其他学科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研究范式及其异同,将国家利益、地理环境、区域、控制、合作、国内利益关系等作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基本研究范式。... 笔者从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研究规律出发,在借鉴其他学科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研究范式及其异同,将国家利益、地理环境、区域、控制、合作、国内利益关系等作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基本研究范式。笔者认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理论研究都是以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国家在实现地缘战略的过程中适应和改变着地理环境;在地缘政治的研究领域内,国家实现了对于区域的控制即实现了国家利益,在地缘经济的研究领域内,国家是通过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来实现对于资源的控制,进而达到控制区域、实现国家利益的目标,因此地缘经济的研究范式要比地缘政治的研究范式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地理环境 控制 合作 区域
下载PDF
小学阅读教学情况的实证研究:基于阅读能力培养的视角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晓平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6,共3页
文章通过课堂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从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方法、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类型、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类型以及教师对教材篇章的理解和使用等方面考察了目前小学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结果表明... 文章通过课堂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从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方法、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类型、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类型以及教师对教材篇章的理解和使用等方面考察了目前小学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结果表明,小学阅读教学存在三种取向上的偏向,教学内容重技能倾策略,教学方法重传授轻对话,教学范式重分析轻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实施现状——基于31省的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燕芬 柏维春 《兰州学刊》 CSSCI 2019年第1期164-182,共19页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实践发展脉络、阶段特征、当前状态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纵向来看,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实践经历了四个阶段:地方自主出台政策阶段、地方政策扩散阶段、中央推动、地方响应阶段和...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的实践发展脉络、阶段特征、当前状态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纵向来看,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实践经历了四个阶段:地方自主出台政策阶段、地方政策扩散阶段、中央推动、地方响应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横向来看,省份之间存在较大的政策数量差异。文章重点通过政策文本内容分析呈现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价值取向、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运用的当前实施状态,尽管与最初阶段相比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效能评价 实施现状 政策文本
下载PDF
著作权制度基础的重塑:以正当性理论与法实践的互动为视角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九业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96,共13页
我国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使著作权权利体系更趋立法上的科学性和司法适用上的合理性。但遗憾的是,本次修订对著作权制度设计的基础缺少正当性的必要反思和审视,而未能解决著作权法之基础性... 我国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使著作权权利体系更趋立法上的科学性和司法适用上的合理性。但遗憾的是,本次修订对著作权制度设计的基础缺少正当性的必要反思和审视,而未能解决著作权法之基础性问题的修法目标。从著作权制度运行层面来看,著作权正当性理论与著作权法实践存在互动异化,呈现出"二律背反"的现实效应,即著作权之自然法基础与著作权保护的单一化,以及著作权之功利主义理论基础与著作权保护的片面化之间的逻辑悖理。鉴于此,应以著作权正当性理论与著作权法实践的互动为视角对著作权制度设计基础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反思和审视,从公众使用权的构造、公有领域立法条款的增设以及权利保护与作品传播之平衡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提升著作权的制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正当性理论 公众使用权 公有领域
原文传递
王莽营建东都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刚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5-100,共6页
王莽在即位后,着手营建东都洛阳,并有迁都的动机。其原因在于从军事地理角度,长安已经没有了汉初的重要作用;而移民导致人口压力过大,人地矛盾突出,及由此衍生出的侈糜的俗尚;王莽对古文经的笃信;洛阳在秦汉时期一直占据很重要的战略地... 王莽在即位后,着手营建东都洛阳,并有迁都的动机。其原因在于从军事地理角度,长安已经没有了汉初的重要作用;而移民导致人口压力过大,人地矛盾突出,及由此衍生出的侈糜的俗尚;王莽对古文经的笃信;洛阳在秦汉时期一直占据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最终光武帝刘秀完成了迁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莽 东都 长安 洛阳
原文传递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明代宗藩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曼容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19年第4期30-40,共11页
明代宗室,是基于与太祖朱元璋的血缘关系纽带,在政治层面受到诸多限制,却在法律和经济层面享受特权的贵族群体。在明代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这一群体虽在政治场域中一直沉默寡闻,但对明代财政与地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明代宗室,是基于与太祖朱元璋的血缘关系纽带,在政治层面受到诸多限制,却在法律和经济层面享受特权的贵族群体。在明代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这一群体虽在政治场域中一直沉默寡闻,但对明代财政与地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其产生的问题成为明中期朝廷五大要政之首。关于明代宗室及分封,自明建国伊始,就倍受士大夫、史家和学者瞩目;明清易代、清亡民兴、新中国成立,直到改革开放40余年的今天,一直是学界长盛不衰的话题。本文即以20世纪以来中国学界的明代宗藩研究为核心,对不同时期相关研究的一般状况、内容和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关明代宗藩的研究成果,史学类学术论文(含硕博学位论文)有200余篇,因篇幅所限,每部分仅就代表性成果进行介绍,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 20世纪 明代 宗藩 政治层面 血缘关系 经济层面 地方社会
原文传递
吕天成戏曲境界说略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坤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0-63,共4页
境界是中国古典戏曲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吕天成在《曲品》中运用“境界”这一术语评判戏曲作品的成败得失。本文重在阐述吕天成‘境界说”的理论内涵和美学追求,探讨境界与意境的内在关联,从而揭示境界说的本质意义。
关键词 吕天成 戏曲境界 意境 《曲品》 戏曲创作
下载PDF
劳动教育的价值守望——传统家风家训中的劳动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海娇 《新教师》 2020年第7期11-13,共3页
传统家风家训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动精神,如业无贵贱、侍亲尽道、崇俭习劳、幼仪立身等,将劳动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孝、礼、勤、俭等紧密结合,以劳养德,以劳立身,以劳育人。优秀的传统家风家训既是培育和传承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传... 传统家风家训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动精神,如业无贵贱、侍亲尽道、崇俭习劳、幼仪立身等,将劳动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孝、礼、勤、俭等紧密结合,以劳养德,以劳立身,以劳育人。优秀的传统家风家训既是培育和传承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传统美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载体之一,也是培育和引导儿童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重要阵地和有效抓手。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深入挖掘根植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中的劳动精神,有助于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更好地同新时代劳动精神相融通,从而展现中国优秀传统劳动精神的当代价值,汇聚“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家风家训 劳动精神
下载PDF
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网络化趋势及其对无序街头政治防治的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哲 高苑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49,63,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青年政治参与在历经了20世纪80、90年代的初涌和低谷阶段后,于新世纪伊始迎来了复兴。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在青年政治参与进程中的信度和效度不断增加,复兴中的青年政治参与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网络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青年政治参与在历经了20世纪80、90年代的初涌和低谷阶段后,于新世纪伊始迎来了复兴。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在青年政治参与进程中的信度和效度不断增加,复兴中的青年政治参与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网络化趋势。从内在属性看,以青年为主体的无序街头政治属于青年政治参与的异化表现形式,作用于当前青年政治参与浪潮中的网络化趋势在无序街头政治防治过程中同样意义重大。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顺应当前青年政治参与的网络化趋势,秉承"疏堵"结合的辩证理念,以综合性网络疏导和针对性网络规制为行动方略,探寻无序街头政治的防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政治参与 网络化 无序街头政治防治
下载PDF
伦理、契约与身份:西方责任政治分析的三重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5,共8页
对西方责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进行分析,有助于推进责任政治理论的深入阐释,为推进中国责任政治制度的构建提供经验教训。伦理、契约与身份从道德主张维度、政治规范维度与社会关系维度塑造了责任政治,三者呈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 对西方责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进行分析,有助于推进责任政治理论的深入阐释,为推进中国责任政治制度的构建提供经验教训。伦理、契约与身份从道德主张维度、政治规范维度与社会关系维度塑造了责任政治,三者呈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伦理关系和伦理规范反映了责任政治在伦理视角下的运行逻辑。契约成立条件、契约原则和契约内容影响了以契约为前提的责任政治秩序和责任内容的确定。从身份角度来看,责任政治的运行逻辑主要体现在身份制度与身份规范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 责任政治 伦理 契约 身份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与相对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实践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业霞 侯敬雯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4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认为两国的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内在价值,汇率的价值基础是国际价值,国际价值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贸易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由利益博弈决定的汇率水平常常会与劳动生产率决定的汇率相偏离。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汇率理...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认为两国的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内在价值,汇率的价值基础是国际价值,国际价值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贸易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由利益博弈决定的汇率水平常常会与劳动生产率决定的汇率相偏离。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梳理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特点,对中美两国汇率和贸易部门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与劳动生产率决定的汇率确实存在偏离,人民币币值存在低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 贸易商品 劳动生产率
原文传递
缅甸改革及其前景刍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克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30,共9页
当前缅甸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许。缅甸改革的原因有:军政府陷入政治统治的巨大合法性危机,统治基础日益薄弱;西方的制裁对缅甸拓展国际空间、融入国际体系的阻碍;来自东盟的促... 当前缅甸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许。缅甸改革的原因有:军政府陷入政治统治的巨大合法性危机,统治基础日益薄弱;西方的制裁对缅甸拓展国际空间、融入国际体系的阻碍;来自东盟的促其改革的区域一体化压力。缅甸改革的实质是以军人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防御式改革",顺序是先整体后局部,先政治后经济再社会文化;改革难点在于国家认同和宗教和解。在改革前景上,巩固发展党与全国民主联盟对议会控制权的争夺将成为缅甸政治焦点,而且很可能遭受由军队地位引起的宪法危机,并受到中美等大国力量博弈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民主转型 政治改革
原文传递
道教传播与少数民族盘古神话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文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123,共6页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盘古神话不是当地原始社会神话的遗存,而是汉籍中的盘古神话随北方汉族道教在南方的广泛传播而流传开来的。神话传播研究是研究少数民族神话的基础和前提。用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方法...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盘古神话不是当地原始社会神话的遗存,而是汉籍中的盘古神话随北方汉族道教在南方的广泛传播而流传开来的。神话传播研究是研究少数民族神话的基础和前提。用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方法值得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盘古神话 道教 进化论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