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梁茂信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35,共7页
本文以移民的流向为线索,较细致地考查了美国外来移民高潮期间移民对区域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文化构成等方面的影响。作者认为,移民的流向不仅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也是人口、文化、民族乃至时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本文以移民的流向为线索,较细致地考查了美国外来移民高潮期间移民对区域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文化构成等方面的影响。作者认为,移民的流向不仅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也是人口、文化、民族乃至时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美国当时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移民与城市产业结构、多样化社区的形成、城市社会问题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移民 民族 社区 多样化
下载PDF
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部边防建设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毅 胡凡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54,共7页
朱元璋为了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便按照其早已确定的“固守封疆”的方针,在北边沿线部署重兵以阻止蒙古族的重新南下,就此而在北部边防展开了一系列的建设:1迁徙山后之民进入内地以造成与蒙古交界的无人地带;2沿边都司卫... 朱元璋为了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便按照其早已确定的“固守封疆”的方针,在北边沿线部署重兵以阻止蒙古族的重新南下,就此而在北部边防展开了一系列的建设:1迁徙山后之民进入内地以造成与蒙古交界的无人地带;2沿边都司卫所的设立;3为解决边防驻军的供饷而形成边防屯田与开中法;4巡边与防秋制度的形成;5边墙堡塞的修筑与诸王防边。明代洪武时期北部边防的建设对北边的安宁和中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洪武时期 北部 边防建设
下载PDF
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移——明代监阁体制探赜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晓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5-61,共7页
明代中枢政体经历了从“六卿分职”到“监阁共理”体制的嬗变。司礼监与内阁于颉颃制衡中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并承担起了决断国是的政治职能。但这种“监阁共理”体制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双轨制”。在体制的动态运作中,由于皇权的相对倾... 明代中枢政体经历了从“六卿分职”到“监阁共理”体制的嬗变。司礼监与内阁于颉颃制衡中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并承担起了决断国是的政治职能。但这种“监阁共理”体制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双轨制”。在体制的动态运作中,由于皇权的相对倾斜,造成了明代相权于司礼监和内阁间的游移,以“监阁迭相”的方式发挥其“内外相维”的政治功能。这种游移,一方面确保了皇权的稳固与政治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也成为明代“宦祸”与“党争”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卿分职 监阁共理 内外相维 相权游移
下载PDF
辽朝的民族迁徙及其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德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2-67,共6页
辽朝的民族迁徙,包括了汉族、渤海人口向契丹族聚居地区,契丹族人口向北方、西北地区和向渤海故地、中原地区的流动。这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对流迁徙,尽管是伴随着辽朝对周边的征服战争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进行的,但在客观上却... 辽朝的民族迁徙,包括了汉族、渤海人口向契丹族聚居地区,契丹族人口向北方、西北地区和向渤海故地、中原地区的流动。这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对流迁徙,尽管是伴随着辽朝对周边的征服战争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进行的,但在客观上却对辽朝统治下的广大北方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族、渤海人口迁入契丹地区,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契丹族人口向北方、西北的迁徙,为推动农业经济带的北移和巩固边防做出了贡献;契丹族人口向中原的迁徙则使其置身于相对发达的封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环境之中,加速了契丹族历史发展的进程。辽朝的民族迁徙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契丹族 民族迁徙
下载PDF
美国中西部城市的衰落及其对策——兼议中国“东北现象”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49,共7页
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东北现象”与美国中西部50年代以来以制造业衰退为特征的“冰雪带”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可资比较。兹依据大量数据,分析了美国中西部城市的经济结构以及联邦政府的区域政策,在说明中西部衰退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影... 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东北现象”与美国中西部50年代以来以制造业衰退为特征的“冰雪带”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可资比较。兹依据大量数据,分析了美国中西部城市的经济结构以及联邦政府的区域政策,在说明中西部衰退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影响后,分析了中西部城市治理衰退的措施及其成效。发现中西部从整体上看尚未全面复兴,但其衰退局面已有好转。美国中西部城市的经历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我国东北部的衰退的必然性,其治理措施对我国东北当然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现象” “冰雪带” 制造业 城市化
下载PDF
勘合制度与明代中央集权 被引量:9
6
作者 罗冬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6-41,共6页
勘合是明代政府行政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性制度,是古代符契的进一步发展。勘合用于明代政治、生活各个方面,它是政治生活程序化、制度化的有力工具。勘合应用领域最重要的扩展是行移往来和对外关系。
关键词 明代中央集权 勘合制度
下载PDF
雅典帝国与周天下——兼论公卿执政制时代 被引量:12
7
作者 日知 张强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一 论雅典帝国 近代古典文学传统认为,雅典于前478年成立的提洛同盟(the Delian League),其金库于前454年移往雅典,是雅典同盟(the Athenian Alliance)转变成为雅典帝国(the Athenian Empire)的标志。其实,从国家的实质说,雅典帝国也就... 一 论雅典帝国 近代古典文学传统认为,雅典于前478年成立的提洛同盟(the Delian League),其金库于前454年移往雅典,是雅典同盟(the Athenian Alliance)转变成为雅典帝国(the Athenian Empire)的标志。其实,从国家的实质说,雅典帝国也就是雅典同盟。作为帝国诸邦同盟的盟主之邦,雅典本身还是一个邦(Polis),或曰城邦(the city-state),而不是一般历史上所谓帝国,如罗马帝国、秦汉帝国等帝国。理由十分简单而明确,罗马帝国、秦汉帝国等所谓帝国,是一种国家,是帝国公民的政治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帝国 卿执政 雅典城邦 罗马帝国 提洛同盟 秦汉 ALLIANCE 政治 古典时代 古典文学传统
原文传递
论新加坡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界说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晔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4-40,共7页
以李光耀为代表的新加坡民族主义是在反殖民主义基础上产生的。它以争取新加坡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提倡儒家思想,保持亚洲人价值观,强调合作精神,主张融会东西文化精华以创造新加坡现代文明国家。这种民族主义初步形成于四... 以李光耀为代表的新加坡民族主义是在反殖民主义基础上产生的。它以争取新加坡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提倡儒家思想,保持亚洲人价值观,强调合作精神,主张融会东西文化精华以创造新加坡现代文明国家。这种民族主义初步形成于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大致定型于六十年代中期,七、八十年代又有新的发展。它是战后兴起的当代东方民族主义的一种形态,是“融合型”民族主义,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民族主义,代表着新加坡的历史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国际社会中也是一种富有建设意义的思潮和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光耀 新加坡 “融合型”民族主义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毅 张明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2,共6页
传统文化构成了明清商人经营之道的思想来源。明清商人在商业经营中所遵循的诚信原则、缘又取利的原则都是在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形成的,是儒学伦理规范的转化,儒家思想在经济发展中是一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 传统文化构成了明清商人经营之道的思想来源。明清商人在商业经营中所遵循的诚信原则、缘又取利的原则都是在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形成的,是儒学伦理规范的转化,儒家思想在经济发展中是一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经营哲学也成为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明清商人所奉行的勤俭、预测市场、运用市场规律的经商原则,都是明清商人汲取春秋战国商人经商智慧的结果。佛教教义对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明清商人 经营之道
下载PDF
对清代封禁东北政策的再认识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景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9-55,共7页
清代封禁东北政策,是清王朝对全国实施有效统治的总体战略之组成部分,与闭关政策共同构成其“控驭中外”的严密网络。清朝封禁东北的目的,除学术界已有的总结外,还包括防止汉人将反抗的火种带进东北;将东北建成八旗兵源基地;实现... 清代封禁东北政策,是清王朝对全国实施有效统治的总体战略之组成部分,与闭关政策共同构成其“控驭中外”的严密网络。清朝封禁东北的目的,除学术界已有的总结外,还包括防止汉人将反抗的火种带进东北;将东北建成八旗兵源基地;实现对中原军事威慑与对蒙古军事钳制战略。封禁政策的实施,造成严重的政治、军事战略失误,对近代东北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留下深刻的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禁政策 闭关政策 战略失误
下载PDF
美国吸引外来人才政策的演变与效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梁茂信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5-61,共7页
吸引外来人才是美国政府长期奉行的基本国策。它滥觞于殖民地时代以来的移民政策史,并随其发展而不断演进。随着美国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运动的迅速展开,美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本世... 吸引外来人才是美国政府长期奉行的基本国策。它滥觞于殖民地时代以来的移民政策史,并随其发展而不断演进。随着美国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运动的迅速展开,美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本世纪20年代移民限额制度的形成和吸引人才政策的产生。从此之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招贤纳士的政策日臻缜密,并在90年代初形成了十分完整的机制,为美国吸引了大批的外籍人才,对美国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外来人才 技术移民 移民限额制度
下载PDF
乔治·凯南的“遏制”战略构想散论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33,共9页
凯南的遏制战略构想是以对苏联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形态的认识和美国力量有限观念、传统均势外交为基础的,追求在苏联毗邻地区确定以后苏联不得逾越的界限。凯南看重政治、经济手段的作用,但决不排斥军事手段。凯南与杜鲁门主义的分歧... 凯南的遏制战略构想是以对苏联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形态的认识和美国力量有限观念、传统均势外交为基础的,追求在苏联毗邻地区确定以后苏联不得逾越的界限。凯南看重政治、经济手段的作用,但决不排斥军事手段。凯南与杜鲁门主义的分歧属于两种不同的遏制战略论的范畴。凯南与杜鲁门主义在将“遏制主义”作为美国对外政策指导原则,强调经济复兴援助的作用,美国海外义务的不可分割性诸问题上又有共识。在美国遏制战略思想发展史上,凯南关于东南亚在美国亚洲政策中地位的见解,与迪安·艾奇逊提出的“烂苹果论”,同为“多米诺骨牌理论”的源头。凯南的遏制战略构想给美国对外政策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南 遏制战略 多米诺理论
下载PDF
《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与《老子》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东育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28,33,共5页
关键词 《老子》 《太一生水》 楚墓竹简 传世本 郭店竹简 《庄子·天下》 《庄子》 帛书《老子》 中国哲学 道家哲学
下载PDF
试论1887年道斯法案及其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锦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46-52,共7页
在美国对印第安人政策的历史演变中,1887年道斯法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强迫印第安人脱离其部落体制和部落文化,转而接受白人社会经济价值观念。力图把印第安人纳入资本主义轨道,以实现其促使印第安人个体化、美国化的目标。这一法案... 在美国对印第安人政策的历史演变中,1887年道斯法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强迫印第安人脱离其部落体制和部落文化,转而接受白人社会经济价值观念。力图把印第安人纳入资本主义轨道,以实现其促使印第安人个体化、美国化的目标。这一法案实施了半个世纪之久,构成美国历史上对印第安人强制同化时期。在这个时期,美国印第安人被迫逐渐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经受资本主义文明无情的冲击和“洗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印第安人 保留地 法案 生活方式 联邦政府 土地投机 土地分配 印第安部落 美国化 美国政府
下载PDF
近代辽河航运与沿岸城镇的兴起 被引量:7
15
作者 侯峻 曲晓璠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84-190,共7页
辽河是历史上东北地区航运开发较早、商业航运量最大的一条河流,早在清代前期,其航运业就已初具规模。1861年营口开埠后,辽河全流域的航运业更是蓬勃崛起,运输量扶摇直上,发展极快,至1904年达到了历史顶点。辽河航运的迅速发展,曾极大... 辽河是历史上东北地区航运开发较早、商业航运量最大的一条河流,早在清代前期,其航运业就已初具规模。1861年营口开埠后,辽河全流域的航运业更是蓬勃崛起,运输量扶摇直上,发展极快,至1904年达到了历史顶点。辽河航运的迅速发展,曾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尤其是东北中南部辽河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转型和社会进步,加速了该地区的近代化进程,进而推动了19世纪后半期在辽河沿岸及其邻近地带一批小市镇的兴起。这批小市镇是近代城市的胚胎形式,经过半个世纪的酝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航运 新兴市镇 辽河流域 东北地区 梨树县 辽河干流 商业活动 铁岭县 满铁调查 大豆三品
原文传递
辽朝对东丹国的统治政策及其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德忠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7-43,共7页
辽天显元年(926)正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率大军灭渤海,随即、“改渤海为东丹,忽汗城为天福城,册皇太子倍为人皇王以主之”.从此,东丹国作为辽朝的基层政权而存在.由于材料的缺乏,对于东丹国与辽朝中央关系的许多具体情况,我们无法知道... 辽天显元年(926)正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率大军灭渤海,随即、“改渤海为东丹,忽汗城为天福城,册皇太子倍为人皇王以主之”.从此,东丹国作为辽朝的基层政权而存在.由于材料的缺乏,对于东丹国与辽朝中央关系的许多具体情况,我们无法知道得更多,但根据现有的材料,至少可以了解到,辽朝中央对东丹国的统治政策既不同于对奚、室韦等少数民族作为部族来统治,又不同于后来对燕云十六州设南面官而主之的方式,辽朝对东丹国的统治政策在辽的民族统治中表现出某种特殊性.本文试就这一政策进行具体分析,并予以适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丹国 辽朝 耶律阿保机 南面官 人皇王 燕云十六州 辽太祖 统治政策 天福城 大素贤
下载PDF
也谈“欧洲中心论”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世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54-58,43,共6页
“欧洲中心论”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历史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因而引起世界史学界的长期争论与探讨,对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史学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适值我国世界史学界酝酿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欧洲中心论”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历史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因而引起世界史学界的长期争论与探讨,对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史学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适值我国世界史学界酝酿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之际,本文重提“欧洲中心论”问题,以期引起新的探讨与争论。“欧洲中心论”作为一种史学理论,在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一书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中心论 世界近代史 资本主义发展史 表现形式 资产阶级 唯心主义 历史发展 世界史 黑格尔 种族优越论
下载PDF
论周代的世卿巨室及其再封制度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喜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40-49,共10页
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中说:“天子诸侯世,而天子诸侯之卿、大夫、士皆不世”;又说:“世卿者,后世之乱制也。”这一论断,征诸古籍和周金铭文,与西周、春秋时期的政治结构,并不吻合。周王或诸侯的卿大夫,不仅同姓亲族可从世袭,就是异... 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中说:“天子诸侯世,而天子诸侯之卿、大夫、士皆不世”;又说:“世卿者,后世之乱制也。”这一论断,征诸古籍和周金铭文,与西周、春秋时期的政治结构,并不吻合。周王或诸侯的卿大夫,不仅同姓亲族可从世袭,就是异姓贵族及其卿大夫大概亦都世代相袭,传之久远,而且有有一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卿大夫 世袭贵族 春秋时期 周公旦 异姓贵族 诸侯 氏族 周王朝 孟子 左传
下载PDF
试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封爵政策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晋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9,共5页
封爵政策是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治国方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在于调控社会上层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弥合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其目的在于维持都铎王朝的专制秩序和强化整个社会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而严苛谨慎是这一政策的主要... 封爵政策是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治国方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在于调控社会上层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弥合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其目的在于维持都铎王朝的专制秩序和强化整个社会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而严苛谨慎是这一政策的主要特征。它的社会功用呈多样性,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伊丽莎白强化秩序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 专制秩序 等级制度 贵族 乡绅
下载PDF
论4至6世纪拜占庭帝国的经济复苏与转轨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家玲 《历史教学(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拜占庭帝国 经济复苏 早期拜占庭 君士坦丁堡 承租人 基督教会 3世纪危机 塞维鲁 劳动者 马帝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