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数字身份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惠良虹 程赟 李晓燕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63,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大学生数字身份对其外语学习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采用问卷方式对39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中国大学生的数字身份包括"友谊信息驱动"、"新媒体素养"、"网... 本文旨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大学生数字身份对其外语学习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采用问卷方式对39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中国大学生的数字身份包括"友谊信息驱动"、"新媒体素养"、"网络公共文化"、"兴趣驱动"四个因子;2)"友谊信息驱动"是影响大学生数字身份最重要的因子;3)"新媒体素养"对"新媒体外语学习"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4)大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外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仍然有待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数字身份 外语学习
原文传递
大学生数字原住民特征对数字公民素养的影响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fsQCA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惠晓萌 陈宇晴 惠良虹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年第3期37-51,共15页
[目的/意义]数字公民是信息化时代赋予现实世界公民的独特身份。作为数字社会的重要参与者,考察数字原住民群体在网络世界中展现出的公民素养对推进科学数字社会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995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目的/意义]数字公民是信息化时代赋予现实世界公民的独特身份。作为数字社会的重要参与者,考察数字原住民群体在网络世界中展现出的公民素养对推进科学数字社会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995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资料,分别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大学生数字原住民特征对数字公民素养的影响机制和引致高数字公民素养的组态路径。[结果/结论]SEM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数字原住民特征和数字公民素养水平较高;大学生的数字原住民特征对于数字公民素养有显著的预测力;父亲收入和父亲学历在数字原住民特征与数字公民素养之间起调节作用。QCA研究发现两类引发高数字公民素养的等效路径:数字原住民特征主导型和个体特征协同型;其中,数字原住民的多任务处理和即时满足与奖励特征对提升数字公民素养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原住民特征 数字公民 结构方程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数字素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数字公民责任实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惠良虹 张莹 +1 位作者 程赟 李晓燕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9年第11期27-32,共6页
文章从数字公民教育视角出发,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我国大学生的数字公民责任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的数字公民责任意识较好,男生和女生在数字公民责任的大多数条目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大学生普遍认为文明、负责的网络言论... 文章从数字公民教育视角出发,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我国大学生的数字公民责任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的数字公民责任意识较好,男生和女生在数字公民责任的大多数条目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大学生普遍认为文明、负责的网络言论、尊重他人、理性行为是数字公民责任的主要内涵。文章中的量表有助于数字公民责任这一概念的细化,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数字公民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公民 数字公民责任 大学生 混合研究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下“共课”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范宽 陈霞 薛宏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教育能够为国家输送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国际化人才,然而在合作办学所采用的“共课”教学模式面临着思政元素难融入、思政内容难保证、思政价值难融合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从创新课程设计、教学资...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教育能够为国家输送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国际化人才,然而在合作办学所采用的“共课”教学模式面临着思政元素难融入、思政内容难保证、思政价值难融合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从创新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挖掘以及共同价值角度出发,结合业务需求建模课程,提炼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将科学知识、思维方法、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打造“有知识、有情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共课”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内容·语言·能力”三位一体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探究
5
作者 刘焕华 马永辉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26-128,共3页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对我国高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应如何更好地体现新文科理念,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提高大学本科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多元能力和...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对我国高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应如何更好地体现新文科理念,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提高大学本科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多元能力和认知能力更好地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出“内容·语言-能力”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构想,以期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新文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混合式教学 大学英语 “内容·语言·能力”
下载PDF
大学生国际姿态对英语课堂学习投入的影响
6
作者 惠良虹 杜丽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12-321,共10页
基于外语学习动机的国际姿态理论,探究我国大学生国际姿态对英语课堂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建构国际姿态与课堂学习投入间的路径关系。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国际姿态四因子结构信度和效度较好,被调查对象国际姿态特征处于中等偏高水平;2)... 基于外语学习动机的国际姿态理论,探究我国大学生国际姿态对英语课堂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建构国际姿态与课堂学习投入间的路径关系。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国际姿态四因子结构信度和效度较好,被调查对象国际姿态特征处于中等偏高水平;2)英语课堂学习投入是一个由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构成的二阶因子,其测量模型信度、效度较高,被试英语课堂学习投入总体水平较强;3)“与世界交流的意愿和想法”和“对国际新闻的兴趣”对英语课堂学习投入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对国际职业或活动的兴趣”和“群际趋避倾向”对英语课堂学习投入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探求英语课堂学习投入影响因素、开发提升策略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姿态 英语课堂学习投入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机制
下载PDF
自我·他者·社会:《追忆似水年华》与《终结的感觉》中的多重记忆交织
7
作者 张沁彦 《世界文学研究》 2024年第4期324-333,共10页
记忆不仅是时间的容器,更是一次身份建构的旅程。文章考察了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朱利安·巴恩斯的《终结的感觉》在探寻记忆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身份认同的过程。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记忆碎片连接起过去与现... 记忆不仅是时间的容器,更是一次身份建构的旅程。文章考察了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朱利安·巴恩斯的《终结的感觉》在探寻记忆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身份认同的过程。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记忆碎片连接起过去与现在的“自我”,对叙述者马塞尔的个体身份进行再塑造,从而构建了一个超越时间、连续统一的新的自我形象;此外,在马塞尔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中,自我的永恒通过文学与艺术得以实现,一战带来的精神创伤也得到表达。在《终结的感觉》中,记忆成为个体反思与身份重构的工具,他人的视角促进记忆的再次评估,揭示出个体身份是在社会互动和外部现实中不断形成和演变的。因此,文章以马塞尔和托尼的个体记忆为线索,探讨个人在自我、他者和社会视角下对身份认知的转变,在追求身份的完整感、统一感时,也要不断地自我调整与完善。这不仅为记忆与身份在文学与社会语境中的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促进了对于个人与社会身份构建过程的深刻反思。Memory serves not merely as a container of time but as a journe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true identity recognition is realiz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memory in Marcel Proust’s In Search of Lost Time and Julian Barnes’s The Sense of an Ending. The study reveals that in In Search of Lost Time, memory fragments connect the “self” of the past and present, reshaping the individual identity of the narrator, Marcel, thereby constructing a continuous and unified concept of “self”. Moreover, i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arcel, others, and society, the eternity of the self is achieved through literature and art, while the spiritual trauma brought by World War I is also expressed. In The Sense of an Ending, memory serves as a tool for individual reflection and identity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perspectives of others prom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忆似水年华》 《终结的感觉》 记忆 身份 时间
下载PDF
近年来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述评
8
作者 齐海娟 马霄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18期71-73,共3页
通过比较研究和聚类分析,在“CNKI”以“课程思政”“高校”“外语”“日语”为主题搜索2018-2022年文献,从数量、作者、期刊、内容等方面,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制作关键词、时间以及突现词图谱,直观呈现课程思政融入... 通过比较研究和聚类分析,在“CNKI”以“课程思政”“高校”“外语”“日语”为主题搜索2018-2022年文献,从数量、作者、期刊、内容等方面,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制作关键词、时间以及突现词图谱,直观呈现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日语专业课程的演进过程和研究热点,揭示研究主题的发展动向。通过与非外语专业、非日语专业课程思政研究情况对比,总结目前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从而为相关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 日语 信息可视化 图谱
下载PDF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中英儿童死亡教育绘本对比分析——以Death in a Nut和《奶奶的护身符》为例
9
作者 张沁彦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3期299-307,共9页
本文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对中国和英国儿童死亡教育绘本进行对比分析。语料以费氏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选择Death in a Nut和《奶奶的护身符》为代表文本。研究发现,在文本向度上,中英绘本在文字和图像中有明显异同;在话语... 本文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对中国和英国儿童死亡教育绘本进行对比分析。语料以费氏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选择Death in a Nut和《奶奶的护身符》为代表文本。研究发现,在文本向度上,中英绘本在文字和图像中有明显异同;在话语实践向度上,中英绘本存在高低文化语境差异,采取不同的叙事和表达方式;在社会实践向度上,中英绘本存在权力距离与社会价值观的差异。最后,研究从互文性、隐喻、绘图方式、叙事方式、价值观方面提出了原创死亡教育绘本创作的提升策略,为未来的儿童死亡教育绘本创作和儿童死亡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批判话语分析 死亡教育 儿童绘本 费氏三维分析模型
下载PDF
大学生数字素养对英语在线学习的影响
10
作者 赵雪晴 惠良虹 郭飞雪 《教育进展》 2024年第7期1405-1411,共7页
随着数字时代互联网及通讯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依托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在线学习应运而生,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大背景下,国家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强调要以数字素养框架... 随着数字时代互联网及通讯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依托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在线学习应运而生,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大背景下,国家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强调要以数字素养框架推动数字化人才培养,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本文以英语学科为例,探讨数字素养对英语在线学习的影响,分析数字素养教育如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议,希望对数字时代在线学习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英语学习 在线学习
下载PDF
高校基础日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路径探析--以《综合日语》第三册为例
11
作者 王玉环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18期250-252,共3页
近年来,关于高校基础日语课程思政方面的先行研究不少,但以《综合日语》教材为基础进行思政考察的研究成果尚未可见。因此,本文以《综合日语》第三册教材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了其中每一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及所对应的思政目标。通过课... 近年来,关于高校基础日语课程思政方面的先行研究不少,但以《综合日语》教材为基础进行思政考察的研究成果尚未可见。因此,本文以《综合日语》第三册教材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了其中每一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及所对应的思政目标。通过课前发表、课上内化和课后升华三大教学策略,探讨了如何将这些思政元素自然、合理地融入日语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与日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培养出既具备日语语言技能又拥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国际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日语 课程思政元素 融入路径 综合日语
下载PDF
融龄社会的媒介图景:关于短视频平台老龄叙事生态的思考
12
作者 孙斐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5,共7页
中国正面临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与媒介化快速发展的一“老”一“新”之局面。媒介化生存背景下,媒介与生命历程形成互文性建构关系。老龄传播研究应该以人口宏观结构与人口进阶式流动为前提,探索各世代借助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形成的“生... 中国正面临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与媒介化快速发展的一“老”一“新”之局面。媒介化生存背景下,媒介与生命历程形成互文性建构关系。老龄传播研究应该以人口宏观结构与人口进阶式流动为前提,探索各世代借助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形成的“生命”共识。短视频平台不仅为老人打破叙事闭锁,叙述人生故事提供了便利平台,更为中青年人投射人生历程,了解生命价值,形成共情下的生命意识培植了契机和土壤,在丰富的叙事生态中形成融龄社会的媒介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龄社会 老龄叙事 叙事生态 生命共识
下载PDF
非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为例
13
作者 谭向卿 刘甜 《教育进展》 2024年第7期1487-1492,共6页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非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卡法检验方法,提取出四个跨文化交际能力因子,分别为:语言交流能力、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教育经历以及文化沟通技巧。研究结果表明,...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非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卡法检验方法,提取出四个跨文化交际能力因子,分别为:语言交流能力、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教育经历以及文化沟通技巧。研究结果表明,非外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且性别和专业在这些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针对研究结果,本论文提出针对该校非外语专业学生提升跨文化能力的建议,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机会以及个人主观能动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探索性因子分析 卡方检验 提升策略
下载PDF
国外关于马克思《美学笔记》的研究
14
作者 李锁贵 《国外理论动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0,共9页
对马克思《美学笔记》的研究始于1920年代中期,而综合考察国外关于马克思《美学笔记》的研究目前在中国国内尚不多见。苏联学者里夫希茨是最早在这个领域耕耘的学者,紧随其后的是匈牙利学者卢卡奇。里夫希茨探讨了马克思在笔记中摘录的... 对马克思《美学笔记》的研究始于1920年代中期,而综合考察国外关于马克思《美学笔记》的研究目前在中国国内尚不多见。苏联学者里夫希茨是最早在这个领域耕耘的学者,紧随其后的是匈牙利学者卢卡奇。里夫希茨探讨了马克思在笔记中摘录的“美的享受”“主客体问题”“崇高”“审美鉴赏”等内容;卢卡奇考察了马克思写作《美学笔记》的时间、内容和兴趣所在。1950年代后,欧美学者在其著作中研究了马克思《美学笔记》。近年来,德国学者吉斯贝茨也加入到研究这部笔记的行列中。梳理国外对马克思《美学笔记》的研究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美学笔记》 费舍 《美学或美的科学》
原文传递
国内外数字原住民学习特征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惠良虹 王佳琦 冯晓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数字原住民的产生,研究数字原住民的学习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对数字原住民学习特征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外研究特点主要有以下区别:国外重视理论批...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数字原住民的产生,研究数字原住民的学习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对数字原住民学习特征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外研究特点主要有以下区别:国外重视理论批判,国内重视理论检验;国外重视微观方案,国内重视宏观建设;国外重视模型创新,国内重视模型改良。因此提出未来国内有以下研究方向:展开批判性研究,提出全新的教学模型,增加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原住民 CITESPACE 学习特征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引进课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以“系统测试与质量管理”为例
16
作者 于七龙 薛宏 周杨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4期137-140,共4页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是开展课程思政重要阵地。合作办学的教学培养方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巨大差异。详细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以“系统测试与质量管理”课程为例,从基础...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是开展课程思政重要阵地。合作办学的教学培养方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巨大差异。详细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以“系统测试与质量管理”课程为例,从基础课堂建设、课程思政团队建设、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建设、课程综合考核四个方面提出引进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该模式与实践可为其他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办学 引进课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双重着力点: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玉荣 李世勇 《外语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25-32,共8页
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不可分割,外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始终直接面对国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如何使外语教学服务于国家战略,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的建设任务有机融合,是摆在每位外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 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不可分割,外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始终直接面对国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如何使外语教学服务于国家战略,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的建设任务有机融合,是摆在每位外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本文提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确立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双重着力点的构想,主张将兼具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全球语言竞争力人才培养目标纳入外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并从知识传授体系建设、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和价值观打造体系建设三个路径推进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专业 课程思政 国家意识 国际视野 全球语言竞争力人才
下载PDF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菲 齐海娟 《大学(思政教研)》 2023年第6期193-196,共4页
围绕日语专业学科特点,基于学生视角,对多所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当前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为提升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提供新思路,提出新建议,以期推动日语专业课程... 围绕日语专业学科特点,基于学生视角,对多所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当前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为提升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提供新思路,提出新建议,以期推动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更好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好日语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视角 日语专业 课程思政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弗·泰·费舍《美学或美的科学》一书摘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锁贵(译)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85-201,483,共18页
1857年5—6月间,马克思对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弗·泰·费舍的美学著作所做的摘记,以及摘自其他辞书中有关美学的笔记,通常被学术界称作《美学笔记》。1990年7月,苏联《对话》杂志第10期首次用俄文刊发了《卡尔·马克思:美的... 1857年5—6月间,马克思对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弗·泰·费舍的美学著作所做的摘记,以及摘自其他辞书中有关美学的笔记,通常被学术界称作《美学笔记》。1990年7月,苏联《对话》杂志第10期首次用俄文刊发了《卡尔·马克思:美的要素(弗·泰·费舍<美学或美的科学>一书笔记)》。美的定义(鲍姆加登等对美的界定)、美的基本概念(观念、形象和主观印象)、美的要素(崇高、悲剧、喜剧)、自然美(无机界、有机界)、历史的美(神话)和鉴赏等构成了这部美学笔记的核心。马克思摘记的德语原著,迄今为止尚无汉译,书中的一些独特用语和某些术语,以及马克思摘记时使用的大量简略句式和单个词语,给汉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目前尚未刊出这部笔记及其考证材料,致使《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1994年第2期首发的汉译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译和漏译,以及部分译文含糊不清和难以理解的情况。因此,译者根据俄文并部分地参照费舍的德文原著重新翻译了这部笔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费舍 美学笔记 定义 美的基本概念 美的要素 自然美 历史的美
原文传递
鲍德里亚“物”的思想探究
20
作者 张海艳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4-78,共5页
鲍德里亚思想以当代社会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把物、消费、符号联系起来,对“物”社会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现代社会中物的使用价值被弱化,消费之物背后的意指逻辑对人们进行社会等级区分,通过社会化的差异性操持实现了从物到符号符码的转... 鲍德里亚思想以当代社会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把物、消费、符号联系起来,对“物”社会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现代社会中物的使用价值被弱化,消费之物背后的意指逻辑对人们进行社会等级区分,通过社会化的差异性操持实现了从物到符号符码的转化,成为社会地位、荣誉等象征之物,成为人们迷恋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消费 拜物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