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韧性综合评估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180
1
作者 白立敏 修春亮 +2 位作者 冯兴华 梅大伟 魏冶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7,共11页
城市韧性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等4个系统构建城市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韧性进行定量评估,揭示其时空分异特征,并对典型样带区进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表明:城市韧性子系统... 城市韧性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等4个系统构建城市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韧性进行定量评估,揭示其时空分异特征,并对典型样带区进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表明:城市韧性子系统间逐步趋于均衡,但经济、生态、基础设施、社会子系统发展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子系统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子系统位序转换加剧;城市韧性水平集聚趋势减弱,各子系统空间发展格局多样化;城市韧性发展空间异质性显著,中低、低韧性水平城市居于主导地位,东部地区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韧性"集群化"空间分异特征显现,城市群地区的韧性高于其他地区;东部沿海样带受城市活力影响显著、在南北方向上变化相对缓慢,长江沿岸样带在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而胡焕庸线沿线样带无明显差异、但其整体受城市扩张因素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韧性综合评估 时空分异 地级城市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大连市城市韧性评估 被引量:140
2
作者 修春亮 魏冶 王绮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15-2328,共14页
以建设安全城市为目标,依据地理学和景观生态思想方法,构建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三维城市韧性研究框架,并对2000-2016年大连市各县市区的城市韧性进行评估。其中规模韧性利用生态基础设施工具进行度量,密度韧性利用生态... 以建设安全城市为目标,依据地理学和景观生态思想方法,构建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三维城市韧性研究框架,并对2000-2016年大连市各县市区的城市韧性进行评估。其中规模韧性利用生态基础设施工具进行度量,密度韧性利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工具进行度量,形态韧性基于源汇景观平均距离指数进行度量。还对各年份三类韧性的组合形式进行综合评判。本文认为,"规模—密度—形态"三位一体的韧性评估方法可有效识别城市的韧性特征,是建立城市规划与城市韧性研究之间有效联系的纽带。研究发现:(1)规模安全是城市空间扩张的基本约束条件;(2)生态承载力是城市密度的安全阈值;(3)"源—汇"景观的空间耦合是优良城市形态的基本特征;(4)是"规模—密度—形态"三个韧性的组合状况而不是某一单项指标决定城市的安全性。基于规模、密度、形态韧性及其组合特征判定,为未来大连的城市发展提出建议:(1)严格限制中心城区与金州区开发强度,遏制其蔓延式增长趋势;(2)严格控制海岸带开发,维持山体和绿色植被斑块的完整性;(3)促进市域均衡开发,提升城市整体韧性;(4)优化新市区开发战略,形成良好城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城市密度 城市形态 城市韧性 安全发展 大连市
原文传递
城市网络韧性的概念与分析框架探析 被引量:74
3
作者 魏冶 修春亮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8-502,共15页
城市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地域系统组织形式和研究范式被广泛关注。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网络研究都基于正面视角,对城市网络的负面效应、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却鲜有提及。论文通过梳理城市网络与区域韧性的相关研究进展,探索性地提出一种... 城市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地域系统组织形式和研究范式被广泛关注。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网络研究都基于正面视角,对城市网络的负面效应、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却鲜有提及。论文通过梳理城市网络与区域韧性的相关研究进展,探索性地提出一种基于演化韧性的城市网络韧性概念来探讨城市网络的“负面问题”。城市网络韧性可理解为城市网络系统借助于城市间社会、经济、工程与组织等各领域的协作和互补关系,能够预防、抵御、响应和适应外部急性冲击和慢性压力的影响并从中恢复或转换的能力。基于此概念,结合演化韧性与适应性循环理论,将城市网络视为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适应系统,基于基础设施、组织、经济与社会等4个维度,兼顾适应性与适应能力,尝试性地提出基于韧性特征和韧性过程视角的城市网络韧性综合分析框架,并对城市网络韧性的分析方法、优化方法予以展望,对涉及的若干核心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可为以安全发展为目标的区域规划、区域政策制定和区域组织建立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各城市节点找准自身角色、有效参与区域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区域韧性 城市网络韧性 安全发展
原文传递
POI数据在中国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4
作者 张景奇 史文宝 修春亮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0-148,共9页
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的兴起带动了城市研究的革新。为梳理中国POI数据在城市研究的应用进展,阶段性总结其应用方向、数据分析方法及尚存不足,并为未来POI数据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借鉴。应用CiteSpace工具对... 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的兴起带动了城市研究的革新。为梳理中国POI数据在城市研究的应用进展,阶段性总结其应用方向、数据分析方法及尚存不足,并为未来POI数据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借鉴。应用CiteSpace工具对中国知网2010—2019年625篇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POI数据应用方向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梳理总结。结果表明:时间上,国内应用POI数据进行城市研究的文献在2013年后大量涌现,2017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应用上,主要用于城市功能区划分、城市中心区和边界识别、查明业态集聚分布以及兴趣点推荐4个方面;方法上,常用的有核密度分析、DBSCAN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3类。研究表明,POI地理大数据是一种研究城市发展的有效数据,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分布格局和发展规律,未来可进一步与机器学习等算法结合,为城市外部扩张和内部功能结构调整在更长期的发展上提供一个决策分析手段,但POI数据尚无法代替面数据,研究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公众认知度高低对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地理大数据 城市功能区划分 业态集聚 边界识别
下载PDF
新时代的旅游资源研究:保护利用与创新发展——旅游地理青年学者笔谈 被引量:45
5
作者 朱鹤 唐承财 +13 位作者 王磊 赵磊 龙江智 黎耀奇 张佑印 杨振山 张鹏杨 甘萌雨 陈佳 李涛 孙业红 王恩旭 李亚娟 龙飞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2-1016,共25页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持续领跑宏观经济,并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资源是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基础,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创新发展是旅游资源研究的关键。来自旅游地理...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持续领跑宏观经济,并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资源是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基础,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创新发展是旅游资源研究的关键。来自旅游地理研究领域的16位青年学者,以笔谈方式探讨了新时期、新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基本思路,从旅游发展的新特征、资源价值的新认知、开发与保护的新方式以及针对专项资源的保护开发的新对策等方面重新定义新时代旅游资源研究的重点,核心观点整理如下:(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众旅游方式变化推动旅游产业革新,旅游资源的内涵也相应不断丰富。新时代旅游资源的重构、泛化和组合的变化需要重新对旅游资源进行识别、划分和评价,未来资源仍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需要合理认知旅游资源的新特征和新价值。(2)新时代,传统资源开发的条件趋严,坚守生态底线是发展的基础。从供给端看,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要尊重市场规律,面向游客新需求,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为重点,借助科技新手段,创新资源开发新模式,推出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从而激发旅游资源的市场价值属性,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升级,实现资源、资本、资产的可持续发展。(3)从需求端看,捕捉客群变化特征,构建社会规范和文明旅游新方式,从多方面引导游客主动保护旅游资源的行为,从而形成推动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协调的新思路。(4)旅游资源的类型丰富,决定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方式的多样化:针对乡村旅游资源,要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其新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因地制宜,以产业集聚为突破,重视乡村社区利益,推动乡村旅游资源的创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针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活态利用,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旅游资源 研究 保护利用 创新发展
原文传递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谱系研究——基于尺度层级结构视角 被引量:44
6
作者 刘抚英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96,112,共14页
基于对尺度和尺度层级结构的阐述,提出了工业遗产的4个尺度层级为单体设施层级、工业厂区层级、工业区(工矿城镇)层级和工业区域层级,分析了工业遗产各尺度层级结构的构成要素和特征,以及工业遗产尺度层级结构体系框架及其特征。在此基... 基于对尺度和尺度层级结构的阐述,提出了工业遗产的4个尺度层级为单体设施层级、工业厂区层级、工业区(工矿城镇)层级和工业区域层级,分析了工业遗产各尺度层级结构的构成要素和特征,以及工业遗产尺度层级结构体系框架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基于4个尺度层级框架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谱,包括:单体设施层级的功能转化模式和空间更新模式,工业厂区层级的工业博物馆园区模式、后工业景观公园模式、创意产业园区模式以及混合型园区模式,工业区(工矿城镇)层级的工业博物馆群落模式和城市工业遗产廊道模式,工业区域层级的区域性工业景观公园模式和工业遗产线路模式。据此,构建了基于尺度层级结构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谱系框架,以此作为模式选择决策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 层级结构 工业遗产 保护与再利用 模式谱系
下载PDF
多元流视角下东北城市网络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马丽亚 修春亮 冯兴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58,共8页
基于交通、信息、企业的多元要素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三方面测度"流空间"背景下的东北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并对网络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①交通及信息流要素在东北城市间相... 基于交通、信息、企业的多元要素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三方面测度"流空间"背景下的东北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并对网络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①交通及信息流要素在东北城市间相互作用更加明显、网络联系相对紧密;多元流的城市网络结构均显示出省内联系强于跨省域联系,城市跨省域联动发展格局远未形成。②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大城市在多元网络均处于主导性地位,区内辽中南及哈长两大城市群在网络中的发育水平较高。③多元流视角有交通信息型、交通商贸型、信息商贸型、交通信息商贸型四种核心-边缘结构类型,核心城市多分布在城市群内,对网络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而边缘城市处于从属地位,尚未进入良好的协同发展阶段。④文章认为资源禀赋、时空压缩、区域经济、政策引导等因素共同影响区域网络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空间 城市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法 核心-边缘结构 时空压缩 交通流与信息流 区域协同发展
原文传递
从传统数据到大数据+的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8
作者 杨俊 由浩琳 +1 位作者 张育庆 金翠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居环境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论文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人居环境的文献为基础,结合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外人居环境研究的热点领域,探讨其数据获取方式、研究方法与...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居环境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论文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人居环境的文献为基础,结合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外人居环境研究的热点领域,探讨其数据获取方式、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视角3个方面。结果表明:①数据获取方式由传统的抽样调查和官方统计向卫星遥感、电子设备感知及互联网等大数据靠拢,实现传统统计数据向网络大数据获取的转变;②研究方法日趋完善,注重问卷调查、新地理计量模型与GIS相结合,同时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使研究方法更加多样、研究结果更加准确;③社会感知、乡村振兴、拟态人居等成为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今后,人居环境研究应综合利用传统方式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获取的数据,深度学习挖掘大数据,加强乡村振兴、虚拟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CITESPACE 可视化 大数据+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局地气候分区框架下城市热岛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江斯达 占文凤 +8 位作者 杨俊 刘紫涵 黄帆 赖佳梦 李久枫 洪发路 黄媛 陈吉科 李旭辉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60-1878,共19页
局地气候分区(LCZ)框架自2012年提出以来,在城市热岛研究领域备受重视,但目前对LCZ框架下城市热岛(简称LCZ城市热岛)时空分异特征仍缺乏系统性总结。本文以统计和"荟萃分析"为手段,系统梳理了2012—2019年LCZ城市热岛研究在... 局地气候分区(LCZ)框架自2012年提出以来,在城市热岛研究领域备受重视,但目前对LCZ框架下城市热岛(简称LCZ城市热岛)时空分异特征仍缺乏系统性总结。本文以统计和"荟萃分析"为手段,系统梳理了2012—2019年LCZ城市热岛研究在数据获取手段、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3个方面的进展,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结果表明,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已在超过130座城市开展了LCZ城市热岛研究,这些城市主要集中于中纬度(35°N^55°N)的亚洲和欧洲地区,且主要聚焦于以近地表气温表征的"冠层热岛"和以地表温度表征的"地表热岛"。具体而言:①在温度数据获取方面,站点观测(文献数量占比42.5%)、模型模拟(38.3%)与移动测量(19.2%)是获取气温的主要方法,其中模型模拟方法占比逐年升高。而卫星热红外遥感是获取地表温度的主要手段(86.5%)。②在时空格局方面,就全球而言,LCZ气温的类间极值差(均值为3.1 K)显著低于地表温度的类间极值差(9.8 K),且该极值差通常在夏季或冬季较大;冠层热岛与地表热岛均存在显著的"LCZ类内热岛"现象。③在影响因素方面,多数研究局限于定性分析地表结构、覆盖、材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普遍忽略了建筑布局与邻近LCZ类型等潜在因素的作用。本文将有利于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LCZ城市热岛的研究进展与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分区 城市热岛 近地表空气温度 地表温度 时空格局
原文传递
“家庭式迁移”对中小城市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以温州为例 被引量:30
10
作者 林赛南 梁奇 +1 位作者 李志刚 庞瑞秋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40-1650,共11页
进入"新时代",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人的城镇化"的意义愈加重要,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实证不断增多,但对新趋势"家庭式迁移"的现状与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尤其对于中小城市的实证较少。本文通... 进入"新时代",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人的城镇化"的意义愈加重要,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实证不断增多,但对新趋势"家庭式迁移"的现状与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尤其对于中小城市的实证较少。本文通过对温州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深入调查,探讨"家庭式迁移"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人口总体定居意愿不强。户籍制度没有显著影响,个人职业、工作稳定性和"家庭式迁移"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一方面需要强调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在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机制上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强调在城市中拥有完整的家庭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应抓住"抢人"先机,考虑以家庭为整体的政策设计,激发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提升其定居能力,以此推动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家庭式迁移 温州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信息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梅大伟 修春亮 冯兴华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7-727,共11页
信息流能够客观反映城市社会经济联系,对城市网络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2011、2014和2017年中国城市间信息关注度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中心度、城市联系等方面分析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 信息流能够客观反映城市社会经济联系,对城市网络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2011、2014和2017年中国城市间信息关注度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中心度、城市联系等方面分析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城市信息网络结构明显拓展但网络总体联系强度仍较低;省域内部信息联系强度高于跨区域联系,信息联系仍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较大。2)网络节点中心度显著提高,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中西部部分区域核心城市如重庆、成都、郑州等成长为全国性核心城市,但中西部地区城市信息发展仍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3)信息联系层级分布特征明显,并呈现局部区域联系紧密、区域一体化特征;核心网络由以北京、上海为核心的"轴-辐"结构演变为以"北京-上海-广深-成渝"为核心的"菱形"结构。4)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基础、城市职能等互补性因素,网络营销、大事件效应等介入性因素及信息技术变革、城市群建设等高效性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信息网络结构优化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指数 社会网络分析 城市信息网络 结构演变 驱动因素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乔治 蒋玉颖 +3 位作者 贺曈 卢应爽 徐新良 杨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165-5176,共12页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学者基于不同建模目标构建出多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实现了从数量模拟到时空格局模拟,从单一模型向多种模型耦合的跨越。当前研究主要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 CA)模型和CLUE-S(Conversi...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学者基于不同建模目标构建出多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实现了从数量模拟到时空格局模拟,从单一模型向多种模型耦合的跨越。当前研究主要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 CA)模型和CLUE-S(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 at Small region extent)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马尔科夫模型、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 SD)模型、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等均可计算CA模型和CLUE-S模型中所需的土地利用需求,多标准评价、地理加权回归、多主体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也多被用于CA模型的扩展,而CLUE-S的改进则存在模型本身系列的升级。这些模型广泛应用于各种区域和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实例研究并研发软件系统和数据集。驱动力分析主要从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两方面进行,人文因素是引发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在目前的研究中,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仍然存在时空尺度、数据误差、数据整合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应进一步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推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朝向精细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结合生态环境领域实际问题,深挖土地利用变化与其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互馈机制,将研究视角从探究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逐渐转向二者相互作用,最终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模型 驱动因素 时空尺度 未来发展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欠发达地区可达性影响的空间差异——以哈大与郑西高铁为例 被引量:26
13
作者 姜博 初楠臣 +4 位作者 修春亮 赵映慧 罗冲 张文琦 王玉迪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4,共7页
基于时间和经济两种维度,以哈大与郑西两条欠发达地区高铁线路为研究对象,利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与经济潜力综合测度两条高铁运营前后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可达性明显改善,哈大高铁可达性综... 基于时间和经济两种维度,以哈大与郑西两条欠发达地区高铁线路为研究对象,利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与经济潜力综合测度两条高铁运营前后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可达性明显改善,哈大高铁可达性综合改善程度强于郑西,且内部可达性变率相对差异较小;哈大高铁可达性变率呈线路中间大、首末小的态势,郑西高铁经济潜力变率呈自东向西递减趋势;哈大高铁明显提升了吉林南部与辽宁北部的核心地位,可达性获益的空间集聚效应凸显;郑西高铁显著拉近了中原和关中地区,以郑州、洛阳、西安为核心的"古都经济带"初露端倪,未来可向西对接"丝路经济带",打造沟通中国与欧亚大陆跨国经济走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可达性 空间差异 欠发达地区 IDW
原文传递
北方城市开放性公园空间适老化设计策略研究--基于沈阳百鸟公园老年人四季行为时态调查 被引量:25
14
作者 曲艺 张然 +1 位作者 刘畅 王大鹏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基于行为时态观察法,以沈阳百鸟公园为例,对园内老年人四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进行调查、分类和量化分析,总结出四季气候因素下老年人休闲行为的参与度、持续性、参与人数的平稳程度、活动对场地设施的依赖程度等特征,并依此提出针对北... 基于行为时态观察法,以沈阳百鸟公园为例,对园内老年人四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进行调查、分类和量化分析,总结出四季气候因素下老年人休闲行为的参与度、持续性、参与人数的平稳程度、活动对场地设施的依赖程度等特征,并依此提出针对北方城市开放性公园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开放性公园 适老化 四季 空间使用效率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母子企业联系的东北三省城市网络特征 被引量:24
15
作者 马丽亚 修春亮 冯兴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9-1138,共10页
基于母子企业联系数据构建城市关联矩阵,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3方面分析东北三省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并对企业联系视角下的区域组织结构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①区域网络发展处于逐步完善阶段,省域尺度... 基于母子企业联系数据构建城市关联矩阵,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3方面分析东北三省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并对企业联系视角下的区域组织结构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①区域网络发展处于逐步完善阶段,省域尺度下的网络密度(D)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呈现出"D吉>D辽>D黑"格局,省内联系普遍较高而跨省域联系则相对不足;②网络中心性呈现出极化特征、区域中心城市在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受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其周边地区存在明显的"灯下黑"现象;③区域企业联系的小团体现象突出,四大城市是区域联系中心且发展速度快,边缘城市缺乏核心而经济发展缓慢。基于母子企业联系,认为东北三省城市网络总体呈"多核心网络状"组织结构,而在省域尺度上则显示出"单核放射状""轴-辐"式和"双核"结构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子企业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 城市网络 组织结构 东北三省
下载PDF
城市空间韧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志敏 修春亮 宋伟 《城市建筑》 2018年第35期16-18,共3页
日益严峻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迫切要求城市寻找新的规划治理理念,城市韧性应运而生。城市空间韧性是对城市韧性在空间维度层面的解读,旨在探析城市空间格局和动态对产生韧性的反馈机制。这一概念集成了交叉学科对可持续性科学... 日益严峻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迫切要求城市寻找新的规划治理理念,城市韧性应运而生。城市空间韧性是对城市韧性在空间维度层面的解读,旨在探析城市空间格局和动态对产生韧性的反馈机制。这一概念集成了交叉学科对可持续性科学的贡献,对指导城市空间规划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城市空间韧性现有研究成果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提出展望,以期促进这一领域在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弥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韧性 空间规划 适应性 绿色基础设施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春市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17
作者 白立敏 修春亮 冯兴华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3期26-35,共10页
基于长春市1985年、200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提取3个时相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通过构建网格尺度下的生态风险指数,借助空间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价长春市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并应用地理探测器对... 基于长春市1985年、200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提取3个时相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通过构建网格尺度下的生态风险指数,借助空间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价长春市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并应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子进行探测。结果表明:(1)1985-2015年,长春市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建设用地持续扩张,耕地波动式收缩;土地利用中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林地与耕地间的相互转换是地类转移的主要形式;(2)长春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呈小幅下降趋势,在地域内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异特征,生态风险热、冷点区空间分布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程度扩张趋势;(3)生态风险快速增长时期,经济、人口与发展活力的空间格局成为长春市生态风险的主导因子,而海拔与三者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生态风险的解释力。总体来看,建设用地扩张会加剧中心城区生态风险,但与区域整体生态风险增高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为防止高风险区持续扩张,城市应设定“增长边界”、转变空间发展方式、高效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加强城市生态系统自然保育、防止景观破碎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 空间格局演变 地理探测器 长春市
下载PDF
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的富人俱乐部现象与不平衡性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魏冶 修春亮 +1 位作者 王绮 杨开先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4-129,共6页
基于"百度地图春节人口迁徙大数据",利用加权网络的富人俱乐部系数和归一化不平衡系数方法,对2015年中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网络的富人俱乐部现象和不平衡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中存在明显的富人俱乐... 基于"百度地图春节人口迁徙大数据",利用加权网络的富人俱乐部系数和归一化不平衡系数方法,对2015年中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网络的富人俱乐部现象和不平衡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中存在明显的富人俱乐部现象,富人俱乐部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深圳和东莞,这些城市主导了超过77.66%中国城市的省际人口流动,且与这些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多属于不平衡关系,同时俱乐部城市之间、俱乐部城市与一小部分城市之间则属于平衡关系,这种流动格局很容易造成各城市在人口流动网络中的地位分化,严重影响了人口流动网络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有向加权网络 富人俱乐部 系数 不平衡性
原文传递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和溢出效应 被引量:18
19
作者 于冠一 修春亮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0-108,122,共10页
基于2006—2015年辽宁省57个行政单元PM2.5年均值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全省各地区城市化进程对雾霾污染的直接影响以及对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对雾霾污染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取决于城市化不同路径... 基于2006—2015年辽宁省57个行政单元PM2.5年均值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全省各地区城市化进程对雾霾污染的直接影响以及对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对雾霾污染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取决于城市化不同路径的选择。工业污染是造成大面积持续雾霾的最主要因素,污染严重企业未转移至其他地区,依然留在原地,成为城市主要经济来源;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有利于减轻本地和邻近地区雾霾污染;建成区面积、城市供暖、经济指标和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加剧本地和邻近地区雾霾污染;环境治理投资对本地和邻近地区雾霾污染起到有限的抑制作用,由于环境规制等警示作用的影响,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中,雾霾污染的促增作用没有得到有效抑制,治理措施不充分,导致雾霾污染持续频发、愈演愈烈。因此治霾政策必须联防联控、常抓不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雾霾污染 环境规制 空间溢出效应 稳定灯光数据 辽宁省
原文传递
辽宁省特色小镇三生功能评价及等级分布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高雁鹏 徐筱菲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2-136,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生产、生活、生态为核心的三生功能空间越来越受关注。特色小镇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重要发展单元,其现状评估和发展趋势已成为国土研究及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辽宁省第一、第二批国家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生产、生活、生态为核心的三生功能空间越来越受关注。特色小镇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重要发展单元,其现状评估和发展趋势已成为国土研究及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辽宁省第一、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为例,通过构建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从镇区、村庄两个层面评价特色小镇的三生功能,结果表明,辽宁省特色小镇三生功能发展总体水平较好,但特色小镇三生功能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存在特色小镇三生功能不均衡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特色小镇三生功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特色小镇 三生功能 G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