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傅毅 孙家兰 +3 位作者 赵静 徐鸣明 倪培华 陈生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检测59例脑梗死患者和40名对照者的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并且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脑梗死组...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检测59例脑梗死患者和40名对照者的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并且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脑梗死组甘油三酯浓度和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rs768963基因突变型(CT型+CC型)与野生型(TT型)比较,血小板1’聚集率明显升高;脑梗死组rs76896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比较,血小板1’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均明显升高。并且全部研究对象的突变型与野生型比较,血小板1’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突变型的血小板聚集率比野生型明显升高,容易引起血栓形成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A2受体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焕银 费清舟 赵静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2期935-939,共5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75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年龄≥75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尤瑞克林组(1 00例)和对照组(101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尤瑞克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75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年龄≥75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尤瑞克林组(1 00例)和对照组(101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尤瑞克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天0.15 PNA U尤瑞克林(100 ml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qd,共14 d),对照组给予空白生理盐水1 00 ml静脉滴注,qd,共14 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 d,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0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尤瑞克林组:4.55±2.89vs 2.54±1.96,t=7.261,P=0.002;对照组:4.11±2.56 vs 3.49±2.55,t=7.439,P=0.01 3),治疗后尤瑞克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2.093,P=0.023),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4%vs 55%,U=2896,P=0.001)。结论尤瑞克林能促进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龄 尤瑞克林 疗效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在缺血性脑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继先 赵静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3期363-366,共4页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急剧增高。国际间比较研究显示,我国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其中缺血性卒中占60%~80%。由于目前对于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急剧增高。国际间比较研究显示,我国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其中缺血性卒中占60%~80%。由于目前对于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医师都在积极寻找脑卒中病因,特别是寻找支持脑卒中诊断的生物标志物,这对指导脑卒中的治疗并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生物标志物 梗死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4
作者 申青仙 张赛 +2 位作者 涂悦 王振国 刘洋 《中国医药》 2020年第4期633-636,共4页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7%,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高达10%,致残率也高达20%~25%,因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有效治疗至关重要。目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7%,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高达10%,致残率也高达20%~25%,因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有效治疗至关重要。目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案,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其他治疗方法也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本文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管内血栓切除术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5
5
作者 哈玲梅 杨丽荣 +2 位作者 张赛 涂悦 刘洋 《中国医药》 2020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住院并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住院并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1、7、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7、14 d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SV、LSV、血浆黏度、HCT和ES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8%(44/49)比73.5%(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液流变学 疏血通注射液 阿替普酶
下载PDF
脑血肿体积评估3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冯玉兰 蒋爱华 +1 位作者 颜静 傅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6-30,36,共6页
目的比较2/3Sh公式与1/2ABC公式、CT测量方法对不同形状的脑血肿体积评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344例脑出血(血肿量≥5 mL)患者的脑CT图像,根据最大出血平面的形状将血肿类型分为规则型、不规则型,不规则形状进一步细分筛选出多结节型... 目的比较2/3Sh公式与1/2ABC公式、CT测量方法对不同形状的脑血肿体积评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344例脑出血(血肿量≥5 mL)患者的脑CT图像,根据最大出血平面的形状将血肿类型分为规则型、不规则型,不规则形状进一步细分筛选出多结节型、圆锥型为特殊形状的脑血肿类型,同时记录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别使用经典CT测量方法(金标准法)、1/2ABC公式、2/3Sh公式对脑血肿体积的误差率和比值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在各种脑血肿类型中,1/2ABC、2/3Sh这2种公式与金标准法的相关系数均>0.5。在规则型血肿中,1/2ABC、2/3Sh公式测量结果的误差率为-2.24%、-3.46%,与金标准法测量结果的比值为0.98、0.97;在不规则型血肿中,1/2ABC、2/3Sh公式测量结果的误差率为10.18%、-2.58%,与金标准法测量结果的比值为1.10、0.97。同样,3种方法对每种脑血肿类型测量结果的误差率经过Kruskal-Wallis Test检验在统计学上却有差异(P<0.05)。在规则型和不规则型血肿中,1/2ABC、2/3Sh2种公式与金标准法测量结果的误差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对于不规则型中的特殊形状(多结节型和圆锥型)血肿,2/3Sh公式与金标准法测量结果的误差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1/2ABC公式与金标准法测量结果的误差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2/3Sh、1/2ABC2种测量公式在临床上(血肿量≥5 mL)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局限性,从目前角度看可能接近金标准法;1/2ABC公式在规则型脑血肿体积的测量中可能具有优越性,而对于不规则型(尤其多结节型和圆锥型)脑血肿体积的测量,2/3Sh公式可能有着较准确的价值,且方便、易行、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弥补1/2ABC公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出血量 1 2ABC公式 2 3Sh公式
下载PDF
血液中提示颅内动脉瘤形成的潜在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亚莲 张赛 +4 位作者 涂悦 张婷 王振国 吴焕成 刘洋 《中国医药》 2020年第7期1136-1139,共4页
颅内动脉瘤(IA)的形成是一个相对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这期间一旦发生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就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但绝大多数患者患病期间无自觉症状,使其很难被发现,而筛查手段又较为昂贵,难以普及。若能从血液中寻找一种便于检测的... 颅内动脉瘤(IA)的形成是一个相对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这期间一旦发生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就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但绝大多数患者患病期间无自觉症状,使其很难被发现,而筛查手段又较为昂贵,难以普及。若能从血液中寻找一种便于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用来提示IA的发生,对于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血液中可能提示IA形成的潜在标志物进行综述,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生物标志物 炎症 内皮祖细胞 胱抑素C 微小核糖核酸
下载PDF
低剂量全脑CTP评价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行性 被引量:9
8
作者 朱杰 张蓓 +3 位作者 宋彬 王浩 魏冉 翁迎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27-183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条件下全脑CT灌注(CTP)扫描图像质量及灌注参数,探讨低剂量全脑CTP评价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全脑CTP检查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80 k V、120m As,B组70 k V、120 m As,C组70 k V、100 m A... 目的比较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条件下全脑CT灌注(CTP)扫描图像质量及灌注参数,探讨低剂量全脑CTP评价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全脑CTP检查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80 k V、120m As,B组70 k V、120 m As,C组70 k V、100 m As。以全脑CTP基本正常或一侧灌注正常为入组标准,记录3组有效辐射剂量(E)及符合标准的病例数,在正常侧尾状核、丘脑、额叶白质、颞叶白质、枕叶白质、顶叶白质、额叶皮质、颞叶皮质、枕叶皮质和顶叶皮质分别划定感兴趣区(ROI),测量脑灌注参数(CBF、CBV、TTP、MTT)及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应用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各脑灌注参数及SNR之间的差异。结果 3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A组2.6334 m Sv,B组1.6464 m Sv,C组1.3797 m Sv,B组较A组降低37.48%,C组较B组降低16.2%,C组较A组降低47.61%。3组各ROI测得的脑灌注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脑灌注参数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测得的大脑中动脉起始段SN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结论用70 k V、100 m As行全脑CTP,能显著降低有效辐射剂量,同时脑灌注参数及图像质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灌注 有效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老年卒中后抑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龚琪 刘学源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与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serum homocysteine,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177例住院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老年患者,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与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serum homocysteine,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177例住院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老年患者,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1]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将病例分成PSD组96例和非PSD组(对照组)81例。对所有入选患者在入院的次日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cy的水平,并与PS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卒中抑郁组与卒中后非抑郁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21.44±7.35)μmol/L、(10.69±3.3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卒中后抑郁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抑郁程度(r=0.428,P<0.01)相关。结论卒中急性期血清Hcy水平与卒中急性期抑郁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卒中后抑郁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斌 郑岚 张煜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IEN)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患者予以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予以普...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IEN)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患者予以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予以普通的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d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值)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A,ALB,TF,T淋巴细胞亚群,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相比,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d后PA,ALB,TF,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0d后的GCS评分均上升,APACHEⅡ评分均下降,两组的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高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PA,ALB,TF,T淋巴细胞亚群,GCS评分,降低APACHEⅡ评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脑血管 营养状况 淋巴细胞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玉兰 倪金迪 +1 位作者 李焕银 蔡振林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4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结果 68例患者中,12例经抢救无效死于脑疝,病死率为17.64%。56例经神经内科治疗(其中1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存活),...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结果 68例患者中,12例经抢救无效死于脑疝,病死率为17.64%。56例经神经内科治疗(其中1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存活),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出院后电话随访,存活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结论颅内压增高迅速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早期应及时联合使用脱水剂;去骨瓣减压术能减轻大面积脑梗死病灶局部的颅内压力,对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颅内压 临床特点 个体化治疗 去骨瓣减压术
原文传递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手术与预后的相关性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玉兰 龚琪 +1 位作者 傅毅 蔡振林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6年第3期318-323,共6页
目的颅内血肿体积在临床上可作为高血压性脑出血(ICH)急性期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探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ICH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幕上和幕下小脑出血患者的病史、临床指标和CT影像学资料。根据公... 目的颅内血肿体积在临床上可作为高血压性脑出血(ICH)急性期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探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ICH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幕上和幕下小脑出血患者的病史、临床指标和CT影像学资料。根据公式1/2ABC测量血肿的出血量,收集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国际颅内出血外科治疗试验应用的预后评估(STICH预后评估)评分结果,评价患者术后的早期预后。2P1例ICH患者中220例未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组),71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应用STICH预后评估评分将所有病例分为预后良好(评分≥27.672分)和预后不良(评分<27.672分)。结果预后良好的ICH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后的效果并不明显,与非手术治疗组相似(P=0.726);但预后不良中,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比非手术治疗患者或有一定的获益(P=0.004)。结论 STICH预后评估评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工具,根据评分有可能提示对预后不良的ICH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案可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有利于早期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出血量 预后预测评分 预后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血栓素A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静 郑岚 +4 位作者 傅毅 倪培华 翁迎风 李焕银 邵京山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28-1230,共3页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汉族居民血栓素A2受体(TXA2R)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334例脑梗死患者和135例正常老年对照者TXA2R基因rs76896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汉族居民血栓素A2受体(TXA2R)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334例脑梗死患者和135例正常老年对照者TXA2R基因rs76896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计算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结果 在脑梗死组与正常组之间,rs768963位点的基因型(T/T、T/C与C/C)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位基囚频率(T/C)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rs768963位点基囚突变与性别、年龄、血脂、血压、血糖均无关联.结论 TXA2R基因rs768963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脑梗死发病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A2受体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对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花英 周娟 +4 位作者 吴焕成 张景童 王振国 涂悦 刘洋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4周龄SD大鼠颈椎离断法处死后,全骨髓贴壁法获取胫骨及股骨骨髓并培养BMSCs,噻唑蓝(MTT)比色法验证生长曲线。取第3代BMSCs,将细胞分为4组,即培...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4周龄SD大鼠颈椎离断法处死后,全骨髓贴壁法获取胫骨及股骨骨髓并培养BMSCs,噻唑蓝(MTT)比色法验证生长曲线。取第3代BMSCs,将细胞分为4组,即培养基含糖5.5 mmol/L的对照组、培养基含糖25 mmol/L的高糖组、培养基含淫羊藿苷25μmol/L和糖5.5 mmol/L的淫羊藿苷组,以及培养基含淫羊藿苷25μmol/L和糖25 mmol/L的联合组。将细胞以4×105个/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细胞完全贴壁后分组,每组设10个复孔,培养3 d后,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Ⅰ型胶原、骨桥蛋白及骨钙素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骨髓腔分离到的BMSCs浓度较大,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胞浆丰满的圆形,培养12 d后,细胞融合率高,绝大多数细胞呈梭形,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符合BMSCs的生长特点。分组后3 d,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Ⅰ型胶原、骨桥蛋白及骨钙素基因表达降低(P <0.05);淫羊藿苷组细胞凋亡率及Ⅰ型胶原、骨桥蛋白及骨钙素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升高,但低于高糖组(P <0.05),Ⅰ型胶原、骨桥蛋白及骨钙素基因表达降低,但高于高糖组(P <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抑制高糖环境下BMSCs的凋亡,促进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善高糖环境下骨损伤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脑卒中全程健康管理方案的构建
15
作者 刘静 曹均艳 叶丽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38-942,共5页
目的:构建脑卒中全程健康管理方案,为脑卒中全程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文献检索,经研究小组讨论,形成脑卒中全程健康管理方案初稿,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对函询结果统计分析,增加、修改、删除不符合的条目,最终形成本方... 目的:构建脑卒中全程健康管理方案,为脑卒中全程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文献检索,经研究小组讨论,形成脑卒中全程健康管理方案初稿,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对函询结果统计分析,增加、修改、删除不符合的条目,最终形成本方案的构建。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3.75%、100%,权威程度系数为0.893,专家积极系数较高、权威程度较高。最终形成的方案共3个一级条目、10个二级条目、30个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脑卒中全程健康管理方案结果可靠、科学性高,可为脑卒中全程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健康管理 德尔菲法
下载PDF
血清尿酸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及短期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洋 刘秀 +2 位作者 张玺 孙圣凯 王志宏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UA)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Hunt-Hess(H-H)分级及短期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医学特色中心脑科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93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纳入患者的H-H分级、SUA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UA)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Hunt-Hess(H-H)分级及短期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医学特色中心脑科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93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纳入患者的H-H分级、SUA水平、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及出院时GOS评分等资料。根据入院时SUA水平、病情的轻重(H-H分级)、转归分别进行分组,分析SUA与aSAH患者H-H分级及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aSAH患者入院H-H分级不同的因素。结果3组aSAH患者不同SUA水平的H-H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0,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的不同是造成H-H分级不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同SUA水平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H-H4~5级与H-H1~3级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H患者入院时SUA水平不同,其H-H分级也不同,SUA的不同是造成H-H分级不同的独立危险因素,SUA水平差异一定程度提示aSAH患者短期预后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清尿酸 HUNT-HESS分级
原文传递
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多态性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玉兰 孙家兰 +3 位作者 严志敏 卢钟娇 倪培华 傅毅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年第6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A930G、C549T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269例CI患者(CI组)和187例无CI对照者(对照组)的基因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A930G、C549T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269例CI患者(CI组)和187例无CI对照者(对照组)的基因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组的-A930G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930G等位基因、C549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等位基因930A与549T配对、呈单倍型AT时,CI组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A930G的基因突变可能与急性CI的发生相关,同时单倍型AT可能使CI的发病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A930G C549T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原文传递
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与年龄界值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洋 黄小龙 +3 位作者 付浩 孙圣凯 王振国 黄海侠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208-213,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老年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SA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与年龄界值的关系。方法收集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原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SAH老年患者212例,分析SAH患... 目的探讨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老年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SA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与年龄界值的关系。方法收集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原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SAH老年患者212例,分析SAH患者术后1年神经功能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H预后的相关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年龄界值。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夹闭组和栓塞组,对比2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Hunt-Hess(H-H)分级(4~5)、Fisher高分级(3~4)是SAH老年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年龄对SAH老年患者不良预后预测的最佳界值为70岁(敏感度:89.3%;特异性:28.4%;准确性:87.7%)。2组治疗方式在入院时H-H分级(1~3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夹闭组(60~70岁、低H-H分级)患者的1年期预后良好率为83.3%,栓塞组为88.3%;夹闭组(>70岁、低H-H分级)患者的1年期预后良好率为18.8%,栓塞组为32.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老年患者神经功能不良预后与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H-H分级)及临界年龄(>70岁)相关,而与治疗方式的选取(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或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功能评分 年龄界值 老年
原文传递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四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岚 刘晓黎 曹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519-525,共7页
目的报道4例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结合文献总结该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集3个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共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提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进行AT... 目的报道4例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结合文献总结该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集3个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共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提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进行ATM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4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均表现为儿童期发病的进行性进展的小脑共济失调、球结膜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免疫缺陷导致反复感染,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升高,头部MRI显示小脑萎缩。ATM基因检测显示,例1和例2存在已知复合杂合突变c.8287C>T(p.Arg2763X)和c.9139C>T(p.Arg3047X),均为无义突变;例3存在2种未报道的复合杂合突变,包括无义突变c.8911C>T(p.Gln2971X)和缺失突变c.7141_7151del AATGGAAAAAT(p.Asn2381Glufs X18);例4存在纯合突变c.1402_1403del AA(p.Lys468Glufs X18)。结论 4例患者具有典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临床表现。变异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神经系统受累较轻,头部MRI通常正常,神经系统以外受累少见,明确诊断仍依靠ATM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 表型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对颅内动脉瘤形成与破裂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晶波 张婷 +1 位作者 涂悦 刘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7期1281-1286,共6页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挖掘与颅内动脉瘤(IA)形成和破裂相关的潜在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收集IA人群研究的mRNA基因芯片共计133例。在GEO2R平台内对各组的数据做差异mRNA基因分析,筛选出共同差异基因并完成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挖掘与颅内动脉瘤(IA)形成和破裂相关的潜在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收集IA人群研究的mRNA基因芯片共计133例。在GEO2R平台内对各组的数据做差异mRNA基因分析,筛选出共同差异基因并完成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筛选出的差异基因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获得差异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筛选出共同差异基因42个,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包括RNA聚合酶Ⅱ启动子对氧化应激反应的转录调控、趋化因子产生的正向调节、巨细胞自噬的阳性调节;主要发挥的分子功能包括蛋白质结合、RNA聚合酶Ⅱ转录辅阻遏活性、转录激活因子活性和蛋白激酶C结合;在细胞组分方面不呈现富集状态。主要覆盖的信号通路包括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信号通路。结论:初步筛选出IA的形成与破裂可能与偕胺肟还原组件1、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结合珠蛋白、肥大细胞膜表达蛋白1、ZAK、磷脂酶Cβ4以及血液和神经系统表达因子1等蛋白所介导的生物学功能过程相关,除了既往已知的IA机制外,细胞自噬和HIF-1通路可能也参与了IA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数据挖掘 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