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治疗跟腱断裂 被引量:4
1
作者 白建忠 王根柱 梁朝革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10期631-632,共2页
目的寻求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四区法手术修复开放性跟腱断裂23例。结果随访0.5~1.5年,疗效评定采用Arner-Lindholm评定法,优良率100%。结论本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跟腱 断裂 手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中度外翻 被引量:3
2
作者 白建忠 张亚东 +1 位作者 王奕 鲁怡然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寻找治疗中度外翻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小切口剥离收肌止点,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滑囊及骨赘,治疗中度外翻患者16例(22足)。结果随访0.5~2.0年,疗效评定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学会足母外翻评分标准,优良率100%。结论本方... 目的寻找治疗中度外翻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小切口剥离收肌止点,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滑囊及骨赘,治疗中度外翻患者16例(22足)。结果随访0.5~2.0年,疗效评定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学会足母外翻评分标准,优良率100%。结论本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外科手术 切开
下载PDF
颈部疼痛风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梁朝革 岳雄 +2 位作者 陈豪杰 吴宗明 施慧峰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探讨颈痛的风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3月-2007年10月的非特异性颈痛门诊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同时以同期无颈痛体检人员作为对照。对研究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性别及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是颈痛的风险因素。... 目的探讨颈痛的风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3月-2007年10月的非特异性颈痛门诊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同时以同期无颈痛体检人员作为对照。对研究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性别及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是颈痛的风险因素。结论颈痛由多种因素导致,需多学科协作进行治疗,前瞻型研究是颈痛较为合理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风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9
4
作者 徐刚 唐献忠 +2 位作者 王嘉 惠耀敏 谭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和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2-06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8例骨盆和髋臼骨折,其中改良Stoppa入路组18例,髂腹股沟入路组20例。比较2组疗效,临床评估包括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和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2-06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8例骨盆和髋臼骨折,其中改良Stoppa入路组18例,髂腹股沟入路组20例。比较2组疗效,临床评估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复位满意度、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改良Stoppa入路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髂腹股沟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骨折复位质量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Stoppa入路组仅1例切口浅表感染;髂腹股沟入路组出现切口浅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1例,股外侧皮神经麻痹1例,腹股沟疝1例;改良Stoppa入路组手术并发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效果可靠,与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相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短期并发症,在显露髋臼四边体、高位耻骨上支及双侧损伤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改良STOPPA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顾梦臻 梁朝革 +1 位作者 王奕 张国宁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0期969-970,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和优点。方法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骨折采用胫骨近端前外侧入路,Ⅳ型骨折采用前内侧入路。此4型均采用单钢板固定;SehatzkerⅤ、Ⅵ型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和优点。方法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骨折采用胫骨近端前外侧入路,Ⅳ型骨折采用前内侧入路。此4型均采用单钢板固定;SehatzkerⅤ、Ⅵ型骨折采用前正中入路双钢板固定。结果手术复位固定满意,术后X线显示关节面台阶均在2mm以内。32例均获随访8—18个月,骨折骨性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8个月采用Rasmussen评分评定疗效:优12例,良17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效果满意,与传统支持钢板相比,其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隐匿后踝骨折的漏诊原因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嘉 章云童 +1 位作者 张春才 汤洋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隐匿后踝骨折相关漏诊病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103例,其中9例后踝骨折漏诊,男6例,女3例;年龄18~55岁,平均35.2岁;根据Lauge-Hansen分型均... 目的:探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隐匿后踝骨折相关漏诊病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103例,其中9例后踝骨折漏诊,男6例,女3例;年龄18~55岁,平均35.2岁;根据Lauge-Hansen分型均为旋前-外旋型损伤。术中经C形臂X线透视发现4例,术后住院期间发现2例,余3例为外院术后于门诊随访时发现。手术入路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后采用空心螺钉或锁定钢板固定。手术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9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4~30个月,平均17个月。无切口感染,切口均I期愈合。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83.0±4.4,其中术中发现并处理4例平均分85.0±2.9,二次手术处理5例平均分81.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2.2个月经X线片证实全部病例骨性愈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退钉、断裂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可能合并隐匿性后踝骨折,临床医师需充分了解其暴力传导机制,仔细阅读X线侧位片,对可疑后踝损伤者可行CT或MRI检查;同时,术中内外踝固定满意后附加侧位透视有助于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位置及活动度对全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国宁 王友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髌骨位置、活动度的变化以及其对膝关节功能和活动的影响。方法自1998年9月至2006年6月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05例初次TKA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获得良好随访的51例患者(62个膝关节)...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髌骨位置、活动度的变化以及其对膝关节功能和活动的影响。方法自1998年9月至2006年6月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05例初次TKA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获得良好随访的51例患者(62个膝关节),平均随访时间38.7个月,对其进行髌骨高度、倾斜角及侧方移动度进行测量,与术前对照,并与膝关节活动度做相关性统计分析,综合研究髌骨方面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关键因素。结果 (1)TKA术后髌骨高度较术前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髌骨外翻倾斜角减小;(2)髌腱短缩>10%时,其短缩程度与膝关节活动度呈负相关(r=-0.79,P<0.01);(3)髌骨活动度与膝关节活动度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 (1)TKA术后髌韧带存在一定程度的短缩,髌骨不存在明显外翻;(2)髌骨位置及髌骨活动度影响膝关节功能:当髌腱短缩>10%时,髌骨位置越低,膝关节活动度越小,膝关节功能越差;髌骨活动度越差,膝关节活动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髌骨 膝关节 活动范围 关节
原文传递
长宁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9
8
作者 梁朝革 张国宁 +3 位作者 王嘉 唐献忠 陈豪杰 于荣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2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长宁区人群髋部骨折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发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通过长宁区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以及申康医联中心的长宁区人口健康档案调查,收集长宁区户籍人口在各大医院就诊记录和资料,查询2008-07—2012-06 ICD... 目的调查上海市长宁区人群髋部骨折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发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通过长宁区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以及申康医联中心的长宁区人口健康档案调查,收集长宁区户籍人口在各大医院就诊记录和资料,查询2008-07—2012-06 ICD-10疾病编码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就诊记录,获得患者相关信息。通过长宁区疾控中心资料调取,取得长宁区2010年及2011年人口分布情况。结果 2008-07—2012-06长宁区髋部骨折标准化发病率为68.01,其中男性为52.15,女性为82.09,本地区女性年标准化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长宁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标准化发病率为140.80,其中男性为95.90,女性为182.86。本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女性年标准化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粗发病率显著高于50岁及以下人群(P<0.05)。结论 2008-07—2012-06长宁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94.75%,标准化年发病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于50岁以下人群,女性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流行病学 粗发病率 标准化发病率
原文传递
43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永山 周泰仁 +1 位作者 曹德良 陈智 《临床骨科杂志》 1999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43 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Schatzker 分类Ⅱ型、Ⅲ型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35 例随访10 ~35 个月,平均19 个月。按Merchant 评分标准,优良率82...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43 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Schatzker 分类Ⅱ型、Ⅲ型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35 例随访10 ~35 个月,平均19 个月。按Merchant 评分标准,优良率82-9% 。结论 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Ⅱ型和Ⅲ型患者应予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
下载PDF
尺骨鹰嘴接骨板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于荣华 梁朝革 +2 位作者 曹德良 徐志英 唐献忠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9期839-840,共2页
目的比较尺骨鹰嘴接骨板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尺骨鹰嘴骨折50例,分为接骨板治疗组(16例)和张力带钢丝治疗组(34例)。结果获得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随访结果为:钢板组优14例,良... 目的比较尺骨鹰嘴接骨板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尺骨鹰嘴骨折50例,分为接骨板治疗组(16例)和张力带钢丝治疗组(34例)。结果获得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随访结果为:钢板组优14例,良1例,可1例;张力带组优30例,良2例,可2例。结论尺骨鹰嘴接骨板和张力带钢丝都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有效方法,两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鹰嘴骨折 尺骨鹰嘴接骨板 钢针张力带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时机及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于荣华 梁朝革 +3 位作者 唐献忠 王嘉 岳雄 匡垓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481-2485,共5页
[目的]对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手术时机及住院天数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显著相关因素,制定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计划。[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159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把年... [目的]对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手术时机及住院天数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显著相关因素,制定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计划。[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159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把年龄,性别,是否周末时间入院,居住情况,骨折前活动能力,骨折前行走能力,骨折前日常生活能力,骨折类型,健康状况,并存病数量为自变量,手术时间为应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手术时机的相关因素分析。同时将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等为自变量,术后住院时间为应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标准者早期手术组65例,晚期手术组94例。logi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是否周末时间入院对手术时机影响最大。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对住院时间影响最大。[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时机要因人制宜,健康状况好,手术意愿强及非周末时间住院的患者是早期手术重要因素,而住院时间与并发症有相关性,且早期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治疗效果 老年患者 手术时机
原文传递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62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筱畴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2期100-101,共2页
我院自1989年7月~1995年3月应用各种改良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62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髌骨骨折 骨折 内固定 张力带 钢丝
下载PDF
Keller关节成形术治疗拇外翻畸形31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惠耀敏 吴宁 曹德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6期489-490,共2页
关键词 Keller 拇外翻畸形 关节成形术 治疗 复合畸形 内翻畸形 第1跖骨 拇趾外翻
下载PDF
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嘉 吴宁 +2 位作者 汤洋 徐志英 曹德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2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跗跖关节 骨折脱位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向阳 于荣华 +1 位作者 吴宗明 陈豪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434-436,共3页
关键词 胸腰段椎体骨折 非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 老年人群 外伤性胸腰椎骨折 骨折患者 城市老龄化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颈部疼痛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朝革 贾连顺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2期162-163,共2页
颈部疼痛大多是非特异性的,只有明确导致颈部疼痛的相关因素,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本文就颈部疼痛的流行病学特点、评估方法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相关因素 颈部疼痛 非特异性 评估方法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才松 龚承友 +2 位作者 邵康为 吉新华 张亚东 《上海医学影像》 2001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跟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8例30个跟骨骨折的轴位CT、MPR及表面重建(SSD)CT的表现,对骨折进行分型,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 30个跟骨骨折中,骨折涉及距下关节6个跟骨,涉及距下关节2...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跟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8例30个跟骨骨折的轴位CT、MPR及表面重建(SSD)CT的表现,对骨折进行分型,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 30个跟骨骨折中,骨折涉及距下关节6个跟骨,涉及距下关节24个跟骨。22例骨折涉及距下关节者进行手术治疗,16例术中给予植骨,手术结果证实了MPR和SSD显示的骨折情况,并取得良好疗效。MPR能准确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性、移位的程度及相应的软组织损伤;SSD有助于骨折块的立体定位,术前正确评估骨关节损伤和塌陷的程度。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和MPR对术前骨折的分类、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MRI对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评估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国宁 徐志英 +2 位作者 刘伟 梁朝革 顾梦臻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6期108-110,共3页
目的评估核磁共振技术对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收治因膝关节损伤入院进行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以膝关节镜为金标准,与其术前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评估MRI对于膝关节损伤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MRI对于半月板... 目的评估核磁共振技术对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收治因膝关节损伤入院进行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以膝关节镜为金标准,与其术前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评估MRI对于膝关节损伤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MRI对于半月板损伤诊断的灵敏度为87.14,特异度为57.14。对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灵敏度为84.63,特异度为93.94。结论 MRI检查已经成为膝关节损伤诊断的理想方法,对临床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膝关节损伤 半月板 交叉韧带 关节镜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献忠 梁朝革 +8 位作者 蔡振宇 白建忠 王嘉 匡垓下 岳雄 吴宗明 于荣华 陈豪杰 何洁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可屈性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肱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SF-36临床评分,VAS疼痛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本组随访3~52个月,平均32个月。24例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采用可屈性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肱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SF-36临床评分,VAS疼痛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本组随访3~52个月,平均32个月。24例骨折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6周(6~48周),1例不愈合,1例内固定失效;24例肩部完全恢复运动,平均Constant评分90分;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50岁者Constant、SF评分较低。结论可屈性肱骨髓内钉可通过逆行和顺行方式置入并锁定(静态),不损伤肩袖肌肉或肱骨关节面,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但对于髓腔直径〈8 mm者需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 骨折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原文传递
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微创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献忠 梁朝革 +4 位作者 王嘉 匡垓下 蔡振宇 吴宗明 于荣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3期258-259,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椎间盘镜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椎间盘突出类型和突出节段的相关性。方法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采用椎间盘镜微创术治疗。结果末次随访时85.4%(35/41)重新返回工作岗位,14.6%(6/41)带药出院。VAS评分平... 目的探讨采用椎间盘镜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椎间盘突出类型和突出节段的相关性。方法对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采用椎间盘镜微创术治疗。结果末次随访时85.4%(35/41)重新返回工作岗位,14.6%(6/41)带药出院。VAS评分平均减少4.7分。结论采用椎间盘镜治疗青壮年症状性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应用于L5S1间盘突出时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 微创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青壮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