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70
1
作者 谈儒勇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2-47,共6页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最大特征。金融发展理论的最主要目的在于论证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是重要的。本文旨在对金融发展理论作一梳理,主要包括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有关金融发展根源的研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最大特征。金融发展理论的最主要目的在于论证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是重要的。本文旨在对金融发展理论作一梳理,主要包括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有关金融发展根源的研究以及政策含义和对中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金融体系
下载PDF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51
2
作者 刘莉亚 任若恩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68,共8页
本文在详细回顾国内外有关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含义,并构建出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结构化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计量学中的协整方法测算出我国1982—2003年期间的适度外汇储备规... 本文在详细回顾国内外有关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含义,并构建出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结构化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计量学中的协整方法测算出我国1982—2003年期间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同时分析了这20多年来外汇储备规模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协整 失调程度
原文传递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 被引量:55
3
作者 奚君羊 刘卫江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共6页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 ,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等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以及货币供应量自身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为此 ,自 1 990年代起 ,一些国家相继改弦更张 ,把货币政策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 ,由此形成...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 ,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等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以及货币供应量自身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为此 ,自 1 990年代起 ,一些国家相继改弦更张 ,把货币政策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 ,由此形成所谓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本文运用模型分析 ,在封闭经济的假设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严格通货膨胀目标制和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针对我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目标缺乏有效性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目标制 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国
下载PDF
实际汇率、工资和就业——对中国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0
4
作者 丁剑平 鄂永健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1-49,共9页
在同时考虑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实际汇率贬值会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会减少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按照理论分析的结果,文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两部门实际工资及就业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发现:... 在同时考虑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实际汇率贬值会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会减少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按照理论分析的结果,文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两部门实际工资及就业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显著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汇率变动不敏感,而两部门的实际工资和实际汇率之间则都没有协整关系存在。进一步检验发现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在贸易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结构也没有影响。总的结论认为,即使考虑到非贸易部门,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整个就业也是不利的,而贬值有利于整个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汇率 实际工资 就业 贸易部门 非贸易部门
下载PDF
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研究述评 被引量:26
5
作者 谈儒勇 丁桂菊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6,共7页
外资银行进入是一个国家金融开放的重要标志。外资银行进入会如何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和银行业,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旨在评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引导人们全... 外资银行进入是一个国家金融开放的重要标志。外资银行进入会如何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和银行业,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旨在评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引导人们全面、正确地评价外资银行的进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东道国 进入效应
原文传递
关于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丁剑平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55,共8页
各国学者的研究都不免染上本国主流学派的观点,他们大多数从本国的角度(本国利益最大化)来看世界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引入日本与美国学者对亚洲金融危机中汇率制度的对峙观点,然后分析两国学者对目前中国汇率机制(汇率制度选择... 各国学者的研究都不免染上本国主流学派的观点,他们大多数从本国的角度(本国利益最大化)来看世界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引入日本与美国学者对亚洲金融危机中汇率制度的对峙观点,然后分析两国学者对目前中国汇率机制(汇率制度选择与汇率水平确定的相互关系)的不同议论,最后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分析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可持续性。中国应该根据本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人民币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一个轮廓。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应该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这不是承认既成事实,而是当前中国最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机制 可持续性 中国 亚洲货币圈 宏观经济目标 汇率制度 麦金农回归 失业 就业
原文传递
实际汇率与就业——基于内生劳动力供给的跨期均衡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鄂永健 丁剑平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24,48,共13页
文章在个体跨期最优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并同时假定对资本流动存在限制,以此来分析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当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即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比较小时,本币实际贬值才会促进就... 文章在个体跨期最优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并同时假定对资本流动存在限制,以此来分析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当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即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比较小时,本币实际贬值才会促进就业的增加,反之贬值会使就业减少。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消费者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会比较大,因而人民币实际贬值会有利于就业。对中国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这一结论,且该实证分析通过了实际汇率的超外生性检验。鉴于从长期来看中国消费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过分的依赖于低币值的汇率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是不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汇率 就业 内生劳动力供给 相对风险规避程度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参照货币篮子与东亚货币联动的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丁剑平 杨飞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6-42,共7页
近年来采用参照篮子货币设定汇率波动的经济体在增加,这反映了全球区域各经济体汇率倾向于管理浮动和相对独立的势头(即区域汇率独立板块)。人民币也是如此,在汇改后参照美元比重显著减小,而区域货币权重逐步增大。虽然这延续着有效汇... 近年来采用参照篮子货币设定汇率波动的经济体在增加,这反映了全球区域各经济体汇率倾向于管理浮动和相对独立的势头(即区域汇率独立板块)。人民币也是如此,在汇改后参照美元比重显著减小,而区域货币权重逐步增大。虽然这延续着有效汇率研究的发展方向,但是它更加表现为一种市场力量的选择。区域内某些货币相互联动的增加,反映了这一组货币汇率波动的独立性。本研究通过回归发现,人民币与港币、林吉特、韩元和台币联动走得越来越近,在集体降低对美元的参照比重之后,这几种货币互相间参照比重上升。而在它们后面又有互动的其他货币。这种货币联动的方差和持续性模式是亚洲未来货币独立板块形成的雏形。中国汇改后在对亚洲货币集体降低美元权重中发挥主导作用。也只有亚洲区域内货币独立板块的形成,才能从外部真正减轻人民币目前的升值压力,充分展现出其灵活弹性。人民币参照货币篮子调整影响整个亚洲,而反过来也为人民币未来的改革创造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参照货币篮子 东亚汇率 多元GARCH BEKK模型
原文传递
影响人民币汇率若干宏观因素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3
9
作者 奚君羊 谭文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26-31,60,共7页
 本文采用协整研究和冲击分解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就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上述因素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人民币...  本文采用协整研究和冲击分解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就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上述因素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下浮,且影响极为显著,而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利率的上升则会引起人民币汇率的上浮,但影响程度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宏观因素 货币供应量 中国 浮动汇率制 国内生产总值 协整检验 利率市场化
下载PDF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共生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莉亚 任若恩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0-49,共10页
1 997— 1 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同时爆发 ,即共生性危机的发生引发国际社会与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重新思考 :这种共生性现象是否确实具有普遍性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联... 1 997— 1 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同时爆发 ,即共生性危机的发生引发国际社会与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重新思考 :这种共生性现象是否确实具有普遍性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到目前为止 ,很少有研究从实证的角度来证明这种联系的确存在。正是基于此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 ,旨在揭示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相互影响 ,换言之 ,共生性危机的发生是具有显著性的。具体来说 ,本文以 1 975— 2 0 0 0年期间 53个国家危机的发生情况为研究对象 ,分别运用频率分布、信号法 ,以及概率回归模型来分析两种危机的共生性 ,并得到非常一致的结论 :在新兴市场国家中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关系 ,同时银行危机更趋向于作为货币危机即将发生的同步或预警指标 ,而反之则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危机 货币危机 共生性 实证研究 信号法 概率回归模型 频率分布 新兴市场国家
原文传递
我国各地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谈儒勇 叶海景 范坤祥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6-50,共5页
选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的比重作为反映各地区银行集中度的指标,基于31个省份1999-2003年间的相关数据,并分别利用全体数据组成的样本、平均值组成的样本以及分区域样本所做的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结果显示:... 选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的比重作为反映各地区银行集中度的指标,基于31个省份1999-2003年间的相关数据,并分别利用全体数据组成的样本、平均值组成的样本以及分区域样本所做的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结果显示:(1)总体上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而验证了一般均衡模型的观点;(2)分区域看,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各省份银行集中度的提升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集中度 经济增长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下载PDF
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邓云胜 刘莉亚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7-41,共5页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银行可以使用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这两种方法来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金要求,同时针对内部评级法给出了更为明晰、细致的诠释。我国在执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时将很可能选用内部评级法。鉴于此,本文围绕...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银行可以使用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这两种方法来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金要求,同时针对内部评级法给出了更为明晰、细致的诠释。我国在执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时将很可能选用内部评级法。鉴于此,本文围绕银行内部信用评级这一主题,分析了进行内部等级评定时所采用的方法,并重点剖析了不同的模型法在估计违约概率PD与违约损失率LGD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以期为我国各银行在使用内部评级法时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信用评级 模型法 专家判断法 违约概率 违约损失率
下载PDF
差别消费权重、生产率与实际汇率: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的扩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鄂永健 丁剑平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8,共10页
本文在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在总消费中的权重以及本国可贸易品和进口品在总可贸易消费品中的权重在国家间可以有差别的假定下,通过一个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生产率对长期实际汇率的影响,以期对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SH)进行扩展... 本文在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在总消费中的权重以及本国可贸易品和进口品在总可贸易消费品中的权重在国家间可以有差别的假定下,通过一个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生产率对长期实际汇率的影响,以期对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SH)进行扩展。分析结果显示,本国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上升不一定导致本币实际升值,而外国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上升也不一定导致本币实际贬值;两国相对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通过影响贸易条件可以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而传统的BSH忽略了这一渠道。以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经验研究显示,差别消费权重假定下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解释能力较传统BSH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权重 生产率 实际汇率 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莉亚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0-44,共5页
本文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外部监管、内部评级方法、基于内部评级的风险量化过程 ,以及内部评级系统的验证等方面 ,并对国外内部评级系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内部评... 本文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外部监管、内部评级方法、基于内部评级的风险量化过程 ,以及内部评级系统的验证等方面 ,并对国外内部评级系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内部评级系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评级系统 信用风险管理 新巴塞尔协议
原文传递
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子分析——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的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丁剑平 楚国乐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46,共12页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以1999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二季度的面板数据(美、欧、日、英)为样本,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国际货币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在众多的影响因子中,那些体现内在结构的因子,诸如网络外部性、经济增长和...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以1999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二季度的面板数据(美、欧、日、英)为样本,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国际货币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在众多的影响因子中,那些体现内在结构的因子,诸如网络外部性、经济增长和净出口(以下简称"三因子")对其货币国际化程度具有非线性的影响,这种非线性特征源于自身的内生性并且在影响国际货币占比时出现在高低两种不同的体制(惯性区间),随着三因子规模的变动,在两种体制之间进行平滑转换,这也为未来新进入的国际货币创造了切入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影响因子 PSTR 非线性
原文传递
RAROC模型下单笔贷款业务经济资本的估计与仿真测算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莉亚 邓云胜 任若恩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8-73,共6页
本文研究了在违约模型与盯市模型两种不同情形下单笔贷款业务经济资本的估计问题,其中:在研究盯市模型下单笔贷款经济资本的估计问题时,基于CreditMetricsTM系统,分别采用蒙特卡罗仿真基本方法和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还参考已有的... 本文研究了在违约模型与盯市模型两种不同情形下单笔贷款业务经济资本的估计问题,其中:在研究盯市模型下单笔贷款经济资本的估计问题时,基于CreditMetricsTM系统,分别采用蒙特卡罗仿真基本方法和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还参考已有的试验参数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我们所推导的单笔业务经济资本度量方法具有风险敏感性,即按照这一度量方法计算的风险资本敏感地依赖于贷款本金、信用等级、违约相关系数这些贷款自身以及贷款组合的风险要素。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所研究的优化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贷款组合信用风险VaR的计算效率,还可以提高单笔贷款经济资本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资本 贷款组合 贷款业务 RAROC 度量方法 风险要素 贷款本金 违约 基本方法 相关系数
原文传递
我国各地金融发展差异的司法解释 被引量:21
17
作者 谈儒勇 吴兴奎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17,共4页
本文选取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的数量作为衡量司法水准的指标,利用我国 20个省份1995-2000年间的数据,通过面板技术检验了法与金融理论所强调的“法律对 于金融发展是重要的”观点是否适用于我国。结果表明,司法水准对于各地的金融发展差 ... 本文选取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的数量作为衡量司法水准的指标,利用我国 20个省份1995-2000年间的数据,通过面板技术检验了法与金融理论所强调的“法律对 于金融发展是重要的”观点是否适用于我国。结果表明,司法水准对于各地的金融发展差 异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律师数量 律师事务所数量 司法水准 司法解释
原文传递
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弹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丁剑平 于群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9-26,共8页
 冲击对汇市波动产生的影响持续有多长,可以知道汇市的弹性的强弱。本文通过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证明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汇市在干预下的弹性。中央银行出于多种原因还在频繁地进入汇市。可以说中国干预外汇市场是成功的,但是...  冲击对汇市波动产生的影响持续有多长,可以知道汇市的弹性的强弱。本文通过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证明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汇市在干预下的弹性。中央银行出于多种原因还在频繁地进入汇市。可以说中国干预外汇市场是成功的,但是这不能一直照搬下去。政府与企业的角色要换位。要逐步让企业承担汇市波动的风险。企业要"走出去"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样企业在汇市上的运作才能消化冲击,促使汇市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亚洲金融危机 政府 企业
下载PDF
汇率波动与亚洲的经济增长 被引量:10
19
作者 丁剑平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5-22,共8页
从年度数据看 ,亚洲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汇率走势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是其系数的符号能呈现出货币有否升值的趋势。从每天的数据看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汇率波动的方差较小 ,“波动持续性”也较短。亚洲各经济体的经验可以给人民... 从年度数据看 ,亚洲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汇率走势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是其系数的符号能呈现出货币有否升值的趋势。从每天的数据看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汇率波动的方差较小 ,“波动持续性”也较短。亚洲各经济体的经验可以给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提供参考 ,既要避免高速增长时由于短期外资涌入造成的本币升值 ,也要警惕国际舆论形成的对本币升值压力。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最佳时期 ,因为这种高速增长为本币国际化、最终的本币汇率市场化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波动 亚洲 经济增长 GARCH模型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原文传递
非贸易部门工资水平在实际汇率决定中的作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与日本汇率的检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剑平 刘健 于群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15-23,56,共10页
 对实际汇率的实证前期研究一直集中在贸易部门,本研究开始将实证的领域拓展到非贸易部门(即使用非贸易部门工资作为比较变量)。运用了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第三产业的工资变化与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这种协整关系在人民币、日...  对实际汇率的实证前期研究一直集中在贸易部门,本研究开始将实证的领域拓展到非贸易部门(即使用非贸易部门工资作为比较变量)。运用了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第三产业的工资变化与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这种协整关系在人民币、日元的检验上得到了支持。随着第三产业占各国GDP的比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在68%~84%之间),该部门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举足轻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实际汇率的平稳与中国的第三产业工资变化起伏较小相关。日元实际汇率上浮与日本的第三产业的工资提高成正比。从而验证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日实际汇率决定中是存在的。但是否在其他亚洲国家实际汇率决定中也同样存在则需要进一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误差修正模型 第三产业工资水平 实际汇率决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