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旷达词风——苏轼多彩词风的融铸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春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9-32,共4页
通过大量的作品分析和相关资料的印证,纠正以往将豪放风格作为苏词创作基调的偏见,以此揭示这位伟大的作家独立文坛的奥秘。就苏轼词中旷达精神的成因及内涵进行探讨,确立旷达风格作为苏轼词的基本风格。
关键词 宋词 苏轼 旷达精神 成因 内涵
下载PDF
文学女性形象的审美误区
2
作者 程春萍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学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的分析 ,揭示出“完美”形象的背后 ,蕴涵着某种性别表述不平等的现象 ,即忽略了女性自身的特点 ,而将女性作为一种文化符号 ,成为男性中心文化的辅证 ,间接注释传统理念 ,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创作的... 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学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的分析 ,揭示出“完美”形象的背后 ,蕴涵着某种性别表述不平等的现象 ,即忽略了女性自身的特点 ,而将女性作为一种文化符号 ,成为男性中心文化的辅证 ,间接注释传统理念 ,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创作的不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女性 价值观 审美误区
下载PDF
关于税法的立法原则问题
3
作者 林松 《税务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13-18,共6页
税法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什么原则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的税法体系,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就我国税法的立法原则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求税收学术界和法学界同志的共识。
关键词 税法体系 原则问题 立法 国家法律 社会主义 法学界 学术界 税收
原文传递
试析我国现行进出口税收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臧显文 叶峥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8-48,55,共2页
现行的进出口税收政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不利于外向型经济和引进外资等工作的深入。现就目前反映突出的三个问题分析如下: 一、出口商品税收问题 目前国家对出口商品中已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款... 现行的进出口税收政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不利于外向型经济和引进外资等工作的深入。现就目前反映突出的三个问题分析如下: 一、出口商品税收问题 目前国家对出口商品中已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款退还问题的规定是:国内的外贸企业出口可以全部退还,外商投资企业自产的出口产品可免征最后一道环节的增值税,但对以前环节已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款则不予退还。这种作法无异于变相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自产产品出口权,有袒护国内外贸企业垄断出口权之嫌,不利于内、外资出口企业的公平竞争,不利于外贸系统经营机制的转变,不利于引进外资,而且不符合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对此外商意见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 税收政策 税收 财政 中国
全文增补中
试论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精细化
5
作者 叶峥 臧显文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3-26,共4页
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资本相对不足,要发展经济必须引进国外资本.但这些国家投资环境普遍不如发达国家,投资盈利率不高,因此为了吸引外资,都不约而同地给予外商一定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以期抵补投资环境之不足.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资本相对不足,要发展经济必须引进国外资本.但这些国家投资环境普遍不如发达国家,投资盈利率不高,因此为了吸引外资,都不约而同地给予外商一定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以期抵补投资环境之不足.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也陆续地(?)布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践证明:十多年来,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引进外资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不容置疑,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引导外资流向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往往事与愿违,跟不上引资工作发展的需要,亟待完善.现就有关政策择例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优惠 涉外税收 中国 税收政策
全文增补中
'94德国税改简介
6
作者 叶峥 《涉外税务》 CSSCI 1995年第1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税制改革 税收 德国 财政
原文传递
适应税改新思路 调整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
7
作者 叶峥 臧显文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27-29,共3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以企业所得税减免为主,辅之以进出口环节某些关税和流转税的减免,包括降低税率、法定减税免税期,巨额长期投资减免、再投资退税、某些基础行业的特别减免、边远贫困...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以企业所得税减免为主,辅之以进出口环节某些关税和流转税的减免,包括降低税率、法定减税免税期,巨额长期投资减免、再投资退税、某些基础行业的特别减免、边远贫困山区的特别优惠、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的特别减免,以及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放区等不同层次的特殊优惠。我国引入外资的目的主要有四:一是弥补我国经济发展时期资金的短缺;二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三是通过外资的注入填缺补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四是借助大量外资企业的建立并参与国内的经济竞争,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提高内资企业对市场机制的适应能力。十多年来的引资工作实践证明,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引进外资取得巨大成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功不可没。不容置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还必须保留下去。但是,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引导外资流向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与引资工作的目的相左,亟待完善。现就有关政策择例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改革 涉外税收 税收政策 中国 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