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市型郊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以上海市崇明区菜蚓鳝立体种养模式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双喜 吕卫光 +4 位作者 郑宪清 张翰林 张娟琴 陶晓斌 张惠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23-27,共5页
通过阐述上海发展都市型郊区循环农业的必要性,结合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需求,系统分析了上海崇明区在农业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升级新模式——"菜蚓鳝"立体种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原理与循环路径特点,解析了菜蚓鳝立体模式的经济... 通过阐述上海发展都市型郊区循环农业的必要性,结合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需求,系统分析了上海崇明区在农业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升级新模式——"菜蚓鳝"立体种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原理与循环路径特点,解析了菜蚓鳝立体模式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都市型郊区发展立体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型郊区 循环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 菜蚓鳝立体种养
下载PDF
生物耕作对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及青花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双喜 郑宪清 +4 位作者 袁大伟 张娟琴 何七勇 吕卫光 陶晓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8-1023,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青花菜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传统机械旋耕(CK)、免耕(T1)以及生物耕作(T2)3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耕作能有效提高耕层不同部位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青花菜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传统机械旋耕(CK)、免耕(T1)以及生物耕作(T2)3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耕作能有效提高耕层不同部位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其中尤以5~20 cm土层较为明显,生物耕作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以及含水量依次比传统机械旋耕(CK)增长58.33%、68.93%、67.06%和16.19%;与传统机械旋耕(CK)相比,生物耕作处理大大提升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以及蔗糖酶的活性,其中脲酶、蔗糖酶与CK之间差异显著(P<0.05)。(2)生物耕作处理下青花菜的株高、开展度、叶长、叶宽等指标与CK和T1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间青花菜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差异不大,生物耕作处理增强了青花菜在各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3)生物耕作处理大幅提高了青花菜品质,生物耕作处理下的青花菜Vc含量是CK的1.2倍,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分别比T1处理和CK高1.05 mol·g-1和3.29 mol·g-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各处理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培育土壤有益动物的生物数量(生物耕作)可提高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对改善农田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耕作 蚯蚓 土壤理化特性 土壤酶活性 青花菜
下载PDF
生物耕作下不同蔬菜茎秆还田腐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双喜 吕卫光 +5 位作者 郑宪清 袁大伟 张娟琴 何七勇 张翰林 陶晓斌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5期61-65,共5页
采用尼龙网袋法直接覆盖及覆土还田,研究了生物耕作下不同蔬菜(玉米、芋艿、山芋以及毛豆)茎秆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建立了不同蔬菜的腐解模型。结果表明,蔬菜茎秆还田后,腐解速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征;在试验期内,玉米、山芋、芋艿以及毛... 采用尼龙网袋法直接覆盖及覆土还田,研究了生物耕作下不同蔬菜(玉米、芋艿、山芋以及毛豆)茎秆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建立了不同蔬菜的腐解模型。结果表明,蔬菜茎秆还田后,腐解速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征;在试验期内,玉米、山芋、芋艿以及毛豆等4种蔬菜茎秆的腐解率依次达到73.8%、95.9%、99.2%和75.4%,T2处理(10 cm)显著高于T1(0 cm);提出了不同蔬菜茎秆残留量自然对数的天数回归方程,可以预测蔬菜茎秆还田的腐解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耕作 蔬菜茎秆还田 腐解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