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的耐药性问题及检测 被引量:261
1
作者 倪语星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9年第5期316-317,共2页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ESBLS 质粒
原文传递
上海瑞金医院1887株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8
2
作者 倪语星 乔静贤 +2 位作者 项明洁 张轶 毛向群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102-103,共2页
上海瑞金医院1887株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分析倪语星乔静贤项明洁张轶毛向群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医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监测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和产β-... 上海瑞金医院1887株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分析倪语星乔静贤项明洁张轶毛向群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医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监测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和产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菌等重要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原文传递
革兰阴性菌β-内酰胺酶的耐药性问题 被引量:83
3
作者 倪语星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1-203,共3页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质粒介导 BLA ESBLS
原文传递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46
4
作者 侍庆 陈晨 +1 位作者 王学锋 王鸿利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33-736,共4页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对 4 5例妊高征孕妇 (妊高征组 ,其中轻度 2 0例、中度 15例、重度 10例 )及 2 0例正常孕妇 (正常妊娠组 )分娩前后的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对 4 5例妊高征孕妇 (妊高征组 ,其中轻度 2 0例、中度 15例、重度 10例 )及 2 0例正常孕妇 (正常妊娠组 )分娩前后的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其中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后的P 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 1+2 (F1+2 )、D 二聚体、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 ;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后的抗凝血酶活性。结果  (1)P 选择素 :妊高征组中、重度孕妇分娩前分别为 (6 6± 2 4 ) μg/L、(80± 30 ) μg/L ,正常妊娠组为 (49± 15 ) μg/L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分娩后妊高征组重度孕妇为 (6 5± 34) μg/L ,正常妊娠组为 (40± 12 ) μg/L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 )F1+2 :妊高征组轻、中、重度孕妇分娩前分别为 (2 2± 0 2 )nmol/L、(2 3± 0 4 )nmol/L、(2 2± 0 2 )nmol/L ,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 (1 2± 0 3)nmol/L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D 二聚体 :妊高征组轻、中、重度孕妇分别为 (0 7± 0 1)mg/L、(0 7± 0 3)mg/L、(0 8± 0 2 )mg/L ,正常妊娠组为 (0 4± 0 1)mg/L ,妊高征组显著高于正常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孕妇 重度 血分 分子标志物 凝血 正常妊娠 分娩前后 PAP 显著性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 被引量:44
5
作者 岳文香 黄绍光 +6 位作者 饶洁 倪语星 李敏 项明洁 郭雪君 万欢英 邓伟吾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ICU 鲍曼不动杆菌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3
6
作者 张亚臣 陈瑞明 +2 位作者 赵美华 吕宝经 荣烨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其中心功能Ⅱ级 10例 ,Ⅲ级 35例 ,Ⅳ级 5例...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其中心功能Ⅱ级 10例 ,Ⅲ级 35例 ,Ⅳ级 5例。对照组 5 0例 ,其中心功能Ⅱ级 10例 ,Ⅲ级 36例 ,Ⅳ级 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 ,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 ,同时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显效 2 2例 ,有效 2 0例 ,有效率 84 % ;对照组显效 14例 ,有效 16例 ,有效率 6 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7 14 ,P <0 0 1) ,治疗后治疗组心输出量 (CO)、心搏出量 (SV)、心脏指数 (CI)、射血分数 (EF)、左室短轴缩短率 (△D % )、室壁增厚率 (△T % )均显著增加 ,体循环外周阻力 (SVR)则明显降低 ,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均P >0 0 5 )。治疗后治疗组EF、SV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SVR明显降低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 ,与西药合用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扩张型心肌病 血流动力学 中医药疗法 治疗
下载PDF
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增殖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项明洁 刘明 +3 位作者 彭奕冰 施勇 戴屹东 倪语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分析低聚果糖体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及体内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在厌氧菌液体 培养基中加入低聚果糖,观察双歧杆菌的增殖情况;用培养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果 在厌氧菌液体培养基中 加入低聚果糖前后双歧杆菌菌...   目的 分析低聚果糖体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及体内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在厌氧菌液体 培养基中加入低聚果糖,观察双歧杆菌的增殖情况;用培养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果 在厌氧菌液体培养基中 加入低聚果糖前后双歧杆菌菌数分别为1.5亿/ml和3亿/ml;服用低聚果糖后,35~50患者肠道内肠杆菌及类 杆菌显著减少,50岁以上者肠道内双歧杆菌显著增多。结论 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有增殖效果,对人体肠道菌 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肠道菌群 厌氧菌 影响 体内 体外 肠杆菌 低聚果糖 液体培养基 增殖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中质粒ampC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蒋燕群 曹娜 +2 位作者 陈泰尧 汤瑾 倪语星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 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质粒ampC基因。 方法 通过热裂解获得DNA模板 ,用 6组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PCR产物。结果  2 0 0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有 6株为质粒ampC基因阳性。 ... 目的 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质粒ampC基因。 方法 通过热裂解获得DNA模板 ,用 6组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PCR产物。结果  2 0 0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有 6株为质粒ampC基因阳性。 结论 用多重PCR技术能简单、快速地检测革兰阴性杆菌质粒ampC基因 ,且特异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质粒 AMPC基因 检测 分析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产后出血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实验诊断探讨 被引量:33
9
作者 侍庆 毛建平 +4 位作者 王敏敏 王玮 刘纹琰 王学锋 王鸿利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35-638,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诊断产后出血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可能性。方法 对 6 9例产妇按分娩时产后出血量分为 3组 ,第 1组 2 8例 ,出血量为 5 0 0~ 80 0ml;第 2组 11例 ,出血量 >80 0ml;第 3组 ,出血量<5 0 0ml,作为正常对照... 目的 探讨早期诊断产后出血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可能性。方法 对 6 9例产妇按分娩时产后出血量分为 3组 ,第 1组 2 8例 ,出血量为 5 0 0~ 80 0ml;第 2组 11例 ,出血量 >80 0ml;第 3组 ,出血量<5 0 0ml,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产时及产后 72h止凝血的分子标志物及常规凝血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产时 :第 1组的抗凝血酶活性 (AT :A)降低 ,D 二聚体(DD)升高 ;第 2组的AT :A、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纤维蛋白原 (Fg)、血小板 (BPC)下降 ,DD纤溶酶 抗纤溶酶复合物 (PA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上升。产后 :第 1组的TAT降低 ,DD升高 ;第 2组的AT :A、TAT下降 ,DD升高。产时第 2组Fg的下降及PT的上升与第 1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产后第 2组的抗凝血酶抗原 (AT :Ag)比第 1组下降更显著 (P <0 .0 0 5 )。每组的产后与产时比较 ,第 1组的AT :Ag、Fg明显上升 ,DD、PAP明显下降 ;第 2组的BPC显著上升 ,而第 2组的Fg上升较第1组更明显 (P <0 .0 0 5 )。结论 检测止凝血的分子标志物有助于早期诊断D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分子标志物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在重症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毛恩强 汤耀卿 +5 位作者 韩天权 袁祖荣 张圣道 彭奕冰 季育华 支立民 《肝胆外科杂志》 2000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 探讨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及其平衡与重症胰腺炎 (SAP)的关系。方法  2 6例 SAP病人分为血液滤过组和对照组。测定血清内促炎细胞因子 TNFα、IL - 1β、IL - 8、s IL - 2 R及抗炎细胞因子 IL - 2、IL - 10的含量 ,观测 APACHE 评... 目的 探讨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及其平衡与重症胰腺炎 (SAP)的关系。方法  2 6例 SAP病人分为血液滤过组和对照组。测定血清内促炎细胞因子 TNFα、IL - 1β、IL - 8、s IL - 2 R及抗炎细胞因子 IL - 2、IL - 10的含量 ,观测 APACHE 评分、CT积分和体液细菌培养及临床症状的变化 ,以观察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与疾病严重度、胰腺坏死、机体免疫力及腹痛的关系。结果  A-PACHE 及 CT积分显著降低和腹痛 (P<0 .0 5 )时间显著缩短 ;体液细菌培养时间显著延迟和阳性率降低 (P<.0 0 5 )。血滤组的促炎细胞因子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而抗炎细胞因子却显著升高 (P<0 .0 5 )。结论 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与重症胰腺炎的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重症胰腺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岳文香 黄绍光 +6 位作者 聂森 倪语星 李敏 项明洁 郭雪君 万欢英 邓伟吾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51-654,共4页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 (ICU)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流行状况及来源。方法  (1)回顾1998~ 1999年呼吸科病房、外科ICU(SICU)内该菌的药敏结果。 (2 )收集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2月呼吸科ICU(RICU)和SICU该菌的临床分离株 ,用肠杆菌...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 (ICU)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流行状况及来源。方法  (1)回顾1998~ 1999年呼吸科病房、外科ICU(SICU)内该菌的药敏结果。 (2 )收集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2月呼吸科ICU(RICU)和SICU该菌的临床分离株 ,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 PCR)方法确定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  (1)药敏结果显示其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2 )ERIC PCR基因型与药敏谱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3)RICU内此菌显示多种亚型 ,而SICU的菌株显示A、B两种亚型。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重耐药性严重 ,治疗困难 ;在该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 ,ERIC PCR有助于该菌的同源性分析 ,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分子流行病学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乳果糖对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项明洁 刘明 +3 位作者 李云珠 王耀莉 倪语星 俞善昌 《江西医学检验》 2002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31名血液病患儿服用乳果糖前后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方法用培养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用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测定粪便中SIgA。结果服用乳果糖后,血液病患儿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增加,分泌SIgA水平上升。结论乳果糖刺激机体肠道内双歧... 目的分析31名血液病患儿服用乳果糖前后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方法用培养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用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测定粪便中SIgA。结果服用乳果糖后,血液病患儿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增加,分泌SIgA水平上升。结论乳果糖刺激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生长以及免疫系统分泌SIgA,增加肠道局部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肠道菌群 免疫球蛋白A 双歧杆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腹部外科危重患者凝血与纤溶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尔真 陆一鸣 +3 位作者 蒋健 李宏为 尹浩然 邵慧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危重患者凝血与纤溶动态变化特征。方法 监测腹部外科危重患者凝血与纤溶的一周变化 ,按是否有并发症分组分析。结果 就诊时各病例血抗凝血酶 Ⅲ (AT Ⅲ )、纤溶酶原(Plg)降低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α颗粒...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危重患者凝血与纤溶动态变化特征。方法 监测腹部外科危重患者凝血与纤溶的一周变化 ,按是否有并发症分组分析。结果 就诊时各病例血抗凝血酶 Ⅲ (AT Ⅲ )、纤溶酶原(Plg)降低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α颗粒膜蛋白 1 4 0 (GMP 1 4 0 )升高 ,并发症组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升高 ,且vWF、GMP 1 4 0升高及Plg降低更显著 ;无并发症组AT Ⅲ和vWF逐渐恢复正常 ,并发症组仍持续异常 ;并发症组持续t PA降低及PAI增高 ,无并发症组却无变化 ;两组血小板 (PLT)、纤维蛋白原 (Fg)及α2 纤溶酶抑制剂 (α2 PI)均无变化。结论 腹部外科危重患者存在凝血与纤溶激活和血小板、内皮细胞受损 ;并发症组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受损更严重 ,并伴有纤溶受抑 ,导致凝血与纤溶间失衡而产生高凝状态 ;无并发症组不存在纤溶受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科 危重病 凝血 纤溶 血小板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CTX-M-3超广谱-和TEM-1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同时存在于大肠埃希菌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景勇 倪语星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79-81,共3页
目的 分析我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中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基因型。方法用NCCLS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 ,用Etest检测其MIC值 ,分别用TEM、SHV和CTX M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中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基因型。方法用NCCLS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 ,用Etest检测其MIC值 ,分别用TEM、SHV和CTX M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我院大部分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体外对头孢噻肟耐药而对头孢他啶敏感。这些菌株以TEM和CTX M引物的PCR扩增结果均出现阳性条带 ,而SHV引物的PCR均无条带产生 ,测序发现阳性条带分别为TEM 1和CTX M 3基因序列。结论 发现CTX M 3型ESBL和TEM 1广谱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CTX-M-3 TEM-1
原文传递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表型检测及基因分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应春妹 项明洁 倪语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 研究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肠球菌株的表型和基因型 ,以了解本院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的流行状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 2 0 0株临床分离的肠球菌株 ,用琼脂筛选法筛选VRE ,并分别用Etest和多重PCR检测和分析对万古... 目的 研究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肠球菌株的表型和基因型 ,以了解本院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的流行状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 2 0 0株临床分离的肠球菌株 ,用琼脂筛选法筛选VRE ,并分别用Etest和多重PCR检测和分析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肠球菌株的表型和基因型。结果 共检出 10株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肠球菌株 ,其中 5株为天然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基因型分析的结果为 1株vanA型 ,4株vanC1型 ,3株vanC2型 ,2株基因型不明。结论 已发现 5株VRE(1株VANA型 ) ,提示临床上须合理使用抗生素 ,以防止VRE等多重耐药细菌的爆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表型 基因分型 VRE
下载PDF
猪链球菌Ⅱ型流行菌株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董德平 韩立中 +2 位作者 项明洁 于垠坤 倪语星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 :检测不同来源的猪链球菌 型菌株间的同源性。方法 :利用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K- B法 )和基因指纹图 (genom ic fingerprinting)对分离到的 4株猪链球菌 型 (Streptococcus suis )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4株菌株的耐药谱基本相同 ... 目的 :检测不同来源的猪链球菌 型菌株间的同源性。方法 :利用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K- B法 )和基因指纹图 (genom ic fingerprinting)对分离到的 4株猪链球菌 型 (Streptococcus suis )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4株菌株的耐药谱基本相同 ,基因指纹图分析的结果 ,在 12 .4kb、10 .9kb、8.4kb、6 .8kb、6 .4kb、5 .5 kb、4.9kb、4.5 kb、4.1kb、3.8kb、3.6 kb和 3.4kb等处分别出现完全一致、清晰明显的条带。结论 :这 4株猪链球菌 型菌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其中 3株分离自病猪 ,1株分离自患者血液 ,提示可能来自同一个感染源。由该菌先在猪群中造成流行 ,再感染有密切接触史的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Ⅱ型 基因指纹图 同源性 K-B法 抗生素
下载PDF
血液回收机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柏文悦 王海滨 +3 位作者 伍明明 于布为 车正平 徐德高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700-701,共2页
关键词 血液回收机 手术中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麦芽醇对提高兔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明 杨伟宗 项明洁 《九江医学》 1999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麦芽醇在动物体内对其抗氧化能力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每周1次对兔耳缘静脉注射700μmol/L的麦芽醇生理盐水,连续3个月。用药前后取血测定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结果:麦芽醇能显著降低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目的:观察麦芽醇在动物体内对其抗氧化能力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每周1次对兔耳缘静脉注射700μmol/L的麦芽醇生理盐水,连续3个月。用药前后取血测定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结果:麦芽醇能显著降低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血清过氧化脂质(P<001)和尿酸(P<001)的含量,并且对兔的肝、肾、心功能无毒性影响。结论:麦芽醇具有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过氧化氢(H2O2)对红细胞的氧化,并且在体内也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醇 自由基 抗氧化 红参
下载PDF
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法对血液分析仪的复核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顾晓菁 巩惠芸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2-442,462,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血液分析仪 复核方法 血涂片法 相差显微镜
下载PDF
血脂与肝脂酶启动子514C/T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立红 倪培华 +3 位作者 应雅韵 张洁 金磊 樊绮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6期439-443,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脂酶(HL)启动子514C/T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112名三酰甘油(TG)正常水平者和103例高TG者的HL启动子514C/T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HL启动子51... 目的:探讨肝脂酶(HL)启动子514C/T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112名三酰甘油(TG)正常水平者和103例高TG者的HL启动子514C/T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HL启动子514T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TG组为0.4563,比正常TG组0.3348高,但差异无显著性。在总研究组中TT型的年龄、TG浓度明显高于CC型和CT型,而载脂蛋白A1(ApoA1)则明显降低(P<0.05)。按性别分层后发现TT型女性和男性的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均明显高于非TT型同性(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浓度则分别低于非TT型的同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TC)、ApoB、TT型是高TG危险因子,而ApoA1、HDL-C则是保护因子。结论:HL启动子514C/T多态性与高TG血症的发生相关,并可影响血浆脂类的代谢,可能是高TG所致疾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脂酶 启动子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