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8
1
作者 郁宝铭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89-391,共3页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治疗 现状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高龄老年胃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5
2
作者 薛建元 尹浩然 +3 位作者 朱正纲 李树发 燕敏 林言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 :面对日益增多的高龄老年胃癌 ,探讨适当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 1984~1993年间 2 12例 70岁以上高龄老年胃癌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 :高龄老年胃癌起病隐匿 ,常伴有出血、梗阻及贫血 ;绝大多数合并有... 目的 :面对日益增多的高龄老年胃癌 ,探讨适当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 1984~1993年间 2 12例 70岁以上高龄老年胃癌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 :高龄老年胃癌起病隐匿 ,常伴有出血、梗阻及贫血 ;绝大多数合并有其他疾病。手术证实绝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 ,病理检查无明显特殊性。 16 3例行胃癌切除术 ,切除率为 76 9% ;其中根治性切除 10 3例 (6 3 2 % )。切除术死亡率 3 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13 2 %。切除术后 5年生存率为 37 9% ,根治性切除达 5 9 3%。姑息性切除平均生存期 11 8个月。临床早期胃癌 (Ⅰa、Ⅰb期 )切除术后 5年生存率达 92 5 % ,中期胃癌 (Ⅱ、Ⅲa期 )为 43 2 % ,晚期 (Ⅲb、Ⅳ期 )仅 2 9%。结论 :近年高龄老年胃癌逐渐增多 ,应争取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经术前充分准备 ,术后积极处理 ,老年人多能耐受手术。对早期和中期胃癌 ,力争行根治性切除术 (D2 ) ,可以获得较满意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老年人 外科手术 D2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胆结石成因研究进展(附第三届国际胆石病学术会议介绍) 被引量:41
3
作者 韩天权 蒋兆彦 张圣道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胆结石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从术式演变谈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原则 被引量:39
4
作者 尹浩然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术式演变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手术原则 贮袋重建
原文传递
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5
作者 朱正纲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19-521,共3页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胃癌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胃癌术后复发的有关问题及综合治疗 被引量:30
6
作者 朱正纲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3,共3页
关键词 胃癌术后 复发 肿瘤 综合治疗 体疗 进展期胃癌 早期胃癌 有关问题 课题 水平
原文传递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孔雷 韩天权 +1 位作者 汤耀卿 张圣道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53-855,共3页
关键词 发病机制 重症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SAP 肠道细菌易位 严重疾病 微循环障碍 胰酶 消化 激活
原文传递
继续重视胆石病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韩天权 张圣道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2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胆石病 基础研究 流行病学 遗传学 基因
下载PDF
MAGE-1、MAGE-3基因在胃癌和胃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雪华 刘炳亚 +4 位作者 张冬青 张奕 张轶 李建芳 朱正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 :检测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1、 3(MAGE 1和MAGE 3)在胃癌中的表达 ,探索其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T PCR法 ,对 3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 ,以及 37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活检组织中 ,MAGE 1和MAG... 目的 :检测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1、 3(MAGE 1和MAGE 3)在胃癌中的表达 ,探索其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T PCR法 ,对 3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 ,以及 37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活检组织中 ,MAGE 1和MAGE 3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 ,并对RT PCR扩增产物中的目的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 :36例胃癌组织中 ,MAGE 1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 72 .2 2 % (2 6 / 36 ) ,MAGE 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 6 9.4 4 % (2 5 / 36 )。MAGE 1、MAGE 3的表达均为阳性者为 5 2 .78% (19/ 36 )。癌旁“正常”黏膜中 ,MAGE 1、MAGE 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 7.2 2 % (17/ 36 )和4 4 .4 4 % (16 / 36 ) ;MAGE 1、MAGE 3基因表达双阳性者为 30 .5 5 % (11/ 36 )。在 37例胃慢性炎症患者中 ,MAGE 1、MAGE 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 ,分别为 2 9.73% (11/ 37)和 2 7.0 3% (10 /37) ;MAGE 1、MAGE 3基因的表达双阳性者为 8.1% (3/ 37)。胃癌组织中 ,MAGE 1和MAGE 3基因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和胃慢性炎症患者 ;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与肿瘤浸润的深度和分化程度有关 (P <0 .0 5 ) ;而与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基于MAGE 1和MAGE 3基因在胃癌中的高表达率 ,可利用这两种蛋白作为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慢性胃炎 MAGE-1 MAGE-3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血浆K-ras基因突变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奉典旭 韩天权 +4 位作者 蒋渝 袁祖荣 王学志 姜志宏 张圣道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67-770,共4页
目的 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浆DNA中K ras基因突变 ,并探讨将之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方法 本研究包括胰腺癌患者 2 2例和正常对照者 2 0例。以外周静脉血为标本 ,分离血浆DNA ,采用突变富集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目的 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浆DNA中K ras基因突变 ,并探讨将之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方法 本研究包括胰腺癌患者 2 2例和正常对照者 2 0例。以外周静脉血为标本 ,分离血浆DNA ,采用突变富集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检测K ras基因密码子 12突变。部分扩增产物行DNA顺序分析。分析血浆K ras突变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77 3 %( 17/ 2 2 )的胰腺癌患者血浆DNA中含有K ras基因密码子 12突变 ,突变与肿瘤部位、大小及TNM分期无关。 2 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均未检测到K ras突变。 结论 胰腺癌患者血浆中存在频繁的K ras基因突变。检测血浆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DNA 基因突变 K-RAS基因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计骏 严超 +7 位作者 张俊 于颖彦 张奕 纪玉宝 刘炳亚 朱正纲 尹浩然 林言箴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VEGF CmRNA在 5株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 ,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63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病...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VEGF CmRNA在 5株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 ,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63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病例的胃癌组织标本VEGF C蛋白的表达。结果 VEGF CmRNA表达于胃癌细胞株MKN 45、SGC 790 1及AGS。VEGF C蛋白则在 5 2 .4%(3 3 /63 )的病例中呈阳性表达。在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 ,VEGF C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更显著 (P <0 .0 1)。同时 ,VEGF C表达与淋巴管浸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1) ,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位置、Lauren分型、浸润深度和血管浸润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VEGF 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胃癌 表达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蛋白质组技术在胃癌相关标志物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炜 刘炳亚 +6 位作者 李建芳 陈雪华 李琦 蔡劬 顾琴龙 朱正纲 林言箴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建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从中发现有意义的胃癌相关标志物。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总蛋白,银染显色,PDQuest软件分析,从中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通过基质辅助激... 目的建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从中发现有意义的胃癌相关标志物。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总蛋白,银染显色,PDQuest软件分析,从中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或MALDI-TOF-TOF-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获得重复性和分辨率较好的胃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发现2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15个得到鉴定,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有10个,其余5个在肿瘤组织中低表达。结论建立了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应用质谱技术鉴定了1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 胃癌
原文传递
卡培他滨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郁宝铭 吴唯勤 邬宇飞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放疗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对30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病例随机分为二组进行手术前化、放疗。化疗药物选用卡培他滨,A组用2500mg/(m^2/d),分二次口服,服用14天停7天,直至...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放疗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对30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病例随机分为二组进行手术前化、放疗。化疗药物选用卡培他滨,A组用2500mg/(m^2/d),分二次口服,服用14天停7天,直至手术;B组采用1250mg/(m^2/d),分二次口服,连续服用至手术;放疗二组相同,每周5天,每次200cGy,共4周20次,三野照射,总剂量40Gy,休息4~6周进行手术。结果:全部完成根治性切除术,24例(80%)保留了肛门;临床和病理证实CR 8例(26.67%),PR 14例(46.67%);有效率(RR)73.3%,A组为63.3%,B组83.33%。化、放疗引起的副反应绝大部分属1~2级,发生最多的为手足综合征(23.33%),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用于新辅助治疗是合理、可行、安全而有效的,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卡培他滨 新辅助治疗 卡培他滨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并存心脏病病人手术危险因素的估计 被引量:16
14
作者 韩天权 张圣道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外科疾病 心脏病 围手术期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恶性胆道梗阻的内镜诊治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胜 吴卫泽 +2 位作者 王建承 张卓 费健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恶性胆道梗阻诊断和姑息性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261例恶性胆道梗阻病人采用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了295例次内镜诊治。结果:造影成功率为97.63%(288/295),置管成功率为89.15%(263/...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恶性胆道梗阻诊断和姑息性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261例恶性胆道梗阻病人采用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了295例次内镜诊治。结果:造影成功率为97.63%(288/295),置管成功率为89.15%(263/295)。胆道塑料支架(ERBD)组56例中46例发生支架堵塞或移位,支架平均引流时间为(78.4±46.8)d;胆道金属支架(EMBE)组49例中发生支架堵塞14例,支架平均引流时间为(185.4±68.6)d。两组术前和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别。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与死亡。结论:内镜技术不但能直接使胆管系统清晰显像,同时可作置管引流,改善肝功能,为手术创造条件,或置入永久性胆道支架。用于治疗晚期、病灶不能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病人,不失为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道梗阻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姑息治疗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CT征象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4
16
作者 严超 朱正纲 +7 位作者 燕敏 陈克敏 陈军 项明 陈明敏 刘炳亚 尹浩然 林言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5期413-418,共6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CT征象与其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对91例经活检证实的胃癌病人行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分析肿瘤之CT征象(强化程度、瘤周低密度带厚度、CT轴位图像上肿瘤最大径及厚度,以及临床TNM分期)与其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CT征象与其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对91例经活检证实的胃癌病人行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分析肿瘤之CT征象(强化程度、瘤周低密度带厚度、CT轴位图像上肿瘤最大径及厚度,以及临床TNM分期)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强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P<0.01)、TNM分期(P<0.05)、组织学类型(P<0.001)及性别(P<0.001)均密切相关;而与浸润深度、远处转移、病人年龄及肿瘤部位无关。瘤周低密度带厚度与淋巴结转移(P<0.01)、组织学类型(P<0.001)及肿瘤部位(P<0.05)均密切相关。同时,胃癌强化程度与瘤周低密度带厚度呈线性相关(r=0.366,P<0.001)。CT轴位图像上肿瘤最大径与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TNM分期(P<0.05)、组织学类型(P<0.01)及性别(P<0.05)均密切相关,肿瘤厚度与淋巴结转移(P<0.05)和TNM分期(P<0.05)均密切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显示,肿瘤强化程度和瘤周低密度带厚度对胃癌组织学类型判断的准确率均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74和0.80],且瘤周低密度带厚度对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亦较高(Az=0.74)。胃癌CT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良好(其中T、N、M和TNM分期的Kappa值分别为0.57、0.45、0.55和0.43)。结论: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较高。同时,肿瘤强化程度和瘤周低密度带厚度有助于对胃癌组织学类型的判断,且瘤周低密度带厚度还有助于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分期
下载PDF
PLK1在细胞周期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兰斌 刘炳亚 朱正纲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5-67,共3页
PLK1(polo like kinase)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丝/苏氨酸激酶,其结构及功能均十分保守。研究表明,plk1在启动、维持及完成有丝分裂中扮演重要角色,plk1磷酸化多种下游底物而实现其功能。已发现plk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 PLK1(polo like kinase)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丝/苏氨酸激酶,其结构及功能均十分保守。研究表明,plk1在启动、维持及完成有丝分裂中扮演重要角色,plk1磷酸化多种下游底物而实现其功能。已发现plk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达并与某些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相关,有望成为恶性肿瘤的又一新的标记物,阻断plk1表达可导致体外肿瘤细胞分裂停滞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K1 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 G2/M监视点 肿瘤
原文传递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正纲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手术 手术方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环氧化酶-2表达与胃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俊 计骏 +6 位作者 袁菲 严超 于颖彦 刘炳亚 朱正纲 尹浩然 林言箴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并评价上述两指标与肿瘤新生淋巴管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3例胃癌原发灶标本CO...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并评价上述两指标与肿瘤新生淋巴管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3例胃癌原发灶标本COX-2与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LYVE-1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淋巴管生成状况。结果所测63例胃癌组织中,COX-2及VEGF-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42/63)和52.4%(33/63),35例标本(55.6%)中可检测到LYVE-1阳性的肿瘤新生淋巴管。COX-2表达与VEGF-C表达、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间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及有无浆膜浸润等无明显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VEGF-C表达状态、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明显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胃癌淋巴管生成,并顺次导致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淋巴管生成 环氧化酶-2(COX-2) VEGF-C 肿瘤新生淋巴管 COX-2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Lauren分型 LYVE-1 淋巴管内皮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染色 临床病理指标 胃癌组织 特异性抗体 淋巴管形成 表达情况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治疗的新概念——综合治疗的发展和展望 被引量:9
20
作者 郁宝铭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3期261-264,共4页
大肠癌作为实体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但从外科手术治疗的历史来看,经一个世纪的努力,根治性切除后病人的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0%左右,从范围较小的局部切除到广泛的淋巴清扫或多脏器联合切除的扩大根治术都未... 大肠癌作为实体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但从外科手术治疗的历史来看,经一个世纪的努力,根治性切除后病人的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0%左右,从范围较小的局部切除到广泛的淋巴清扫或多脏器联合切除的扩大根治术都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固然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所占比例不高是一十分重要的原因,但即使在根治性切除后仍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器官转移率,因此这种高达30%~50%的总发病率清楚地显示了手术治疗的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综合治疗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生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