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甙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文安 蔡定芳 吕传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观察黄芩甙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不同剂量黄芩甙对缺血区脑梗死体积、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 m RN... 目的 :观察黄芩甙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不同剂量黄芩甙对缺血区脑梗死体积、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黄芩甙 30 0 m g/ kg及 6 0 0 m g/ kg剂量组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 (P均 <0 .0 5 ) ;2缺血区 MPO活性及 ICAM 1m RNA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降低 (P均 <0 .0 5 )。结论 :黄芩甙可缩小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梗死体积 ,减轻白细胞浸润程度 ,其保护作用是通过抗炎途径来实现的 ,并与抑制 ICAM 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糖尿病 脑缺血-再灌注 白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髓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眩晕疾病与药物治疗 被引量:27
2
作者 应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91-992,共2页
关键词 药物治疗 眩晕疾病 平衡感觉障碍 定向感觉障碍 空间关系 文献资料 内科门诊 耳鼻喉科 常见症状 平衡失调 眼球震颤 面色苍白 患病率 就诊者
下载PDF
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巴茂文 刘振国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3-404,共2页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异动症 机制研究 诱发 多巴胺替代疗法 多巴胺激动剂 病理生理机制 运动并发症 帕金森病 治疗措施 对症治疗 10年后 临床应用 发病机制 LID PD
原文传递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_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4
作者 丁素菊 汪忻 +5 位作者 孙晓江 王戈鹰 魏文石 刘学源 苗玲 王根发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5年第3期292-293,297,共3页
目的:观察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中国卒中程度评分(Chinesestrokescale,CSS)、Barthel指数及Rankin残疾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2·... 目的:观察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中国卒中程度评分(Chinesestrokescale,CSS)、Barthel指数及Rankin残疾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2·08%,有效率31·25%;对照组显效率25·00%,有效率52·08%。治疗组Barthel指数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Rankin指数(3个月后)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GM1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脑梗死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炎症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倩 蒋更如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 脑血管病 炎症标志物 血清标志物检测 致死原因 世界范围内 脑功能缺损 缺血性脑卒 恶性肿瘤 心血管病 弥漫性 局灶性 脑卒中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中枢神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浦政 李定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5期776-777,共2页
烯醇化酶是参与无氧酵解中的关键酶,它是由α,β,γ组成的5种二聚体同工酶,其中γγ型因其特异性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被称作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分子量为78000。NSE在神经系统含量亦不同,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含... 烯醇化酶是参与无氧酵解中的关键酶,它是由α,β,γ组成的5种二聚体同工酶,其中γγ型因其特异性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被称作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分子量为78000。NSE在神经系统含量亦不同,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含量大于周围神经系统。在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特别是脑胶质瘤和成神经细胞瘤患者中,因NSE从病变神经元中溢出进入外周血和脑脊液,使血清和脑脊液中NSE水平上升,故广泛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估计。另外,因NSE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中,故被用作恶性肿瘤,特别是肺部肿瘤的检测,NSE是敏感性与特异性强的肿瘤标志物。在其他一些疾病,如:肝硬化、肝性脑病以及晕厥等疾病中含量也有变化,可能有助于疾病诊断与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中枢神经疾病 诊断 脑脊液
下载PDF
电针对MCAO大鼠脑内GAP-43和突触囊泡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黄显奋 陈英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3-416,共4页
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和缺血再灌+电针组,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造成局灶性缺血90min,电针组在缺血后立即给予电针1h,以后每天1次。在缺血再灌1,7和14天分别处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GAP-43和突触囊泡蛋白... 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和缺血再灌+电针组,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造成局灶性缺血90min,电针组在缺血后立即给予电针1h,以后每天1次。在缺血再灌1,7和14天分别处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GAP-43和突触囊泡蛋白主要在缺血灶周围的皮质表达。在再灌后7和14天后电针组GAP-43和突触囊泡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高于缺血再灌组(P<0.05)。结论:电针能够提高GAP-43和突触囊泡蛋白在缺血灶周围皮质的表达,从而促进缺血后轴突的出芽和突触的形成,提高了缺血后神经元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MCAO 脑内 GAP-43 突触囊泡蛋白 再灌注损伤 针灸疗法 脑缺血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斑块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伟 程洁 +1 位作者 王根发 陈兴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24-425,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 ,将 81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成颈动脉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 ,检查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清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 ,将 81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成颈动脉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 ,检查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清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颈动脉有斑块组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分析表明 ,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纤维蛋白原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胰岛素抵抗与脑卒中急性期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晓蓉 陈兴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IR) ,以及IR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 30例脑梗塞、31例脑出血患者和 2 8例健康人的空腹血糖 (FPG)、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血皮质醇 (F)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IR) ,以及IR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 30例脑梗塞、31例脑出血患者和 2 8例健康人的空腹血糖 (FPG)、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血皮质醇 (F)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病灶大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FPG、FINS及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IS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0 1)。脑卒中轻型组和中重型组的FPG、F、ISI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p<0 0 0 1、p <0 0 1、p <0 0 5 )。ISI与脑梗塞的面积、脑出血量呈负相关 (r=- 0 372 ,r=- 0 40 6 ,p <0 0 5 )。ISI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呈负相关 (r=- 0 32 1,p <0 0 5 )。中重型组的死亡率与病残率高于轻型组。结论 :脑卒中患者存在IR ,其急性期胰岛素水平及IR程度与患者病情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143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智樱 施国文 +22 位作者 苗玲 钱可久 沈小珩 夏翔 傅莉萍 王根发 陈伟 周翠娟 严为宏 蔡定芳 顾喜喜 闻名 丁素菊 陶沂 毕晓莹 赵忠新 窦林萍 孙晓江 徐进芝 张进 陈利群 于海峰 张春燕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5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CCCI)143例,男性76例,女性67例,年龄63±8.9岁,予养血清脑颗粒4g(1袋),po.tid,连服4~8周,分别于4周和8周时随访一次。结果治疗8周时头晕、失眠及头重的总...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CCCI)143例,男性76例,女性67例,年龄63±8.9岁,予养血清脑颗粒4g(1袋),po.tid,连服4~8周,分别于4周和8周时随访一次。结果治疗8周时头晕、失眠及头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88.2%及83.3%。疗效明显优于治疗4周时,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 CCCI 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慢性脑供血不足
原文传递
醒脑静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智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永炜 王文安 +3 位作者 陈伟 王根发 姚革 浦政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137-6139,共3页
目的:评价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智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58例急性期脑梗死住院患者,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病变部位均选择基底核单发腔隙病灶,排除甲状腺疾病和假性抑... 目的:评价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智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58例急性期脑梗死住院患者,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病变部位均选择基底核单发腔隙病灶,排除甲状腺疾病和假性抑郁痴呆。58例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丹参对照组,治疗并观察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进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及其10个智能亚项、日常生活功能表(ADL)的测定,同时进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MMSE和ADL量表评分以及地点定向、语言复述、阅读理解能力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好转(P<0.01,0.05);而醒脑静治疗组治疗后MMSE总分为(18.57±2.8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7.81±2.61)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时间定向、短程记忆、物体命名能力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醒脑静和丹参对脑梗死急性期智能障碍和生活能力均有改善作用,醒脑静对智能障碍改善方面明显优于丹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治疗后 急性期 智能障碍 患者 脑梗死 改善作用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结论 复述
下载PDF
纳洛酮对SD大鼠循环骤停后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利军 于洋 +5 位作者 潘曙明 孟庆刚 罗勇 徐国锋 周栋 俞丽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68-70,i003,共4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缺血缺氧后脑神经元内钙结合蛋白D28k表达的影响、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纳洛酮的脑功能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29只SD大鼠,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纳洛酮预处理组(8只),纳洛酮后处理组(8只)...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缺血缺氧后脑神经元内钙结合蛋白D28k表达的影响、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纳洛酮的脑功能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29只SD大鼠,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纳洛酮预处理组(8只),纳洛酮后处理组(8只),复苏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5只)。采用窒息+艾司洛尔(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的大鼠心肺骤停模型。纳洛酮预处理组:纳洛酮0.3mg在心肺骤停前30min由静脉导管注入大鼠体内;纳洛酮后处理组:复苏开始后30min纳洛酮0.3mg由静脉注入。心跳骤停5min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7d后大鼠处死、取脑、切片,免疫组化分析钙结合蛋白D28k的活性表达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脑组织损伤情况,每天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心肺复苏7d后,纳洛酮预处理组、纳洛酮后处理组、复苏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钙结合蛋白D28k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为(41.15±6.52)%,(38.44±5.42)%,(21.69±4.17)%,(45.71±5.78)%,纳洛酮预处理和后处理组钙结合蛋白D28k的表达明显强于复苏对照组(P<0.01)。假手术组、预处理组、后处理组、对照组电镜下观察组织损伤评分为0,(4.47±3.25)%,(5.24±3.88)%,(15.06±4.39)%,纳洛酮预处理及后处理组神经组织损伤程度也轻于复苏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治疗应用 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 钙结合蛋白质类
下载PDF
安里申5mg治疗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为期12周的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琰 陈生弟 +5 位作者 余慧贞 俞丽华 吕传真 张明园 邵福源 李文贤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0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 评估为期12周的安里申5mg治疗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根据严格的诊断标准与病例入选与排除标准,选择MMSE11~ 24分的轻至中度的AD病例,进行5mg安里申每晚一次的治疗,持续12... 目的 评估为期12周的安里申5mg治疗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根据严格的诊断标准与病例入选与排除标准,选择MMSE11~ 24分的轻至中度的AD病例,进行5mg安里申每晚一次的治疗,持续12周。应用MMSE,CDR,ADL评估疗效,并观察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病例总数为65例,经12周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者共8例(12.31%);症状改善者34例(52.31%);症状无变化者18例(27.69%);症状继续进展加重者5例(7.69%)。除1例有持续3天的恶心与胃纳差外,其余病例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为期12周的5mg安里申治疗其对症治疗有效率为64.62%,未见重大不良反应。安里申每日5mg为安全而具有一定疗效的AD对症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里申 临床评估 早老性痴呆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D28k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洋 俞丽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6期465-466,共2页
脑栓塞、心搏骤停等损伤会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缺血缺氧损害,在血流重新灌注后,脑细胞会出现选择性和延迟性脑细胞死亡,尽管这种缺血后延迟性神经细胞死亡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许多实验表明这种细胞死亡可能继发于细胞浆内游离钙浓度过... 脑栓塞、心搏骤停等损伤会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缺血缺氧损害,在血流重新灌注后,脑细胞会出现选择性和延迟性脑细胞死亡,尽管这种缺血后延迟性神经细胞死亡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许多实验表明这种细胞死亡可能继发于细胞浆内游离钙浓度过高[1].所以,近年来人们对能够调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钙结合蛋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它是否具有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结合蛋白 延迟性 脑缺血/再灌注 损伤 胞浆 缺血缺氧 心搏骤停 游离钙浓度 细胞死亡 调控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倩 陈兴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76-477,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 (a) [LP(a) ]含量的变化 ,以阐明LP(a)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0 0例患者和 6 0例正常对照LP(a)的含量。结果 :脑卒中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 (...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 (a) [LP(a) ]含量的变化 ,以阐明LP(a)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0 0例患者和 6 0例正常对照LP(a)的含量。结果 :脑卒中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1)。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LP(a)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 (P <0 0 1)。结论 :LP(a)是脑卒中患者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 ,它的水平可作为判断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a) 脑卒中患者 血清脂蛋白(a) 临床意义 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对照组 水平 双抗体夹心法 变化
下载PDF
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百草枯毒性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芸兰 刘振国 +1 位作者 陈生弟 陆国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4期2400-2403,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百草枯毒性作用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分别在注射百草枯一定时间的C57BL小鼠(72只)腹腔内注射,利用免疫组化、W estern印迹法等观察黑质部位百草枯沉积和多巴胺能神...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百草枯毒性作用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分别在注射百草枯一定时间的C57BL小鼠(72只)腹腔内注射,利用免疫组化、W estern印迹法等观察黑质部位百草枯沉积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以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集,并检测纤维状α-Syn经左旋多巴孵育后其聚集的改变情况。结果在注射百草枯之前腹腔注射小剂量左旋多巴抑制百草枯诱导的黑质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α-Syn聚集减少;大剂量左旋多巴则促进黑质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左旋多巴可以解聚已经形成的纤维状α-Syn。结论小剂量左旋多巴竞争性抑制百草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了神经保护作用;大剂量左旋多巴则使已经形成的纤维状α-Syn解聚,出现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百草枯 血脑屏障 Α-突触核蛋白 不同剂量 毒性作用 实验研究 作用影响 WESTERN印迹法 腹腔内注射
原文传递
腔隙性脑梗塞诊断经验及教训(附55例腔隙性脑梗塞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学霖 孟舒 +3 位作者 李倩 丁珺云 秦光耀 沈九菊 《急诊医学》 CSCD 1998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腔隙性 诊断
原文传递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综合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文安 王根发 +3 位作者 吴燕云 张玉兰 黎阳 陈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86-488,共3页
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治和预后进行分析 ,以期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本组3例 ,其中男2例 ,女1例 ,2例为一家系中成员 ;发病年龄8岁~12岁 ;治疗前平均病程10年 (4年~22年 )。均表现为缓慢起病的四肢僵硬、活动困难... 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治和预后进行分析 ,以期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本组3例 ,其中男2例 ,女1例 ,2例为一家系中成员 ;发病年龄8岁~12岁 ;治疗前平均病程10年 (4年~22年 )。均表现为缓慢起病的四肢僵硬、活动困难 ,1例男性患者伴有肢体震颤、构音不清。症状均呈晨轻暮重。体检 :3例均有四肢肌张力铅管样或齿轮样增高及伸性跖反射 ,2例双下肢腱反射活跃。辅助检查如肝功能及头颅MRI无异常。应用小剂量多巴制剂治疗 ,3例患者均有明显疗效 ,2例双侧伸性跖反射消失 ,且疗效恒定 ,无明显副作用。本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由于小剂量多巴制剂有显著疗效 ,对于儿童期起病、表现为肌张力障碍及步态异常的一组疾病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 左旋多巴 遗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浅低温联合硫酸镁治疗对全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晟晖 于洋 +2 位作者 潘曙明 孟庆刚 俞丽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浅低温联合硫酸镁治疗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钙结合蛋白表达的关 系。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浅低温组(8只),硫酸镁组(8只),浅低温联合硫酸镁组(8只),对照组(6只)。 采用窒息+艾司洛尔(超短效β受... 目的:探讨浅低温联合硫酸镁治疗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钙结合蛋白表达的关 系。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浅低温组(8只),硫酸镁组(8只),浅低温联合硫酸镁组(8只),对照组(6只)。 采用窒息+艾司洛尔(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的心肺骤停模型使大鼠出现全脑缺血。7d后大鼠处死、取脑、切片,免疫组 化分析钙结合蛋白D28k(CB)的活性表达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脑组织损伤情况,组间数据比较使用t检验和非参数 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浅低温联合硫酸镁组神经元中钙结合蛋白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也好于其 它2个单独治疗组(P<0.05),电镜下观察其海马区神经组织损伤程度也较轻。结论:浅低温联合硫酸镁治疗可以减轻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好于浅低温或硫酸镁单独治疗,机制可能与促进钙结合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浅低温 硫酸镁 钙结合蛋白D28k 全脑缺血
下载PDF
丘脑出血伴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胃液素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兴华 李定国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7期452-453,共2页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伴消化道出血与血清胃液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丘脑出血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分为急性期与恢复期及伴消化道出血12例,伴或不伴消化道出血13例的血清胃液素,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伴消化道出血与血清胃液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丘脑出血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分为急性期与恢复期及伴消化道出血12例,伴或不伴消化道出血13例的血清胃液素,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丘脑出血患者的胃液素水平为2010ng/L±751ng/L,较正常对照组(810ng/L±472ng/L)明显升高,其中急性期伴消化道出血(2240ng/L±688ng/L)或不伴消化道出血(1641ng/L±711ng/L)患者的胃液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也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胃液素的改变与丘脑出血有关,尤其是急性期和伴消化道出血患者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丘脑 胃液素 消化道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