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mura病和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6
1
作者 陆磊 陈仁贵 +1 位作者 李小秋 王坚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Kimura病和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分析和观察9例Kimura病和3例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其免疫表型,所用抗体包括CD43、CD3、CD45RO(UCHL-1)、... 目的探讨Kimura病和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分析和观察9例Kimura病和3例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其免疫表型,所用抗体包括CD43、CD3、CD45RO(UCHL-1)、CD20、CD79α、Ki-67、CD31、CD34、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CD68(KP1)和细胞角蛋白(AE1/AE3)。结果临床上,Kimura病多见于男性患者,而上皮样血管瘤多见于女性。两者均好发于头颈部,但Kimura病多表现为皮下多发性结节或局部肿胀,部分病例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而上皮样血管瘤则多表现为皮肤单发的小结节或丘疹样病变。组织学上,两者均可位于真皮内或皮下,但Kimura病均以增生的淋巴组织为主,其中7例可见淋巴滤泡形成,内含活跃的生发中心,滤泡间可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型血管,其内皮呈肿胀状或扁平状,血管周围和滤泡旁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例内可见嗜酸性微脓疡形成。3例上皮样血管瘤均以成簇增生的血管为主,其中2例为毛细血管型,1例为小至中等大的血管型。血管内衬胞质丰富、深嗜伊红染的上皮样内皮细胞。除内衬管腔外,内皮细胞还可在血管腔内生长或在血管周围呈实性片状增生或排列成条索状,部分细胞的胞质内含有空泡,拟形成原始血管腔。2例的间质内可见多少不等的慢性炎症细胞反应,但不见淋巴滤泡形成,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也远不如Kimura病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Kimura病中的淋巴滤泡表达B细胞抗原,滤泡间的淋巴细胞多表达T细胞标记,而上皮样血管瘤中的内皮细胞强阳性表达CD31和FⅧRAg等内皮标记。结论Kimura病和上皮样血管瘤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种,前者是一种淋巴组织的增生,而后者则是一种良性的血管瘤,掌握两者的临床特点和组织学形态对避免将两者相互混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URA病 上皮样血管瘤 临床病理学观察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滤泡形成 临床病理学特征 组织学形态 内皮细胞 炎症细胞反应 CD31 淋巴组织 血管周围 免疫学表型 Ki-67 细胞角蛋白 多发性结节
原文传递
他卡西醇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2
作者 祁怀山 李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40-641,共2页
我们于2002年5月-2004年1月使用活性维生素D3他卡西醇软膏(商品名:萌尔夫,上海百润有限公司)外用,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NUVB)局部照射治疗白癜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白癜风 他卡西醇 紫外线 中波 窄谱
下载PDF
得宝松局封联合UVB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9例 被引量:30
3
作者 祁怀山 鲁智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 探讨得宝松局封联合中波紫外线UVB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 438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9例,得宝松局封联合UVB照射治疗)和对照组(189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1),... 目的 探讨得宝松局封联合中波紫外线UVB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 438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9例,得宝松局封联合UVB照射治疗)和对照组(189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1),平均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 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本疗法疗效高、起效快、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UVB 得宝忪
下载PDF
吸入性过敏原筛选试验(Phadiatop检测法)在荨麻疹病因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大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5-237,共3页
吸入性过敏原筛选试验(Phadiatop检测法)在荨麻疹病因筛查中的应用李大宁①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使治疗不甚满意。作者采用法玛西亚CAP变应原检测系统的吸入性过敏原筛选检测法(Phar... 吸入性过敏原筛选试验(Phadiatop检测法)在荨麻疹病因筛查中的应用李大宁①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使治疗不甚满意。作者采用法玛西亚CAP变应原检测系统的吸入性过敏原筛选检测法(PharmaciaCAPsystemP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病因 吸入性 过敏原筛选
下载PDF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陶建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8-150,共3页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报道婴幼儿及儿童病例共16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皮肤症状,经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16例患儿均获痊愈。本文就...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报道婴幼儿及儿童病例共16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皮肤症状,经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16例患儿均获痊愈。本文就SSSS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鉴别诊断及治疗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烫伤 皮肤综合征 儿童
下载PDF
儿童与成人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临床及治疗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余红 陶建凤 +1 位作者 钱黎华 程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92-493,共2页
比较分析了18例儿童和16例成人共34例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发现两组皮损及病理表现相同,不同的是:患者男性儿童多于女性,成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儿童银屑病病程短于成人;儿童发热发生率高于成人。其差异都有显著意义(P<... 比较分析了18例儿童和16例成人共34例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发现两组皮损及病理表现相同,不同的是:患者男性儿童多于女性,成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儿童银屑病病程短于成人;儿童发热发生率高于成人。其差异都有显著意义(P<0.05)。另外儿童患者多有咽炎,治疗多用银屑灵类药;成人可劳累后发病,治疗多用甲氨蝶呤。两组都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成人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阿昔洛韦联合人丙种球蛋白治疗Kaposi水痘样疹2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祁怀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联合人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Kaposi水痘样疹的疗效。方法 21例年龄在2个月~3岁的Kaposi水痘样疹患儿,随机分为阿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联合IVIG治疗组。结果 联合治疗组新发皮疹控制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联合人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Kaposi水痘样疹的疗效。方法 21例年龄在2个月~3岁的Kaposi水痘样疹患儿,随机分为阿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联合IVIG治疗组。结果 联合治疗组新发皮疹控制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皮疹干涸、结痂到痂皮脱落时间均显著少于阿昔洛韦治疗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IVIG治疗能缩短Kaposi水痘样疹的自然病程,疗效佳,且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OSI水痘样疹 丙种球蛋白 阿昔洛韦
下载PDF
色素失禁症38例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东信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17,共3页
为了提高对色素失禁症的认识,分析了38例色素失禁症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38例患者中,女37例,男1例。出生时已有皮疹者15例,出生后6周内发疹者22例,出生后62天出现皮疹1例。16例有色素失禁症家族史。36例有红斑、疱疹、疣状斑块和色素沉... 为了提高对色素失禁症的认识,分析了38例色素失禁症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38例患者中,女37例,男1例。出生时已有皮疹者15例,出生后6周内发疹者22例,出生后62天出现皮疹1例。16例有色素失禁症家族史。36例有红斑、疱疹、疣状斑块和色素沉着,另2例出生时即见特征性色素斑。25例伴眼、牙齿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异常。7例红斑疱疹期患儿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6例无高热惊厥,其中4例查 EEG,3例示高度失律波型。1例男性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7,XXY。7例皮肤活检标本均示色素失禁症之典型病理改变。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少见的性联显性遗传性疾病,最富特征之皮疹为躯干等处泼溅状、漩涡状等色素斑。目前尚无有效的产前诊断和特殊的治疗,对有家族史者作遗传咨询,指导优生。炎性疱疹期应预防继发感染,其它异常则应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失禁症 遗传性皮肤病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8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姜嫒芳 孙东信 程颖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07,110,共2页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的少见而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葡菌,此种菌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造成皮肤损伤。因对本病认识不足...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的少见而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葡菌,此种菌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造成皮肤损伤。因对本病认识不足,常引起误诊。我科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SSSS32例,其中18例曾被误诊,误诊率高达56.25%。本文分析了误诊原因,进一步分析了易误诊的疾病:湿疹、猩红热、风疹、药疹尤其是固定红斑型、剥脱性皮炎型、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型、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型,最后就如何减少误诊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误诊 SSSS 儿童 少见病 诊断
下载PDF
阿维A酯和(或)阿维A治疗儿童脓疱型银屑病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4-355,共2页
采用阿维A酯与阿维A治疗13例儿童脓疱型银屑病,其中用阿维A酯治疗7例,用阿维A治疗5例,另有1例患儿首次用阿维A酯治疗,4年后改用阿维A治疗。起始剂量为0.3~1mg/(kg·d),病情控制后每2周减量1次,维持剂量为0.1~0.2mg/(kg·d),... 采用阿维A酯与阿维A治疗13例儿童脓疱型银屑病,其中用阿维A酯治疗7例,用阿维A治疗5例,另有1例患儿首次用阿维A酯治疗,4年后改用阿维A治疗。起始剂量为0.3~1mg/(kg·d),病情控制后每2周减量1次,维持剂量为0.1~0.2mg/(kg·d),疗程为2个月。阿维A酯有效率为77.8%,阿维A为83.3%,用药后7~8d体温下降、无新发脓疱出现。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唇干,全身皮肤干燥及瘙痒。治疗结果表明阿维A酯与阿维A治疗儿童脓疱型银屑病疗效相近,且停药无反跳现象,可在实验室定期监测下作为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脓疱型 阿维A酯 阿维A 儿童
下载PDF
疱疹样脓疱病2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陶建凤 余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3-274,共2页
为了了解疱疹样脓疱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对23例病人进行了分析。在临床上,损害常为成片状脓湖,3~4天后脓疱干枯,形成黄色薄痂或脱屑。约经过7~10天新脓疱又现,呈周期性发作。病理上,取新脓疱活检,发现角质形成细胞变性,表皮水肿,表皮... 为了了解疱疹样脓疱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对23例病人进行了分析。在临床上,损害常为成片状脓湖,3~4天后脓疱干枯,形成黄色薄痂或脱屑。约经过7~10天新脓疱又现,呈周期性发作。病理上,取新脓疱活检,发现角质形成细胞变性,表皮水肿,表皮内有中性粒细胞移入,棘层上部海绵样脓疱形成,真皮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最后,在治疗上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样脓疱病 临床 病理 治疗 病例分析
下载PDF
1%克林霉素磷酸酯搽剂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方丽华 焦圣 +10 位作者 李明 吴瑞勤 张伟 刘健航 徐亚伟 郑捷 陈仁贵 潘祥龙 温海 顾军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65-766,共2页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克林霉素
下载PDF
儿童von 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陶建凤 郭一峰 陈仁贵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对儿童von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的临床认识,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von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有vonZumbusch型临床表现。男女发病之比为1.9∶1,平均年龄5.8岁。其中1... 目的:为了提高对儿童von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的临床认识,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von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有vonZumbusch型临床表现。男女发病之比为1.9∶1,平均年龄5.8岁。其中10例做了T细胞亚群抗原测定,CD4+下降,CD8+平均值增加,CD4/CD8比值异常。17例患儿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质形成细胞变性,表皮水肿,表皮内有中性粒细胞移入,棘层上部海绵样脓疱形成,真皮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von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为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及组织病理上具有特征性,去除诱发因素,及时控制感染,可在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定期监控下,首选阿维A(新体卡松)口服治疗,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脓疱性 von Zumbusch型 临床分析 儿童
下载PDF
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头癣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洁 李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寻找治疗儿童头癣有效、安全的方法。方法:应用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27例,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头癣25例,并作疗效与真菌清除率观察。结果两种药物在用药8周以上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伊曲康唑于用药第4周与第6周时疗效存在显著性差... 目的:寻找治疗儿童头癣有效、安全的方法。方法:应用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27例,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头癣25例,并作疗效与真菌清除率观察。结果两种药物在用药8周以上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伊曲康唑于用药第4周与第6周时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特比萘芬在用药第6周与第8周时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对治疗儿童头癣都是有效安全的,但伊曲康唑疗程需达6周,而特比萘芬疗程需达8周;伊曲康唑6周时达到真菌清除;而特比萘芬需达8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癣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皮肤缺损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媛芳 张定国 程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5-87,共3页
先天性皮肤缺损(CAS)是一种少见的出生时皮肤局限或广泛缺损的疾病,以一定部位的皮肤缺损为特征,伴随多种异常、若干异常综合征及遗传方式。报告12例CAS,均有典型的皮肤症状,其中4例伴有其他异常: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趾甲缺损,胫... 先天性皮肤缺损(CAS)是一种少见的出生时皮肤局限或广泛缺损的疾病,以一定部位的皮肤缺损为特征,伴随多种异常、若干异常综合征及遗传方式。报告12例CAS,均有典型的皮肤症状,其中4例伴有其他异常: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趾甲缺损,胫腓骨远端细小畸形及二胫骨长短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皮肤缺损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特比萘芬软膏与疗霉舒软膏随机对照治疗浅部真菌病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顾菊林 廖万清 +7 位作者 秦万章 毛玲娥 方丽 郑茂荣 张定国 毛维翰 乐嘉豫 朱光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 比较研究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1 % 特比萘芬软膏和诺华公司生产的1 % 疗霉舒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两种药物的用药剂量和疗程相同,外涂患处,每日2 次,体股癣、花斑癣疗程1 ... 目的 比较研究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1 % 特比萘芬软膏和诺华公司生产的1 % 疗霉舒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两种药物的用药剂量和疗程相同,外涂患处,每日2 次,体股癣、花斑癣疗程1 周,手足癣和皮肤念珠菌病疗程2 周。结果 1 % 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治愈率为70 .8 % ,总有效率96 .2 % ,真菌清除率为90 .6 % ,不良反应发生率0 .9 % ;对照组疗霉舒临床治愈率为74 .5 % ,总有效率97 .1 % ,真菌清除率为93 .1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0 % 。两种药物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1 % 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好、安全性高,与1 % 疗霉舒软膏比较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比萘芬 浅部真菌病 随机对照
下载PDF
38例别嘌呤醇药疹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干皆诚 贺雪文 唐曙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别嘌呤醇 药疹 临床 预后
下载PDF
儿童皮肌炎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洁 姚志荣 张定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皮肌炎 儿童 预后
下载PDF
氦氖激光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红 丁采英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9-451,共3页
目的:研究氦氖激光在带状疱疹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245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氦氖激光照射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从疱疹结痂时间、痂皮脱落天数及疼痛消失日期三方面进行比较。结论:氦氖激光可以明显加快疱疹结痂及痂皮脱... 目的:研究氦氖激光在带状疱疹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245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氦氖激光照射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从疱疹结痂时间、痂皮脱落天数及疼痛消失日期三方面进行比较。结论:氦氖激光可以明显加快疱疹结痂及痂皮脱落的时间,并帮助止痛,从而缩短带状疱疹的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辅助治疗 带状疱疹 临床
原文传递
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银屑病的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季素珍 杨海珍 +4 位作者 李林峰 徐慧珍 张定国 陶建凤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银屑病 糠酸莫米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