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皮“生物模板”对创面愈合中胶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剑 向军 +3 位作者 王志勇 王西樵 陆树良 廖镇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 探讨真皮“生物模板”对创面愈合中Ⅰ、Ⅲ型胶原含量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真皮“生物模板”(同种异体无细胞真皮基质)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方法,修复深度烧伤病人切痂后创面,并以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为... 目的 探讨真皮“生物模板”对创面愈合中Ⅰ、Ⅲ型胶原含量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真皮“生物模板”(同种异体无细胞真皮基质)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方法,修复深度烧伤病人切痂后创面,并以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2、3、4周取组织标本,共48例次,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组织标本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真皮“生物模板”移植术后1~4周,组织标本中Ⅰ型胶原含量逐渐增加,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第2、3周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真皮“生物模板”试验组和对照组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标本中Ⅲ型胶原含量,随着创面愈合,试验组明显减少,对照组则减少不明显(P<0.05);同时,试验组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术后1、2周达高峰,随后逐渐降低,而对照组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一直在较高水平,且各时相点均高于试验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真皮“生物模板”通过减少创面局部Ⅲ型胶原的产生,减少和(或)减轻疤痕增生,改善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胶原 真皮替代物 增生性瘢痕
下载PDF
真皮“生物模板”与自体薄皮复合移植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向军 胡庆沈 +2 位作者 青春 陆树良 廖镇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492-494,507,共4页
目的探讨真皮“生物模板”移植人体后的动态组织学变化。 方法采用真皮“生物模板”(异体无细胞真皮基质)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方法,修复深度烧伤病人切痂后创面,并以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作对照,分别于术后1、2、3、4、6、8周,3、6... 目的探讨真皮“生物模板”移植人体后的动态组织学变化。 方法采用真皮“生物模板”(异体无细胞真皮基质)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方法,修复深度烧伤病人切痂后创面,并以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作对照,分别于术后1、2、3、4、6、8周,3、6、12个月取组织活检标本84例次;采用HE、Masson’s染色和透射电镜的方法,对创面组织标本进行动态组织学观察。 结果真皮“生物模板”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后,修复细胞和血管循真皮模板胶原束间隙长入,新生胶原纤维排列较为规则有序,真皮修复后其结构接近正常真皮组织;而单纯自体薄皮移植修复创面后,真皮内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结论真皮“生物模板”可以诱导包括成纤维细胞等修复细胞长入模板,合成新生的胶原和血管,创面修复后形成具有和正常真皮结构相似的“新生真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 生物模板 自体薄皮 移植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烧伤中心1077株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珍 杨丽英 +2 位作者 孙景勇 方培耀 倪语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4期631-633,共3页
关键词 烧伤中心 细菌耐药性 生物梅里埃法 细菌培养
下载PDF
1494例小儿烧伤创面特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勤 汪新 +1 位作者 张寅 廖镇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烧伤创面大小和深度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494例0~14岁急诊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病史资料的分析,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烧伤原因和不同年代或人口组成对小儿烧伤创面的影响。结果患儿平均烧伤面积为(11.842±9.897)%TBSA...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烧伤创面大小和深度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494例0~14岁急诊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病史资料的分析,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烧伤原因和不同年代或人口组成对小儿烧伤创面的影响。结果患儿平均烧伤面积为(11.842±9.897)%TBSA,Ⅲ度烧伤面积为(1.236±3.87)%TBSA,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随着年代越近平均烧伤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逐渐减小。烧伤创面主要分布在头面颈、躯前侧;热液是主要烧伤原因,非热液的Ⅲ度烧伤面积显著较大;居家是发生烧伤主要场所,而公共场所Ⅲ度烧伤面积显著较大(P<0.01);4~6岁组患儿平均烧伤面积显著较大(P<0.01),7~14岁组Ⅲ度烧伤面积最大(P<0.01);本市和外来患儿烧伤总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年龄、烧伤原因、烧伤场所是影响烧伤面积大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烧伤 小儿烧伤 烧伤面积 创面 患儿 临床分析 年龄 大小 结论 特点
下载PDF
兔无细胞真皮基质的研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向军 刘英开 +3 位作者 陆树良 青春 廖镇江 史济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 探讨制备兔无细胞真皮基质(ADM)的最佳方法。 方法 选用三种不同的去表皮处理液,即高渗NaCl溶液、dispase Ⅱ分离酶和嗜热蛋白酶(thermolysin),结合去污剂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处理,分别制备兔ADM,并对其进行组织学检测。 结果... 目的 探讨制备兔无细胞真皮基质(ADM)的最佳方法。 方法 选用三种不同的去表皮处理液,即高渗NaCl溶液、dispase Ⅱ分离酶和嗜热蛋白酶(thermolysin),结合去污剂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处理,分别制备兔ADM,并对其进行组织学检测。 结果 高渗NaCl-SDS制备的兔ADM尚有少量表皮残留,乳白色中夹杂浅黄色,组织学观察可见真皮中有较多细胞碎屑;而经dispase Ⅱ-SDS和thermolysin-SDS制备的兔ADM表皮完全去除,呈乳白色,组织学观察发现真皮中已不见任何细胞成分,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电镜观察,上述三种方法制备的兔ADM基底膜结构均完整。 结论 由dispase Ⅱ-SDS法和thermolysin-SDS法制备的兔ADM达到了完全去细胞化,符合制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细胞真皮基质 基底膜复合物 组织形态学 dispaseⅡ-SDS法 thermolysin-SDS法 去表皮处理
下载PDF
胰岛素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章雄 刘琰 +1 位作者 张志 许伟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12-814,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大鼠烫伤创面以及体外培养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s)的作用,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水浴法致SD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局部创面下浸润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或0.1U长效混悬锌胰岛素(胰岛素组)记录创面再上皮化时...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大鼠烫伤创面以及体外培养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s)的作用,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水浴法致SD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局部创面下浸润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或0.1U长效混悬锌胰岛素(胰岛素组)记录创面再上皮化时间;RTPCR测定KCs表皮生长因子(EGF)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KCs层粘蛋白(LN)表达。计算体外培养的人KCs经胰岛素作用后的细胞黏附率。结果胰岛素组创面再上皮化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胰岛素组大鼠KC烫伤后第4、6d的EGFmRNA表达以及第14d和创面再上皮化当日的LN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体外培养的人KCs经胰岛素作用后,在不同细胞外基质上的黏附率均明显增加。结论胰岛素提高体外培养KCs的黏附能力并增强创面局部KCs分泌EGF和LN的功能,是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再上皮化 表皮生长因子 层粘蛋白 黏附
下载PDF
表皮干细胞分离及基因特异性表达
7
作者 章雄 刘琰 +1 位作者 张志 许伟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2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利用Ⅳ型胶原快速黏附特性分离表皮干细胞 ,以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表皮干细胞基因特异性表达。方法观察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KCs)在Ⅰ、Ⅲ、Ⅳ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 (FN)上的黏附、生长 ,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Ⅳ型胶原快速黏附KCs形... 目的利用Ⅳ型胶原快速黏附特性分离表皮干细胞 ,以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表皮干细胞基因特异性表达。方法观察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KCs)在Ⅰ、Ⅲ、Ⅳ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 (FN)上的黏附、生长 ,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Ⅳ型胶原快速黏附KCs形态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表皮干细胞基因特异性表达。结果KCs在Ⅳ型胶原上黏附和生长良好 ,IV型胶原上快速黏附的KCs形态较为原始 ;S期、G2 /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 (2 .18± 1.85 ) %和 (0 .6 0± 0 .2 1) % ,明显低于非黏附KCs的 (3.92± 0 .99) %和 (1.4 4± 0 .78) % ,符合表皮干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周期特征。与原代KCs比较 ,黏附KCsCTNNB1、TOB1、PP2R5E等 2 1个增殖相关基因上调 ,17个下调。结论IV型胶原是表皮干细胞分离的适宜基质 ,在Ⅳ型胶原上快速黏附的KCs符合表皮干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周期特征。黏附KCsCTNNB、TOB1、PP2R5E等基因表达上调 ,可能与表皮干细胞特性的维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Ⅳ型胶原 黏附 特异性表达 细胞周期 TOB 基因芯片技术 扫描电镜观察 形态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深二度烧伤创面伤后24h内削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林源 王润秀 +4 位作者 农庆文 张立明 梁自乾 向军 陆树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00-702,共3页
目的 探讨深二度烧伤创面伤后24 h内削痂的可行性及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烧伤总面积在200%~40%、以深二度为主的住院病人在伤后24 h内削痂;39例烧伤严重程度相似的病人在伤后3~5 d削痂作为对照。观察病人休克期的补... 目的 探讨深二度烧伤创面伤后24 h内削痂的可行性及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烧伤总面积在200%~40%、以深二度为主的住院病人在伤后24 h内削痂;39例烧伤严重程度相似的病人在伤后3~5 d削痂作为对照。观察病人休克期的补液量、尿量、休克征象,回吸收期体温和心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同时对两组创面活检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两组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量、尿量的比较均无差异(P>0.05);休克期后第1、2 d,对照组体温高于试验组(P<0.05);伤后24 h内削痂病人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4.67±3.38)d,与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9.77±8.28)d比较明显缩短(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经伤后24 h内削痂后,创面局部的炎症反应较对照创面明显减轻,创面组织未见进一步损害。结论烧伤后24 h内削痂对烧伤总面积在20%~40%、以深二度为主的成年病人是安全的,能通过改善局部过强的炎症反应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 削痂 病人 二度烧伤 休克期 愈合时间 对照组 面积 结论 取材
下载PDF
糖基化细胞外基质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牛轶雯 陆树良 +2 位作者 青春 廖镇江 林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697-699,741,共4页
目的研究皮肤组织中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糖基化对成纤维细胞(FB)黏附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测定;体外将FB的ECM糖基化处理,观察FB细胞的形态变化和糖基化基质对其黏... 目的研究皮肤组织中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糖基化对成纤维细胞(FB)黏附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测定;体外将FB的ECM糖基化处理,观察FB细胞的形态变化和糖基化基质对其黏附、增殖能力的影响,以非糖尿病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中FB的细胞浆和ECM中AGEs的阳性表达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皮肤;体外糖基化基质上接种的FB较小,胞体突起既少又短,黏附的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接种1 h,黏附细胞增多,逐渐与对照组接近,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中的ECM被糖基化,产生的AGEs可抑制FB的黏附、增殖,可能是糖尿病创面愈合延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 FB 皮肤组织 黏附 对照组 成纤维细胞 糖尿病患者 增殖能力 细胞外基质 形态变化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表皮细胞增殖相关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谢挺 陆树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中表皮细胞的增殖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6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糖尿病大鼠以STZ诱导。成模后8周,二组同时采集背部皮肤,观察表皮的组织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表皮细胞的...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中表皮细胞的增殖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6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糖尿病大鼠以STZ诱导。成模后8周,二组同时采集背部皮肤,观察表皮的组织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表皮细胞的细胞周期;Westernblot检测细胞增殖调节因子cyclinD1、cyclinB1和cdk4的表达水平,并测定表皮细胞丝裂期促进因子(MPF)的组蛋白激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大鼠表皮结构欠清晰,部分表皮缺乏复层排列,表皮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皮层厚度明显变薄;S期和G2/M期表皮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1,P<0.05);糖尿病组cdk4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间cyclinD1、cyclinB1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表皮细胞MPF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皮肤表皮细胞处于明显增殖抑制状态,这种增殖抑制可能与cdk4的低表达和MPF活性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皮肤组织 表皮细胞增殖 相关事件 cyclin 流式细胞术检测 Western BLOT检测 cdk4 蛋白激酶活性 皮肤表皮细胞 正常对照组 STZ诱导 组织学特征 可能机制 SD大鼠 SPF级 细胞周期 调节因子 促进因子 表皮结构 细胞数量
下载PDF
糖尿病病程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敏骏 陆树良 +4 位作者 青春 花兰女 史桂英 盛昭园 廖镇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9-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病程对糖尿病皮肤和真皮成纤维细胞(F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制备不同病程糖尿病模型,对皮肤中的组织生化和真皮FB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检测。结果短程糖尿病皮肤厚度变薄,糖含量升高,且病程至8周有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目的探讨病程对糖尿病皮肤和真皮成纤维细胞(F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制备不同病程糖尿病模型,对皮肤中的组织生化和真皮FB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检测。结果短程糖尿病皮肤厚度变薄,糖含量升高,且病程至8周有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蓄积,真皮S期细胞比例升高和单位面积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减少。高糖和AGEHSA导致真皮FB生长抑制和凋亡,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糖尿病皮肤随着病程延长,病理生理异常会不断加重;糖尿病真皮FB的生物学改变与皮肤高糖和AGEs蓄积存在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行为 糖尿病病程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真皮成纤维细胞 S期细胞比例 糖尿病模型 剂量依赖性 不同病程 皮肤厚度 生长抑制 病程延长 生理异常 AGEs FB 糖含量 酸含量 蓄积 高糖
下载PDF
MCI-186对高糖环境中受损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叫云 青春 +5 位作者 郭静苹 陆树良 高見佳宏 田中秀治 山口亮 尾乡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03-706,共4页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功能的影响,探讨清除自由基对高糖所致HDM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高糖环境下HDMEC培养的体外模型,并加入自由基清除剂MCI-186予以干扰,同时检测细胞的增殖、形态、黏附等生物学行...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功能的影响,探讨清除自由基对高糖所致HDM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高糖环境下HDMEC培养的体外模型,并加入自由基清除剂MCI-186予以干扰,同时检测细胞的增殖、形态、黏附等生物学行为。结果 高糖环境可影响内皮细胞的增殖,改变其特异性形态,增加H2O2诱导的细胞毒性。MCI-186可缓解高糖所致的内皮细胞增殖受抑,降低内皮细胞表面黏附性,下调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控制血糖的同时清除有害自由基,可能对糖尿病合并难愈创面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保护作用 真皮 微血管内皮细胞 MCI 治疗 增殖 形态 诱导 同时检测
下载PDF
伤后24h内削痂对深二度烧伤创面生长因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向军 王志勇 +3 位作者 杨丽英 乔亮 廖镇江 陆树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528-530,共3页
目的 探讨伤后24 h内削痂手术对深二度烧伤创面局部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释放的影响。方法 12例深二度烧伤患者,伤后24 h内实施削痂手术。削痂术前先切取手术前实验区组织标本。... 目的 探讨伤后24 h内削痂手术对深二度烧伤创面局部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释放的影响。方法 12例深二度烧伤患者,伤后24 h内实施削痂手术。削痂术前先切取手术前实验区组织标本。术中部分创面保留不予手术,作为未手术实验区。伤后5~7 d行再次手术,分别切取经削痂处理和未手术区的创面组织,作为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标本。分别检测创面组织释放生长因子EGF、FGF-2和PDGF-AB的含量,并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新生肉芽形成半定量分析。结果 削痂手术创面组织局部释放EGF、FGF-2和PDGF-AB的水平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有显著升高(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削痂手术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形成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显著(P<0.05)。结论 伤后24 h内削痂手术可以促进局部创面组织释放EGF、FGF-2和PDGF-AB,促进新生肉芽形成,有利于深二度烧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后24h 削痂手术 深二度烧伤 创面 生长因子 肉芽组织 EGF
下载PDF
siRNAs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和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长宝 青春 陆树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84-1187,共4页
RNA干扰(RNA i)是由双链RNA(doub le-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是一古老的细胞反应通路,其在抵抗病毒感染、抑制转座子活动、调控内源性基因表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短链RNA干扰(siRNAs)已成... RNA干扰(RNA i)是由双链RNA(doub le-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是一古老的细胞反应通路,其在抵抗病毒感染、抑制转座子活动、调控内源性基因表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短链RNA干扰(siRNAs)已成功地应用于哺乳动物中,该文就其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和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双链RNA 转录后基因沉默 短链RNA干扰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大鼠烧伤休克期手术对炎症反应和T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镇江 张勤 +2 位作者 刘健 王志勇 杨雷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07-709,730,共4页
目的探讨烧伤休克期手术后炎症反应和T细胞免疫的变化。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未烧伤组、烧伤手术组和烧伤未手术组,在其背部制成30%,TBSA的三度烧伤模型。手术组于烧伤后4 h行创面切痂和辐照猪皮覆盖术。各组动物于伤后3、6、10 d分别测... 目的探讨烧伤休克期手术后炎症反应和T细胞免疫的变化。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未烧伤组、烧伤手术组和烧伤未手术组,在其背部制成30%,TBSA的三度烧伤模型。手术组于烧伤后4 h行创面切痂和辐照猪皮覆盖术。各组动物于伤后3、6、10 d分别测定TNF-α、IL-2、IL-6和CD4+细胞、CD8+细胞。结果 烧伤后3 d,未手术组CD4+细胞、CD8+细胞和IL-2、IL-6、TNF-α显著增高(P<0.05);手术组CD4+细胞、CD8+细胞显著下降,IL-2水平下降,IL-6和TNF—o明显上升,但TNF-α较未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伤后6 d,未手术组CD8+细胞显著增加,同时IL-2、IL-6开始下降(P<0.05);手术组CD4+细胞、cD8+细胞显著增高,而IL-2、TNF—α显著降低(P<0.05)。烧伤后10 d,未手术组CD4+细胞和CD8+细胞都显著下降(P<0.05);手术组CD4+细胞增高,CD8+细胞显著下降,IL-2和IL-6显著下降,而TNF-α继续增高(P<0.05)。结论 大鼠烧伤休克期切除创面,虽然不能阻止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但能减轻炎症反应,使病情趋于稳定。手术降低了血清中炎性介质,减轻全身的炎症反应,上调T细胞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CD8^+细胞 烧伤 CD4^+细胞 IL-2 炎症反应 IL-6 结论 下降 水平
下载PDF
烧伤创面愈合难点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树良 廖镇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693-696,共4页
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是烧伤治疗的根本任务,但在临床创面处理中常存在一系列的难点问题,如大面积烧伤创面的覆盖问题、创面坏死组织持续存在所致的各种并发症问题、创面进行性加深问题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创面难愈问题等。我国烧伤科医生在... 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是烧伤治疗的根本任务,但在临床创面处理中常存在一系列的难点问题,如大面积烧伤创面的覆盖问题、创面坏死组织持续存在所致的各种并发症问题、创面进行性加深问题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创面难愈问题等。我国烧伤科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措施,形成了针对这些创面难愈问题的新理论和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创面 愈合 并发症 治疗 创面处理 进行性 持续存在 难点问题 研究探索 中国
下载PDF
烧伤创面和焦痂下组织菌种分布和耐药性比较
17
作者 孙珍 杨丽英 方培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572-574,共3页
目的 观察烧伤创面和焦痂下菌种分布和耐药性及其关系,探讨其在烧伤病人选择抗生素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1993~2000年865例烧伤病人创面和焦痂下组织中分离获得1119株和291株细菌,回顾分析细菌学和耐药性监测情况,并分组比较。结果 烧伤... 目的 观察烧伤创面和焦痂下菌种分布和耐药性及其关系,探讨其在烧伤病人选择抗生素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1993~2000年865例烧伤病人创面和焦痂下组织中分离获得1119株和291株细菌,回顾分析细菌学和耐药性监测情况,并分组比较。结果 烧伤创面和焦痂下组织中G-菌和G+菌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各菌种比例亦有差异(P<0.05或P<0.01)。菌种构成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其在创面和焦痂下组织的耐药率无显著差别(P>0.05);万古霉素、耐替米星和亚胺配南是以上优势菌的首选抗生素。结论 烧伤创面和焦痂下组织菌种分布虽各有特点,但主要菌种构成比和耐药性趋势基本一致;未作焦痂下细菌鉴定或无条件作焦痂下细菌鉴定时,烧伤创面细菌和耐药性鉴定可作为诊治烧伤病人创面感染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焦痂下组织 菌种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真皮“生物模板”对创面愈合中肌成纤维细胞形成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向军 青春 +1 位作者 廖镇江 陆树良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真皮“生物模板”对创面愈合中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干预作用和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深度烧伤患者切痂后 ,创面分为两部分 ,即模板干预组和对照组。模板干预组创面应用真皮“生物模板”(异体J- 1型无细胞真... 目的 探讨真皮“生物模板”对创面愈合中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干预作用和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深度烧伤患者切痂后 ,创面分为两部分 ,即模板干预组和对照组。模板干预组创面应用真皮“生物模板”(异体J- 1型无细胞真皮基质 )并同时移植自体刃厚皮片 ,对照组创面则单纯移植自体刃厚皮片。分别于术后 2 ,4 ,6周取组织标本 ,每组每时相点分别取 6例次 ,共 36例次。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和透射电镜观察的方法检测创面组织细胞凋亡 ;同时 ,以α -辅肌动蛋白 (SMA)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透射电镜观察的方法检测肌成纤维细胞。 结果 真皮“生物模板”移植术后 2~ 6周 ,组织标本中表达α-SMA的成纤维细胞逐渐增多 ,但对照组表达量显著高于模板干预组 (P <0 .0 5 ) ;细胞凋亡计数随着创面愈合逐渐增加 ,模板干预组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真皮“生物模板”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后 ,可减少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 ,诱导创面局部细胞凋亡 ,从而减少创面收缩和减轻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类 伤口愈合 细胞凋亡 真皮 生物模板 成纤维细胞 透射电镜 烧伤
原文传递
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治疗烧伤后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文奎 窦懿 +1 位作者 张勤 刘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34-934,共1页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金黄色葡萄球菌 烧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