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冰敷对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袁帅 丁喆如 +2 位作者 吴宇黎 吴海山 祝云利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190-195,共6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局部冰敷疗法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局部冰敷疗法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冰敷组平均年龄(27±8)岁,对照组(27±7)岁。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冰敷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立即给予10%NaCl冰袋冰敷,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度,肿胀度,膝关节活动度,足趾氧饱和度的区别。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个月,冰敷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0,P<0.05;t=5.286,P<0.05;t=6.799,P<0.05;t=14.150,P<0.05;t=5.670,P<0.05)。冰敷组患膝取三定点测量术后24、48、72 h肿胀值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髌骨中点t=4.101,P<0.05;t=9.430,P<0.05;t=5.800,P<0.05;髌骨上极2 cm处t=3.187,P=0.003;t=6.539,P<0.05;t=3.002,P<0.05;腓肠肌最粗处t=4.105,P<0.05;t=8.437,P<0.05;t=5.670,P<0.05)。冰敷组术后6 w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03,P<0.05)。冰敷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2,P=0.067)。冰敷组与对照组患肢足趾末梢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立即给予冰袋冰敷并持续72 h,并结合适当的功能锻炼,可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减轻患肢肿胀发生、改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同时冰敷并不会影响患肢末梢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袋 关节镜 膝关节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前焦虑对术后疼痛及麻醉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林涛 符培亮 +3 位作者 袁帅 周义钦 吴宇黎 吴海山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对术后镇痛效果及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长征医院骨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间84例行TKA手术的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术前贝克焦虑量表(BAI)将患者分为高焦虑组(A组)...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对术后镇痛效果及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长征医院骨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间84例行TKA手术的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术前贝克焦虑量表(BAI)将患者分为高焦虑组(A组)和低焦虑组(B组)。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后副反应,分别于术后1、2、4、8、12、24 h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记录12、24 h的曲马多用量。结果共有38(45.24%)的患者术前处于高焦虑状态,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手术及麻醉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B组拔管时间、麻醉后副反应少于A组,术后2、4、8、12h的VAS评分低于A组,术后曲马多用量少于A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术前焦虑情绪有关。高焦虑状态会影响麻醉恢复及镇痛效果,增加药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麻醉恢复期 疼痛 手术后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联合缝合23例报告 被引量:8
3
作者 袁帅 祝云利 +3 位作者 吴宇黎 符培亮 祝钧 吴海山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联合缝合技术修复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关节镜下联合缝合技术修补23例(23个)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男15例,女8例,年龄18~43岁,平均31.04岁。均累及内侧半月板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联合缝合技术修复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关节镜下联合缝合技术修补23例(23个)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男15例,女8例,年龄18~43岁,平均31.04岁。均累及内侧半月板后角至前角体部区域。半月板前角采用标准的自外向内缝合,撕裂的体部采用 FasT-Fix 系统( Smith & Nephew 公司)自内向外缝合,后角采用 FasT-Fix 进行缝合。结果23例均获9~24个月的随访,平均14.17个月,无症状者21例,关节间隙压痛者2例。23例 MRI 复查显示,完全愈合18例,部分愈合5例。术后膝关节 Lysholm 功能评分81~96(88.22±4.15)分,相比术前21~70(51.30±14.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发生在红-红或者红-白交界区域的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关节镜下联合应用缝合技术修补是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胫骨 关节镜 伤口缝合技术 膝关节 创伤和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