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卞宇豪 许晓莹 +4 位作者 段志鹏 孙中超 刘江英 李小勤 冷向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82-519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用酵母培养物(粗蛋白质含量为55%)分别替代对照组饲料(鱼粉含量为35%)中不同比例的鱼粉,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其鱼粉含量依次为35%、...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用酵母培养物(粗蛋白质含量为55%)分别替代对照组饲料(鱼粉含量为35%)中不同比例的鱼粉,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其鱼粉含量依次为35%、30%、25%、20%,分别记为FM-35(对照)、FM-30、FM-25、FM-20,将30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21.2±0.1)g的大口黑鲈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投喂8周。结果表明:FM-30和FM-25组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FM-20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8.97%(P<0.05),饲料系数增加0.10(P<0.05)。各组在全鱼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FM-30和FM-25组的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FM-25和FM-20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除FM-25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FM-20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外,各组的其他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前肠形态学方面,以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后,肠绒毛宽度显著降低(P<0.05),FM-25和FM-20组的肠绒毛高度和FM-25组的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鱼粉含量为35%的饲料中,酵母培养物可以替代100 g/kg的鱼粉(鱼粉含量降至25%),不会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酵母培养物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利用 血清生化 肠道形态结构
下载PDF
稻虾共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27
2
作者 管勤壮 成永旭 +3 位作者 李聪 王海峰 陈焕根 李嘉尧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0,共8页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采用Pearson(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探讨稻虾田中土壤有机碳与土壤肥力、土壤酶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显著(P<0. 05)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低C/N饲...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采用Pearson(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探讨稻虾田中土壤有机碳与土壤肥力、土壤酶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显著(P<0. 05)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低C/N饲料投喂组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P <0. 05)下降。稻虾共作条件下,土壤全磷、脲酶与有机碳呈显著(P <0. 05)正相关,土壤有机质、纤维素酶与有机碳分别呈极显著(P <0. 01)和显著(P <0. 05)负相关。土壤铵氮与有机质呈显著(P <0. 05)负相关,土壤纤维素酶与有机质呈显著(P <0. 05)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有机碳 土壤酶活力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黄唇鱼SSR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彦花 区又君 +2 位作者 温久福 李加儿 周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78-2087,共10页
【目的】筛选出可用于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遗传资源评价及亲缘鉴定的SSR分子标记,为开展其保护遗传学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平台对野生黄唇鱼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TGICL对转录组数据进行聚类去... 【目的】筛选出可用于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遗传资源评价及亲缘鉴定的SSR分子标记,为开展其保护遗传学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平台对野生黄唇鱼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TGICL对转录组数据进行聚类去冗余以获得Unigene,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功能注释分类、代谢通路和SSR特征分析等。【结果】黄唇鱼混合组织的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3.43 Gb数据,经组装并去冗余后获得65047条Unigenes。采用BLAST对组装获得的Unigenes进行七大功能数据库(NR、NT、GO、COG、KEGG、Swissprot和Interpro)注释,结果共有55583条Unigenes被注释(占85.45%)。通过MISA对黄唇鱼的Unigene进行SSR搜索,共检测到29797个SSR位点分布于19664条Unigenes中。SSR位点分布类型及其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最主要的重复类型为二核苷酸重复基元(11855个,占39.79%),其次是单核苷酸重复基元(9695个,占32.54%)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6663个,22.36%),而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基元的数量相对较少。二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中重复最多的基序是AC/GT(8355条),在三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中重复最多的基序是AGG/CCT(1866条)。从随机选取的186对SSR引物中,最终筛选出47对扩增稳定性好且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以二核苷酸和四核苷酸重复基元的扩增结果居多。【结论】通过转录组测序能有效筛选出具有多样性的黄唇鱼SSR分子标记,可为黄唇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鉴定和遗传图谱构建等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唇鱼 SSR分子标记 转录组测序 功能注释 多态性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成强 李宝山 +5 位作者 王际英 黄炳山 孙永智 郝甜甜 马长兴 周莹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6,共10页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 (B0)、0.5%(B1)和1.0%(B2)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同时在每个枯草芽孢杆菌水平添加0 (Y0)、0.5%(Y1)和1.0%(Y2)的酵母培养物,制作9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3.41±0.47) g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56d。结果显示,1)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幼鱼存活率(SR)和增重率(WGR)均无显著影响(P>0.05),幼鱼WGR在Y1B1和Y2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2)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影响显著(P<0.05),血清ALT和AKP活力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低水平,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3)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显著(P<0.05)。肠道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而MDA含量同SOD活力呈相反的变化趋势(P<0.05)。4)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攻毒后幼鱼累积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鳗弧菌攻毒后幼鱼累积存活率在Y1B1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培养物 生长 抗氧化能力 抗病力
下载PDF
基于AMBI和M-AMBI法的桑沟湾底栖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5
作者 李文豪 于晓清 +4 位作者 蒋增杰 杜美荣 贾彦 何为 高亚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7,共13页
养殖环境评价是衡量海水养殖活动是否健康、可持续的重要环节。为掌握北方典型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沉积环境质量状况,于2017年4和7月对桑沟湾全湾海域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走航调查取样,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 养殖环境评价是衡量海水养殖活动是否健康、可持续的重要环节。为掌握北方典型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沉积环境质量状况,于2017年4和7月对桑沟湾全湾海域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走航调查取样,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及群落结构;运用AMBI(AZTI’s marine biotic index)指数法和M-AMBI(Multivariate-AMBI)指数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干扰程度,评价了沉积环境质量状况。研究表明,在两次调查中多毛类均为优势种,其中4月多毛类36种,占总种数63.16%;7月32种,占总种数的60.38%。AMBI法的评估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各站位以受到轻度扰动为主,个别站位受到中度扰动和无扰动,干扰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海带区<海草区<混养区<贝类区;M-AMBI法的评估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良或优的站位占60.00%~68.42%,海草区环境质量状况要明显好于养殖区。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缓解了桑沟湾近海生态系统的养殖压力,使得桑沟湾受人为干扰较小,海草区环境质量为优,贝类区、混养区和海带区的环境质量处于中等和良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沟湾 大型底栖动物 AMBI指数 M-AMBI指数 底栖生态环境质量
下载PDF
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课程群构建与探索--以“循环水养殖学”课程为例
6
作者 罗国芝 刘文畅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19期17-20,共4页
研究型教学和课程群建设相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循环水养殖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循环水养殖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通过对“水产养殖学概论”“水产养殖工程学”“养殖水环境化学”“集约化水... 研究型教学和课程群建设相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循环水养殖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循环水养殖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通过对“水产养殖学概论”“水产养殖工程学”“养殖水环境化学”“集约化水产养殖水环境控制”“闭合循环水养殖技术”“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等6门课程组成的“循环水养殖学”课程群进行分析,探索培养具备较强理论、工程实践能力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研究型教学模式,以适应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 循环水养殖学 课程群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环境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增福 彭孟凡 +2 位作者 张也 张庆华 章佳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8期167-168,共2页
PBL教学法是国际公认的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环境微生物学》作为环境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将PBL教学法应用到环境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充分发挥PBL的优势,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PBL教学法是国际公认的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环境微生物学》作为环境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将PBL教学法应用到环境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充分发挥PBL的优势,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PBL教学应用于环境微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环境微生物学 理论教学
下载PDF
我国虾类养殖业地理集聚特征及空间演变趋势 被引量:2
8
作者 熊昭娣 郭印 +2 位作者 周微微 戴习林 刘红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6-32,147,共8页
为探讨我国虾类养殖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和集聚效应,本研究运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区位熵3个指标研究我国虾类养殖业地理集聚特征及空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7—2019年我国虾类养殖业呈全面快速增长的特征,克氏原螯虾养殖产... 为探讨我国虾类养殖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和集聚效应,本研究运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区位熵3个指标研究我国虾类养殖业地理集聚特征及空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7—2019年我国虾类养殖业呈全面快速增长的特征,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的增长最为显著,南美白对虾次之。2007—2019年我国虾类养殖业的地理集聚特征显著,斑节对虾集聚水平最高,南美白对虾最低,而虾类养殖业整体的集聚水平呈扩散趋势,并逐步形成以东部沿海和中部沿江为主的两大虾类养殖带。从虾类养殖业的空间演变趋势来看,虾类养殖业的南北分异特征明显,南方地区在虾类养殖方面具有整体优势(尤其对于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和斑节对虾),而北方地区在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养殖方面更具优势;从东西地域来看,我国虾类养殖业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虾类养殖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虾类养殖业地理集聚的空间分布由自然资源禀赋差异确定基本格局,养殖技术、经济发展、渔业政策等要素成为重构我国虾类养殖业地理集聚的重要推手。因此,建议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加强科技创新,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渔业实际的虾类养殖模式,以促进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类养殖 地理集聚 区位基尼系数 产业集中率 区位熵
原文传递
复合法制备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工艺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小嫚 胡乐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2-381,共10页
本文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和复凝聚法复合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将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饲料包埋起来制备成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并对其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本试验将包埋率作为评价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的主要指标,同时测定其粒径大... 本文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和复凝聚法复合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将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饲料包埋起来制备成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并对其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本试验将包埋率作为评价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的主要指标,同时测定其粒径大小、悬浮率和溶解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这些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1.25%,菌胶比例1∶10,氯化钙浓度1.5%,固化时间15 min,壳聚糖浓度1.5%。在这个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粒径大小均匀,在1.60~2.00 mm;包埋率达到96.68%;而且在水中浸泡12 h后,悬浮率为77.96%,溶解率为13.04%;在模拟人工胃液中处理120 min后,仍然有5.2 lg(CFU/mL)的活菌数;在模拟人工肠液中处理120 min后,所包埋的活菌可全部释放出来,具备较好的漂浮性、水稳定性、耐酸性以及肠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双歧杆菌 锐孔凝固浴法 复凝聚法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仿刺参幼参生长、体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丽丽 李宝山 +5 位作者 王际英 孙永智 韩秀杰 王雅平 郝甜甜 王世信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为研究维生素D_3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体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D1)、250(D2)、500(D3)、1000(D4)、2000(D5)、3000(D6) IU/kg的维生素D_3(实测值:95、334、570、1076、2063、3081IU/kg)... 为研究维生素D_3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体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D1)、250(D2)、500(D3)、1000(D4)、2000(D5)、3000(D6) IU/kg的维生素D_3(实测值:95、334、570、1076、2063、3081IU/kg),制作6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5.43±0.14)g仿刺参幼参56d。结果显示,1)维生素D3对仿刺参存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D1组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D3、D4、D5组肠体比(IWR)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维生素D3对体壁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粗灰分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D5组达到最高值;羟脯氨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D4组达到最低值;维生素D3显著提高了体壁Ca含量(P<0.05);体壁维生素D_3的沉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4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P含量呈先上升后平稳趋势;Mg含量呈上升趋势,D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Fe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D5、D6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Mn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维生素D_3添加量的增加,肠道碱性磷酸酶(AKP)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各组间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一元二次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初始体重为15.43 g的仿刺参对维生素D_3的最适需求量为1587.5 I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维生素D3 生长 体成分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