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语谈话中否定反问句的事理立场功能及类型 |
刘娅琼
陶红印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2
|
|
2
|
从语体差异到语法差异(上)——以自然会话与影视对白中的把字句、被动结构、光杆动词句、否定反问句为例 |
陶红印
刘娅琼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5
|
|
3
|
从“X门”看再概念化过程--兼论修辞结构的构建手段之一 |
刘娅琼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8 |
25
|
|
4
|
学术话语中的级差范畴化及其修辞劝说构建 |
张滟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3
|
|
5
|
从语体差异到语法差异(下)--以自然会话与影视对白中的把字句、被动结构、光杆动词句、否定反问句为例 |
陶红印
刘娅琼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4
|
|
6
|
从法律英语词汇特点看法律文献汉译英 |
张新民
高泠
|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7
|
当今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及中西文化交流断想 |
左飚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8
|
结构性话语标记:语义-句法-话语界面——以“A就A”为例 |
张滟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9
|
构式视角下的幽默生成机制探究——构式义与语境义的矛盾凸显 |
宋云霞
杨维秀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0
|
关于推进译论发展的探索 |
王大伟
|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1
|
翻译教学的语义—语用模式探索 |
魏清光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0 |
4
|
|
12
|
中西民俗比较及翻译策略研究 |
魏清光
|
《作家》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3
|
开创美国西部小说先河的经典之作——赞恩·格雷与《紫艾草骑士》 |
吴建国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
2009 |
4
|
|
14
|
从翻译生态环境视角浅析金融英语新闻的汉译 |
吴月萍
苏岐英
|
《台州学院学报》
|
2013 |
3
|
|
15
|
美国马里兰大学学生领导力项目探究 |
崔文霞
张丹
|
《世界教育信息》
|
2013 |
2
|
|
16
|
机考形势下大学英语听力培养策略研究——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视角 |
张志杰
杨维秀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17
|
任务设计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
暴丽颖
何淼波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7 |
1
|
|
18
|
詹姆斯·乔伊斯对傅查新昌创作的影响 |
黄向辉
黄川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
2005 |
1
|
|
19
|
新加坡建国以后中华语言与文化升沉荣枯的启示 |
左飚
谭慧敏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09 |
1
|
|
20
|
从美国报纸透视美国中小学的汉语教育 |
张治国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