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04不锈钢电铸镍层厚度均匀性研究
1
作者
何康
许芳
+3 位作者
周赵琪
刘超男
乔叶平
王振卫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为解决由于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导致的电铸镍片厚度不均匀性问题,研究了电铸工艺参数和阴极挂具结构对改善镍片厚度均匀性和电铸结瘤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1 A·dm^(-2)、阳极长度为3.5 cm、极间距为2.5 cm、温度为45℃时...
为解决由于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导致的电铸镍片厚度不均匀性问题,研究了电铸工艺参数和阴极挂具结构对改善镍片厚度均匀性和电铸结瘤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1 A·dm^(-2)、阳极长度为3.5 cm、极间距为2.5 cm、温度为45℃时,镍片厚度均匀性最好。此时厚度平均值为0.484 mm,极差和均方差分别为0.157 mm和0.044 mm。在最佳工艺参数下,改善挂具和设计阴极遮蔽,解决了接触点厚度薄的问题,结瘤缓解,电铸时间由10 h缩至4 h,厚度极差和均方差分别降至0.116 mm和0.036 mm。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不仅提高了镍片厚度均匀性,电铸时间也缩短了60%,提升了阳极镍粒的利用率,节约了电铸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
厚度
均匀性
结瘤
挂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i2AlNb整体机匣带孔元件弹塑性破坏行为研究
2
作者
朱冬霞
徐英东
+2 位作者
王志强
李小辉
李建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2期7-9,共3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Ti2AlNb整体机匣带孔元件弹塑性破坏行为。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以机匣圆孔半径和圆孔倒角为变量设计了2类元件。对2类元件进行逐步加载获得其加载-位移曲线,分析了元件加载特性与极限载荷,发现孔径的大小和...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Ti2AlNb整体机匣带孔元件弹塑性破坏行为。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以机匣圆孔半径和圆孔倒角为变量设计了2类元件。对2类元件进行逐步加载获得其加载-位移曲线,分析了元件加载特性与极限载荷,发现孔径的大小和倒角尺寸对元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均有影响。另外,通过分析不同孔径圆孔附近应力状态,获得了带孔机匣的局部应力三轴度与等效塑性变形演变规律,应力三轴度随孔径增加而增大,破断应变减小,而随着倒角尺寸的增加,应力三轴度减小,破断应变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带孔元件
极限承载能力
应力三轴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堆积方向对激光选区熔化TC4合金缺口件局部循环塑性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王志强
李建
+6 位作者
赵询
赵雪同
徐英东
唐明扬
刘庆
葛峻铭
肖敏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从宏观塑性变形方面研究了堆积方向对激光选区熔化(SLM)TC4合金缺口件局部循环塑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缺口附近的塑性变形受堆积方向和缺口半径的影响,进而影响缺口件的疲劳寿命。缺口根部的棘轮应变及其应变率...
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从宏观塑性变形方面研究了堆积方向对激光选区熔化(SLM)TC4合金缺口件局部循环塑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缺口附近的塑性变形受堆积方向和缺口半径的影响,进而影响缺口件的疲劳寿命。缺口根部的棘轮应变及其应变率随堆积方向改变(0°至90°)而降低,同时也随缺口半径的增加而降低。与缺口半径相比,棘轮应变及应变率和疲劳寿命对堆积方向敏感性更低。研究结果为SLM构件的疲劳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激光选区熔化
堆积方向
缺口件
循环塑性
棘轮应变
疲劳寿命
DIC
原文传递
高表面粗糙度6061铝合金的两酸抛光工艺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许芳
汪玉
+4 位作者
方倩雯
滕心跃
王志强
乔叶平
王振卫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3-191,共9页
目的为了降低6061铝合金的表面粗糙度,提出了一种环保型的两酸化学抛光工艺,并探究了抛光工艺条件对6061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6061铝合金两酸抛光添加剂的浓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进一步...
目的为了降低6061铝合金的表面粗糙度,提出了一种环保型的两酸化学抛光工艺,并探究了抛光工艺条件对6061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6061铝合金两酸抛光添加剂的浓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进一步对抛光液配方、温度和时间进行参数优化。通过粗糙度仪测量抛光前后的粗糙度和表面轮廓曲线,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抛光前后的微观表面和断面金相,并且计算最佳工艺下的失重率。结果在温度100℃、抛光10min条件下,当抛光液的成分为H_(3)PO_(4)+H_(2)SO_(4)(质量比为2︰1)、10 g/L硫酸铝、2 g/L硫酸铜、1.6 g/L金属盐A、3 g/L氧化剂B、15 g/L过硫酸铵、1.5g/L钼酸铵时,抛光效果最好。在最佳工艺下进行抛光,使铝合金表面粗糙度从6~8µm降低至2µm左右,粗糙度的标准差从2µm左右降低至1µm以下,失重率在0.002~0.004g/(cm^(2)·min)范围内波动,并且得到了光亮的表面。结论该抛光体系在处理高表面粗糙度的6061铝合金时表现出良好的抛光效果,研究结果对提高3D打印的6061铝合金零件表面质量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与理论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酸
化学抛光
6061铝合金
粗糙度
表面形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钽钨合金中杂质元素的测定
5
作者
朱云
《热处理》
CAS
2022年第3期46-50,共5页
杂质元素对钽钨合金的性能有不良影响,其含量必须精确测定和严格控制。测定钽钨合金中Nb、Mo、Fe、Ni、Ti、Cu等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为:将0.1g钽钨合金样品置于容量为150 ml的聚四氟乙烯烧杯,加入6 ml硝酸和3 ml氢氟酸溶解样品;选用Nb292...
杂质元素对钽钨合金的性能有不良影响,其含量必须精确测定和严格控制。测定钽钨合金中Nb、Mo、Fe、Ni、Ti、Cu等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为:将0.1g钽钨合金样品置于容量为150 ml的聚四氟乙烯烧杯,加入6 ml硝酸和3 ml氢氟酸溶解样品;选用Nb292.781,Mo281.616,Fe238.204,Ni232.003,Ti336.121,Cu324.752作为分析线,采用基体匹配消除基体干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钽钨合金中上述杂质元素的含量,测定范围为0.005%~0.200%。结果表明: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999,元素检出限为0.0003%~0.0032%(质量分数),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8%~3.85%,操作简单,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钨合金
杂质元素
元素测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04不锈钢电铸镍层厚度均匀性研究
1
作者
何康
许芳
周赵琪
刘超男
乔叶平
王振卫
机构
上海
应用
技术
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上海
有色金属
工业
技术
监测中心
有限公司
出处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文摘
为解决由于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导致的电铸镍片厚度不均匀性问题,研究了电铸工艺参数和阴极挂具结构对改善镍片厚度均匀性和电铸结瘤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1 A·dm^(-2)、阳极长度为3.5 cm、极间距为2.5 cm、温度为45℃时,镍片厚度均匀性最好。此时厚度平均值为0.484 mm,极差和均方差分别为0.157 mm和0.044 mm。在最佳工艺参数下,改善挂具和设计阴极遮蔽,解决了接触点厚度薄的问题,结瘤缓解,电铸时间由10 h缩至4 h,厚度极差和均方差分别降至0.116 mm和0.036 mm。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不仅提高了镍片厚度均匀性,电铸时间也缩短了60%,提升了阳极镍粒的利用率,节约了电铸成本。
关键词
电铸
厚度
均匀性
结瘤
挂具
Keywords
electroforming
thickness
uniformity
nodulation
rack
分类号
TG249.5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i2AlNb整体机匣带孔元件弹塑性破坏行为研究
2
作者
朱冬霞
徐英东
王志强
李小辉
李建
机构
上海
有色金属
工业
技术
监测中心
有限公司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结构健康管理研究院
出处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2期7-9,共3页
文摘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Ti2AlNb整体机匣带孔元件弹塑性破坏行为。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以机匣圆孔半径和圆孔倒角为变量设计了2类元件。对2类元件进行逐步加载获得其加载-位移曲线,分析了元件加载特性与极限载荷,发现孔径的大小和倒角尺寸对元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均有影响。另外,通过分析不同孔径圆孔附近应力状态,获得了带孔机匣的局部应力三轴度与等效塑性变形演变规律,应力三轴度随孔径增加而增大,破断应变减小,而随着倒角尺寸的增加,应力三轴度减小,破断应变增大。
关键词
有限元
带孔元件
极限承载能力
应力三轴度
分类号
O346.1 [理学—固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堆积方向对激光选区熔化TC4合金缺口件局部循环塑性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王志强
李建
赵询
赵雪同
徐英东
唐明扬
刘庆
葛峻铭
肖敏
机构
上海
有色金属
工业
技术
监测中心
有限公司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出处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20M6814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5149)。
文摘
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从宏观塑性变形方面研究了堆积方向对激光选区熔化(SLM)TC4合金缺口件局部循环塑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缺口附近的塑性变形受堆积方向和缺口半径的影响,进而影响缺口件的疲劳寿命。缺口根部的棘轮应变及其应变率随堆积方向改变(0°至90°)而降低,同时也随缺口半径的增加而降低。与缺口半径相比,棘轮应变及应变率和疲劳寿命对堆积方向敏感性更低。研究结果为SLM构件的疲劳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TC4
激光选区熔化
堆积方向
缺口件
循环塑性
棘轮应变
疲劳寿命
DIC
Keywords
TC4
selective laser melted
stacking direction
notch
cyclic plasticity
ratcheting strain
fatigue life
DIC
分类号
TF82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G66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原文传递
题名
高表面粗糙度6061铝合金的两酸抛光工艺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许芳
汪玉
方倩雯
滕心跃
王志强
乔叶平
王振卫
机构
上海
应用
技术
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上海
有色金属
工业
技术
监测中心
有限公司
出处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3-191,共9页
文摘
目的为了降低6061铝合金的表面粗糙度,提出了一种环保型的两酸化学抛光工艺,并探究了抛光工艺条件对6061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6061铝合金两酸抛光添加剂的浓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进一步对抛光液配方、温度和时间进行参数优化。通过粗糙度仪测量抛光前后的粗糙度和表面轮廓曲线,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抛光前后的微观表面和断面金相,并且计算最佳工艺下的失重率。结果在温度100℃、抛光10min条件下,当抛光液的成分为H_(3)PO_(4)+H_(2)SO_(4)(质量比为2︰1)、10 g/L硫酸铝、2 g/L硫酸铜、1.6 g/L金属盐A、3 g/L氧化剂B、15 g/L过硫酸铵、1.5g/L钼酸铵时,抛光效果最好。在最佳工艺下进行抛光,使铝合金表面粗糙度从6~8µm降低至2µm左右,粗糙度的标准差从2µm左右降低至1µm以下,失重率在0.002~0.004g/(cm^(2)·min)范围内波动,并且得到了光亮的表面。结论该抛光体系在处理高表面粗糙度的6061铝合金时表现出良好的抛光效果,研究结果对提高3D打印的6061铝合金零件表面质量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与理论分析基础。
关键词
两酸
化学抛光
6061铝合金
粗糙度
表面形貌
Keywords
two-acid
chemical polishing
6061 aluminum alloy
roughness
surface morphology
分类号
TG175.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钽钨合金中杂质元素的测定
5
作者
朱云
机构
上海
有色金属
工业
技术
监测中心
有限公司
出处
《热处理》
CAS
2022年第3期46-50,共5页
文摘
杂质元素对钽钨合金的性能有不良影响,其含量必须精确测定和严格控制。测定钽钨合金中Nb、Mo、Fe、Ni、Ti、Cu等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为:将0.1g钽钨合金样品置于容量为150 ml的聚四氟乙烯烧杯,加入6 ml硝酸和3 ml氢氟酸溶解样品;选用Nb292.781,Mo281.616,Fe238.204,Ni232.003,Ti336.121,Cu324.752作为分析线,采用基体匹配消除基体干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钽钨合金中上述杂质元素的含量,测定范围为0.005%~0.200%。结果表明: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999,元素检出限为0.0003%~0.0032%(质量分数),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8%~3.85%,操作简单,精度高。
关键词
钽钨合金
杂质元素
元素测定
Keywords
tantalum-tungsten alloy
impurity element
element measuring
分类号
TG115.3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04不锈钢电铸镍层厚度均匀性研究
何康
许芳
周赵琪
刘超男
乔叶平
王振卫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i2AlNb整体机匣带孔元件弹塑性破坏行为研究
朱冬霞
徐英东
王志强
李小辉
李建
《科技与创新》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堆积方向对激光选区熔化TC4合金缺口件局部循环塑性行为的影响
王志强
李建
赵询
赵雪同
徐英东
唐明扬
刘庆
葛峻铭
肖敏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4
高表面粗糙度6061铝合金的两酸抛光工艺研究
许芳
汪玉
方倩雯
滕心跃
王志强
乔叶平
王振卫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钽钨合金中杂质元素的测定
朱云
《热处理》
CAS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