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嗣焜:由职业校长而践行现代大学制度
1
作者 俞可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13年第9期23-25,共3页
1897年4月8日,地处上海徐家汇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开办师范院,此举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滥觞。师范院亦为该校首个教学机构,后人遂尊该日为校庆日。因此创举,南洋公学首任总理(校长)何嗣焜得以彪炳中国教育史册。何嗣焜(1843~... 1897年4月8日,地处上海徐家汇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开办师范院,此举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滥觞。师范院亦为该校首个教学机构,后人遂尊该日为校庆日。因此创举,南洋公学首任总理(校长)何嗣焜得以彪炳中国教育史册。何嗣焜(1843~1901),字梅生,江苏武进人,世代耕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校长 现代大学制度 中国教育史 师范教育 南洋公学 交通大学 教学机构 徐家汇
原文传递
在夹缝中演绎的德国高校治理 被引量:13
2
作者 俞可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20,共7页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与德国联邦制改革的交互作用下,高校自治在德国应运而生。以去行政化、自主性与竞争为表征的高校自治实际上助推了高校领导转向高校治理。本文以北威州颁布并实施《高校自治法》以及国立法兰克福大学向基金会大学的转...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与德国联邦制改革的交互作用下,高校自治在德国应运而生。以去行政化、自主性与竞争为表征的高校自治实际上助推了高校领导转向高校治理。本文以北威州颁布并实施《高校自治法》以及国立法兰克福大学向基金会大学的转制为例,梳理德国高校治理模式新进展。在高校领导层新设的高校委员会无疑是这场制度变革的枢纽,却也汇聚质疑甚或批评。问题实质在于,高校作为学术共同体,其自治的特殊性以学术自由来彰显。高校自治难免压制基层自由且颠覆学术自由。笔者认为,在高校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高校治理总是难以左右逢源。"学术自由、科研自由、教学自由"是一根绝不可触犯的制度性底线,即便高校治理在高校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畏首畏尾地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治理 高校自治 学术自由 高校委员会 德国高等教育
下载PDF
洪堡2010,何去何从 被引量:11
3
作者 俞可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30,共8页
2010年10月10日,柏林洪堡大学盼来建校200周年,同时也迎来一位新校长。既有传承,也有新生。然而,200周年校庆之扛鼎之作《洪堡备忘录2010》欲求远眺未来却深陷对历史的纷争,就职典礼上新任校长理应展现蓝图却呼吁以洪堡为标杆。以此事... 2010年10月10日,柏林洪堡大学盼来建校200周年,同时也迎来一位新校长。既有传承,也有新生。然而,200周年校庆之扛鼎之作《洪堡备忘录2010》欲求远眺未来却深陷对历史的纷争,就职典礼上新任校长理应展现蓝图却呼吁以洪堡为标杆。以此事件为主线,以洪堡模式核心理念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为切入点,通过对德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历史的分析,作者认为,旨在创建一所"典范大学"的洪堡模式自始至终未能在德国本土实现,且渐行渐远,尽管柏林大学作为"现代大学之母"与"现代之原型"被世界广为追捧乃至复制,在德国亦无尽魂牵梦绕。洪堡理念的百年失意恰恰源于教学与科研的世纪纠结。走在教学与科研之间,洪堡2010前途未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堡 柏林大学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德国高等教育 教育领导
下载PDF
教育,走进战国时代?——漫话《虎妈战歌》 被引量:7
4
作者 俞可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170,共9页
美国总统年初例行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分析国内国际局势,阐述施政方针。今年1月25日,这份《国情咨文》的关键词无疑是“赢得未来”,奥巴马竟然壮士扼腕般地抛下悲情之言:“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斯普特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 美国总统年初例行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分析国内国际局势,阐述施政方针。今年1月25日,这份《国情咨文》的关键词无疑是“赢得未来”,奥巴马竟然壮士扼腕般地抛下悲情之言:“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斯普特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代 《国情咨文》 教育 战歌 漫话 美国总统 国际局势 施政方针
下载PDF
大规模学生评估的影响力与重要性:德国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Wilfried Bos Miriam M.Gebauer 俞可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6,共8页
二十年来,大规模学生评估对教育研究、学校体系和教育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中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学生数学与科学能力动态项目"(TIMSS)和"国际学生阅读能力进步研究项目"(PIRLS)使各个国家... 二十年来,大规模学生评估对教育研究、学校体系和教育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中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学生数学与科学能力动态项目"(TIMSS)和"国际学生阅读能力进步研究项目"(PIRLS)使各个国家学生成绩值具有一定可比性,由此,人们能更细致地从学校内部来观察不同国家学校工作的差异度。大规模学生评估还为学校发展、教育领导以及学生成绩的改进提供必要数据。本文以PIRLS为例,旨在从德国视角为中国今后开展大规模国际学生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学生评估 国际比较研究 德国 教育领导 学校发展
下载PDF
教育领导研究方法论刍议 被引量:4
6
作者 俞可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9,共6页
对于学科建设,方法论责无旁贷。方法论的缺位使整项研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教育领导研究在我国所走过的历程尽管短暂,却形成一条从人文科学研究范式经过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直至当今流行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并走向综合的演变轨迹。但是,元... 对于学科建设,方法论责无旁贷。方法论的缺位使整项研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教育领导研究在我国所走过的历程尽管短暂,却形成一条从人文科学研究范式经过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直至当今流行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并走向综合的演变轨迹。但是,元框架的缺失往往导致研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社会化为元框架,以校长专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本文试图为教育领导研究探索一条创新性的方法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领导研究 方法论 元框架 校长专业发展
下载PDF
欧盟高等教育的自我救赎 被引量:1
7
作者 俞可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9,共8页
欧盟于2014年1月1日以147亿欧元预算启动"伊拉斯谟加强版",力图在2020年前打造教育国际化标杆并实现欧盟高等教育全球战略。通过塑造一代又一代"伊拉斯谟学子",欧盟意在赢取未来。当下,欧盟深陷经济与信任双重危机... 欧盟于2014年1月1日以147亿欧元预算启动"伊拉斯谟加强版",力图在2020年前打造教育国际化标杆并实现欧盟高等教育全球战略。通过塑造一代又一代"伊拉斯谟学子",欧盟意在赢取未来。当下,欧盟深陷经济与信任双重危机无法自拔,被寄寓厚望的欧盟教育也失守宗庙,表现为三大缺失,即青春梦想的缺失、标杆效应的缺失和全球视野的缺失。由此,欧盟高等教育全球战略的实质与意图昭然若揭——危机时代的自我救赎与全球时代的人才争夺。在实质与意图的张力之间,欧盟高等教育的身份认同深陷双重二律背反,即融合与差异、中心与边缘。三条原则可供欧盟高等教育实现自我救赎:以本土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育全球公民为目标,以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斯谟计划 欧盟 高等教育 国际化 欧洲一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