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现代服务业软环境建设经验浅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晓静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41,共3页
优良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是催化剂,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考察香港以政府廉洁高效、市场诚信公平、市民文明自律、法制健全公正、社会安定有序位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对推进同质化地区的现代服务... 优良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是催化剂,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考察香港以政府廉洁高效、市场诚信公平、市民文明自律、法制健全公正、社会安定有序位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对推进同质化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软环境 市场经济
下载PDF
社区党建与城市社会自治组织的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欧晓明 《党政干部论坛》 2006年第8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社会自治组织 社区党建 城市 社会主义 基层党建 发展党员 执政党 党组织
下载PDF
试论江泽民对加强党内监督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欧晓明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1-54,共4页
党内监督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是党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对党内监督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江泽民同志在执政期间,根... 党内监督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是党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对党内监督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江泽民同志在执政期间,根据形势的发展,在前两代领导集体对党内监督的论述的基础上,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党内监督的体系建设、党内监督的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监督 理论与实践 江泽民
下载PDF
从思想启蒙到革命实践——陈独秀早期(1917-1923)群众路线思想的发展过程
4
作者 刁含勇 《西部学刊》 2014年第3期31-35,共5页
长期的革命经历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使陈独秀逐渐形成了以群众路线为核心的理念,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劳动群众实际情况的了解也使陈独秀对开展群众路线的革命运动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陈独秀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若要实现社会变革,... 长期的革命经历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使陈独秀逐渐形成了以群众路线为核心的理念,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劳动群众实际情况的了解也使陈独秀对开展群众路线的革命运动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陈独秀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若要实现社会变革,非得依靠中国广大民众的改变。当然,对于如何动员群众、如何为群众争取权益等问题,则在思想上存在着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但随着他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深入和革命实践的探索,他的群众路线思想进一步成熟,不仅坚定了为劳动群众争取政权的革命信念,更明确了依靠劳动群众的革命路线。陈独秀的群众路线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早期党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 影响
下载PDF
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集约化经营问题的思考
5
作者 段海涛 徐雨虹 《金融科学》 CSSCI 2001年第2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企业集团 财务公司 集约化经营
原文传递
社会整合与基层党组织社会功能的构建与拓展
6
作者 朱翊 《党政干部论坛》 2008年第2期13-14,共2页
在人类生活中,国家(人民的普遍事务)与社会(少数人或个人事务的集合)是最基本的两大活动领域。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这两大领域几乎重合,即使是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也是国家主导和控制下的所谓“行政化”的社会生活。... 在人类生活中,国家(人民的普遍事务)与社会(少数人或个人事务的集合)是最基本的两大活动领域。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这两大领域几乎重合,即使是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也是国家主导和控制下的所谓“行政化”的社会生活。这种社会生活方式是不好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人应当寻觅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所以,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不断地从纲常礼教、从计划经济、从单位集体中脱颖而出。开展多元化的社会生活。这样的社会分化既是社会发展的成果,也成为了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何整合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处理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分化,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功能 基层党组织 社会整合 社会生活方式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发展 中国社会
下载PDF
论司法实践中宪法诉讼机制的引入
7
作者 邬思源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16-19,共4页
在司法审判中 ,建立相应的宪法诉讼机制十分必要。本文就最高法院的一个司法解释提出了问题 ,分析了当今中国宪法非诉讼的原因 ,阐述了宪法应进入诉讼的理由 ,最后对引入宪法诉讼机制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宪法 诉讼机制 宪法诉讼
下载PDF
投保人对被保险人没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无效
8
作者 王俊华 苗伟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C00期174-176,共3页
这是一起被保险人为少儿的保险纠纷案例,被保险人2岁至4岁由其外祖父母抚养,外祖父为其投保了少儿平安险,发生保险责任时被拒付。为此围绕保险利益、投保利益开展了讨论。认为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也是保险合同的要件之一。世... 这是一起被保险人为少儿的保险纠纷案例,被保险人2岁至4岁由其外祖父母抚养,外祖父为其投保了少儿平安险,发生保险责任时被拒付。为此围绕保险利益、投保利益开展了讨论。认为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也是保险合同的要件之一。世界各国保险立法均规定无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我国《保险法》亦有类似规定,主要是如何理解、适用法规规范保险活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保险纠纷案 《保险法》 保险利益 抚养关系 委托监护人 少儿平安险
原文传递
试论江泽民对“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创新和发展
9
作者 欧晓明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9-41,59,共4页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 务,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进行了探索。江泽民同志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形式、途径、依靠力 量等方面进行了...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 务,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进行了探索。江泽民同志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形式、途径、依靠力 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祖国统一 新思路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纲领的认识和探索浅析
10
作者 郭晓静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7年第6期24-26,共3页
纲领是一个政党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3Z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规定着党的奋斗... 纲领是一个政党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3Z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规定着党的奋斗目标和斗争任务,其正确与否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马克思主义典作家历来都很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问题,并为制定和实行正确的纲领奋斗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纲领 中国共产党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奋斗目标 工人阶级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对“党内法规”提法的再思考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俊华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8年第7期19-20,共2页
一、“党内法规”的提出和使用 毛泽东是“党内法规”一词的最早提出者,并指出要制定较详细的党内法规。刘少奇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用到“党的法规”的概念,指出“党章、党的法规,不只是要规定党的基本原... 一、“党内法规”的提出和使用 毛泽东是“党内法规”一词的最早提出者,并指出要制定较详细的党内法规。刘少奇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用到“党的法规”的概念,指出“党章、党的法规,不只是要规定党的基本原则,而且要根据这些原则规定党的组织之实际行为的方法,规定党的建造的组织形式与党的内部生活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提法 党的组织 党的七大 毛泽东 刘少奇 党章
原文传递
德国规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及借鉴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俊华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0-181,共2页
商品过度包装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我国亟需对过度包装行为进行立法规制。德国是世界上最先研究避免商品过度包装的国家之一,其有关商品包装的立法颇值借鉴。
关键词 合理包装 过度包装 立法
下载PDF
我国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化的现实困境与前瞻 被引量:4
13
作者 邬思源 欧晓明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8,共3页
财产公开制度又叫阳光法。对财产进行申报是很多国家官员廉政义务的重要内容。西方的实践证明,阳光法已成为许多国家从源头遏制腐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国现行收入申报制度存在严重缺失,尚未建立真正的规范的财产申报制度。家庭财产申... 财产公开制度又叫阳光法。对财产进行申报是很多国家官员廉政义务的重要内容。西方的实践证明,阳光法已成为许多国家从源头遏制腐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国现行收入申报制度存在严重缺失,尚未建立真正的规范的财产申报制度。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化面临诸多困境与难题。追求依法治国理想和法治政府目标,适应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要求,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一步完善中国财产申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申报 困境 财产申报 前瞻
下载PDF
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形象的调整 被引量:5
14
作者 邬思源 陈锡喜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133,共3页
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形象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调整。从基本思路与对策看,要树立"领导党"与"执政党"并重的宣传核心理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对主流意识形态基本范畴与话语进行调整,媒体的宣传报道要... 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形象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调整。从基本思路与对策看,要树立"领导党"与"执政党"并重的宣传核心理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对主流意识形态基本范畴与话语进行调整,媒体的宣传报道要注意多样性和层次性,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要及时、准确,训练和培育一支既掌握科学理论又具有宣传艺术的宣传员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宣传 形象 调整
下载PDF
“楼宇经济”生存环境及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乐基伟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楼宇经济”当前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吸引着许多城市不断推出发展“楼宇经济”的规划。“楼宇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知识与经济相结合、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的结果,具有集聚性、辐射性、“体制外性”、流动性等特点... “楼宇经济”当前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吸引着许多城市不断推出发展“楼宇经济”的规划。“楼宇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知识与经济相结合、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的结果,具有集聚性、辐射性、“体制外性”、流动性等特点。“楼宇经济”形成和发展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建筑,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文化沉淀的环境和金融、交通、信息、人才、社会等综合“区域生态”因素的支撑。本文以上海静安区的“楼宇”调研为主要依据,对“楼宇”及“楼宇经济”形成的条件、特点以及完善,进行粗浅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宇经济 形成 特点 完善
下载PDF
浅论党务公开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欧晓明 《实事求是》 2007年第4期45-46,共2页
推行党务公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特性决定的,是建设现代政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对推行党务公开重要性的认识,要建立键全党务公开制度,完善监督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关键词 党务公开 党员领导干部 监督制度
下载PDF
党校模拟式教学刍议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莹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3期55-59,共5页
模拟式教学是党校教学方式创新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本文从基本含义、基本特征、基本流程、基本要求等四个方面对党校模拟式教学进行了阐释,并基于实践的视角,对模拟式教学在党校开展的优势、不足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党校 模拟式教学 特征 流程
下载PDF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自治中的引领作用——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小林 朱翊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第6期48-50,共3页
静安区同步谋划基层党建与社区自治建设,在价值引领、整体功能和民主协商等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自治中的引领作用。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功能优势,是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实践... 静安区同步谋划基层党建与社区自治建设,在价值引领、整体功能和民主协商等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自治中的引领作用。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功能优势,是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尚存在组织体系、领导体制和服务功能上的困境,须在基层基础建设、治理能力建设和法治化建设等方面深化党建引领、加强社区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党建 社区自治 党建引领
原文传递
试析隐名投资者的股东资格认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俊华 《当代经济》 2007年第10S期122-123,共2页
隐名投资者与显名投资者因股东资格而对簿公堂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分析隐名投资者与显名投资者产生股东资格之争的原因及影响股东资格认定的因素,探讨我国司法实践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隐名投资者 显名投资者 股东资格
下载PDF
三线建设时期的子弟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以上海小三线为中心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富敏 徐有威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0年第8期33-40,共8页
随着三线建设的推进,随迁职工子弟和出生在三线的子弟人数逐渐增多。职工需要依托三线企事业单位解决子弟教与育的问题。三线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办了子弟学校,解决了子弟教育和部分家属就业安置问题,为三线建设提供了完备的后勤服务保障... 随着三线建设的推进,随迁职工子弟和出生在三线的子弟人数逐渐增多。职工需要依托三线企事业单位解决子弟教与育的问题。三线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办了子弟学校,解决了子弟教育和部分家属就业安置问题,为三线建设提供了完备的后勤服务保障。与在家庭所在地或三线企事业单位所在地接受教育相比,就读于子弟学校是三线子弟接受教育的最佳选择。子弟教育需求的增长扩大了子弟学校的师资缺口。三线企事业单位采取内部抽调、发展家属和子弟学校自主招聘等方式,结合外部的师资分配和培训支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子弟学校的师资缺口,但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善三线子弟教育的整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小三线建设 子弟教育 子弟学校 师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