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对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许彭鹏 余栋 +4 位作者 钱樱 陈秋生 顾潇 张莉 赵维莅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3年第12期720-723,共4页
目的 探讨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FLIPI)及FLIPI2在中国人群滤泡性淋巴瘤(F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样化疗方案为起始治疗... 目的 探讨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FLIPI)及FLIPI2在中国人群滤泡性淋巴瘤(F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样化疗方案为起始治疗的63例初治F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FLIPI及FLIPI2评分.结果 根据FLIPI评分,低危(评分0~1分)31例(49.2%),中危(评分2分)24例(38.1%),高危(评分3~5分)8例(12.7%);根据FLIPI2评分,低危(评分0分)17例(27.0%),中危(评分1~2分)42例(68.3%),高危(评分3~5分)4例(4.8%).FLIPI低危、中危、高危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5%(29/31)、91.7 %(22/24)和75.0%(6/8)(P=0.27),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5.7%、75.2%和58.8%(Log-rank=1.063,P=0.59);FLIPI2低危、中危、高危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17/17)、90.7%(39/42)和50.0%(2/4)(P=0.01),2年PFS率分别为92.9%,74.0%和33.3%(Log-rank=7.075,P=0.03).结论 对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样化疗方案治疗的FL患者,FLIPI2比FLIPI在PFS方面更具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滤泡型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 利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彭鹏 钱樱 +3 位作者 陈秋生 李良群 张莉 赵维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1-86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等传统预后参数在FL中的预后作用存在局限性。该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 背景与目的: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等传统预后参数在FL中的预后作用存在局限性。该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bsolute monocyte count,ALC/AMC)在中国人群FL中的意义。方法:对2003年1月—2013年12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R-CHOP)样化疗方案治疗136例初治FL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ALC/AMC数据,并进行FLIPI评分。结果:根据FLIPI评分,低危(评分0~1分)61例(44.9%),中危(评分2分)42例(30.9%),高危(评分3~5分)33例(24.2%);FLIPI低危、中危和高危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5%、95.2%和78.8%(P=0.090),2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ivival,PFS)分别为91.4%、74.6%和47.8%(log-rank=23.3,P〈0.001);ALC/AMC≥4.7及〈4.7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1.9%和68.6%(P=0.005),2年PFS分别为96.0%和69.7%(log-rank=13.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ALC/AMC≥4.7是独立于FLIPI的预后因素。对FLIPI无法区分的低危及中危患者,可通过ALC/AMC进一步细分为预后不同的两组(log-rank=7.535,P=0.006)。结论:对使用R-CHOP样方案的FL患者,ALC/AMC是简单可行的预后指标,反映患者机体免疫及肿瘤微环境并具有独立于FLIPI的预后意义。对于FLIPI难以区分的低危及中危患者,应当考虑ALC/AMC作为综合判断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淋巴瘤 淋巴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靶向清除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艳煜 赵维莅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43-347,共5页
近年来,急性髓系白血病对首次诱导化疗的反应较好,80%年轻患者能达到完全缓解,因目前治疗策略主要针对白血病细胞,因而80%急性白血病3年内会复发,复发后再次缓解机会减少,仅有15%~25%患者能生存5年以上〔1〕。最近研究指出,复发的原因... 近年来,急性髓系白血病对首次诱导化疗的反应较好,80%年轻患者能达到完全缓解,因目前治疗策略主要针对白血病细胞,因而80%急性白血病3年内会复发,复发后再次缓解机会减少,仅有15%~25%患者能生存5年以上〔1〕。最近研究指出,复发的原因是白血病患者体内持续存在一群极微量的细胞群,占所有白血病细胞的0.1%~1.0%,通常称为白血病干细胞(L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清除 白血病干细胞 进展
原文传递
可溶性CD40在部分B细胞淋巴血液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占云 王艳煜 +3 位作者 俞娇 陈秋生 李军民 赵维莅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6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血液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sCD4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9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包括23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24例多发性骨髓瘤(MM)、3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化疗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血液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sCD4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9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包括23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24例多发性骨髓瘤(MM)、3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化疗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肿瘤表面CD40的表达,化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CD40表达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类肿瘤患者在成熟B细胞百分率、表达CD40的成熟B细胞百分率、表达CD40的成熟B细胞荧光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NHL中未检测出幼稚B细胞,故将B-ALL与MM比较后发现,MM的浆细胞百分率、表达CD40的浆细胞百分率及浆细胞表达CD40的荧光强度与B-ALL的幼稚B细胞相应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完全缓解的B-ALL、MM、B-NHL患者,其血清sCD40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B-ALL和B-NHL患者中降低至对照组水平。治疗后非完全缓解的(部分缓解+未缓解)B-ALL、MM、B-NHL患者的血清sCD40水平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结论:CD40表达于成熟的B细胞表面,CD40可表达于B-ALL幼稚B细胞和MM浆细胞的表面,而血清sCD40水平可成为反映B-ALL、B-NHL、MM对治疗反应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D40 CD40 B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