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7
1
作者 蒋慧莺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自我保护能力 实践探索 幼儿 少年儿童 安全问题 公共场所 自然环境 团中央 教育部 公安部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
2
作者 高秀红 《中学语文》 2024年第27期9-11,共3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文化意识已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思维能力。通过论述传统文化内涵,将研究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文化意识已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思维能力。通过论述传统文化内涵,将研究重点确立为传统文化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引制定教学目标,并依据目标提出实施策略,旨在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 学习任务群
下载PDF
激发初中生自我内驱力开展生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沈蓓莉 《现代教学》 2018年第20期50-52,共3页
开展生涯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初中阶段的生涯教育侧重于生涯探索,重点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做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学校分四个阶段开展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探索"我是谁""我想成为怎样的自己""我... 开展生涯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初中阶段的生涯教育侧重于生涯探索,重点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做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学校分四个阶段开展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探索"我是谁""我想成为怎样的自己""我要成为这样的自己,需要做什么"等问题。通过实践与探索,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内驱力,促进了各类学生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自我内驱力 生涯教育
下载PDF
你往何处去
4
作者 甘世佳 毛荣富 +2 位作者 吴雨 杨颖 孟蕊 《当代学生(读写)》 2013年第5期6-7,共2页
出题人:甘世佳 这个题目。源于波兰著名作家显克微支创作的以古罗马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显克微支获得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个人乃至整个人类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可以说是文学、哲学与宗... 出题人:甘世佳 这个题目。源于波兰著名作家显克微支创作的以古罗马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显克微支获得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个人乃至整个人类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可以说是文学、哲学与宗教所探讨的永恒主题。相信对于每一个对生活和人生有所思考的人而言.这都是个值得阐述和易于发挥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你往何处去》 长篇历史小说 显克微支 著名作家 永恒主题 甘世佳 古罗马
原文传递
敌人变朋友
5
作者 房晨希 邢红云(指导)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小学生)》 2022年第1期24-25,共2页
扣题开头写法——扣题提示什么:没错,敌人也能变成朋友。我曾经有过一个敌人,它就是丝瓜。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到丝瓜时的场景——妈妈带我去买菜,市场里的各色蔬菜立刻吸引了我。
关键词 扣题 丝瓜 朋友 敌人 开头 写法
原文传递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设计再思考
6
作者 俞辉 《现代教学》 2020年第7期33-34,共2页
本文首先以核心素养在课堂设计中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背景,并从三维目标、情境创设、课程整合、课堂评价四个角度加以归纳和总结。其次,本文结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就如何定位三维目标之间的层次关系,彰显情境创设需凸显的理性思维,... 本文首先以核心素养在课堂设计中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背景,并从三维目标、情境创设、课程整合、课堂评价四个角度加以归纳和总结。其次,本文结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就如何定位三维目标之间的层次关系,彰显情境创设需凸显的理性思维,以及均衡课堂评价标准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方法和策略上的进一步探究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三维目标 课程整合
下载PDF
记忆中的青丝
7
作者 郑淇匀 《当代学生(读写)》 2012年第7期109-110,共2页
我背上手风琴,按照谱子开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妈妈见缝插针地往我嘴里塞上好些新鲜水果,然后趁我翻谱的间隙帮我捏捏胳膊,顺便唠叨两句,无非还是那些“好好练琴,
关键词 初中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怎么写“一件特殊的礼物?”
8
作者 杨秦 李山毅 李琳(指导老师) 《当代学生(读写)》 2018年第11期34-35,共2页
“一件特殊的礼物”这个题目是个偏正式的短语,中心词是“礼物”。 “一件”限制了数量,写作时,必须注意这一点,不能写成几件。当然,还应写清楚这件“礼物”是谁送给谁的礼物?什么时间送的?送的是什么礼物?这个时候,同学们可... “一件特殊的礼物”这个题目是个偏正式的短语,中心词是“礼物”。 “一件”限制了数量,写作时,必须注意这一点,不能写成几件。当然,还应写清楚这件“礼物”是谁送给谁的礼物?什么时间送的?送的是什么礼物?这个时候,同学们可以运用学过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具体翔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 环境描写 肖像描写 人物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文章内容
原文传递
横跨时尚——从鞋看上海
9
作者 沈晶茹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09年第2期14-15,共2页
当你独自站在上海面前,呼吸着时尚气息时,会留意些什么呢?是那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还是日夜亮起的灯光?或许是,或许不是。
关键词 时尚 上海 金鞋
下载PDF
以两纲教育为契机 提升主题班会质量
10
作者 康永平 杜惠华 《学园》 2010年第17期165-165,共1页
主题班会是指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班主任具体组织指导下,以班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包含了以班主任为主导对学生进行教育... 主题班会是指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班主任具体组织指导下,以班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包含了以班主任为主导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我教育两层含义。它与二期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和我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是一致的,这就要求班主任重新定位自己的地位、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主题班会 “以学生为主体” 质量 思想道德品质 自我教育 班主任 组织指导
原文传递
那双眼……
11
作者 尹苑 《当代学生(探秘)》 2007年第Z2期85-85,共1页
宽容,如碧海万里,给心灵无限轻松,送他人以美好风景……——题记这水,倒像热油一样泼在我身上。我怒视着晴,然后转身离开。我看见,那双眼,充满了惊恐。……晴那天很高兴,她这次成绩考得比我高。天气很好,暖和的阳光洒在我身上,可我却只... 宽容,如碧海万里,给心灵无限轻松,送他人以美好风景……——题记这水,倒像热油一样泼在我身上。我怒视着晴,然后转身离开。我看见,那双眼,充满了惊恐。……晴那天很高兴,她这次成绩考得比我高。天气很好,暖和的阳光洒在我身上,可我却只觉得有一种寒意。平日里围着我有说有笑的人,现在都像蜜蜂一样围着她转。在金色的阳光下,她,在人群中显得那么耀眼,又是那么扎眼。我想,晴,你怎么可以这样,不理我了呢?斑驳的树影,映上瓷砖,显得那么的惨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杯水 政教处 目光呆滞 她的声音 建忠
原文传递
想起了那片废墟
12
作者 沈晶茹 《当代学生(探秘)》 2007年第Z2期87-87,共1页
在壮观的高楼下,在繁华的大街旁,有一个布满灰尘、又脏又臭、几乎无人问津的角落,那里是一片废墟。那个角落——那片废墟,见过之后竟一直叩击着我的心扉,撩动着我的心弦。期中考试临考前夕,除了睡觉和一日三餐,就是作业作业作业。我偶... 在壮观的高楼下,在繁华的大街旁,有一个布满灰尘、又脏又臭、几乎无人问津的角落,那里是一片废墟。那个角落——那片废墟,见过之后竟一直叩击着我的心扉,撩动着我的心弦。期中考试临考前夕,除了睡觉和一日三餐,就是作业作业作业。我偶尔也会叫苦叫累。可每每在这时,我就会想起,想起那个角落里的那片废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中考试 作者思想 转瞬之间 浦西 人的眼睛 九曲桥 情感变化 看世界
原文传递
教师文化自觉的养成
13
作者 张晶 《现代教学》 2015年第5期42-42,共1页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树人立德责任的主动担当。在学科育人中,文化自觉主要体现为文化认知与文化行动。笔者是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经过近年来的实践研究,深感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养成文化自觉是...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树人立德责任的主动担当。在学科育人中,文化自觉主要体现为文化认知与文化行动。笔者是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经过近年来的实践研究,深感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养成文化自觉是关键。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比其更深远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备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让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语文教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 道德判断能力 学科知识 文化地位 文化认知
下载PDF
普通的筷子
14
作者 於祝佳 《当代学生(读写)》 2015年第4期55-55,共1页
“筷子是这么用的呀!不是中国人,不太会用筷子。”在互联网上。我曾发现一张外国人使用筷子吃饭的图片,逗得我前仰后合。筷子在外国人手中,俨然成为两根弄在一起的竹棒,用起来并不方便。 筷子是我国独特的用餐工具,几千年沿用至... “筷子是这么用的呀!不是中国人,不太会用筷子。”在互联网上。我曾发现一张外国人使用筷子吃饭的图片,逗得我前仰后合。筷子在外国人手中,俨然成为两根弄在一起的竹棒,用起来并不方便。 筷子是我国独特的用餐工具,几千年沿用至今。历史如此悠久。娴熟地使用筷子,似乎已成为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习惯。今天,我们使用筷子.它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筷子 饮食文化 中国人 外国人 互联网
原文传递
尝试
15
作者 李婕 《当代学生(读写)》 2010年第1期101-101,共1页
【题目】尝试 “尝试”需要勇气,“尝试”需要经验,“尝试”需要毅力,“尝试”需要智慧。在攀登科学巅峰崎岖而漫长的道路上,没有坦途;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也是如此。我们的学习难道不正是如此吗?
关键词 《尝试》 中学 作文 语文教学
原文传递
一件特殊的礼物
16
作者 李山毅 《当代学生(读写)》 2018年第11期37-37,共1页
太阳悄悄地探出了半个脑袋,偷窥着沉睡的大地。 我在妈妈的催促下慢吞吞地离开了温暖的被窝,迷迷糊糊地洗漱,急忙地吃早饭。猛然间想起了一件事——今天是教师节,说好昨晚去买花的,又忘了!那现在怎么办?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尝试
17
作者 沈思琪 《当代学生(读写)》 2010年第1期102-102,共1页
在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当然少不了一种东西,那就是“尝试”。没有尝试,生活就不可能变得精彩;没有尝试,人类的科技也不可能发展得那样迅速。总之,尝试是人类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了尝试,科技才会进步。
关键词 生活 科技 人类
原文传递
尝试
18
作者 喻丹丹 《当代学生(读写)》 2010年第1期103-103,共1页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在我面对困难时,是它一直激励着我。只有尝试。才能成功。
关键词 《尝试》 中学 作文 喻丹丹
原文传递
以情优教 提高物理课堂效益
19
作者 徐军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第9期57-57,共1页
教师要抓住初中生年龄特点,达成高效课堂。本文主要从好奇心、好问心、好玩心、好胜心这几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益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生 年龄特点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幽灵岛
20
作者 沈晶茹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09年第2期16-16,共1页
上帝遗忘的角落。法格尔这样想着。狂海翻浪,滚滚迎来。这里,一片绝境汪洋。猛一个巨浪掀来,一艘海轮的覆灭如此无息微渺……法格尔重新睁开眼睛,回忆如丝般抽断了。而现在,自己和另一个船员迪姆成了仅有的幸存者,抱着残木漂摇在海上。
关键词 幽灵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