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央沟附近胶质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24
1
作者 楼美清 卢亦成 +6 位作者 丁学华 白如林 张光霁 胡国汉 骆纯 侯立军 王驹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提高中央沟附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1995年至2001年我科治疗的中央沟附近87例胶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结果87例胶质瘤中,肿瘤主体位于中央沟前38例,位于中央沟后30例,主体位... 目的提高中央沟附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1995年至2001年我科治疗的中央沟附近87例胶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结果87例胶质瘤中,肿瘤主体位于中央沟前38例,位于中央沟后30例,主体位于中央沟下方19例。临床上首发症状为癫痫的62例,以进行性一侧肢体无力15例,以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要表现起病的10例。术后病理提示星形细胞瘤58例,少突胶质瘤细胞瘤20例,少突胶质细胞与星形细胞混合瘤6例,胶质细胞增生3例。按Kernohan分级分类,其中星形细胞瘤中星形细胞瘤Ⅰ级6例,星形细胞瘤Ⅱ级29例,星形细胞瘤Ⅲ-Ⅳ级2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中Ⅰ级6例,Ⅱ级14例。在肉眼下肿瘤全切除70例,次全切除17例。术后肢体功能障碍较术前减轻20例,不变25例,短期加重而后肢体恢复的有12例,加重30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术前要充分了解肿瘤的解剖位置和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在软膜下切除肿瘤,保护中央沟静脉解剖和功能的完整,是手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沟附近胶质瘤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中央沟静脉
原文传递
猫慢性视神经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立权 朱爱红 +3 位作者 楼美清 蔡如珏 董艳 卢亦成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1期2177-2181,共5页
目的建立慢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模仿临床翼点入路,在猫视交叉视神经下植入球囊,分次注入造影剂使球囊逐渐增大,对视交叉视神经形成慢性压迫。所有动物在术前2周用DiI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在... 目的建立慢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模仿临床翼点入路,在猫视交叉视神经下植入球囊,分次注入造影剂使球囊逐渐增大,对视交叉视神经形成慢性压迫。所有动物在术前2周用DiI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在受压后1、2、4和8周分别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记录,在光镜、电镜下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及对RGC进行计数。结果在光镜下视网膜在8周时出现明显的变化;视神经在2周开始出现髓鞘脱失,随时间延长病变加重,4周出现轴索变性,8周时变性更为明显。电镜下RGC在4周时出现病变,随时间延长进一步加重;视神经在2周时见轻微脱髓鞘,细胞骨架排列轻度紊乱,随时间延长脱髓鞘和轴索变性进一步加重,在8周时可见髓鞘再生。RGC计数显示8周时数量下降约37%(293/465)。F-VEP在4周组开始出现异常,8周组改变更为显著。结论所建立的慢性视神经压迫损伤模型稳定可靠,易于重复。视神经慢性受压后的病理学改变随受压时间的延长和压迫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加重,视网膜发生继发变性,且明显晚于轴索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动物模型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合成酶与脑缺血 被引量:10
3
作者 钱洪松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6年第4期200-203,共4页
一氧化氮合成酶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合成酶,其产物一氧化氮在机体内发挥广泛而重要的作用。随着对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结构及功能认识的深入,发现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变化在脑缺血缺氧中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脑缺血
下载PDF
颈髓室管膜瘤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学华 楼美清 +1 位作者 卢亦成 胡国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室管膜瘤是脊髓最常见的胶质瘤,起源于脊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在中央管内向脊髓上下生长,占脊髓髓内肿瘤的第一位。现将上海长征医院1992-2006年收治的62例颈髓室管膜瘤的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室管膜瘤 显微手术治疗 颈髓 脊髓中央管 脊髓髓内肿瘤 上海长征医院 室管膜细胞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后颅窝骨瓣开颅、深部肌群分层缝合技术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先震 楼美清 +7 位作者 卢亦成 丁学华 候立军 韩晞 胡国汉 骆纯 白如林 赵耀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和复位,后颅窝深部肌群分层切开、缝合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应用枕下乙状窦后人路骨瓣开颅、深部肌群分层切开缝合术治疗40例桥脑小脑角区...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和复位,后颅窝深部肌群分层切开、缝合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应用枕下乙状窦后人路骨瓣开颅、深部肌群分层切开缝合术治疗40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瓣开颅均顺利完成,手术视野良好,平均用时40-70min;2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积液。无脑脊液漏发生,多数患者数后第6天头部即可自由活动。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深部肌群分层缝合技术安全、快捷,可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假性脑膨出的发生,并可使头部早期恢复自由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 桥脑小脑角 骨瓣开颅
原文传递
59例儿童脑动静脉畸形诊治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慧晓 白如林 黄承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69-571,共3页
目的报道59例儿童脑动静脉畸形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长征医院1990~2000年收治59例18岁以下脑AVM患儿诊治结果,其中单纯手术治疗10例;栓塞后再手术7例;栓塞后伽玛刀治疗18例;手术后伽马刀治疗3例;单纯栓塞治疗5例;直接伽玛刀治疗13例... 目的报道59例儿童脑动静脉畸形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长征医院1990~2000年收治59例18岁以下脑AVM患儿诊治结果,其中单纯手术治疗10例;栓塞后再手术7例;栓塞后伽玛刀治疗18例;手术后伽马刀治疗3例;单纯栓塞治疗5例;直接伽玛刀治疗13例;未治3例。结果48例(48/59)患儿临床表现为出血,47例(47/56)治疗后没有产牛任何新的神经功能缺损,6例(6/56)治疗后出现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或神经功能缺损加重,2例(2/56)患儿遗留严重的神经后遗症,死亡1例。未治3例,死亡1例。结论儿童脑AVM具有出血率高及出血凶猛的特点,应争取积极治疗,合理正确使用显微手术、放疗、血管内栓塞等治疗手段,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颅内栓塞 治疗
原文传递
眶颅联合伤手术治疗23例报告
7
作者 杨杰 于明琨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8期443-444,共2页
目的探讨眶颅联合伤受机理及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分析23例眶颅联合伤临床资料,用受伤机制解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效果。结果23例手术治疗,存活18例,死亡5例;摘除眼球2例,失明9例。结论眶颅联合伤取眶上-翼点入路可兼顾颅内外损伤,起... 目的探讨眶颅联合伤受机理及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分析23例眶颅联合伤临床资料,用受伤机制解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效果。结果23例手术治疗,存活18例,死亡5例;摘除眼球2例,失明9例。结论眶颅联合伤取眶上-翼点入路可兼顾颅内外损伤,起到良好的手术效果,但术前失明的,疗效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颅联合伤 手术治疗 眶上-翼点人路 视神经管探查
下载PDF
颅骨表皮样囊肿2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颜艾 周跃 +3 位作者 闫仁福 王威 马旭东 陈菊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0-160,168,共2页
关键词 表皮样囊肿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脊髓肿瘤术后的护理刍议
9
作者 王小焕 《医学信息》 2012年第9期143-144,共2页
目的了解脊髓肿瘤术后的护理影响因素,通过对46例脊髓肿瘤术后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与观察,为促进为进一步对做好脊髓肿瘤术后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患者基本情况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脊髓肿瘤术后的护理因素... 目的了解脊髓肿瘤术后的护理影响因素,通过对46例脊髓肿瘤术后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与观察,为促进为进一步对做好脊髓肿瘤术后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患者基本情况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脊髓肿瘤术后的护理因素。对患者制定护理计划,积极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加强术后护理。结果4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与护理效果较好;平均住院日为26d,术后住院日为15d,无1例术后并发感染者。结论对脊髓肿瘤术后实施良好的护理对手术患者早日康复发挥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术后 护理 体会
下载PDF
经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
10
作者 彭丽莉 《心理医生(下)》 2011年第6期203-203,20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2009年5月-2010年12月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肿瘤病人60例,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60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肿瘤术后病人中,经系...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2009年5月-2010年12月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肿瘤病人60例,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60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肿瘤术后病人中,经系统有效的对症护理后治愈59例,1例因医治效果不佳自动出院。术后发生尿崩症10例,脑脊液鼻漏2例,电解质紊乱3例。结论:术前有针对性护理,术后并发症早期果断处理及有效的出院指导对早日康复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切除术 护理
下载PDF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体液平衡的临床意义及护理
11
作者 朱艳 周仁菊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8期3439-3440,共2页
在神经外科中,因为几方面的因素会造成很多的重症病人发生体液紊乱。本文在此根据一组临床资料对体液紊乱的原因和如何进行加强护理做了探讨。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危重病人 体液平衡 临床护理
下载PDF
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13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海 侯立军 +1 位作者 潘承光 卢亦成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与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科以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治疗的13例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13例患者中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3年,依据House-Br...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与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科以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治疗的13例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13例患者中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3年,依据House-Brack-mann[1]面神经功能恢复评分标准评定,完全恢复6例,Ⅱ级恢复3例,Ⅲ级恢复2例,Ⅳ级恢复1例,Ⅴ级恢复1例,其中完全恢复与Ⅱ级恢复者占随访人数69.2%。结论对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明确诊断后,应尽早开展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面神经减压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面神经损伤 诊断 减压手术
下载PDF
扩大经蝶入路进人海绵窦内侧腔的应用显微解剖 被引量:2
13
作者 骆纯 闵杰 +5 位作者 卢亦成 姚志强 孙克华 丁学华 胡国汉 楼美清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为临床开展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50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对蝶窦外侧壁、蝶鞍、海绵窦及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量。模拟扩大经蝶入路磨除海绵窦腹侧骨质,切开海绵窦内侧壁,显露海绵窦... 目的为临床开展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50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对蝶窦外侧壁、蝶鞍、海绵窦及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量。模拟扩大经蝶入路磨除海绵窦腹侧骨质,切开海绵窦内侧壁,显露海绵窦内侧腔。结果颈内动脉(ICA)明显隆起于蝶窦侧壁的占58%,蝶窦内隆起呈管型占3%。鞍底硬膜分为2层,海绵窦内侧壁的上部由垂体硬膜构成,无骨性结构支撑;下部由骨周硬膜构成,有蝶窦侧壁骨质支撑。两侧海绵窦内侧壁的距离为(14.8±2.7)mm。海绵窦内侧腔位于C4段ICA与垂体之间,腔内为丰富的静脉丛,最宽可达7mm,但常因ICA扭曲而闭塞。无颅神经穿越海绵窦内侧腔,ICA是扩大经蝶入路探查海绵窦遇到的第一个主要结构。结论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蝶入路 海绵窦 颈内动脉 应用解刮
原文传递
闭合性颅脑损伤MRI的表现
14
作者 王国良 施增儒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2-44,共3页
本文对35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多数患者为多部位、多种类损伤。超急性期血肿T1、T2加权均呈等信号改变;急性期血肿T1加权呈等信号改变,T2加权呈稍高信号改变;亚急性期血肿T1、T2加权均呈高信号改变... 本文对35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多数患者为多部位、多种类损伤。超急性期血肿T1、T2加权均呈等信号改变;急性期血肿T1加权呈等信号改变,T2加权呈稍高信号改变;亚急性期血肿T1、T2加权均呈高信号改变;慢性期血肿T1、T2加权亦呈高信号改变。本文还对不同时期颅内血肿的不同MRI表现的机理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核磁共振 信号强度
下载PDF
经静脉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治荣 白如林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s)是颅内少见而复杂的血管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经动脉血管内治疗,但由于DAVFs通常是多瘘口,供血动脉复杂,用单纯动脉栓塞难以治愈,将病变完全切除则风险较高,因此,有些作者着...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s)是颅内少见而复杂的血管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经动脉血管内治疗,但由于DAVFs通常是多瘘口,供血动脉复杂,用单纯动脉栓塞难以治愈,将病变完全切除则风险较高,因此,有些作者着眼于静脉回路的处理,如闭塞或切断病窦和引流静脉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近年来,经静脉端治疗已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治疗进展 静脉栓塞 血管性疾病 血管内治疗 DAVFs 发病机制 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供血动脉 动脉栓塞 完全切除 引流静脉 经动脉 多瘘口 静脉端 复杂 治愈
原文传递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大出血急性期的手术治疗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颜艾 陈菊祥 +1 位作者 卢亦成 孙克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出血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后猫脑组织甘氨酸含量变化及甘氨酸对猫脑突触膜NMDA受体的影响
17
作者 于明琨 朱诚 张光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2-183,共2页
本研究测定证实猫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伤侧大脑皮质中甘氨酸含量明显升高,甘氨酸使正常猫大脑皮层突触质膜NMDA受体平衡解离常数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脑组织甘氨酸含量变化与脑损伤有关,甘氨酸可能通过增加NMDA受体的亲和力而... 本研究测定证实猫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伤侧大脑皮质中甘氨酸含量明显升高,甘氨酸使正常猫大脑皮层突触质膜NMDA受体平衡解离常数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脑组织甘氨酸含量变化与脑损伤有关,甘氨酸可能通过增加NMDA受体的亲和力而参与了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颅脑损伤 NMDA 受体
原文传递
SPECT脑血流显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价值
18
作者 王慧晓 白如林 +2 位作者 尚玉琨 谢国海 徐永康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4,共1页
笔者探讨了SPECT显像监测脑动静脉畸形(AVM)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SPECT显像 脑动静脉畸形 脑血流显像 血流动力学变化 价值 诊治 临床意义 治疗前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