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并呼吸训练在稳定期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吴一鸣 刘晓楠 +2 位作者 刘光华 付腾飞 杜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中实施运动并呼吸训练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采集病例展开研究,经严格纳排后纳入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对照... 目的:探讨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中实施运动并呼吸训练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采集病例展开研究,经严格纳排后纳入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并呼吸训练)各50例,评估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心理状态、运动及呼吸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更优,气道阻力(RAW)水平相对较低,1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相对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PaO_(2)更高,PaCO_(2)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及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更高,呼吸困难评分明显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表(SAS)评分、抑郁自评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与治疗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应用运动并呼吸训练治疗,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机体血气指标,同时可维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并呼吸训练 慢阻肺 康复治疗 心理状态 肺功能
下载PDF
渐进性下蹲式抗阻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一鸣 刘光华 +4 位作者 吴晓琼 祝珺文 沈绮媛 余情 戚少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3期520-524,共5页
目的观察渐进性下蹲式抗阻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纳入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力量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和步态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 目的观察渐进性下蹲式抗阻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纳入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力量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和步态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渐进性下蹲式抗阻训练。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评估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ime up and go test,TUG)结果、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最终纳入40例患者,每组20例。治疗后两组BBS评分、TUG计时、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01),且试验组3项的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vs85.0%,P<0.05)。结论渐进性下蹲式抗阻训练可进一步改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并提高其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渐进性下蹲训练 抗阻训练 BERG平衡量表
下载PDF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系统联合不同末端效应器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陆蓉蓉 高天昊 +3 位作者 胡义茜 黄崧华 何志杰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4-1110,共7页
目的:在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患者中,初步探究不同末端效应器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在我院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32例,根据其所接受的训练不同... 目的:在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患者中,初步探究不同末端效应器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在我院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32例,根据其所接受的训练不同,分为脑机接口联合虚拟现实反馈和脑机接口联合腕关节机器人反馈两组。在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偏瘫侧腕关节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偏瘫侧伸腕肌群主动收缩时的表面肌电信号和偏瘫侧运动诱发电位,比较虚拟现实反馈和腕关节机器人反馈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上肢运动功能基线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160),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01),与虚拟现实反馈组相比,腕关节机器人反馈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和干预前后评分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6);在偏瘫侧腕关节主动关节活动范围上,干预前,两组受试者都无主动屈-伸腕活动,干预后腕关节机器人组改善为33.13°±24.96°,虚拟现实组改善为27.81°±37.1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38);在偏瘫侧伸腕肌群表面肌电图评定上,干预后两组的平均波幅和曲线下面积都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01),组间比较提示腕关节机器人组改善更为显著(P<0.001);在运动诱发电位评估上,干预后的引出率在腕关节机器人组为56.25%,在虚拟现实组为18.75%。结论:与BCI-虚拟现实反馈训练相比,BCI-腕关节机器人训练或能更好地改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这或许是由于整合了感觉-运动信息的反馈方式对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结果或有助于优化基于运动想象的BCI训练系统的反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 腕关节机器人 虚拟现实 运动想象 脑卒中
下载PDF
人体关节“座右铭”
4
作者 陆伟伟 陈君 《大众医学》 2023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节疼痛、关节炎、关节损伤中老年人就诊时经常会听到这些词语。影响关节健康的因素很多,关节病变不仅与过度使用、年龄增长有关,还与其结构息息相关。通常,关节连接越牢固、活动范围越小,关节稳定性越强,发生损伤的风险越低;反之,关... 关节疼痛、关节炎、关节损伤中老年人就诊时经常会听到这些词语。影响关节健康的因素很多,关节病变不仅与过度使用、年龄增长有关,还与其结构息息相关。通常,关节连接越牢固、活动范围越小,关节稳定性越强,发生损伤的风险越低;反之,关节连接越松弛、活动范围越大,关节稳定性越低,发生损伤的风险越高。人体不同部位的关节各有什么特点?来看看它们的“座右铭”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稳定性 人体关节 关节病变 关节疼痛 关节损伤 过度使用 关节炎 关节健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