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99
1
作者 罗从风 陈云丰 +3 位作者 高洪 杨发民 眭述平 曾炳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4~12月,采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0~66岁,平均45.2岁。按AO分型B型7例,C型14例;按Schazker分型Ⅳ型7例,Ⅴ型6例,Ⅵ型8例。用内... 目的探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4~12月,采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0~66岁,平均45.2岁。按AO分型B型7例,C型14例;按Schazker分型Ⅳ型7例,Ⅴ型6例,Ⅵ型8例。用内外侧联合切口行改良双钢板固定SchazkerⅣ型采用前正中联合后内侧切口,后内侧用3.5系统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或1/2管型钢板固定支撑,前内侧以胫骨平台“T”型钢板固定;SchazkerⅤ、Ⅵ型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后内侧用3.5系统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或1/2管型钢板固定支撑,外侧以高尔夫棒型钢板固定。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膝关节屈曲80°~135°,平均100.0°;3个月膝关节屈曲90°~135°,平均117.1°。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度数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TPA及PA度数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75~98分,平均89.6分。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改良双钢板内固定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固的固定,有效地防止了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改变,术后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改良双钢板法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459例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结果分析 被引量:144
2
作者 罗从风 朱越 +2 位作者 王磊 眭述平 曾炳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了解动力髋螺钉(DHS)对股骨粗隆周围各种类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从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有459例患者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周围各种类型骨折,其中男性265名(56.6%),女性194名(43.4%);... 目的了解动力髋螺钉(DHS)对股骨粗隆周围各种类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从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有459例患者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周围各种类型骨折,其中男性265名(56.6%),女性194名(43.4%);平均年龄60.2岁。随访内容包括:术后并发症,Sanders髋关节创伤评分及骨折X线愈合情况。结果459例患者中有383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期40.7个月。最主要并发症为内固定失败,包括内固定断裂3例(0.7%),固定失效18例(4.64%)。其中A2.3型骨折固定失败为3/28(10.7%),A3型为7/32(21.8%),为内固定失败率最高的二组。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评分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为265人(68.2%),良为83人(21.4%),较差为38人(9.8%),差为2人(0.6%)。平均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24.6±8.9)周,粗隆间骨折平均为(20.3±7.6)周,粗隆下骨折平均为(31.8±10.2)周。结论动力髋螺钉(DHS)是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对于A2.3型骨折建议与粗隆支持钢板(TSP)联合使用,对于A3型骨折因容易导致固定失败不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 周围骨折 股骨骨折 内固定 手术适应证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37
3
作者 张磊 杨海涛 +2 位作者 曹前来 翟伟韬 徐龙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28-731,共4页
目的 :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LockingProximalHumerusPlate)与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常规手术方法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锁定钢板治疗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明... 目的 :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LockingProximalHumerusPlate)与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常规手术方法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锁定钢板治疗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方法组 ,治疗组的满意率 87.5 %~ 76% ,断钉断板率 <16% ,感染率 <8% ,肩峰撞击 <2 0 % ,四部分骨折肱骨头坏死率 3 3 .3 %~ 60 % ,P <0 .0 5。结论 :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方法多样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一种创新、优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手术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 被引量:94
4
作者 张先龙 眭述平 +2 位作者 章玮 于晓雯 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52-655,共4页
目的 分析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并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效果。方法 1995年 6月~ 1998年 12月对 15例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骨折不愈合 8例,延迟愈合 7例),采用逆行... 目的 分析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并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效果。方法 1995年 6月~ 1998年 12月对 15例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骨折不愈合 8例,延迟愈合 7例),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男 9例,女 6例;年龄 23~ 46岁,平均 34.5岁。 10例行骨移植, 5例行单纯闭合扩髓、未植骨; 15例患者中 11例同时行膝关节粘连松解术。采用 X线检查及膝关节 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 9~ 33个月,平均 14.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牢固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 6.4个月,未见畸形愈合、感染及再骨折发生。随访时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 93.5°,较术前改善 28°( 42.7%);按膝关节 KSS评分,膝关节平均评分为 96分 ,优 13例、良 2例;膝关节功能平均评分为 90.5分。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为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和内固定使用不当。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具有固定可靠,便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但应联合行骨移植、闭合扩髓及膝关节粘连松解术,以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逆行交锁髓内钉
原文传递
穿支皮瓣及相关术语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65
5
作者 张世民 唐茂林 +7 位作者 穆广态 徐达传 徐永清 柴益民 章一新 唐举玉 郑和平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穿支皮瓣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1997年起,国际上每年均召开一次穿支皮瓣学术交流会。国内曾两次(2005银川,2007昆明)召开了穿支皮瓣专题研讨会。2006年《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曾组织出版一期穿支皮瓣专题。但对穿支皮瓣的定义... 穿支皮瓣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1997年起,国际上每年均召开一次穿支皮瓣学术交流会。国内曾两次(2005银川,2007昆明)召开了穿支皮瓣专题研讨会。2006年《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曾组织出版一期穿支皮瓣专题。但对穿支皮瓣的定义、穿支血管的分类、穿支皮瓣的命名等相关名称还相当混乱。为了规范穿支皮瓣的学术交流,推动穿支皮瓣的发展,《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与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邀请了部分从事穿支皮瓣研究的基础与临床专家,就穿支皮瓣及相关术语,于2010年7月30日-8月2日在银川召开了穿支皮瓣研讨会,与会专家经热烈讨论达成了基本共识。钟世镇院士由于有其他会议未能与会,但他对"专家共识"提出指导意见,并进行了修改补充。欢迎同道对"专家共识"提出商榷,在适当时间再召开穿支皮瓣研讨会,使之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专家 学术交流会 专题研讨会 中国解剖学会 穿支血管 钟世镇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在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7
6
作者 何耀华 翁习生 邱贵兴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O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提取16例OA患者(OA组)、5例对照者(非OA组)的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I...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O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提取16例OA患者(OA组)、5例对照者(非OA组)的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IL-1β,生物活性法(MTT法)检测TNF-α的水平。结果在OA组关节滑液中,IL-1β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的TNF-α未能测出,而OA组TNF-α的检出阳性率为25%。其次,为进一步探讨滑液中上述细胞因子的产生来源,传代培养膝关节滑膜细胞并用脂多糖(LPS)刺激,OA组(20例)关节滑膜细胞自发分泌IL-1β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例),P<005;LPS刺激的条件下,OA组和对照组分泌IL-1β均显著升高,尤以OA组为著(P<0001);TNF-α在OA组中仅有两例呈阳性,对照组中均为阴性。结论IL-1β和TNF-α在骨关节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OA患者滑膜细胞高水平自发性分泌IL-1β可能与其炎症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关节滑液中IL-1β的主要来源,而滑膜细胞分泌TNF-a可能不是关节滑液中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钉和DHS内固定治疗比较 被引量:64
7
作者 王恩时 韩本松 +1 位作者 曾炳芳 王维才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比较Gamma钉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选择。方法7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接受DHS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从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术后8~21个月随访,Gamma钉功能优良率95.1%... 目的比较Gamma钉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选择。方法7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接受DHS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从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术后8~21个月随访,Gamma钉功能优良率95.1%,DHS优良率8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mma钉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手术创伤较小,DHS组术后并发症较高。结论对ⅠA型无移位和ⅠB型部分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Gamma钉两种内固定均可;对Ⅱ、Ⅲ型骨折,适用Gamma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DHS GAMMA钉
下载PDF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显微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48
8
作者 张长青 侯春林 +9 位作者 顾立强 徐永清 汪华侨 柴益民 陈爱民 喻爱喜 吴学建 周明武 吴克俭 侯建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9-212,共4页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是由严重的暴力性损伤导致,这种损伤机制决定了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更多地为移位显著的GardenⅢ型和Ⅳ型骨折,或是与剪切暴力相关的Pauwels111型骨折[2-3]。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常伴有骨折断端的粉碎,甚至是合并股骨干...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是由严重的暴力性损伤导致,这种损伤机制决定了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更多地为移位显著的GardenⅢ型和Ⅳ型骨折,或是与剪切暴力相关的Pauwels111型骨折[2-3]。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常伴有骨折断端的粉碎,甚至是合并股骨干、股骨头或髋臼骨折,部分病例可合并脑外伤、胸腹部联合性损伤。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多数情况下应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但存在较严重骨缺损时,亦可通过结合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显微外科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专家 损伤机制 显微外科技术 骨折断端 髋臼骨折
原文传递
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缝线钢板重建前十字韧带后的康复训练 被引量:46
9
作者 赵金忠 蒋垚 +1 位作者 沈灏 邵俊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介绍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缝线钢板重建前十字韧带后的康复训练方法,总结其近期效果。方法对51例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缝线钢板进行重建,术后进行1年以上系统的康复指导。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目的介绍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缝线钢板重建前十字韧带后的康复训练方法,总结其近期效果。方法对51例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缝线钢板进行重建,术后进行1年以上系统的康复指导。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6.7±7.4)分。康复内容包括支具制动及负重计划、肌力、活动度、本体感受器训练和肌肉牵张训练等方面。通过膝关节稳定性、肌力、活动度、步态分析,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总结这种训练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膝关节的活动度均恢复正常。术后1年,患肢的股四头肌-绳肌峰力矩比值超过正常侧的80%。KT-1000检查结果显示,术后6、12个月,患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大于健侧的比例分别为11.76%(6/51)和10.41%(5/48),但松弛度差异均在4mm以内,其余患者患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与健侧相同或者小于健侧。术后1年,95.83%的患者都能够恢复正常步态,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7.8±1.2)分。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后与术前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于不合并严重内、外侧韧带复合结构损伤的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损伤,在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缝线钢板进行重建后,采用该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是切实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前交叉韧带 康复训练 四肢腱肌肌腱 缝线钢板
原文传递
通过关节镜技术治疗早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被引量:46
10
作者 赵金忠 蒋垚 +2 位作者 沈灏 邵俊杰 何耀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74-476,共3页
目的 介绍关节镜技术在早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共27例早期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包括滑膜次全切除术,同时结合全身性抗生素的应用和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进行综合治疗。通过体... 目的 介绍关节镜技术在早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共27例早期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包括滑膜次全切除术,同时结合全身性抗生素的应用和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进行综合治疗。通过体温、皮温、关节积液、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检查评价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平均3d,体温恢复正常;术后6周,无伸膝功能受限者,屈膝活动度均超过120。术后3个月,85.2%患者的患侧屈膝活动度恢复正常,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9.4±4.1)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早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创伤小、清创彻底,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张磊 曹前来 翟伟韬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3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涣骨钩钢板 肩销关节脱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失神经支配骨骼肌退变组织形态学及电生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徐建广 顾玉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及其电生理变化,为临床寻找检测肌肉萎缩程度的方法及更好防治肌肉萎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切断胫神经建立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实验模型。测定萎缩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 目的研究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及其电生理变化,为临床寻找检测肌肉萎缩程度的方法及更好防治肌肉萎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切断胫神经建立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实验模型。测定萎缩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观察骨骼肌运动终板及肌肉纤颤电位波幅与频数变化。结果4周内肌肉湿重下降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并维持于一定水平,而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呈持续性下降;在4周内运动终板改变不明显,6周后退变逐渐加重,16周后消失;2周时肌肉纤颤电位波幅最大,12周后进行性下降,20周时有半数以上大鼠出现电静息,频数与波幅值变化规律相一致。结论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可作为反映肌肉萎缩的组织形态学指标,而后两者更为可靠;肌肉纤颤电位波幅与频数可作为电生理指标,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手术越早越好,应力争在运动终板消失前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肌肉 纤颤电位 骨骼肌萎缩 电生理 修复
下载PDF
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43例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长青 梅国华 +4 位作者 蔡培华 施慧鹏 于晓雯 眭述平 曾炳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对应用GSH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 43例股骨髁上和髁间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方法  1997年 1月~ 1999年 2月 ,通过切开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和髁上骨折 43例。其中男 30例 ,女 13例 ;年龄 18~ 76... 目的 对应用GSH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 43例股骨髁上和髁间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方法  1997年 1月~ 1999年 2月 ,通过切开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和髁上骨折 43例。其中男 30例 ,女 13例 ;年龄 18~ 76岁 ,平均 35岁 ;股骨髁上骨折 2 9例 ,髁间骨折 14例。采用AO分类法 ,其中A型骨折 2 9例 ,B型 6例 ,C型 8例。随访时间 3个月~2年 ,平均 6个月。 结果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14周。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优≥ 86分 ,良≥ 72分 ,可≥ 5 6分 ,差 <5 6分。结果 :优 2 2例 ,良 12例 ,优良率 79.0 7% ;可 6例 (13.95 % ) ;差 3例 (6 .98% )。 结论 采用GSH逆行交锁髓内钉系统是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多数患者可通过早期膝关节功能训练达到理想的功能效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可扩大逆行交锁髓内钉的适应证。但对B型或C型骨折术后功能训练的时机和方法 ,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交锁髓内钉
原文传递
生物可吸收性甲壳素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体内体外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陈长春 程海涛 +2 位作者 孙康 吴人洁 蒋尧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对酸化改性甲壳素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板材进行了体外降解及动物体内植入实验。该复合材料板材初始弯曲强度为114.72MPa,初始弯曲模量为3980.05MPa。在37℃,乳酸钠林格组织液中浸泡16周后,其弯曲强度降至31.42MPa。其体外耐水... 对酸化改性甲壳素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板材进行了体外降解及动物体内植入实验。该复合材料板材初始弯曲强度为114.72MPa,初始弯曲模量为3980.05MPa。在37℃,乳酸钠林格组织液中浸泡16周后,其弯曲强度降至31.42MPa。其体外耐水解特性及耐强度衰减特性均明显优于初始弯曲强度远高于它的PGA/PLA和PGA自增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降解产物可通过体内代谢吸收,提示了该材料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化改性 甲壳素 聚乳酸 复合材料 体外降解
下载PDF
经髂腹股沟径路治疗髋臼骨折 被引量:35
15
作者 孙玉强 曾炳芳 +1 位作者 鲍琨 周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髂腹股沟径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 方法 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3月 ,在 98例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中 ,有 3 3例通过髂腹股沟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其中 12例加用Kocher-Langenbeck径路。术后早期行CPM训练。 结... 目的 探讨经髂腹股沟径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 方法 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3月 ,在 98例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中 ,有 3 3例通过髂腹股沟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其中 12例加用Kocher-Langenbeck径路。术后早期行CPM训练。 结果 本组无感染 ,除 2例延迟 2周愈合外 ,余均Ⅰ期愈合。平均随访 4 7个月 ,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 ,解剖和复位满意 2 4例 ,复位不满意 5例 ,差 1例 ,有 3例复位后髋臼和股骨头正常 ,仅髋骨未完全复位 ;用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结果 ,优良 2 2例 ,一般 9例 ,差 2例。分别有 5例和 2例发生Ⅰ度和Ⅱ度异位骨化。 结论 髂腹股沟入路适合于髋臼前壁、前柱骨折以及部分双柱、T形和横形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髂腹股沟 治疗 复位
原文传递
急诊显微外科修复肢体复杂组织缺损 被引量:35
16
作者 曾炳芳 眭述平 +2 位作者 姜佩珠 蔡培华 于仲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报道急诊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和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修复肢体复杂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组织移植包括单侧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带蒂转移,废弃肢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带伸趾肌腱足背皮瓣游离移植,背阔肌肌皮瓣与腓骨组合移植... 目的:报道急诊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和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修复肢体复杂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组织移植包括单侧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带蒂转移,废弃肢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带伸趾肌腱足背皮瓣游离移植,背阔肌肌皮瓣与腓骨组合移植,以及双侧背阔肌肌皮瓣组合移植等。结果:移植组织共30例,其中完全成活24例,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5例,失败1例。经8~18个月随访,所有经修复的肢体均保留或恢复了有用的功能。结论: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组织缺损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肢体 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修复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后十字韧带 被引量:32
17
作者 赵金忠 蒋垚 沈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利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后十字韧带(PCL)的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单纯PCL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进行重建,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了解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利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后十字韧带(PCL)的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单纯PCL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进行重建,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了解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伸膝受限,膝关节屈膝活动度均大于120°。术后1年,患肢的股四头肌-绳肌峰力矩比超过正常侧的90%;屈膝70°时后抽屉试验Ⅰ度阳性2例,其余均为阴性;屈膝30°时后抽屉试验Ⅰ度阳性6例,其余为阴性;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0.7±2.3。结论在关节镜下利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PCL方法简单,能够可靠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腘绳肌肌腱 微型钢板纽扣 后十字韧带重建
原文传递
指屈肌腱修复后早期活动对指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陶泉 程安龙 +3 位作者 张锦章 陈东 姜佩珠 曾炳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报道指屈肌腱修复后早期活动的疗效。方法 对 19例 35个Ⅱ~Ⅴ区指深屈肌腱损伤患者 ,在急诊直接对端修复后第 1天立即在使用支具情况下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 3个月 ,按TAM法评定患指功能 ,优 32指 ,良 3指 ,... 目的 报道指屈肌腱修复后早期活动的疗效。方法 对 19例 35个Ⅱ~Ⅴ区指深屈肌腱损伤患者 ,在急诊直接对端修复后第 1天立即在使用支具情况下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 3个月 ,按TAM法评定患指功能 ,优 32指 ,良 3指 ,优良率达到 10 0 %。按Lovett法评定肌力 ,M4~ 53 3指 ,M32指。结论 屈肌腱术后功能锻炼开始愈早 ,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愈高目的 报道指屈肌腱修复后早期活动的疗效。方法 对 19例 35个Ⅱ~Ⅴ区指深屈肌腱损伤患者 ,在急诊直接对端修复后第 1天立即在使用支具情况下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 3个月 ,按TAM法评定患指功能 ,优 32指 ,良 3指 ,优良率达到 10 0 %。按Lovett法评定肌力 ,M4~ 53 3指 ,M32指。结论 屈肌腱术后功能锻炼开始愈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支架 康复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应用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骨折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长青 曾炳芳 +4 位作者 唐明杰 蔡佩华 宋飒 范存义 苏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10月 ,应用Smith&Nephew公司生产的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骨折 12例 ;其中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6至 71岁 ,平均 52岁。前臂尺、桡骨双... 目的 探讨应用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10月 ,应用Smith&Nephew公司生产的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骨折 12例 ;其中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6至 71岁 ,平均 52岁。前臂尺、桡骨双骨折 8例 ,尺骨骨折 2例 ,桡骨骨折 2例。 12例中多段骨折 5例 ,陈旧性骨折骨不连 1例。结果 术后随访 2~ 16个月 ,平均 5个月。术后无病例发生伤口感染及出现髓内钉断裂或松动。 12例的骨折均完全骨性愈合 ,愈合时间平均为 3个月。按Berton评定标准 ,本组优 7例 ,良 4例 ,中 1例。优良率达到 91.67%。结论 应用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骨折 ,具有手术损伤小 ,固定牢固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交锁髓内钉 外科治疗 前臂骨折 内固定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膝关节骨关节炎致病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叶永平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膝关节病关节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造成的慢性进行骨关节病,多见于老年人,本文拟对近年来膝关节骨关节炎各种致病因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病因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