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0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145
1
作者 何黎 郑捷 +28 位作者 马慧群 郝飞 刘玮 王刚 李利 高兴华 项蕾红 吴艳 谢红付 袁超 林彤 赖维 刘盛秀 张丽 李吉 严淑贤 崔勇 李虹 陈抗 周展超 钟莉 梁虹 骆丹 卢凤艳 熊霞 庞勤 王玮蓁 王秀丽 朱丽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SS)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主要发生于面部,临床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 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SS)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主要发生于面部,临床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敏感性皮肤在世界各国均有较高的发生率,由于调查方法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专家 诊治 中国 毛细血管扩张 病理条件 临床表现 主观症状
下载PDF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31
2
作者 王秀丽 徐世正 +1 位作者 张春荣 王宏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 探讨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 15例 CA患者进行ALA-PD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5h取标本,共55份,其中,40份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15份进行透射电... 目的 探讨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 15例 CA患者进行ALA-PD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5h取标本,共55份,其中,40份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15份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1)治疗前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活跃,可见较多空泡细胞。(2)治疗后1h真皮水肿,有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及个性粒细胞浸润,且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皮;线粒体一端肿胀、嵴断裂、消失。(3)治疗后3h表皮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角质形成细胞间及细胞内水肿明显,并可见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和坏死;电镜下可见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特征,如染色质异常聚集呈花环状、新月状等。(4)治疗后 5h表皮明显变薄,大量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坏死。结论ALA-PDT可以通过细胞调亡和坏死两条途径选择性的杀伤 CA病变区域内的角质形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角质形成细胞 电子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1
3
作者 涂平 郑和义 +8 位作者 顾恒 徐金华 王秀丽 陈伟 李军 陈昆 陆小年 王宏伟 朱学骏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随机、开放、CO_2激光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分为ALA-PDT试验组和CO_2激光对照组,疗程最多3周。末次治疗后第1周进行疗效评价,第4、8和12周观察复... 目的观察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随机、开放、CO_2激光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分为ALA-PDT试验组和CO_2激光对照组,疗程最多3周。末次治疗后第1周进行疗效评价,第4、8和12周观察复发率。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周进行实验室检查,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5个中心共入组尖锐湿疣患者453例,其中442例完成全部随访(试验组331例,对照组111例)。在末次治疗后1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疣体清除率分别为98.42%和100%(P>0.05),两组男性尿道口部位的疣体清除率分别为99.43%和100%(P>0.05)。试验组治疗后总复发率(10.77%)较对照组(33.33%)显著降低(P<0.0001),其中男性尿道口部位的疣体复发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53%和36.3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生系统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试验组为7.67%,主要为轻微糜烂;对照组53.57%,主要为溃疡、疼痛,其中瘢痕14例次。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外用ALA-PDT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好。特别适用于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氨基酮戊酸 光化学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96
4
作者 王宏伟 王秀丽 +1 位作者 过明霞 刘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4-675,共2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采用ALA-PDT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各30例。结果:光动力组患者痊愈率为63.3%(19/30),复发率为15.8%(3/19);CO2激光组痊愈率为100.0%(30/30),复发率为60.0%(...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采用ALA-PDT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各30例。结果:光动力组患者痊愈率为63.3%(19/30),复发率为15.8%(3/19);CO2激光组痊愈率为100.0%(30/30),复发率为60.0%(18/30)。结论:CO2激光组痊愈率高于光动力组,特别是一次性去除疣体方面;光动力组在复发率及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CO2激光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激光 CO2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进展 被引量:57
5
作者 张云凤 王秀丽 王宏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传统的微波、激光、冷冻等创伤性治疗后给患者带来痛苦且容易复发。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尤其是特殊部位(如尿道、宫颈)的尖锐湿疣,具有疗效好...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传统的微波、激光、冷冻等创伤性治疗后给患者带来痛苦且容易复发。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尤其是特殊部位(如尿道、宫颈)的尖锐湿疣,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优势。ALA-PDT在治疗尖锐湿疣,并预防其复发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ALA-PDT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乳膏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原位癌 被引量:49
6
作者 王宏伟 王秀丽 +1 位作者 过明霞 虞叶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原位癌的疗效。方法对15例光线性角化病、3例Queyrat增生性红斑和8例Bowen病患者进行ALA-PDT治疗。结果15例光线性角化病患者的17个皮损获得完全缓解,2例复发,复发率13.3...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原位癌的疗效。方法对15例光线性角化病、3例Queyrat增生性红斑和8例Bowen病患者进行ALA-PDT治疗。结果15例光线性角化病患者的17个皮损获得完全缓解,2例复发,复发率13.33%;3例Queyrat增生性红斑除1例无效外,另2例患者的皮损获完全缓解,无复发;8例Bowen病除1例获得部分缓解外,其他7例完全缓解,1例复发。结论ALA-PDT是一种疗效好、无明显痛苦、无瘢痕形成、复发率低、美容效果好的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原位癌的新疗法;特别适合于头面部及外生殖器部位的多发性、较大面积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酮戊酸 角化病 增殖性红斑 BOWEN病
原文传递
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王秀丽 王宏伟 +2 位作者 过明霞 Herbert Stepp Reinhold Baumgartner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最适ALA浓度和最佳敷药时间。方法将60例尿道尖锐湿疣患者分为0.5%、1%、3%、5%和10%ALA五组,分别在敷药1、3、5、7h时取材,进行原位定量原卟啉Ⅸ检测、常规组织病理检查和...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最适ALA浓度和最佳敷药时间。方法将60例尿道尖锐湿疣患者分为0.5%、1%、3%、5%和10%ALA五组,分别在敷药1、3、5、7h时取材,进行原位定量原卟啉Ⅸ检测、常规组织病理检查和杂交捕获试验检测高危型、低危型HPV DNA。结果经不同浓度和时间的ALA湿敷后,皮损局部的表皮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原卟啉Ⅸ砖红色荧光,荧光基本上分布于表皮全层,而真皮几乎见不到原卟啉Ⅸ荧光。原位定量原卟啉Ⅸ荧光强度在敷药3h时已经明显升高,在5h时到达最高峰,7h时再次下降为3h时的水平。随着ALA浓度的增高,其组织中原卟啉Ⅸ的荧光强度逐渐增高。经统计学分析,5%和10%ALA组原卟啉Ⅸ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PV DNA杂交捕获试验结果显示,尿道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标本中低危型HPV DNA 100% (60/60)阳性,18.3%(11/60)病例同时检测出高危型HPV DNA。结论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最佳ALA浓度为5%或10%,最佳敷药时间为3-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氨基酮戊酸 原卟啉类 光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尿道尖锐湿疣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秀丽 王宏伟 +1 位作者 王海山 廖康煌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1,108,共4页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 photodynamic therapy, 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后皮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对164 例尿道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ALA-PDT治疗;并对11例外生殖...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 photodynamic therapy, 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后皮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对164 例尿道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ALA-PDT治疗;并对11例外生殖器尖锐湿疣ALA-PDT治疗后的16个皮损进行了组织病理和超微研究。结果:164例患者经ALA-PDT治疗后,156例疣体完全消失,治愈率高达95.12%,而复发率仅5.13%(8/156);无感染、溃疡、疤痕和尿道狭窄等副作用。治疗后1、3 h时表皮浅层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坏死,5 h时表皮全层角质形成细胞坏死;电镜下发现治疗后1、3 h时线粒体一端肿胀、嵴断裂、内质网膜结构断裂、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和坏死、典型的细胞凋亡小体,5 h时大量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坏死。结论:ALA-PDT是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简单、安全、有效、低复发率、耐受性好、无明显副作用的一种新疗法。ALA-PDT对尖锐湿疣的治疗作用是通过细胞凋亡和坏死两种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光动力治疗 尿道 实验研究 戊酸 氨基 角质形成细胞 ALA 光动力疗法 病理学变化 PDT 临床疗效 组织病理 外生殖器 细胞坏死 结构断裂 凋亡小体 细胞凋亡 治疗作用 复发率 副作用 治愈率 变性 线粒体 内质网
原文传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玲琳 王秀丽 +2 位作者 王宏伟 苏丽娜 过明霞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索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7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ALA—PDT治疗,每2周治疗1次,共治疗1~3次;对照组35例,口服异维A酸胶囊治疗,共服用6周... 目的探索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7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ALA—PDT治疗,每2周治疗1次,共治疗1~3次;对照组35例,口服异维A酸胶囊治疗,共服用6周。在治疗第2、4、6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断和比较。结果35例接受ALA—PDT治疗的患者经过1~3次治疗后(第2、4、6周),总有效率达97.1%;对照组于6周时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AIJA—PDT组复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且病情控制时间明显延长。ALA—PDT组有个别患者局部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无瘢痕发生。结论ALA—PDT是一种简单、高效、不良反应轻微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氨基酮戊酸 光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38
10
作者 王秀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联合应用光敏剂及相应光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的全新治疗技术,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肿瘤传统疗法之后,正在研究发展的又一种新疗法。自1990年Kennedy将5...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联合应用光敏剂及相应光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的全新治疗技术,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肿瘤传统疗法之后,正在研究发展的又一种新疗法。自1990年Kennedy将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ALA)PDT试用于临床以来,其在皮肤科领域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es,AK)、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鳞状细胞癌(squamoous cell carcinoma,SCC)、鲍温病等皮肤肿瘤及其他良性增生性疾病,并获到满意的效果。其安全、高效等独特优点已使之成为国内、外争先研发和应用的热门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皮肤科 CARCINOMA KENNEDY 免疫治疗 光化性角化病 cell
下载PDF
我国麻风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8
11
作者 陈家琨 侯玉鸿 王载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麻风 防治工作 问题 对策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化妆品皮肤保湿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王学民 江以宏 +5 位作者 周玉田 张明 张清祥 王海俊 林银芬 乐嘉豫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75,共3页
为了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和科学性较强的化妆品原料及成品人体皮肤保湿功能评价方法 ,作者运用Corneometer 在 6组共 175名健康受试者中对 2 7种试验物 (7种具有保湿功能的化妆品原料和 5种有保湿功能的成品 )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分析研究 ,... 为了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和科学性较强的化妆品原料及成品人体皮肤保湿功能评价方法 ,作者运用Corneometer 在 6组共 175名健康受试者中对 2 7种试验物 (7种具有保湿功能的化妆品原料和 5种有保湿功能的成品 )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分析研究 ,建立了一种皮肤保湿功能的客观评价方法。发现该方法完全能分辨各种不同原料和成品保湿功能的大小 ,而且适用于各种剂型。提示用Corneometer 来评价保湿功能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重复性和适用性的客观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皮肤保湿功能 评价方法 研究 原料 护肤
下载PDF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局部免疫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云凤 缪飞 +3 位作者 王宏伟 吕婷 李晶晶 王秀丽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局部免疫反应。方法分别采用体外细胞共培养体系和在体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研究。将前期建立的稳定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E7蛋白HaCaT细胞株即HPVl6E7/HaCaT细胞作为HPV感染角质形成细胞... 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局部免疫反应。方法分别采用体外细胞共培养体系和在体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研究。将前期建立的稳定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E7蛋白HaCaT细胞株即HPVl6E7/HaCaT细胞作为HPV感染角质形成细胞模型,将ALA—PDT处理后的HPVl6E7/HaCaT细胞与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经Transwell小室共培养,3h后观察PBMC的趋化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0例尖锐湿疣患者光动力前及光动力后1、2、3、48h时,皮损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68+巨噬细胞的数量及CD47CD8+T细胞数比值变化情况。结果与ALA—PDT处理后的HPVl6E7/HaCaT细胞共培养3h后,PBMC有明显趋化现象。临床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8h时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及其比值明显升高(P〈0.05),而CD68+巨噬细胞在3h及48h均升高(P〈0.05)。结论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过程中,可诱导机体产生局部抗病毒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氨基酮戊酸 光化学疗法 免疫
原文传递
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14
作者 王娜 项蕾红 +1 位作者 章伟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羟基乙酸(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果酸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应用质量浓度分别为20%、35%、50%、70%的果酸对64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每2周1次,4次治疗为1个疗程。由两名资深皮肤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黄褐斑... 目的:观察羟基乙酸(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果酸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应用质量浓度分别为20%、35%、50%、70%的果酸对64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每2周1次,4次治疗为1个疗程。由两名资深皮肤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随着疗程的增加,患者的MASI评分逐渐下降。共有63例患者完成第1个疗程,表皮型黄褐斑有效率81.82%,混合型有效率40.00%,表皮型比混合型患者M.ASI下降更显著(P<0.05);Ⅲ型皮肤黄褐斑患者有效率39.13%,Ⅳ型有效率75.00%,Ⅳ型皮肤比Ⅲ型皮肤患者MASI下降更显著(P<0.05)。完成2个疗程的41例患者中,第1个疗程结束时有效率为41.46%,第2个疗程结束时有效率为78.05%,MASI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63例患者能耐受质量浓度为70%的果酸。刺痛、瘙痒等不良反应均在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果酸治疗黄褐斑,是一种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对于表皮型黄褐斑患者及Ⅳ型皮肤黄褐斑患者疗效尤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酸 黄褐斑
下载PDF
1988-2002年上海分离的淋球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监测 被引量:33
15
作者 顾伟鸣 杨阳 +7 位作者 吴磊 高志琴 章楚光 汤全贵 张皓 胡伟忠 程瑛 王海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325,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1988-2002年淋球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的发生率、流行情况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耐药性,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青霉素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结果青霉素敏感性从1988年的11.28%降至2002年的0,MIC50和M...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1988-2002年淋球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的发生率、流行情况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耐药性,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青霉素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结果青霉素敏感性从1988年的11.28%降至2002年的0,MIC50和MIC90分别增加了8倍和4倍,2002年的耐药率达到94.29%,PPNG株达到了50.95%;高度耐四环素株(TRNG)从1995年的0上升到2002年的20.95%;头孢曲松敏感株已由1995年的100%下降至2002年的23.80%;大观霉素的敏感性维持在高点(>97%);环丙沙星敏感性有较大幅度下降,其耐药率在2002年达到了99.05%。分析多重耐药株,同为耐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四环素3种药物的菌株从2001年的20.87%上升到2002年的23.30%。同为耐青霉素和环丙沙星2种药物的菌株近2年都已接近70%。结论近15年来,淋球菌对多种药物产生了耐药,耐药率逐年提高。建议上海地区将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并且尽早研制出对淋球菌敏感的抗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8-2002年 上海 细菌分离 淋球菌 抗菌药 药物敏感性 监测 耐药特征
原文传递
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孙建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泛昔洛韦 阿昔洛韦 双盲试验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7
作者 王秀丽 王宏伟 +3 位作者 张玲琳 过明霞 苏丽娜 陶纪宁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6-300,共5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诊断(ALA—PDD)在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性疾病中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ALA乳膏应用于36例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患者的皮损及其周围2cm区域,2h后进行荧光光动力诊断。同时对患者皮损、亚临床皮损...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诊断(ALA—PDD)在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性疾病中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ALA乳膏应用于36例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患者的皮损及其周围2cm区域,2h后进行荧光光动力诊断。同时对患者皮损、亚临床皮损、皮损周围0.5cm和2cm处分别进行醋酸白试验、取材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及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DNA。结果36例患者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尖锐湿疣者30例、鲍恩样丘疹病5例、脂溢性角化病1例(剔除病例)。30例尖锐湿疣和5例鲍恩样丘疹病患者皮损出现PpIX砖红色荧光;28例患者亚临床皮损也呈现砖红色荧光。17例皮损周围0.5cm和5例2cm处HPV潜伏感染部位也出现PpIX荧光。黏膜部位、炎症浸润和组织糜烂部位易产生非特异性荧光。结论ALA—PDD对尖锐湿疣、鲍恩样丘疹病皮损和亚临床皮损诊断及HPV潜伏感染的定位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黏膜部位、炎症浸润和组织糜烂部位不适宜进行荧光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氨基酮戊酸 光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8
作者 刘玲玲 冯信忠 +10 位作者 王群 赖维 王宝玺 郭在培 郑志忠 章伟 李恒进 骆丹 曾凡钦 许爱娥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0-541,共2页
关键词 荨麻疹 特发性 慢性 地氯雷他定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 被引量:29
19
作者 缪飞 王秀丽 +3 位作者 王宏伟 张玲琳 过明霞 张海卿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0,52,共3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病程>1年的宫颈高危型HPV(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10%ALA温敏凝胶外敷3h后行635nm的红光照射,每两周治疗1次,共3次,治疗结...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病程>1年的宫颈高危型HPV(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10%ALA温敏凝胶外敷3h后行635nm的红光照射,每两周治疗1次,共3次,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对照组35例,不进行任何治疗,直接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均在第3,6,9个月时进行随访,且第3和9个月时用HPVDNA杂交捕获试验和基因芯片法检测HR-HPV。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时有27例宫颈HR-HPV DNA出现转阴,占67.50%,第9个月时又增加2例转阴,对照组分别为8例(自然转阴率为22.86%)和5例,治疗组阴转率(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LA-PDT可有效清除宫颈上皮细胞中的HR-HPV DNA,安全有效,它可作为早期干预和预防宫颈癌发生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光动力治疗(ALA-PDT)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宫颈
下载PDF
神经梅毒 被引量:27
20
作者 周平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0-202,共3页
各期梅毒均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显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阳性,脑脊液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阳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0×106/L、蛋白定量>500mg/L,可诊断为神经梅毒。水剂青霉素是... 各期梅毒均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显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阳性,脑脊液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阳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0×106/L、蛋白定量>500mg/L,可诊断为神经梅毒。水剂青霉素是目前治疗神经梅毒的最好选择。脑脊液中细胞计数是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并发HIV感染者脑脊液异常时间可能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