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K-19、CK-20、CEA mRNA检测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嵘嵘 吴克瑾 林晓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446-2448,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CK)-19、CK-20以及CEA mRNA检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4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CK-20、CEAmRN...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CK)-19、CK-20以及CEA mRNA检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4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CK-20、CEAmRNA在术前、术后3d、术后14d(化疗前)、术后35d(化疗后)的表达,以健康志愿者及乳腺良性肿瘤各10例作为对照,统计分析手术及化疗后乳腺癌患者血循环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状况,同时根据CK-19的表达水平,分析影响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术前,乳腺癌组CK-19、CK-20、CEA mRNA阳性者分别为26例(65%)、20例(50%)、16例(40%),与对照组相比,3组P值均<0.01;手术后,3组阳性者分别为14例(35%)、10例(25%)、8例(20%),3组阳性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3,P=0.037,P=0.023);化疗前3组阳性者分别为19例(47.5%)、15例(37.5%)、10例(25%);化疗后则为6例(15%)、2例(5%)、2例(5%),3组化疗后的阳性率亦有显著降低(P=0.003,P=0.001,P=0.025)。根据CK-19 mRNA表达水平,Logistic相关性分析,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与淋巴结转移(P=0.0087)、TNM分期(P=0.0125)和病理类型(P=0.0451)有相关性。结论:CK-19、CK-20、CEA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有高表达,其表达状况高低与肿瘤负荷相关。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相关性因素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肿瘤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K-19 CK-20 CEA RT—PCR
下载PDF
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章联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7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10例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全组11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27%和60.22%,肿...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10例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全组11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27%和60.22%,肿瘤分期、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直接影响生存率;手术方式、是否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直接影响生存率。结论老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改良根治术、CMF方案化疗和口服三苯氧胺片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仍为老年性乳腺癌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治疗方法 老年女性
下载PDF
小檗碱调节己糖激酶Ⅱ抑制乳腺癌细胞糖酵解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任晖 章联 林晓燕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11期1945-1949,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乳腺癌细胞糖酵解的干预作用及对己糖激酶Ⅱ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人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株,通过MTT实验,考察小檗碱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检测小檗碱干预后乳腺癌细胞中葡萄糖消耗及乳酸含量,评价小檗...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乳腺癌细胞糖酵解的干预作用及对己糖激酶Ⅱ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人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株,通过MTT实验,考察小檗碱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检测小檗碱干预后乳腺癌细胞中葡萄糖消耗及乳酸含量,评价小檗碱对乳腺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检测乳腺癌细胞中ATP及NAD^+/NADH含量,评价乳腺癌细胞能量供应情况;通过检测己糖激酶Ⅱ活性及蛋白定量,明确小檗碱对乳腺癌细胞己糖激酶的影响。结果:小檗碱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CF-7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小檗碱可以明显降低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葡萄糖消耗及乳酸含量,中高剂量组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细胞ATP含量,升高NAD^+/NADH含量(P<0.05);此外小檗碱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己糖激酶Ⅱ活性及其蛋白含量。结论:小檗碱可以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抑制乳腺癌细胞糖酵解,降低其能量供应,同时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中己糖激酶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小檗碱 糖酵解 己糖激酶Ⅱ
下载PDF
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骨密度减少的影响因素及有氧运动干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唐丽春 孙洁 +1 位作者 景颖颖 李莉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384-1389,共6页
目的分析绝经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发生骨密度减少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氧运动干预对减少骨质丢失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就诊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176例[包括接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 目的分析绝经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发生骨密度减少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氧运动干预对减少骨质丢失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就诊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176例[包括接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s)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90)和对照组(n=86),两组均常规服用骨化三醇,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年的有氧运动干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第2~4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减少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氧运动干预1年后,干预组第2~4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减少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有氧运动干预、内分泌治疗药物类型、行经年限、体重指数(BMI)和骨折史与第2~4腰椎骨密度减少有关(P<0.05),患者年龄、有氧运动干预、内分泌治疗药物类型、BMI、骨折史与股骨颈骨密度减少有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未进行有氧运动、AIs治疗、行经年限>30年、有骨折史为患者第2~4腰椎骨密度减少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60岁、未进行有氧运动、AIs治疗、有骨折史为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减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为期1年的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缓解接受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第2~4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骨质疏松 有氧运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乳腺恶性肿瘤356例根治术皮瓣处理的体会
5
作者 章联 苏光启 《世界肿瘤杂志》 2003年第1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乳腺恶性肿瘤 根治术 皮瓣处理 皮瓣成活率
下载PDF
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章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9期92-94,共3页
目的 研究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210例,其中110例联合使用超声刀与电刀(超声刀组),100例单用电刀(电刀组).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间、全... 目的 研究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210例,其中110例联合使用超声刀与电刀(超声刀组),100例单用电刀(电刀组).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间、全乳腺切除时间、腋窝淋巴结清扫时间,术后24h引流情况、引流管放置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超声刀组患者手术总时间[(90±10)min]、全乳腺切除时间[(50±10)min]、腋窝淋巴结清扫时间[(39±5)min]均短于电刀组[(120±10)min、(62±5)min、(57±1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患者出血量[(50±10)mL]少于电刀组[(1 10±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超声刀组Ⅰ~Ⅱ期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34±5)min]、出血量[(40±10)mL]均低于电刀组[(47±10)min、(81±1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Ⅲ期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46±5)min]、出血量[(59±10)mL]均低于电刀组[(68±10)min、(135±1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声刀组术后24 h平均引流量[(80±10)mL]、引流管放置时间[(7±2)d]低于电刀组[(140±10)mL、(12±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超声刀组发生皮下积液4例,电刀组发生皮下积液6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比单用电刀有明显的优势,在乳腺癌根治术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乳腺癌 手术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结合蛋白-3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章联 叶古祥 +1 位作者 陈亚军 孙国娣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10期1307-1308,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两者比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80例良性乳腺肿瘤和13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采集空腹血分离血清-30℃冻存,用ELISA法测定标本的IGF-1和IFGBP-3浓...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两者比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80例良性乳腺肿瘤和13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采集空腹血分离血清-30℃冻存,用ELISA法测定标本的IGF-1和IFGBP-3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标本nm23基因。结果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肿瘤两组间IGF-1浓度和IGF-1∶IFGBP-3呈高度显著差异(P<0.01),而IGFBP-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绝经前后IGF-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绝经前或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IGF-1∶IGFBP-3明显高于绝经后或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nm23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之间血清IFGBP-3浓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IGF-1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检测血清IGF-1I、GFBP-3有助于筛选和确定乳腺癌高危患者,从而有利于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基因 nm23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乳腺癌患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结合蛋白-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IGFBP-3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章联 叶古祥 +2 位作者 孙国娣 潘芳芳 赵宜宝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2年第6期359-360,共2页
收治 2 15例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术前空腹血标本和术后肿瘤组织 ,用ELISA法测定标本的VEGF ,并将S VEGF与T VEGF和临床病理资料对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和肿瘤组织VEGF与其肿瘤的良恶性、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情况有显著... 收治 2 15例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术前空腹血标本和术后肿瘤组织 ,用ELISA法测定标本的VEGF ,并将S VEGF与T VEGF和临床病理资料对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和肿瘤组织VEGF与其肿瘤的良恶性、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情况有显著性差异 ,但与月经状态和组织学分级无显著差异 ;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与免疫组化的关系 ,可以看出nm2 3阳性和阴性两组之间的血清VEGF有显著差异 ,但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p5 3、C erb B2和Gst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乳腺癌患者S VEGF值明显升高提示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nm 2 3( -)而血清VEGF升高者 ,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乳腺癌同时合并多发性骨髓瘤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晓燕 胡赟宏 +1 位作者 崔嵘嵘 左小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486,共2页
0引言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也有所增加。我院于2009年5月收治1例原发性乳腺癌同时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74岁。因"右胸疼痛1... 0引言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也有所增加。我院于2009年5月收治1例原发性乳腺癌同时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74岁。因"右胸疼痛1月余"就诊。初为隐痛后逐渐加重。无发热,无咳嗽咳痰。体检: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发性骨髓瘤 骨转移
下载PDF
T_(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和窦组织细胞增生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震东 苏光启 +5 位作者 李小强 姜波健 庄惠政 杨广林 王和贤 卞邦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75-1280,共6页
目的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增生(GH)和窦组织细胞增生(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T1-2期乳腺导管癌患者,HE染色法检测腋窝淋巴结GH和SH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分化、癌周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情况,免... 目的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增生(GH)和窦组织细胞增生(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T1-2期乳腺导管癌患者,HE染色法检测腋窝淋巴结GH和SH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分化、癌周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分析GH、SH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GH和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2例(31%)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GH和SH均阳性者、GH和SH仅1个阳性者以及GH和SH均阴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73%和81%。GH和SH均阳性者与GH和SH均阴性者以及GH和SH仅1个阳性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41)。SH表现与p53表达相关(P=0.037),GH表现与SH表现相关(P=0.000)。结论 T1-2期乳腺癌SH的发生与乳腺癌组织p53表达相关,而GH的发生与SH的发生相关。SH和GH同时发生可抑制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提示预后较好;而SH或(和)GH阴性提示较高的术后复发可能,需加强术后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发中心增生 窦组织增生 淋巴结转移 p53
下载PDF
双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章联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6期409-410,共2页
本文对我院1996年1月~2001年6月所收治的278例乳腺癌病人中14例双侧乳腺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关键词 双侧乳腺癌 病因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